靖边万亩沙地开发项目绿色怡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0:19:56
来源:榆林新闻网 作者:薛红岩 时间:2007-6-15 7:57:04

专用薯长势喜人

现代化的耕作技术把这田垄得多好

随便挖出一把土豆都是这样惹人爱
一进入靖边县国营柳树湾林场高海则地段,一碧千里的专用薯田仿佛浩瀚的大海展现在眼前,令人神清气爽,心潮澎湃。靖边县今年引进的3511亩专用薯种植项目正在实施,其中1200亩商品薯田里的土豆长势喜人,400亩种薯的种苗刚刚栽进育苗田中,余下的用于明年倒茬种植。
早在四年前,靖边县高海则万亩沙地开发项目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投资土地开发重点项目,项目规模为10000.5亩,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迟迟没有得到实施。2006年春,在新任靖边县委书记马宏玉的要求下,靖边县国土资源局紧锣密鼓地平整了万亩高差十几米的沙地,完成了改土、打井、机井配套、输水管网、井房、蓄水池建设和高低压线路的架设等基础工程,项目总投资为2600.31万元。
为了使项目早见成效,靖边县委、县政府于2006年9月21日与美国辛普劳公司总裁丹库绅先生及其中方代表取得联系,向其介绍了靖边县种植专用薯的良好条件,表示如果该公司在靖边建设专用薯基地,将提供优惠条件。12月31日,榆林市沙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决定在靖边高海则承包3511亩水田,种植专用薯。该公司使用的种子,肥料,除草、除病、除虫剂,技术及技术人员等均由辛普劳公司提供,产出的专用薯全部由辛普劳公司收购。 今年3月份,专用薯项目开始实施,历经四年的万亩沙地开发项目终于展现出浓浓绿色、勃勃生机。沙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贾孟东说:我们在种薯田里专门为地方培育了160亩紫花白原种,这是市、县给我的政治任务,只能用到咱榆林地区。这些原种明年可以繁育到3000亩,后年就可以保证5万亩土豆田的种植。
对未承包出去的6000余亩项目用地,靖边县全部用于种草,并把该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为“靖边县农业科技示范园”, 目前在示范园主干线已经栽植长绿树5980株、新疆杨3万株、紫穗槐4.8万株,他们要让沙地开发项目区内的一万亩示范园地全部着上绿装。
沙漠中的现代农业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沙漠农业发展纪实
宋凯
2009年08月13日08: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
从空姐提醒收起小桌板,一直到飞机降落,机窗外始终是斑驳的大地,那是植被与沙漠、黄土“争战”的结果。
“榆林以前是一个植被茂盛的地方。”同乘的一位河北农业大学的教师说,“榆树林嘛。”与他一样,7月25日北京飞往榆林的飞机上,绝大多数人是来参加此间召开的中国马铃薯大会的。
那位老师的解释可能有道理,但对于榆林人来讲,那似乎没有意义。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的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南部是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千百年来,榆林一直与沙漠、黄土为伴,也在与它们作斗争。
从榆林机场到榆林市约20分钟的车程,从榆林市到靖边县约一小时车程,斑驳的大地一直在公路两边延续。
“沙漠中的现代农业:国家土地开发重点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高海则项目区”,车子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边停下,开车接我们的刘彦平把记者带到一块落款为“靖边县国土资源局”的牌子前。接着,顺着他的指向,风沙草滩区中的一片绿洲映入记者眼帘,这片绿洲正是此次马铃薯大会要参观的马铃薯高产项目区。
一次偶然的结合
那片近5000亩的绿洲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马铃薯项目区,该项目是国家投资的土地开发项目,开发于2006年,2007年租予榆林市沙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贾孟墩——沙源薯业总经理,也是这片绿洲当前的主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刘彦平(沙源薯业生产部经理)介绍,记者无法把他从几个农民中认出来。
贾孟墩是山西临汾人,1999年由煤矿老板转行做农民。对于这次“工向农转型”,这位农民企业家说出了两个原因:第一,当时的煤炭效益不太好;第二,“我就是个农民,对农业有感情”。刘彦平介绍说,家庭承包制刚开始那年,贾孟墩就设法承包了30亩地,如果不是天灾打破了他的农业创业梦,可能不会有这次“工向农转型”。
1999年,揣着从煤炭行业淘得的第一桶金,贾孟墩来到正在招商引资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用300万元买下了1万亩荒沙地,并成立了友益万亩农场。当年,他便在整理出的3000亩土地上种上了土豆、韭菜、油葵等等,“当时是试验,看哪种作物更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贾孟墩说。结果第一年就赔了160万元。经过2年的试验,他最终选择了种植土豆。2001年,美国薯条加工企业辛普劳公司看上了他农场种植土豆的自然条件优势,于是,贾孟墩与辛普劳合作,将3000亩地种上了土豆,由辛普劳公司提供种子,并全程指导种植,最后将土豆卖予辛普劳。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个宝贵的信息。“蓝顿·旭美(薯条加工企业,贾孟墩高海则项目区合作企业——记者注)的老总告诉我,陕西榆林准备开发土地,那里适合种土豆。”贾孟墩说。于是,他们与榆林方面联系后,来到榆林市靖边县。经过互相考察后,双方达成口头协议。“2006年榆林市农业局局长带队到乌海,去我的农场考察,两个月后靖边就开始开发土地,还决定这块土地只能租给我种。”
【1】 【2】 【3】 
沙漠中的现代农业 (2)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沙漠农业发展纪实
宋凯
2009年08月13日0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
沙漠中的单产纪录
靖边县高海则万亩沙地开发项目是国土资源部批准立项的第二批国家投资重点土地开发项目。项目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北部风沙草滩区,项目区南北长4.56公里,东西宽2.14公里,设计规模面积10000.5亩,净增耕地8992.41亩。项目总投资为2657.98万元,其中国土资源部投资2540万元,县政府筹资117.98万元。
靖边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于2005年元月在陕西省政务大厅进行公开招标,2006年5月8日经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复正式开工。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紧张施工,项目实际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0004.1亩,净增耕地9331.15亩,是规划面积的103.8%。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海则土地开发项目采取边施工边种植的办法,因此,2007年,沙源薯业就在已开发的土地上种植了1600亩土豆。
2007年9月,陕西省农业厅组织国内专家对高海则项目地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进行实地测产,宣布高海则种植的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4768.5公斤,超过了世界马铃薯先进生产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60亩平均亩产达到5136公斤,突破了万斤大关,创全国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而优质的马铃薯从田间地头直接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运送到辛普劳公司中国总代理总部,沙源薯业当年便实现利润200余万元。2009年,沙源薯业与靖边县签署了20年的租用协议(2007年起),第一个5年40元一亩,第二个5年80元一亩,后10年100元一亩。
“高海则马铃薯项目区平均每亩产值创靖边大田农作物收益最高产值。”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海则马铃薯项目区高产奇迹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原原种直接下地种植(贾孟墩创新的一种种薯育种方式——记者注)。这种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使得来榆林市参加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的专家都惊叹不已。
2007年,作为榆林市定边县政府马铃薯生产顾问的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伊里,在对高海则项目测产后,向定边县推荐了高海则马铃薯项目区的马铃薯品种。当年,定边县用财政资金以4000元一吨的价格从沙源薯业购买了60吨马铃薯薯种,免费发放给马铃薯种植户,2008年,散户种植大获成功,每亩马铃薯由原来亩产0.8吨增长为亩产2—3吨,每亩增收900元。
2009年,榆林市以2000元一吨的价格从沙源薯业购买3000吨马铃薯薯种,发放给5个马铃薯种植县。优质马铃薯种子不断在榆林市推广。据了解,2008年,陕西省政府明确决定,从2009年到2012年,省市按1:2的比例,每年配套设立3亿元的榆林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马铃薯产业发展资金要达到6000万元。
【1】 【2】 【3】 
沙漠中的现代农业 (3)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沙漠农业发展纪实
宋凯
2009年08月13日0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
小土豆的大效益
“种植马铃薯的好处在于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曾任辛普劳公司马铃薯种植高级督管的韩启发说,“而且种过一年马铃薯后的沙地,第二年可以种庄稼。”记者在高海则项目土地开发项目区也看到,去年种植马铃薯的一片地上已经种上了玉米。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李孟刚认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均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幅度增产难度较大。而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能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起到缓解人地矛盾的作用。
陕西省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常勇告诉记者,在榆林,土豆已经成了第一大粮食作物,榆林人每顿饭都少不了土豆。土豆加工成全粉以后可以代替小麦蒸馒头等。2008年陕西省提出要把榆林建设成陕西省第二大粮仓,“马铃薯是一个重要支撑。”据了解,榆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亩产达到1500公斤,总产鲜薯750万吨,总产值达到60亿元,增加值达到36亿元。
作为一种植物,马铃薯的防风固沙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靖边县土地开发中心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开发建设,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的高效生态农业区,既控制了风沙,使该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沙区广大农民脱贫治富奔小康探索出一套新模式。
过去的漫漫荒沙,通过以土地开发为主的带动战略,形成了科技示范、品种引进、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的优质高产高效良田,这在靖边农业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为周边区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
【1】 【2】 【3】 

(责任编辑:陈可奇)
什么最好? 薯.中国/啊! 中国发展马铃薯产业潜力大
2009-11-22 17:42:46 发帖者:信息员 来源: 浏览次数:136 网友评论 0 条
未来世界人口更多,耕地更少,靠什么养活庞大人口?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多的人口。
通过国内主要农作物各种数据比较可以得出,马铃薯单产比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高出1~3倍,每亩实现的产值马铃薯分别比其他主要农作物高出1倍以上。
从营养成分分析,在同等条件下,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上蛋白质的产量是小麦的2倍、稻谷的1.3倍、玉米的1.2倍,所含Vc是苹果的10倍。
我国目前玉米平均亩产320公斤,对应的平均亩产乙醇是119公斤,马铃薯的平均亩产目前是1004公斤,对应的平均亩产乙醇是91公斤,两者之差并不大。
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的平均单产均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幅度增产难度较大。马铃薯的世界平均单产为1146公斤/亩,而我国的平均单产仅为1087公斤/亩。而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都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马铃薯单产纪录又创新高
信息来源:金堂县农发局
4月17日,省农科院马铃薯科学家何卫、市农委种植业处副处长黄兴龙、市植保站副站长汪世元、市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冯生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所长韩庆新组成的粮食丰产工程验收测产组到金堂县验收测产。
验收测产组深入到我县粮食丰产工程——清江镇双堰村马铃薯核心示范区现场收挖,经现场测产,我县2000亩马铃薯核心示范区马铃薯平均亩产2604公斤,最高亩产达2728公斤,比普通马铃薯栽种亩产平均增产1255公斤,增产92.9%,创我县马铃薯单产纪录历史新高。
据悉,今年在4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工作中,我县大力推广冬播地膜垄栽技术,马铃薯成熟期较常规种植提前20天以上,销售价格比常规种植高0.6元/公斤,亩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取得了增产、增收双丰收。
滕州市马铃薯单产再创新高
5月31日,经过山东省农业厅专家组的测产验收,滕州市承担的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平均亩产达4158.4公斤、界河镇房岭村的10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5517.3公斤,均超过万亩平均单产3000公斤、10亩平均单产3500公斤的任务指标,超过了去年创造的万亩平均单产3886.06公斤、10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5223.1公斤二季作高产纪录,再创中原二季作马铃薯单产新高。
据了解,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是滕州市按照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的要求实施的。此次测产验收的地点涉及界河镇4个村的17个地块。专家组经过实收、实测小区产量认为,滕州今年的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之所以取得了圆满成功,实测产量远远超出任务指标,主要得益于各级领导重视、良种普及率高,栽培模式先进、管理水平高,技术指导到位、财政扶持力度大以及后期气候适宜等。他们希望滕州市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优势产业,不断提高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源:《滕州日报》
马铃薯单产冠军:4397公斤
来源:中国惠州惠州市信息中心
日前,惠东县第二届马铃薯大赛揭晓,平海镇的农民朱顺伟以马铃薯亩产量4397.3公斤夺得单产冠军。据了解,该产量还创下了广东省的历史最高记录。平海镇的邓水连以单薯重1.45公斤的成绩获得单薯最重奖,铁涌镇的马玉顺获得面积最大奖。在该县铁涌镇颁奖现场,这3位农民兄弟欢天喜地各自抬走一台29英寸的大彩电。
马铃薯生产是惠东县重要的特色农业项目,今年春收面积达11.2万亩,总产达23.5万吨,产值3.8亿元。近年来,惠东县为鼓励广大农民积极探索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壮大马铃薯产业,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县农业、科技部门联合举办马铃薯大赛,设立了单位面积产量、单薯最重、单户面积最大的一、二、三等奖以及优胜奖等奖项,并对获奖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单薯评选既比重量又比美感
惠东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二届马铃薯大赛的参赛农户比上届多,共收到参赛农户申请书866份,经过初步评审后进入决赛的有90户。为使比赛公平、公开、公正,大赛评委以高级农艺师为组长,成员包括农业局、科技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和马铃薯大镇农办主任等。评选时,评委还对进入决赛的参赛农户进行现场挖薯测产、现场称量打分。同时,成立了监审组,监督比赛的评分过程,单产冠军的测产还进行全程录像。
在这次单薯奖项评选中,单薯最重的马铃薯却屈居第二名,这是为何?据大赛评委介绍,本次大赛加入了一些评比标准,单薯奖项不单比重量,也比美感,在两薯重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谁的马铃薯长得好看,谁的分数就高。本届个头最重的马铃薯由于形状像乌龟,虽然比第一名的重50克,但也只被评为第二名。该县科技部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设立这样的评比标准是有根据的,长得匀称的马铃薯除给人以美感外,也说明该薯健康。
通过比赛提高农民栽培管理水平
惠东县科技部门有关人员介绍,他们借着这次马铃薯大赛的机会,向当地农户推广马铃薯种植的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期间,他们举办了培训讲座11期,现场咨询指导15次,经验交流会3场,发放科普资料1万多份。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使农民栽培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马铃薯的种植要针对各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水平和市场定位,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条件,研究其配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方法,充分发挥品种优势特性。“这次评比活动中,发展马铃薯种植时间不长的山区新庵出现了许多个头重量1公斤多的马铃薯,这是个可喜的信息。”据了解,去年该县山区地方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沿江和山区冬闲田将成为新战场
去冬今春的低温天气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在各方努力下,全县马铃薯平均亩产仍达2.1吨。部分获奖的农民朋友谈到,马铃薯大赛举办了两届,大家都很认同这样的竞赛方式,在比赛中大伙比比谁的马铃薯个头大,谁的亩产量高,村与村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逐渐形成良性竞争关系,谁都不愿服输。如此,大伙就有了积极性。该县分管农业的领导在颁奖现场表示,本次大赛单产冠军达4397.3公斤,而全县目前平均亩产是2100公斤,这说明全县平均亩产的增产潜力还很大。此外,沿海地区种植马铃薯目前已比较普及,但沿江和山区还有许多冬闲田,这将成为全县以后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新战场。(记者赖金朗特约通讯员陈伟年通讯员陈焕良)
毛乌素沙漠马铃薯屡创全国单产之最———沙源薯业的现代农业之路
金农网2009-8-14agri.com.cn
7月28日,“2009中国马铃薯大会”在陕西榆林市召开,记者随出席大会的500多位代表来到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的沙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基地观摩考察。
从榆林出发,沿包茂高速公路向南驱车120公里就来到了沙源薯业的基地。该基地位于毛乌素沙漠中,记者看到,与周围大漠荒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绿洲。
近两年,沙源薯业在我国马铃薯界可谓名声大震。2007年,该公司在马铃薯高产创建中60亩布尔班克平均亩产5136公斤,创该品种全国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2008年,该公司1140亩布尔班克平均亩产5037公斤,创该品种千亩连片全国单产最高纪录。今年,该公司3000亩布尔班克商品薯示范田,目标是亩产突破6000公斤大关,再创全国之最。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种植面积近6995万亩,总产近7078万吨,均为世界第一。但中国却不是马铃薯世界强国,就亩产量而言,发达国家像荷兰、加拿大等平均亩产约2800公斤,而我国只有1012公斤,差距巨大。巨大的差距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潜力巨大。
高起点发展作沙漠现代农业典范
基地种植面积有3800亩,由6个圆形的地块组成,最小的一块有520亩,最大的一块790亩,种的全是马铃薯,薯株有50公分高,生长茂盛,一片碧绿。
记者看到,该基地建有800平方米的组织培养室,具有年生产600万株脱毒薯苗的能力,建有10000平方米的日光大棚,可繁育生产原原种3000吨,公司拥有进口大型拖拉机12台,从美国引进的指针式大型喷灌机6台,犁地、播种、旋耕、喷药、除草、收获等配套及专用进口设备一应俱全,基地还建有4000平方米自动调温调湿的种薯库房。公司从试管苗组织培养、大田原原种、脱毒种薯、商品薯,形成了全套的生产设施和能力。
公司董事长贾孟墩告诉记者,把地块整成圆形,是因为浇水采用的是指针式大型全自动喷灌设备,一块地由一台喷灌机转圈作业,只需两个人操作即可。这里现代化的生产水平令500多名现场观摩的同行赞叹不已。
沙源薯业是由贾孟墩投资2000万元兴办的。1999年,贾孟墩在煤矿上掘得第一桶金后,卖掉煤矿,开始了农业产业化新的创业。他首先在内蒙古乌海治沙造田3000亩,种植马铃薯,在第一年亏损160万元、第二年亏损240万元的情况下,他执着坚持,不肯放弃,第三年开始赢利。2005年,在进行了大量的考察、比较、论证后,他决定在榆林靖边投资,进行更大规模现代化的马铃薯生产,他租用沙地3800亩,建立了沙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创新推高产优质生产模式
我国马铃薯生产水平落后,原因一是脱毒种薯少。马铃薯容易感染多种病毒,导致种性退化,连续种植可使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由于种薯带毒,马铃薯病害发生严重,导致减产,严重的可达70%以上。我国脱毒种薯应用面积仅为种植面积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在90%以上。二是专用品种少。国内专用薯比例仅为5%左右,而发达国家多在70%以上。三是技术水平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模式,管理粗放,特别
是机械化水平落后,农机作业率不足1%,而发达国家已达到80%以上。机械化水平低,就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的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沙源薯业在基地全部采用脱毒种薯,公司已实现了马铃薯脱毒、检测、快繁及大田原原种生产。脱毒种薯不仅能满足自己,而且可向市场供应。在品种上,他们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了用于薯条加工的优质专用薯种布尔班克和夏波蒂,这两个品种是麦当劳和肯德基油炸薯条的专用品种。在栽培及田间管理上,他们请专业公司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实行大垄化栽培,全程耕作机械化等。
特别是,他们在国内首次大面积采用了试管苗移栽大田生产原原种技术,使脱毒种薯繁育周期缩短一年,由两年变成一年,减少了病毒感染的机会,提高了脱毒种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他们还研究总结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脱毒原种和专用商品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初步形成了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和脱毒商品薯生产两大体系,为榆林市马铃薯大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积累了经验。
示范带动促榆林基地迈向最优
马铃薯是榆林市第一大宗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2008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达349万亩,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第三大市,榆林市马铃薯生产水平同全国相似,平均亩产还不到1000公斤。
万源马铃薯单产创全国之最
来源:达州网
近日,省农业厅组织专家组对万源市马铃薯高产创建进行测产验收。结果表明,测产地平均产量达到9315斤,产量不仅在达州最高,而且也创下了四川省乃至全国马铃薯高产之最。
专家组采用挖方测产的方法,对万源市白沙镇金鸡坪村、茶垭乡李家沟村、八台乡天池坝村3个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片现场产量取样验收。净收马铃薯折合亩产最高达到9862斤,平均产量达到9315斤,单个最大的马铃薯在1斤以上。
近年来,该市积极组织科研力量致力于马铃薯高产攻关,充分利用冬春光热条件,集成马铃薯优良品种和脱毒种薯的应用,采用密植、控苗、无机和有机肥搭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高产攻关示范片的成功创建,对于全市大面推广高产马铃薯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马铃薯单产率来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200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马铃薯年,马铃薯是世界也是我国第四大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大宗粮食作物种植效益的不断下降以及水资源的短缺和膳食结构的改善,马铃薯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温家宝同志曾在一份报告上批示:“我国的土豆种植面积占世界四分之一,产量占五分之一,我们完全应该并且能够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这就需要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程度,不断开拓土豆消费市场。”
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后发现,由于没有大规模推广脱毒种薯,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较低,单产提高空间很大。目前推广脱毒种薯的马铃薯种植示范区亩产量较全国平均亩产提高100%~150%(因生产条件及品种而异)。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能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另外发展马铃薯产业可以部分缓解生物能源原料匮乏问题。
种植面积广但单产低
马铃薯是21世纪人类最有价值的食物营养来源之一,是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更是世界人口的重要主食或副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尽管欧洲的马铃薯产量有所下降,但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呈现较快增长趋势,这使得过去20年来全球马铃薯产量几乎翻了一番。目前发展中国家的马铃薯平均摄入量不到欧洲和北美摄入量的1/4。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发展中国家用于马铃薯生产的面积增幅超过了所有其他粮食产品,而对马铃薯的需求则将长期处于增长区间。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还显示,2006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3亿亩,总产量约3.15亿吨。其中我国的种植面积达7523万亩,大体占世界的25%,亚洲的60%;总产量达7034万吨,大体占世界的20%和亚洲的70%,在世界均居领先地位。
但是从单产水平来看,马铃薯种植面积排在前5名的国家均超过1000万亩,总产量排在前7名的国家均超过1000万吨。马铃薯的世界平均单产为1146公斤/亩,有两个国家(比利时和俄罗斯)单产超过3000公斤/亩,有15个国家单产超过2000公斤/亩,而我国的平均单产仅为1087公斤/亩,在世界排名第83位,比较靠后。
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粮食安全保障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趋明显,已经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全球耕地面积增加有限并制约粮食产量增长。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未来10年,大多数国家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5%,全球2/3粮食增产数量要靠单产提高来实现,而过去几十年全球粮食单产提高缓慢,预计未来10年单产增加依然有限。目前,全球粮食总产量在19亿~20亿吨,全球粮食贸易量在2.3亿~2.5亿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2006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538万公顷,当年粮食平均单产为4.72吨/公顷。据此计算,10年后我国粮食的平均单产须达到5.04吨/公顷才能满足需求,即我国粮食单产水平要在10年里每公顷增加0.32吨。而在过去几年里,由于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有所下降,且三大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均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幅度增产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小麦年产量为950亿公斤,稻谷为1800亿公斤,玉米为1200亿公斤。而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马铃薯是冬作农业发展中潜力巨大的作物。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的近2/3,计12亿亩处于冬闲状态。可以尝试利用南方冬作区和中原二季作区的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变相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起到缓解人地矛盾的作用。
马铃薯单产提高空间巨大
据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介绍,如果采用新品种、新工艺,我国马铃薯的单产水平可以提高一倍以上,并且商品薯品质改善后价格也会有所提高。
甘肃省定西市、张掖市等地是马铃薯试验区,从该地区5万亩核心试验基地和50万亩示范区情况看,核心区产量平均达2050公斤/亩,示范区产量平均达1700公斤/亩,分别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产51.8%和25.9%以上,亩新增产量700公斤和350公斤。
通过国内主要农作物各种数据比较可以得出,马铃薯单产比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高出1~3倍,每亩实现的产值马铃薯分别比其他主要农作物高出1倍以上。
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中有60%以上的耕地为旱地,后备耕地资源也多分布在干旱少雨的地区。研究表明:以丰水年产量为100%,几种作物在干旱年份的产量分别为:谷子55%,荞麦57%,春小麦58%,马铃薯76%。从营养成分分析,在同等条件下,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上蛋白质的产量是小麦的2倍、稻谷的1.3倍、玉米的1.2倍,所含Vc是苹果的10倍。此外,马铃薯的生育期较短,再生能力强,对风、雹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抗力,又是很好的救灾作物。因此马铃薯较其他作物有更多的比较优势。
目前我国马铃薯年种植面积在700万亩以上的地区有贵州、内蒙古、甘肃和云南;200万亩以上的地区包括四川、重庆、山西、黑龙江、陕西、湖北和河北等省市。根据统计数据,西藏和吉林的单产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亩产分别达到3000公斤和2405公斤,但只占总播种面积的2%;而平均亩产在1000公斤以下的有陕西、山西、贵州、河北、宁夏、内蒙古和黑龙江等主产省份,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9.4%。
部分缓解生物能源原料匮乏问题
生物能源产业的兴起,加剧了粮食市场供需矛盾。以美国为例,美国总统布什在2007年《国情咨文》中提出,2017年美国至少有350亿加仑的替代燃料。如果350亿加仑的乙醇全部用玉米(1977,14.00,0.71%,吧)来生产,相当于美国目前玉米总产量的1.5倍。目前美国占全球玉米出口量60%~70%,未来10年将降至55%~60%;美国用于饲料的玉米数量占全部玉米使用量将从目前的50%~60%降至40%~50%。
“十一五”期间,我国已明确提出,发展燃料乙醇应重点推进不与粮食争地的非粮食作物如薯类、甜高粱、甘蔗及植物纤维等原料替代。温家宝总理也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坚决制止玉米深加工能力盲目扩张,违规在建项目必须停建。”
由于薯类的增产潜力较大,单位面积上乙醇产量增加的潜力也很可观,这样就可以做到在不减少粮食供给或不增加耕地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生物能源原料。
对比来看,玉米一直被认为是生物燃料的重要粮食品种,我国目前玉米平均亩产320公斤,对应的平均亩产乙醇是119公斤,马铃薯的平均亩产目前是1004公斤,对应的平均亩产乙醇是91公斤,两者之差并不大。从平均最高亩产对应的乙醇来看,马铃薯的272公斤乙醇还高于玉米的223公斤。
真正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
当前我国马铃薯产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提高对马铃薯产业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
在全面考虑根据粮食平衡、生产成本和国家财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国家对马铃薯种植和流通进行政策性补贴,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合理健康的产业发展机制。
这种机制主要是在规划、种植、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和加工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通过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补贴、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扶持。在目前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四补贴”政策环境下,需要掌握好补贴对象、补贴性质、补贴目标和补贴的方式选择等问题。特别是要对种薯进行良种补贴。马铃薯种薯关系到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脱毒种薯。既保证农民的高产、高效,也保证种薯企业的利益,促使我国马铃薯种薯产业良性发展。
另外鉴于我国马铃薯产业物流体系尚不发达,每年全国因此而实际损失的马铃薯约为总产量的25%~30%。我们建议国家建立适当的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的马铃薯商业储备,并依据储备数量进行相应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马铃薯物流设施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马铃薯现代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