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桑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2:26
第五家圣树公司定位为全国桑产品营销中心
保健酒

丝绒围巾
蚕丝睡衣
本报讯记者张辉报道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沙地桑产业研究的任荣荣教授,日前在北京创办了第五家圣树公司。“虽然新公司的名称还没定,但已被定位为全国桑产品营销中心。”任荣荣说,“新公司要为中国沙地桑产业搭建一个新平台,为全国企业寻求一条产品集中资源整合经营的新路子。”
随着新公司的成立,中国沙地桑产业已经形成集科研、推广、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条,用产业开发带动生态建设有了新的助力。
2000年以来,任荣荣已先后在北京、山西、吉林创办了4家圣树公司,在全国14个省(区、市)建立了40多个沙地桑产业示范基地,沙地桑种植面积由最初的几千亩猛增至近百万亩。目前,全国桑产品品种已超过100种,不仅有鲜食桑、桑饲料、桑椹汁、桑椹醋、桑椹酵素、桑椹酒、雄蚕蛾保健酒及桑叶桑椹保健品、桑食用菌、桑蜗牛,还有丝绒围巾、棉被和服装。全国从事桑产业的企业已有100多家,分布于各省(区)。
我国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还有几十亿亩沙化草原,是世界沙化土地大国。中国的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成因就在于降水量不足。“如何让沙化土地变害为利为我所用,中国林业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渐找到了答案。”任荣荣说,“对某些生物来讲,沙化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沙能成害,也能化为大利。在沙化地区,推广种植饲料桑、沙柳、柠条、枸杞等乡土沙生树种,既有利于固沙又能为百姓增加经济效益。”
任荣荣曾经花费7年时间不间断地考察北方沙地和沙化土地,在科尔沁沙地、北京大兴的永定河故道和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沙区尝试种植饲料桑,进行生态产业化试验。他说,自己创造了两个“神话”:在干旱半干旱沙区种植桑树,在基本上无水灌溉的条件下成活率超过85%,仅用几个月时间就使沙地停止沙化进而成为绿洲;由于在创业之初就坚持沙地桑产业化,沙地桑种植不但改善了当地生态,同时形成了产业,单位面积的平均利润和产值几倍于传统种植业。
沙区百姓对沙地桑种植开始从怀疑观望走向自发种植,有些地方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也纷纷关注沙地桑产业,并投以巨资进行开发。
北京市在林业局治沙办的支持下,已在大兴、房山、通州、平谷、海淀等区(县)初步形成了沙地果桑产业和饲料桑种植加工基地。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吉林省白城市已有近30万亩沙地桑田,他们计划在2008年前发展到100万亩。国家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在率团考察期间,对白城的沙地桑产业项目给予了肯定。
河南西峡是食用菌大县,以往发展食用菌砍树作袋料。随着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生态意识提高,西峡转而发展饲料桑代替树木。经专家验证,用饲料桑作袋料生产的食用菌,营养成分指标均有提高。在西峡县的示范下,周边几个县也开始自发种植饲料桑,去年利用桑枝屑生产食用菌规模达几百万袋。贵州自2002年引进饲料桑,已由2个县发展到十几个县。
2005年,北京桑瑞公司投资1.2亿元,建立了数万亩饲料桑生产基地,投资800万元建成国内首条桑饲料生产线,今年元月在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正式投产。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公司与韩国一家企业签订了桑饲料颗粒、粉剂和桑饲料添加剂长期销售合同。目前,日本等国也开始商谈订购。辽宁一家饲料公司拟投资3亿元在沙地建立饲料桑产业基地。在北京经营餐饮的一位企业家,已在毛乌素沙地启动了10万亩饲料桑种植加工基地项目。
“沙地桑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任荣荣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全国沙地桑的种植面积发展到2亿亩。届时,沙地桑产业将成为中国林业界一个十分可观的大产业板块。”
沙地桑改变传统养殖业
www.nmg.xinhuanet.com   2008-10-16 14:23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体 [ 大中小 ]  [ 打印 ]  [ 发表评论 ] [ 关闭 ]
10月上旬,内蒙古金戈尔有机畜牧有限公司在克什克腾旗种植的近千亩沙地饲料桑进入了收割期,这标志着这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桑科植物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试种成功。
沙地饲料桑是防沙治沙、抗风耐寒、保水节土的优良品种,一年可割多茬,平均每亩产桑叶3000多公斤,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矿物质,是畜禽类生物的优质饲料。2008年3月,已在利用桑树饲料饲喂肉鸡、奶牛、生猪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内蒙古金戈尔有机畜牧公司,投资8亿元在有大量荒地和优质牛羊的克什克腾旗推广沙地饲料桑种植。
金戈尔公司建立的现代畜牧业产业链是一条集饲料种植、舍饲育肥、屠宰加工和肉制品深加工于一体,带动10余万农牧民走产业化致富的阳光之路。目前,公司已建立饲料种植基地12500亩,除了今年试种的近千亩沙地饲料桑外,其粮饲兼用的“中原单32”和高丹草等优质牧草种植也获得成功。(文/乐永霞 白磊)
防沙治沙发展畜牧的理想品种――――中国沙地饲料桑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园艺科技网 发布时间:2006年5月07日上午4点58分 | 进入论坛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1)">
桑树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天南海北都有它的踪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与桑树密不可分,他生命力极强,种植容易、管理粗放,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最熟悉的树种。据《中国桑树品种志》载,我国共有546个桑树品种(包括变种)。世界许多国家的桑树品种,大部分都是引自中国的。自古桑树的发展都是以穿衣为目的(养蚕、取丝),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这一功能已经极小了。所以,在近两个世纪以来,蚕桑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而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用桑的发展极快,笔者通过十年来在果桑发展研究推广中的实践及桑树在陕西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应用及发现,桑树不光能产果、养蚕、它还是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及发展畜牧业(产饲料)的优秀品种。在陕北黄土高原,四年前栽培的用于水土保持的桑树,在无水情况下,最高生长达6m高,地下根如土达9m深。在陕北毛乌素沙漠,在无水的情况下,当年栽培的桑树最高达2m,在荒沙、荒漠有水的条件下栽培的大叶不同的桑,当年可收割两次,亩产鲜枝叶在2000kg以上,第二、三年最高可达5吨多,若加施肥料,产量还可大幅提高。根据各地不同的实践发现:1、 在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的干旱沙区,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并适当浇水定植,桑树即可成活。通过平茬促发,第二年就可形成灌木林,从而改变荒漠面貌,形成荒漠灌木饲料基地。当年每亩就可养1只羊,以后每年产量还会提高。这对我国新疆、内蒙和陕、甘、宁地区的防沙、治沙、治理荒漠及沙化土地、沙化草场带来了新的希望。
2、 在降雨量200-400毫米的沙区,采取一定的栽植措施,当年即可生长成为较好的灌木植被,第二年以后即可自然成长为优良的饲料基地。在每亩栽植1000株,并适当补肥的情况下,亩产鲜饲料可达3-4吨。
3、 在年降雨量400-500毫米沙区,在无水灌溉情况下,一般生长良好,不平茬独秆桑树,三年即可长成6米高的大乔木。比速生杨生长还快,若集约经营加大密度,适当补充水肥,可成为优质丰产的饲料基地。
4、 在长江以南,特别是西南高山、石漠化、草山草甸山坡(顶)上、高密度栽培饲料桑,当年亩产可达万斤以上,是任何草种和树种都无法比拟的。
在甘肃、宁夏、内蒙、黄河流域有水或高水位的沙漠、沙荒湿地,适合建立集约型高产饲料桑基地,对畜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发展饲料桑有以下优势:1、 桑叶及其嫩茎含有丰富的营养,据国内外研究,含蛋白18-28%,钙2%,饲养奶牛不需添钙,还含有18种氨基酸,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畜牧专家认为是全价的优质饲料。枝叶还有防病保健功效,是家畜、家禽(鹅、鸡)理想的高蛋白饲料。
2、 产量、效益好。在干旱、半干旱荒沙地区栽培饲料桑,当年即可形成灌木林,每亩地可养1只羊(当年),这比沙化草原30-40亩草地养1只羊效益提高了几十倍。
3、 在半湿润、湿润地区栽培饲料桑,可形成优质高产的高蛋白饲料基地,产量可达万斤以上,是其他牧草及号称“饲料之王”的紫花苜蓿无法比拟的(苜蓿需要灌水、不抗盐碱、不抗寒)。而且一次种植几十年不衰。
4、 可将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沙地、河滩、海滩及高山、草坡、石漠化土地,改造成为优质的饲料基地,其防沙治沙、治理荒漠化、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也是巨大的。
5、 在城市近郊有水的沙地,可发展果叶两用的桑树,即可收果丰富城市果品市场,每亩还可修剪两吨多枝叶做饲料,一举两得,效益更好。
综上所述,发展沙地桑产业,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改造沙化草原、草地,促进畜牧业发展,脱贫致富,有着巨大的作用,是一个福国富民的新产业。
我陕西眉县果桑两种示范园在十多年的果桑开发推广中,除发展适合不同地理条件的高效果桑品种外,还选择出了几种适合南、北不同土质、气候条件及不同用途的饲料桑、大乔桑、观赏桑等品种,在内陆沙漠及沿海滩涂(海滩沙地)建立了示范基地。并总结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法。我们愿为有志发展果桑、沙地桑(饲料桑)的公司及个人提供服务,并将继续在全国各地建立示范基地,为发展中国沙地桑产业作出贡献。

盛开的山杏林
近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精心谋划并全力实施了治沙、治山、治碱的百万亩“瀚海桑田”、150万亩山杏开发、200万亩白刺开发的3大生态产业建设工程,巩固和发展了造林绿化成果,并闯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子,使生态建设的“难点”变成产业开发的“亮点”,实现了生态产业建设的历史突破与重大创新。
——破解难题,营造西部生态屏障。白城是全省荒漠化最严重、生态最脆弱地区。全市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为1569万亩,占总幅员的40.7%,占全省荒漠化面积的65.4%,更为严重的是,白城荒漠化正以每年一平方公里的速度向东扩张,直接威胁吉林中部玉米带商品粮基地。从2002年开始,白城生态建设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规划实施了百万亩“瀚海桑田”工程,以及2004年、2006年相继实施的150万亩山杏、200万亩白刺生态产业工程。第一年栽的桑树成活率就超过85%以上,达到了国家要求的造林标准。经过多年林业科技人员的努力,培育和引进了适宜白城生长的“向海一号”、“铁耙子”、“桲椤”等桑树优良品种。“瀚海桑田”工程实施6年来,全市累计植桑52.3万亩,其中建桑园15万亩,营造生态桑37.3万亩;发展养蚕户千余户,已养蚕近万张,沙地桑产业已粗具规模。以“瀚海桑田”工程为代表的生态产业工程建设成效已经引起国家和省里的重视与支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和许多省领导都对白城搞林业生态产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家林业局、发改委、商务部在立项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两次听取了白城三大生态产业建设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全国第二届沙地桑产业研讨会2005年6月在白城召开。2007年在京召开的第三届沙地桑产业研讨会以及在上海召开的荒漠化治理国家峰会,市委书记岳清友都作了演讲。全市3大生态产业建设已经取得了种植桑树52万亩、山杏95万亩、白刺26万亩的阶段性成果。三大生态产业建设工程完成后,将使几十年难利用的土地尽染绿色,使白城森林覆被率增加11个百分点,相当于“三北”防护林建设30年来森林覆被率提高百分点的总和。
造绿生金,增加生态建设效益。3大生态产业建设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农民投资投劳造林长期得不到经济回报问题,造林也能“一年一个秋”,农民群众造林育林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实现了“要我造林”到“我要造林”的历史性转变。新植的白刺使昔日白花花的“碱巴拉”染上了浓浓的绿色,大部分已经开花结果。通榆县2007年在本地采集白刺种子1万公斤,白刺造林育苗自给有余。人工栽植的95万亩山杏中有30%多亩已经挂果。洮南已有20万亩山杏结实,年产山杏核500万公斤以上,仅此一项,农民就增收2000余万元。桑树更是一桑多用,既是“生态桑”,也是饲料桑、养蚕桑。全市已发展养蚕户1417户,年养蚕3780多张,户均增加收入2554元。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广大群众不仅舍得投入,而且不断创新;不仅会造林,而且更会经营。市、县都建立了植桑养蚕协会,维护植桑养蚕户权益,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建桑园在植桑造林中的比例。全市建桑园面积占植桑总面积的28.6%。洮北区养蚕示范大户易绍福,经营面积305亩,从2004年开始,饲养桑蚕4张,单张产茧33.5公斤。现在,养蚕发展到150张,单张产茧量提高了30%,仅卖蚕茧就收入18万元。他还注册了“圣树鸡”商标,创绿色食品品牌。在蚕舍养蚕空闲季节,饲养蜗牛6500组,每组200只,加上培育食用菌。预计今年收入可以翻一番,创全市农林规模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纪录。
引进“龙头”,加快生态产业化步伐。在实施生态产业化建设过程中,白城致力建基地,引资金,打造龙头企业,同时实行“基地+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江苏省如皋市白蒲缫丝厂、山东省昌邑赛奥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及徐州利华缫丝厂等多家企业先后介入白城产业开发,先期已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鑫波缫丝厂,填补了白城工业的空白;洮南引进吉林省品品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结肠炎和在抗疲劳方面有显著功效桑茶饮品、桑保健品等桑产品开发已在白城获得成功;洮南同承德露露集团达成意向协议,山杏产业开发已经启动;黑龙江天龙源有机食品开发集团在白城建立白刺加工企业,已在白城工业园区入园建厂。今年是白城推进3大生态产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进一步加大了引进和建立加工企业力度,加快了产业体系建设速度,逐步形成规模,实现生态产业建设由发育期向优质快速发展期的过渡。白城3大生态产业建设最终实现100亿元收入目标,其中“瀚海桑田”实现收入17.5亿元,山杏产业22.5亿元,白刺产业60亿元。随着新兴生态产业的快速崛起,杨木深加工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白城向人们展示的将是山杏迎春花,白刺“六月雪”,秋桑染碧绿,白杨“仪仗队”,“瀚海”赛江南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