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0:32

电视民生新闻的思考
    我国电视媒体逐步走上了市场化的发展轨道,各地电视媒体纷纷展开栏目的创新,其中民生新闻节目尤为突出。他们在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在中国首届十大名牌电视栏目评选中,有两档地方新闻栏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南京零距离”和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他们冲破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重重包围,以同类新闻栏目难以望其项背的收视率,毫无争议的成为我国民生新闻的领头羊。         一、聚焦日常生活:民生新闻的内容优势民生新闻的内容优势在于它对准了一个以往在媒介呈现中屡次被忽略的领域——日常生活领域。“南京零距离”制作总监景志刚认为“确认民生新闻,就是确认一种新闻生态的存在。”这种特别的新闻生态就是指民生新闻的独特内容:由专注于记录国家大事和国家行为开始转向深入挖掘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在新闻报道中勾勒出百姓生活全景图。  新闻资源已经成为目前媒体围绕收视市场进行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时政新闻由于受到“规则”的限制,承载的“导向责任”更为重大。因此,新闻媒体利用此类新闻资源的空间有限,而社会新闻千变万化,记者采编的灵活度高,正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厚的内容资源,像交通事故、家庭矛盾、管理部门的乱收费、弱势群体的救助等都成为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而民生新闻正是通过报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力图呈现他们充满质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体验,让新闻变得既好看管用又具有生活所赋予的厚度。            二、贴近民众:民生新闻的理念优势民生新闻节目的贴近性首先体现在主持人的平民化上。他们以邻家儿子、楼下小妹的角色出现,以亲切、真诚的态度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聊天,穿着大方、休闲,姿势自然随意,开口“吃了吗”,道别“洗洗睡吧”,这与“观众朋友晚上好”、“祝您晚安”之类颇显生分的套话、官话截然不同,其自然的色彩给观众以丝丝暖意。  其次,无论大新闻还是小短片,解说词见不到官话、套话、空话和过于文辞的书面语言,没有虚情假意的伪真诚,完完全全的都是生活中百姓的话语,朴实自然、通俗易懂,从中透露出对观众接受习惯和能力的尊重。  第三,节目在选材上大都是家长里短、市井趣闻,都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情。大家看了有解惑的、有解气的、也有纯粹解闷儿的,即便是对负面新闻的报道,也是采用一种平民化的心态,摆事实讲道理,通过角色换位劝解说服、以理服人。  同时,在电视画面的摄取和剪辑上,这类节目也充分考虑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真实而不做作,朴实而不华丽,真诚而不矫情,简洁而不乏细节,真正用镜头来说话,用事实来证明,让受众体会到电视与其他媒体的传播效果的优势所在。           三、“说”新闻:民生新闻的风格定位随着新闻采编播设备和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独家新闻将越来越难“抢”得到,而当下数目庞大的新闻播出平台导致新闻资源相对缺失以及新闻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因而,重要的已经不是如何占有信息,而是如何加工信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故事的时代,而是如何讲述的时代,故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讲故事,用什么方式讲故事。”今天,受众更喜欢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心情愉悦地接受新闻信息,而不喜欢“政治说教”、强行灌输的压迫感。  “说”新闻充分运用了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再到人际传播解读的效用,使受众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视觉愉悦,拉近了栏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受众心目中树立了栏目的“亲民形象”。正是由于这种富有亲和力且风格独特的“说”新闻的方式,使得民生新闻类节目备受观众喜欢。(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