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10:31
二、民生新闻:内涵与形式的双重提升
内涵和形式作为民生新闻的两张王牌,是其发展创新的根本立足点,处在发展期的民生新闻不仅要拓展报道领域,强化新闻策划,更要创新报道形式,凸显特色风格。
(一)“大民生”与“小民生”并举,服务性与引导性并重
首先,在观念上应对民生新闻予以重新认识。民生的“民”指的是人民群众,而不仅仅指社会的部分弱势群体。民生新闻的内容既应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存状况和际遇,还应关注群体普遍的生存状况。在前十年的探索发展中,不少民生新闻在报道内容上出现了鱼龙混杂、低俗空洞的现象,“民生”更多地成为了一个幌子,因此,过分追求表现生活的原生态、凌乱琐碎,缺章少法,反而是对“民生”概念的误读。
作为一种有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和社会新闻双重特点的电视新闻,民生新闻的报道领域逐渐由官方向民间发生转变,在做好重大政策和决策的宣传,解释政策和决策出台的背景和依据,做好“大民生”的前提下,涉及民生的释疑和服务性的深度报道,加强“小民生”的贴近性和亲和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提升新闻题材的思想性。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对电视媒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电视栏目特征也应表现出多元取向,构建栏目特色,提高栏目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其二,拓展内容选题的报道领域。将“大民生”和“小民生”进行有机地融合,所谓“大民生”,就是要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和诠释“国计”。把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关注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展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使民生新闻呈现多视角性、多层次性,从而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所谓“小民生”,就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一类关注性的报道,可以为百姓的生活提供参照标准和行动坐标。通过报道普通人、普通事,反映当今老百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思想、新风貌、新追求,展现普通人的真善美。
其三,强化新闻主题策划。民生新闻不能把反映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记录民众的日常生活混为一谈,在民众的日常琐事中淹没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善于从小事出发,以小见大,进行新闻策划,引导观众的视线,形成某一关注热点,这个热点是从公众中获得并且本来就是隐性存在的。这是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必要手段,也是民生新闻突破日复一日百姓琐事报道模式,形成收视亮点的重要途径。
(二)从文化精英到普通大众,从参与意识到公共意识
电视民生新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市民话语的体现。它放弃了过去传统新闻的全能全知式的视角,从过去的第三人称式的新闻叙述行进为第二人称式的采访式叙述。这种转换使它可以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
民生新闻在表达方式和叙述结构中实现了话语权的下移——由文化精英到普通大众,彰显民生新闻的大众价值取向和草根情节。从表达上看,民生新闻的基调和具体的表现手法与一般意义上的市民新闻或者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多采用一些符合不同百姓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在作品结构和语言上,新闻体裁和文学体裁的特点发生了融合,常常并不严格按照新闻的结构来表达,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或更加口语化。在把握住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节目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百姓的话语权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维护。
采编人员站在受众立场上,将话语权交给受众,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以平民的视角、白描的手法进行报道,使其产生共鸣并与栏目形成心灵的互动,百姓从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到新闻信息的主动讲述者的转变,实际上是对传统“传者——受者”传播模式的颠覆。与此同时,每个个体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各种观点又相互冲击碰撞,形成话语空间的多元属性,而主持人的作用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百姓观点的表述者和多元话语顺畅交流的组织者。在这种角色转换和模式颠覆中,百姓提升了自我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节目制作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中来,从而实现了栏目操作的良性互动。
因此,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路线与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借都市化的题材完成了民间化的价值取向,促使媒体的姿态由“传播”转为“服务”,以真情、激情、实情的传播理念真正实现“三贴近”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