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毛泽东的九种人 - 『 探索争鸣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1:33

骂毛泽东的九种人

  第一种:被毛泽东的革命“革过命”的人。

  这种人里可再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不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坏人的人。杀便杀了,关便关了,其“命”革便革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漏网恶人,一有机会便骂个不停。

  一类是其个人品质还将就,但因政治立场、社会身份等因素被革命了,心里想不通,不时骂几声解解气。

  最后一类是莫名其妙无辜被整了,或者直接说是被错整了。虽然平了反,补发了工资,恢复了待遇,能往回找巴的都找巴了,但毕竟受过冤屈,心中憋气,恨从胆边生,不骂几声不痛快。

  第二种:被毛泽东的革命“革过命”的人的亲属。

  这种人或曾“城门失火,秧及池鱼”,受到些影响,吃了些苦头,不免怀恨在心;或本身未必挨过整,但为挨整的亲属抱不平,心中忿忿然,嘴上骂连声。

  第三种:由于种种原因,对革命不满、对历史不满、对国家不满、对社会不满、对政府不满、对执政党不满、对权威不满、对指导思想不满、对政策不满、对什么什么不满的人,他们不仅骂毛泽东,而是见谁骂谁,但骂毛泽东,感觉最痛快,于是骂的多了些。

  第四种:嫉恨毛泽东成就、才学的人。这种人以知识界为多。他们读了很多书,费了很大心力,但搞不出什么名堂,总感觉在伟人的身影下,难有出头之日。无奈之时,焦急之下,便对伟人有些嫉恨。我成就没你大,才学没你高,但我可以骂你。我一骂你就和你摆平了,起码我向世人表明我有骂你的胆量和勇气。

  第五种:跟风者。什么理由也没有,只是听到有人骂,便跟上骂起来。别人骂得,我为什么骂不得?你骂一句,我骂两句,多你一句。

  第六种:不入流的人。痞子、流氓、无赖、卑劣小人、社会渣滓等等。

  第七种:爱国、爱民,对共产党也无偏见,纯粹出于道义责任,对毛泽东的错误不能原谅,特别对毛泽东的人品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是毛泽东的人品卑劣导致他犯错误,其错误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害。故而痛心疾首,不骂不快。

  第八种:国外反华势力及其豢养的现代汉奸。这里实际是两类人,而且这两类人不同族、不同种、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但反华、乱华的目标相同。而且后者依靠前者生存,完全以前者的意志为意志。所以这两类人是一股势力,他们骂的最专业、最策略、分贝最高。在这里姑且把他们算作一种。

  第九种:没有原因,没有目的,但没事骂着玩玩。

  上述九种人,仅是粗粗划分,草草罗列,不一定周全,也不一定准确。有同好者可以补充、删改。特别欢迎骂过毛泽东的人,以切身体会参与此事。毕竟有些人的内心世界,外人无从知道。

  把骂毛泽东的人搞明白,研究透,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历史,总是有所裨益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是自然人。既在社会上生活,就有了爱恨情仇。谁都可能会骂人,谁都可能会被人骂。毛泽东这样“全才式”的领袖人物,从事了一辈子开天辟地的事业,搞了一辈子革命斗争,开罪下多少人!他不被人骂才怪呢。他生前被人骂,死后被人骂,是做大政治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况且他也确实有错误,也确实有不被常人理解之处。

  但我还是相信,咱中国人,特别是有幸生活在21世纪初,切身享受盛世太平的中国人,正在亲手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中国人,经历了种种事情眼见国家在好的中国人,会更理智、更宽容、更科学、更有历史感、民族感的看待毛泽东。 本主题由 尼安德特人 于 2010-5-14 22:19
骂毛泽东的九种人 - 『 探索争鸣 』 阎锡山揭示中共迅速获胜的八条原因(转)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阿道夫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朝鲜半岛新格局:中国正被“边缘化”(转帖)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厦门保障房的探索与争鸣,西岸观察,福建日报电子版,读报社区,爱读爱看 萧延中: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 "大跃进"期间毛泽东对经济建设的探索 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 萧延中: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 萧延中: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 萧延中: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 萧延中: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 萧延中: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 论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 从延安到中南海:毛泽东的探索与功过 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对建国后国内主要矛盾的探索 争鸣与释疑:毛泽东为何说“崇祯是个好皇帝” [学术争鸣]信仰、言论自由的关键所在 转:争鸣:蚩尤是中国贪官的始祖! 『法律论坛』 [学术争鸣]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当代小说的“细节肥大症”反思---《文艺争鸣》2009年第4期 - 文艺争鸣 - 文学艺术...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索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听村民们谈毛泽东的探索——附写于“试错论” 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制度的思想脉络--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