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的官僚牛皮-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4:49
[转贴]“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的官僚牛皮
文章提交者:北极风雪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何以与诺奖无缘?
拉关系拉不来真正的诺奖
2009-10-07 13:24
和华人诺奖得主们的那些"亲戚关系"
新民网2009-10-07 09:51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传涛
而事实上,无论是钱永健还是高锟,人家除了是华人身份之外,确实和我们挂不上什么关系。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心态上,我们必须清楚:拉关系拉不来真正的诺奖,更拉不来自己的学术尊严。
下午5点45分许,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华人科学家高锟、拥有美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的威拉德?博伊尔和美国人乔治?史密斯三人共同获得这一荣耀。(10月7日《重庆晚报》)
又一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诺奖,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即便是外籍贯华人,也会使天朝上国的迷幻者们高兴一番了;但这还是令人矛盾、令人尴尬的 消息,为何同样的血脉、同样智商的华人,在自己国内的科研体制之下,就不能培养成真正的诺奖得主呢?更让人不解地是,如同去年钱永健获得诺奖的情形一样, 一些“热心之人”在第一时间就找出了高锟们的祖宗家谱,重点指出他“出生于上海”、是“中科院名誉院士”――作为读者,我们发现,原来他也是我们的“亲 戚”!
而事实上,无论是钱永健还是高锟,人家除了是华人身份之外,确实和我们挂不上什么关系。钱永健虽说是钱学森的堂侄,但是人家 从小就是出生在纽约,既根本没有受到中国式教育的影响,也未受到国内科技环境的熏陶。高锟的情况亦是如此。我们所谓“出生于上海”,实际上是出生于上世纪 三十年代的民国上海,与新中国教育体制基本是绝缘的;而“中科院名誉院士”这样的“虚职”,对于做了十余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高锟来说也算不得什么,笔者 粗查了一下,类似于“名誉院士”这样的荣誉称号,高锟先生最少拥有三十个。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厚着脸皮往诺奖的脸上蹭温度呢? 更多的外籍华人获得了诺奖,除了证明国人的素质与智力水平的不低外,别无其他。相反,这反而是对时下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科研体制、论文评价体制及种种国家 课题和工程的一种讽刺。在国家科研经费大笔大笔地投向科研机构的同时,学术成果却极少能得到有效的回报。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给诺奖获得者们蹭再多再深的 关系,也只能自取其辱。
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心态上,我们必须清楚:拉关系拉不来真正的诺奖,更拉不来自己的学术尊严。真正的尊严当靠 自己去争取,向别人献媚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和猥琐。与其与诺奖华人们硬拉一些“莫须有”的“亲戚关系”,还不如自己闭门思过,反思一下自己的科研体制、高 等教育体制及论文评价体制,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更何况,一国学术科研现状又直接关系到一国之国格,甚或是国家命运与前途。著名学者 王国维先生曾有一言,简要而明确的概括出了学术与国家荣誉的关系:“提倡最高之学术,国家最大之名誉也。”而其时代另外一位大学者陈寅恪先生同样有此感 慨:“学术之兴替,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可见,我们要做的是,唤回大学里的“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思考”,而不是摇着尾巴、踮着脚尖去和人 家找一些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关系”。
报道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高锟的技巧
他山石的博客发表时间:2009年10月07日 00:53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622007905-1254847989
最新消息,美国华人科学家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但是在中国所有重要网站上的标题无一例外都是下面这样的:诺奖得主高锟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0月06日·华人科学家高锟将获得一半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0月06日·华人高锟及两名美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0月06日·一名华人科学家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0月06日·快讯:3名美国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05日我读了之后,不知道这个叫高锟的人究竟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后来仔细看报道,才知道他是个美籍华人。以前我们报道杨振宁、李政道等诺奖华人的 时候,还非常客观地说人家是美籍华人科学家。好了,现在已经浮夸到这个地步,干脆连人家的国籍都没有了,按照上面的标题读下去,高锟就是好像中国人获奖那 样的光彩,有脸面。中新社的报道更是大量地说高锟是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最后一行才说道是美国籍。我真的无语。当今的中国学术界、高校,造假频繁,潜规则 盛行,尤其是学术论文抄袭成风,包括一些有知名度的名教授、名科学家,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学术刊物已经看到中国学者来稿生畏,不敢刊登,怕的是又收到了抄袭 稿,没有时间去核对。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声誉和信用已经很差了。靠这样的一支学术队伍,如何能够现在获得诺贝尔奖?此刻媒体来帮忙,羞羞答答地在标题中 做成华人科学家,以为这样可以为中国争光了,可以掩盖现在学术界的成果与中国这个十三亿人的大国不相称,与刚刚过去的国庆阅兵式的军事强国不相称的事实。 高锟作为美籍华人我们当然为此感到骄傲,但是毕竟是美国培养的,我们还要反思,为什么六十年了,在十三亿人就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对诺奖的怅然若失从何而来?
来源:珠江晚报   发表时间: 2009-10-06 11:11:13
--------------------------------------------------------------------------------
冰启
2009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序幕即将拉开,我国舆论又进入“诺奖时间”。早在诺奖揭晓前,有机构预测了一大串可能获奖者的名单,其中仍然没有中国人的身影。这令不少国人怅然若失。
我不知道这种“怅然若失”从何而来。在我看来,诺奖之于今日中国学术研究现状,恰如北大之于一名考试成绩很一般的考
生。但有的人不愿意这么看,总认为我们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觉得,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来说,就缺“诺奖”了,如果获得诺奖,中国的科学研究就将迈 进世界最前列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就明确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其依据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科技 论文数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根据这样的 “科研实力”,问鼎诺奖,那还不是容易的事么?
可惜,论文数并不能代表科研能力。若按照论文数评价指标,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苏尔斯顿非但不可能获得诺奖,因为这位老兄在近40年的科 学生涯中,只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平均一年只有0.75篇。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格罗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谈到,他有一位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同 事,当他们很年轻时就在一起工作。从那时起直到这位同事获得诺贝尔奖,10年里他只写了两篇论文。这两位仁兄,在中国高校休想评教授,而极有可能因考核不 合格被扫地出门。
但在中国,却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这已经造成严重的“学术泡沫”与“学术垃圾”问题。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在课题申报、成果报奖, 还是职称评审、教师考核,以及大学排名、学校评估中,把论文数量作为不可动摇的重要指标。在教育、科技管理部门与学校领导眼中,论文毫无疑问是最重要,也 是最基本的办学成果体现,这实在是件悲哀的事情。
事实上,在我国目前的科研制度与科研环境中,如果某个国内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那绝对是“撞大运”的偶然事件,而非人才辈出的必然结果诺奖奖励个 人,也完全有可能有这样的偶然但是,这偶然的结果,则有可能“一俊遮百丑”,成为进一步牢固当前科研制度的理由,掩盖科研管理、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即 使有这样的获奖,对中国学术界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与其每年对根本没有希望的获奖落空“怅然若失”,还不如正视学术研究现状,认真反思教育环境与学术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及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问世。只有培育有希望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希望来。
(编辑:杨日)
“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的官僚牛皮-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中国大学里的“科研”,基本上都是瞎掰-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转贴]中国历史上官僚贵族化世袭化是如何被遏制的?-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原创]高校乱象,我们深沉的叹息-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转贴]信力建:造成高校乱象的深层次原因-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转贴]列强封杀中国科技研发能力的N大狠招! [转贴]张光芒:当代文学正在失去反映现实的能力-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行政领导挂帅,中国科研无出路-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转贴]高校领导频频落马根源于大学行政化-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教育部: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 教育部: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 [原创]黑格尔早就预见到中国《世界工厂》的结局-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转贴]中国: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世界-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重写世界的女性思想家-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转贴]三峡大坝抗军事打击能力有多强 [转贴]中国人为什么缺乏逻辑思维能力?1-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原创]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考知识还是考能力?-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转贴]世界薪水排行 看你现在的月薪能赶上哪个国家?-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转贴]波兰的成功之路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令人心酸的图片! [原创]中国教育的必由之路-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 中国人的后门困境-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转贴]李庄一案的深思-猫眼看人-凯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