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版电视剧《三国》是部“伤风败俗”的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8:30:31
为什么说新版电视剧《三国》是部“伤风败俗”的作品?——谈谈中国名著《三国演义》的“寻根文学”本质


最近,新版电视剧《三国》开始在几家电视台播放,虽然才播放几集,但是,该剧的价值观和表达模式,已经让观众看明白了其中的十之七八,即,这部新版电视剧《三国》,已经颠覆篡改了传统名著《三国演义》的以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为主角和“尊蜀汉贬曹魏”的价值观,而改以曹操为该电视剧主角,且去正面描绘曹操和他的曹魏霸业。该剧,甚至还大量吸纳了西方文艺的“男女爱情,血淋淋战争,个人英雄主义”这样的套子,这,就已将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的《三国演义》实际上改编成为了一部青春偶像戏剧和血淋淋感官刺激戏剧了。根据论坛上的传言,说这部新版电视剧《三国》的后半部分,居然还给那个在中国人心目中是老气横秋和老谋深算印象的司马懿也添加上了爱情悲喜戏,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基本判断说,新版电视剧《三国》恐怕已中了西方文艺的套子了。

笔者这里再次提示出自己多年前所对中国与西方的文学套子的总结和发现,即,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学的套子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中国传统文学的源头是《史记》;相比之下,西方文学也有自己固有的套子,西方文学的套子是“男女爱情,血淋淋战争,个人英雄主义”,西方的文学源头是《荷马史诗》。

至今为止,中国与欧美的文学都还被框套在各自的传统套子里不能自拔,比如,纵观近年来中国的许多现代影视文学作品,实际上依然不过是现代版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的套子;而欧美近年来的许多影视文艺作品,也还同样被框套在“男女爱情,血淋淋战争,个人英雄主义”的传统套子中不能够自拔。但是,由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中国文艺界接受西方文化更甚,因此,中国文学的“香蕉化”问题相当严重!所谓的“香蕉化”,就是以中国文化的元素去表达西方文化的魂魄。比如,近年来中国最典型的两部香蕉化影视作品,就是电影《夜宴》和《赤壁之战》,这两部电影,说的都是中国历史故事,表达的思想文化内核,却是彻头彻尾的西方文学经典的《奥赛罗》和《特洛伊之战》的文化魂魄。至于这次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编导是不是也有严重的“香蕉化”问题,还是留给观众自去评论吧。

不过,笔者这两天看了下网络上关于新版电视剧《三国》的评论,发现,赞扬其剧的大概不足三成,其余的,基本上都是批评和讥讽。从商业炒作和电视台商业广告效应上说,新版《三国》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已经达到目的了,但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这样的结果,恐怕是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编剧和导演想像不到的吧,也是很失望的吧!文学编剧与影视导演,毕竟不是商业广告人,他们,当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绝大部分观众的认可和赞扬。但是,为什么新版电视剧《三国》编导种下了自认为的“龙种”,却收获的是“跳蚤”呢?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编剧和导演思考过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了吗?

其实,如果让笔者下结论的话,就一句话,即:新版电视剧《三国》是部“伤风败俗”的影视作品!因为,该剧宣扬的价值观和表达模式,已经严重破坏了中国人传统道德伦理价值观,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败了自己的文艺胃口了!

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编导怎么会想到要去颠覆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价值观和表达模式呢?笔者估计,这多半有三个原因,一是投资方试图故意去制造“反叛”噱头,刻意打造该剧的商业广告效应,因此,投资方便要求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编剧和导演这样去颠覆传统名著《三国演义》了;二是该剧的编剧和导演受近年来为曹操翻案风的影响作用,他们均陷入了分不清楚历史文学与历史信史故事的两者区别的思想混沌之中,因此,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试图将历史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与历史史料《三国志》等划等号,这样,他们就觉得“曹白脸”很冤枉,于是乎,他们就不自觉地陷入了面对“历史风车”开战的“唐吉柯德”角色之中了;三就是该剧的编剧和导演都严重缺乏了相应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他们可能长期都没有搞清楚中国历史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究竟是部什么样的作品,也就是他们长期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其实是部“寻根文学”作品!

关于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为什么是部“寻根文学”作品的原因,笔者在看过新版电视剧《三国》一、二集的次日,就已经撰文谈论了其中的来龙去脉,由于该文引证古文较多,阅读起来有困难,这里,笔者不再引证古代相关文献,而以直白方式去讨论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是部“寻根文学”作品呢?

谁都知道,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是“讽一劝百”。“讽一劝百”这个观点,是由西汉末期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扬雄在他续作《太史公书》(即后来的《史记》)时首先提出来的。后来,扬雄又在他的《法言》中专门论述了这一文学原则。

所谓的“讽一劝百”,就是文学者必须以丰富多彩的艺术的形式去表达自己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这就是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作者首先要建立和确定出自己正确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然后,你再以丰富多彩和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去表达出这样的道德伦理价值倾向。扬雄,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的通才大家,他的学术思想涉及面甚为广泛。比如,关于人类史学和 历史文学的根本功能作用,是“隐恶扬善”和“劝”,也就是循序渐进地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去向人们传达正确的道德伦理,又比如,关于人类情感是人类获得道德的载体的重要法门问题,都是由扬雄和他的老师严君平在他们的相关著作中最早提出来的!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三部古典文学,都是非常典型的“讽一劝百”的作品!比如,《三国演义》,就是部寻根文学作品。其是通过向人们讲述三国时代的历史战争故事,去传达中国文化正统在蜀汉的这一重要道德伦理价值观,同时向人们表达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核心是和平、团结和“仁义礼智信”这一系列原则。而这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原则,《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则分别通过刘备的爱民、关羽的忠义、张飞的率真、刘关张的重情义、赵云的勇敢与谦让、诸葛亮的注重民族团结和鞠躬尽瘁等一系列人物的形象和故事去表现了出来。同时,罗贯中还通过对曹操的一系列奸诈和狼狈不堪的失败的描写,去传达出了奸诈和霸权是不得人心的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

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并非是我们许多人表面看到的仅仅是在讲述惊险、刺激的战争故事和英雄豪杰沉沦起伏的个人命运故事,其是在通过一系列人物故事和战争事件故事向人们表达出了中国文明文化正统在蜀汉和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三部传统文学名著,都有其深邃的讽一劝百的内涵,《三国演义》的根本价值观是“寻根”,而《红楼梦》则是在表达天人合一的“人道必循天道”的“循道”价值观;《西游记》则是在表达人类道德必须通过修行和修真实践去实现的“道行”价值观。

由此可见,中国三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本义分别是:《三国演义》是在“本道”,《红楼梦》是在“循道”,《西游记》则是在“行道”。这就是说,如果你能够读懂中国这三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那么,你就算将自己的一只脚踏进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之门了。当然,人类的道德,不可能仅仅依靠读书而获得,正如三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所提示的那样,你还需要“本道,循道,行道”!

为什么罗贯中会在《三国演义》中“尊蜀汉贬曹魏”,笔者已经在相关文章中说明了,这与中国人寻根自己祖国的文明文化的源头直接相关!中国历史上,事实上一直就存在着两个文明文化板块,一个是发源于中国东部东夷文明中的殷商文明文化,其发源地主要在今日的中国河南北部,山西南部、河北西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地区之中,这一地区的文明文化传统是崇尚一统的争霸战争和暴力。中国文明文化的另一发源地,是在中国的西部,也就是今人常说的五帝的颛顼、夏、周、秦、汉文明文化,这一文明文化的主要发源区域,是在蜀汉地区和秦故地的雍州之地(今甘肃魏渭源、陇西、礼县、成县一带)之中,特别是在汉王朝发源地的古蜀国故地之中,而古蜀国故地的文明文化传统则是反对战争暴力的,是崇尚和平、协商、务实经济发展和禅让政治的。由此可见,中国古人,至少是中华民族中的汉人们,一直就是认可炎黄、五帝、夏、商、周、秦、汉这一延续文明文化道统的,如果中国人不认可这一文明文化道统源流,那么,我们中国人就没有自己的“根本”可言!

如果再说深一点,就是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类文明文化的发源,与江河流域有直接关系,而且,由于江河都是下行易上行难的原因,江河上游中的文明文化往往对中下游的文明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这就犹如传说中的夏禹从中国西部东下治水而建立了一统夏王朝的那样。因此,早在先秦和汉晋以降,中国古人就已经发现了中国的文明文化发源与长江和黄河的两大流域的历史文明文化直接相关。秦汉时代,中国古人是将黄河和长江的上游分界线定在今陕西宁强的嶓冢山(古蜀国故地)这一带的。到了《水经注》问世以后,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中国黄河和长江的真正发源地是在“黑水”和“若水”的上游的昆仑山一带,实际上就是今日四川境内的雅砻江、大渡河、青衣江、岷江、金沙江这五条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今青海玉树地区的巴颜喀拉山一带。

今人可不要以为中国古典水文和地理作品的《山海经》、《穆天子传》、《史记、夏本纪》、《尚书·禹贡》、《华阳国志》和《水经注》等,仅仅是在给人们讲述自然地理和江河流域的故事,其实,这些古文献作品,都是中国古代文明文化的寻根作品!没有这些作品,“中华民族是个东西南北各民族的大家庭”的说法,就是没有根基的!因此,研究和溯源中国古代文明文化,探索中国为什么会如此广博和多民族和谐共存的原因,你不研究以上这些作品,那是连门都无法进入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西游记》,就忠实地表达出了这样的中华自然地理和江河流域一统的溯源理念。

综上所述可知,《三国演义》这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学艺术方式,向中国人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明文化价值观。而这些历史文明文化价值观,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了中国人的精神骨髓之中了。

如果理解了以上笔者所说,人们自然就会发现,那些混淆历史信史故事和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的人,那些试图为“曹白脸”翻案的人,相当的幼稚可笑!如果你要以《三国志》去框套《三国演义》,那么,中国文学就会被“不许动,缴枪不杀”的!同时,由于以上所说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在传播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价值观的缘故,因此,《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则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古老精神文化大厦,今人同样也不能够对其再“乱说乱动”了!这就像今人对待古迹必须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那样。

那么,今人是否可以改编历史古典文学名著呢?笔者认为,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正如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扬雄就说的那样:“或问新敝。曰:新则袭之,敝则益损之。”(《法言·问道》) 这就是说,创新,必须建立在全面和准确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你必须先搞清楚前人的思想文化道统究竟是什么,然后,你才能够去有所损益地去正确继承、发展和创新!“新则袭之”,这是个继承和发展的基本原则,你要创新,那么,你就必须先准确地继承!没有准确的继承,那么,你就毫无创新发展可言!

那么,大家可以看看新版电视剧《三国》是准确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名著《三国演义》的传统价值观了吗?其为“曹白脸”翻案和过分将编导演的重点放置在西式文艺套子的“个人英雄主义,血淋淋战争画面,男女爱情”上,其剧是不是“香蕉”了呢?其剧是不是在伤风败俗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专门留意了下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编剧和导演的个人阅历情况,他们会不会也属于是深受新中国时代“破四旧”文化革命影响的一批人呢?新中国时代的一系列反传统文化的政治运动和文化革命,特别是近年来邯郸学步西方的一切,这使得不少中国文艺人已对自身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不理解了,他们甚至成为了“香蕉人”,如此,这就必然会导致他们这些“香蕉人”吃不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深刻文化内涵,这样,他们这些事实上的“香蕉人”就不自觉地去伤风败俗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价值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