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堂教育与陕学阿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52:37
 哈吉.黄登武 编著{第三版} 1



一、艰难的历程
—— 伊斯兰传入中国

我们的贵圣穆罕默德(求主福安)于公元618—626年之间,派门徒大贤四人,从海路出发,冒着惊涛骇浪,扬帆劈波,航行数万里,于唐武德年间,进入古老的中国东南沿海。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贵圣归真后,第三任海里凡奥斯麻乃在位时,于公元651年,又派圣门弟子盖斯、吴艾思、宛戈思三人,从陆路出发,到中国传教,他们骑着骆驼,毛驴,或乘木轱辘马车,或徒步跋涉,翻越崇山峻岭,踏破万顷沙漠,历经千辛万苦,从中亚入疆,终于在唐永微六年(655年)到了唐都长安。他们带来了真主对全人类的晓喻,把认主独一的依玛尼信仰带到了中国,使伊斯兰在中国开始广泛地传播。更多的则是唐宋时期阿拉伯商人和元代西域回回,把伊斯兰传到中国。
唐宋时期经济繁荣的中国,沿海城市商贾云集,身穿白袍,头顶方巾,高鼻深目的阿拉伯、波斯商人由海上的香料之路和中亚的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带来了非洲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同时又将中国的瓷器、茶叶运到西域诸国。由于民间经济贸易的密切往来,一些穆斯林商人侨居中国,有的带来了妻室儿女,有的则在中国取汉女为妻,即老人们传来的:“回回巴巴,汉人娜娜”。随着穆斯林商人的侨居中国,在唐宋时期,一些西域各国的阿訇学者也来到了港口城市,如泉州、扬州、广州和内地的北京、西安等城市,在中国建立了最早的一批清真寺,如广州的怀圣寺即现在的光塔寺,始建于唐代;泉州清净寺,始建于宋真宗(公元1010年);杭州凤凰寺,早期称真教寺,始建于唐代;扬州仙鹤寺,始建于唐代;西安化觉巷大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北京牛街礼拜寺,始建于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
唐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请求阿拔斯王朝派兵平乱,战事结束后,有数千名西域大食兵士留住西北和中原等地安家落户,逐渐形成了以后的回回民族和中国的伊斯兰教。
元末明初,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称寺院为清真寺。元代已称回回为教,明初称回回教门,清代自民国一直称吾教为回教。
据一些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多是经商侨居在沿海一带。元代来华的穆斯林多就中原和西北为家,其分布由西部边陲而深入内地,直至江南、华北、云南等地。元时,“云南全省皆回教徒”,元时的淮河流域也是回人聚居区;甘肃为回人屯田区,河西是东西文化的交流要道,故河西和临夏州都是元代回人的聚居区。元时的杭州有回四万户,广州,杭州、泉州、扬州都有回人街,元时的北京就有回2600户,元时银川(兴元)有回两千户,江苏的镇江路有回三百户,福建有波斯回军十万众;陕西的商州、兰田有回军两千人。
至明代时,甘陕成了回人主要聚居区,甘肃全省在明代几乎为回人全部区域,河西各县如陇西、甘谷、景泰、临洮、为回人居住最广者,至明末,称回回遍天下。清朝中期,陕西渭河两岸,到处是回回村寨,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为回庄。甘肃的天水、秦安、通渭、渭原、临洮、武威、张掖、酒泉、以至西宁都是回人聚居区。陕西的长安、渭南、临潼、高陵、咸阳、大荔、华州、汉中等,可谓八百里秦川,回村相连。云南的楚雄、大理、魏山、凤庆、保山、腾越,昆明以南的玉溪、河西,华宁、开远、蒙自、曲奚、建水、石屏、昆明以东的蒿明、寻甸、沾益、曲精,都为回人区。明代嘉靖年间,陕西胡太师在咸阳渭城里,创立经堂教育,以陕西为中心,传至全国,凡有回人的地方,都有清真寺,相应都有了经堂教育。明至清中叶,经堂教育网络复盖全国。据一些史料记载的古地名所知,当时的经堂教育网点有一百五十多个府、州、县,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江苏、浙江,云南、贵州等省。
我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建寺立教,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朝1387年。伊斯兰由唐、宋播种,元代生根,至明清之际开花结果,滋生繁衍,遍布中华大地。十七世纪初年,胡太师巴巴创立经堂教育,代代相传,一脉相承,伊斯兰一度兴盛至极,光辉灿烂。到清代中期,全国回族穆斯林约有三、四千万。比二百年后的今日全国回民多出两倍多。











二、中国经堂教育一至七代
传授世次名录


胡太师祖(1522—1597)名登洲,陕西咸阳渭城湾人,创中国经堂教育,著名弟子冯二阿訇,海先师。
一传弟子:
海先师(约1550—1640)咸阳渭城人,设帐宁夏同心韦洲城。
冯二阿訇,西安城东杏园头人,设帐于家,学传三子三侄。
二传弟子:
海文轩(约1570—1660)海先师之子,迁居同心韦州,设帐同心。
冯门六俊,即冯二阿訇三子,少川、少泉、瞽目二师及其三侄冯伯奄、云乔二师、四师谓之冯门六俊。
三传弟子主要代表人:
张少山(约1580—1670)陕西临潼人,曾设帐云南、开封、南京等地,人称状元巴巴,东南沿海经堂教育始祖。
冯养吾,陕西渭城人,设帐北京、天津、河北张家弯等地,华北经堂教育的早期传播者。
张行四,称张四巴巴,湖南保庆府人,设帐同心,埋韦洲。
四传弟子主要代表人:
常志美(1610—1673)、李延龄,二师皆山东济宁人,张少山驰名弟子,同设帐于济宁、南京等,创山东学派,人称常巴巴。
马真吾,咸阳人,设帐南京,为南京经学奠基人。
马君实,字忠信,南京人,设帐南京,学传东南、江南,主要高足有王岱舆、沙若愚等。
皇甫经,湖南常德人,设帐长安,学传陕甘诸省。
李定寰,西宁人,设帐西宁,学传陕、甘、青诸省。
五传弟子主要代表人:
王岱舆(约1630—1710),南京人,师马君实,设帐南京,北京,著述颇多,长眠于北京。
舍蕴善(1638—1710)字启灵,师常巴巴,设帐济宁、南京、长安、开封、安徽、沈阳等地。
冯通宇(三传弟子冯养吾的族孙),陕西渭城人,师常巴巴,人称“虽尼学者之一流也”。
六传弟子主要代表人:
刘        智(1664—1740),即刘介廉巴巴,南京人,师五传弟子马伯良、袁懋昭,著《天方性理》、《天方典礼》。
兰州马(讳庄),(约1670—1760)兰州人,师西宁李定寰,学传陕、甘诸省,长眠于西安,可能是大皮院的马道真?
马进益,南京人,设帐南京,学传苏、杭二州。
李德新(1650—1707)陕西人,康熙十年,即1672年由陕入桂讲学,定居桂林,为桂林经堂教育始祖。
马五师,平凉北塬大龙河人,师西宁定寰的弟子海珍寰,学传陕甘各地。
七传弟子主要代表人:
摆阿訇(约1720—1800之间)陕西泾阳塔底人,曾在泾阳塔底和小皮院开学,他是周老爷的尊师。




三、胡太师和他的一至七传弟子事略
(一)胡太师祖事略
胡登洲(1522—1597),字明普,中国伊斯兰大学者,经堂教育创始人。后人尊称胡太师,也有称胡太师巴巴者。太师于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出生在陕西咸阳渭城里一个家境富裕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灵慧超众,“生平无骄,不二色”。幼年曾习儒学,不久即随本乡高师祖习经,聆其吾教义理之大略,遂概然以宏扬正道为已任。太师欲要启后世之蒙,泄先天之秘,则感汉学知识不足,在他年过半百时,又崇延名师,谙习诗书,能过目成诵。不久适逢有西来学人(缠头),相觅请教,遂出经教授。太师默识义旨,顿会其意,继归秦中(陕西),遍索藏经之家,高价请购,于是昼夜钻研,刻苦考查,冬不炉,夏不扇,夜不安于席者数年,乃深明正心诚意之学,贯通尽性穹理之源,宣天方之秘,漏泄其微,按东土之音,配合其节,究于理之赅而不偏,辞之平而有味,且好学不厌,诲人不倦,于是远近端士正人,如梦方觉,负芨载道,接踵其门,从师求学。太师从此讲经传道,设帐于家,后延至清真寺内,始有经堂教育产生。
太师帐下,授徒百人,著名者有冯、海二先师(名不详),冯巴巴(咸阳人)设帐于家,经传华北、中原、江南、东南沿海一带;海巴巴(渭城里人),在宁夏同心城设帐多年,弟子众多,经传西北和西南诸省。
经学之始,阐训万代,自太师启之。迄今四百余年,学业相承,代不乏人,人才之盛,宛若群星。太师所创经堂教育,由陕西关中辐射长城万里、黄河上下、长江两岸、大漠内外、天山南北,经声琅琅,教门大兴,光彩熠熠。太师创经学之苦心,引后来者之功德,开百世未明之惑,救教门于衰微之时,辩异端是似之非,其功无与论比也。
太师巴巴归真于明朝万历年间,即公元1597年古历八月二十八日,享年76岁。初葬河边。清康熙壬寅年间,即公元1662年,太师归真65年之后,渭河泛滥,太师坟墓将受其浸,后人迁坟于咸阳渭城里胡家沟东塬上。这里有一片回民公墓,附近则是明时的渭城大寺。相传,迁坟那天有千数百人,启坟时,异香袭人,骨若淡金。及殓后,两手芬馨,多时不散。此机密乃大能的真主醒令人们知太师为传教大贤,真正的“卧里”之品也。
太师在世时,咸阳渭城里有二十六坊,族性繁多,生计鼎盛。渭城里的胡姓为一大姓,在一八六二年,陕回起义后,渭城是抗清中心,后惨遭卡非勒杀戳,二十六座清真寺被焚,幸免于难者逃往别处,渭城再无一户吾教人居住。真主护佑,太师之墓。仍保存至今。每年八月二十八日,西安各坊教民来此上坟。
清人赵灿阿訇赞胡太师曰:“志奋道兴,学旷千古,才萃万灵”。四百年前,在明朝皇帝律令高压,儒家思想对回人的同化,佛道势力重重包围,伊斯兰学人寥落,经典匮乏,圣教面临泯灭之时,真主相助胡太师巴巴应运而生,创立经堂教育,设定经堂课目,从此奠定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基础,拉开了经堂教育的序幕。太师巴巴是真主太而俩为中国穆斯林特选造就的复兴中国伊斯兰教的大贤哲。埃及艾大教授赞胡太师是中国的安萨里。太师巴巴延续、发扬振兴了中国的伊斯兰教,他用经堂教育这一光辉模式,塑造了从明朝嘉靖至今日四百余年的1700万中国穆斯林。


附:太师后裔胡姓族人的现状
居住在陕西咸阳渭城弯胡家沟的胡氏族人和后裔,由于战乱和灾荒,在明朝末年相继逃难定居各地,以陕西镇安县西口镇程家川为多。近百年来,部分族人遍及国内八省十七个县市。据有人统计,祖籍咸阳胡家沟的胡姓穆斯林,现已繁衍了十六代,有三千多口人。数百年来,胡氏族人谨遵祖训,每年逢太师忌日,都要过“乜贴”,缅怀胡巴巴对中国伊斯兰教传播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以继承和发扬太师巴巴用毕生精力振兴伊斯兰文化的不朽精神。
(二)一传弟子海先师事略

海先师(1550—1640),陕西渭城湾人,和胡太师祖是同乡。海先师在咸阳师从胡太师求学,是太师门下最杰出的经学大师,乃中国经堂教育第一代传人。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海先师在陕学成后,远赴宁夏同心县韦州城,设帐讲学,并携家迁居韦州。后长眠于此。
海先师学问渊博,尔林水平无人能比。碑记中有“学贯天人,教益海甸。经典未明之旨,至先师而大明,教门未正之理,至先师而始正”。先师在韦州城讲学,阐训万代,成绩卓著,蜚声海内。时有云南、山东、杭州、陕、甘、宁等地学子,负芨载道,接踵其门求学。韦州一时间成为明末时期国内的经堂教育中心。从韦州海先师门下学成的弟子返回各地,讲经传教,使胡太师所创的经堂教育模式传遍天下,山东济南的赵灿阿訇说:“吾教之道,胡归于海。”可见海先师在明代的经堂教育中地位之高,影响之大也。
海先师弟子众多,分布在西北、东南、西南大半个中国,其中出类拨萃者有其子海文轩和云南蒙化的马五师。海文轩是胡太师著名的第二代传人,秉承其父经学大业,继续在韦州城设帐讲学,大力发展促进了全国的经堂教育,当时的韦州城,学人荟萃,人才济济,涌现了众多的阿訇学者,分赴全国各地开学执教。韦州城乃明、清之际中国西北、西南的伊斯兰文化摇篮。时有胡太师的二传弟子冯伯庵、冯少川和湖南的张四巴巴,都受聘在韦州讲学。几位阿訇都定居韦州,并长眠于此。
海先师后裔100多户,定居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十二世孙海常培(现年78岁)是同心著名阿訇,现任韦州回民女校名誉校长。
注:海大师生卒年代的来历,据先师后裔海常培阿訇说,解放初他曾见到海先师于大明万历十七年X月X日,由陕西来同心韦州的行路证明信,上盖有官方大印,文革被毁。查大明万历17年,即公元1589年。那时的海先师从胡太师门下学成出师到韦州讲学,其年龄定在四十岁左右,故海先师生卒年代应为1550—1640年左右。
一传弟子冯阿訇事略

冯阿訇(约1550—1640),排行二,俗称老二巴巴,也称冯二阿訇,西安城东三十里杏园头人。胡太师年过半百后,在咸阳渭城创经堂教育,远近吾教正人端士,如梦初醒,吴、楚、燕、齐之彦,负芨载道,接踵而来求学,门人弟子众多,其中出类拔萃者当数海巴巴和冯阿訇。“其时冯海二门父子祖孙得受宗旨,分教同人,吾学乃盛传于中国”。海巴巴在宁夏同心设帐讲学,经传西北、云南诸省;冯阿訇在陕设帐讲学,后传冯门六俊,遂辐射中原、华北、东南诸省,有“传遍寰宇”之称。相传冯阿訇之墓,朝暮有如青烟而笼罩,时而苍绿兰翠,非纯色,而多变,凝结如盖,古今若是,蒙茸蔼然。冯二巴巴门下弟子不计其数,出类拔萃者有其子少川、少泉,其侄伯庵等。且冯门后代,学者辈出:三传弟子有冯养吾,四传弟子有冯真吾,五传弟子有冯通宇,皆陕西之驰名阿訇也。
(三)二传弟子海文轩阿訇事略
海文轩阿訇(约1570——1660),系海先师之子,咸阳渭城人。大明万历17年即公元1589年,随其父海先师离家西上宁夏同心的韦州城落户,跟随父亲习经,聪颖至极,学业大成,在韦州一带设帐讲学,国内各地学子皆慕名韦州城求学,困其尔林博大精深,其德教在西北影响极大,有“通天彻地海文轩”之称。相传阿訇闻青海撒拉地方有一韩姓人氏,收藏有《米夫塔哈·欧鲁目》之经,连年忻慕,乃率徒多人,长途跋涉到该地,图谋抄录此经,当地乡民远迎,甚为敬仰。藏经之乡耆怕众门徒割经抄写而拆散其经,遂匿而不予。阿訇及门人,千里抄录未遂,甚为忧虑,真主的大能,当晚有一缠头叟,进扣阿訇房间,叙谈未几,遂出示一经,即《米夫塔哈·欧鲁木》,阿訇大喜,如获至宝。阿訇并以该经中之疑难者与缠头深入研究探讨,真至三更入睡。次晨门人送来小净用水,时缠头已失矣。
海文轩阿訇继承父志,执著讲经传教,门人众多,由韦州而辐射全国。可考的弟子有月大师,陕西渭滨人,清廉虔敬,功修无人可及也,黄观海,云南人,在韦州学成后,及返滇南,学传云南等地。滇南黄阿訇日夜思念尊师海阿訇恩德,每站高处,北望而泣,遂建一楼,挂匾“望海楼”,自拟其号为观海,即思念海尊师也(至今其楼遗址尚在滇南)。穆有礼,固原木厂沟人,学成后,设帐成都,劝教全蜀;姬太师,陕西中泉头人;郭师,山东临清人,马师,杭州人,郭马二师学传东南沿海。

二传弟子冯门六俊概略
冯门六俊,即冯二阿訇的儿子三人:少川、少泉、瞽目二师;侄儿三人:云侨二师、老四师、伯庵阿訇,共六人称冯门六俊也。著名者有:
冯伯庵阿訇,俗称老三巴巴,西安城东三十里杏园头人,系一传弟子冯二阿訇之侄,幼随其叔读经,苦心钻研,学向渊博。云南蒙化(今日之巍山县)的乡耆,不远万里茸备车马,西上长安搬请伯庵阿訇在云南设帐讲学,阿訇遂带徒赴任,讲学数年后,同心城又来滇搬请,阿訇又带徒西回同心设帐讲学多年。伯庵阿訇弟子众多,可考的有:马行五阿訇,北京人,学传华北;云南黄师,回滇讲学;张四巴巴,湖南保庆人,先设帐同心,后返籍讲学;张少山阿訇,陕西临潼人,文学博雅,曾设帐南京,长安等地,乃胡太师三传大阿訇,明清之际著名经师,南京经堂教育的奠基人;马明龙阿訇,湖北武昌人,初随伯庵习读三年,后又随少泉师深造三年。学成后返籍设帐讲学,学传东南各省。
冯少川阿訇,系二巴巴的长子,设帐于汴(开封)授徒讲经,主要门人有其子养吾和陕西临潼的张少山。
冯少泉阿訇,系冯巴巴的小子,俗称小三阿訇,设学于家,主要门人有马明龙,固原丁马堡人丁行四、泾源圪塔关马世英阿訇,设帐于平凉,其兄世奇,其弟世雄,均系当时著名阿訇,学传陕甘宁。少川、少泉两位阿訇曾受聘南京设帐讲学,为以后南京的经堂教育奠定了基础。
(四)三传弟子张少山与南京的经堂教育

张少山阿訇(约1580—1670),原籍陕西临潼人,系胡太师祖开创的经堂教育第三代传人,明时著名经师。少山阿訇早年师从二传弟子冯少川阿訇在宁夏的同心城(半个城)受业,阿訇广学博雅,才华出众,被誉为“状元巴巴”,出师后受聘在宁夏同心、西安、开封等地设帐讲学,约在公元1621—1644年间,受聘赴南京净觉寺开学当阿訇。状元巴巴到南京执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把远在陕西关中兴起的经堂教育的种子带到南京,并使其在南京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鼎鼎大名的南京著名大学者王岱舆、伍遵契,甚至刘介廉巴巴都是状元巴巴——张少山的门徒。还有苏州经师张中、南京经师马君实、袁盛之、山东学派首创人大经师常志美、李延龄均为其高足。除此,尚有渭城的苏临轩、郑州的把继吾、陕西(秦中)骊山的陆见予等许多著名阿訇都出自巴巴门下。状元巴巴在南京净觉寺讲学时,教内贤达争相聚听,教外名流争相拜会,国外来华的伊斯兰学人也慕名到来,谈经论道。阿訇吐论,如春泉泛波,滔滔不竭,而音响清越,令人顿驱凡俗。阿訇尤精《那哈吴》、《弗格亥》,剖义析理,俱符其节,一时之间名噪东南。南京净觉寺一度成为中国东部经学的最高学府,西北的陕、甘、青、华北、中源、东南沿海诸省的学子们,荟萃南京,或住学读经,或应聘执教。明末清初,中华大地上兴起的经堂教育,即国外人称之为中国伊斯兰文化复兴运动,曾一度在南京辉煌灿烂,光芒四射。
才盖群芳的状元巴巴在南京净觉寺开学二十四年,为南京乃至全国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阿訇,后来成为各地的教门柱石。巴巴在净觉寺培养造就了中国经堂教育第四代传人常志美、李延龄两大阿訇,常、李回山东后,在济宁发杨光大,创立了山东学派。少山阿訇走后,王岱舆阿訇进住净觉寺,他在那里完成了著名于世的三部“汉克塔不”。
由于张少山、马真吾、马君实等大经师在南京执教开学,讲经劝化,延续了伊斯兰在南京的生命力,使江南的教门延续至今。清初乾隆盛世时期,约有七、八十年,由于几代阿訇学者的辛勤耕耘,使南京伊斯兰文化学术气氛兴隆,成就辉煌,在全国以儒诠经,独领风骚,并形成了一个以汉文译著领先的东南学派。
南京的净觉寺与西安化觉巷大寺一样,都是中国五大古寺之一,都曾是经堂教育的根据地。在回人中已久负胜名,净觉寺建于明洪武25年,即公元1392年,此为南京有回人的开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常来净觉寺礼拜。昔日净觉寺有40亩面积,楠木建造,规模宏大,有大殿81间。今日的净觉寺,静居于南京的闹市之中,独有一分清幽,但从沧桑历史中走过来的净觉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还算是如今南京回回的信仰世界里一片净土。
在前辈先贤先哲的熏陶养育下,今日南京的穆斯林教授、学者蒋敬、伍贴业、米寿江、金维德、郑自强、郑勉之等相继崛起,步诸先哲后尘,笃诚教门,虔心为主,全力倾注,译著国内外经书,发扬教义,阐扬经训。卓有成效。
南京的经堂教育自二十世纪初页,即民国以来,随着汉文译著的兴盛而逐渐消沉,进入低谷,时至今日早已荡然无存了。二十一世纪的教门谁来执掌?太师所创的经学谁来继承?未来的阿訇在哪里培养?呜呼!太师苦心创建的一脉相承的经堂教育,弦歌已息,道统中断了,数十年之后的南京教门,实令人担忧。
(五)四传经师常志美

常志美阿訇(1610—1673),山东济宁人,字温华,后人尊称常巴巴。志美的表戚李延龄,同是济宁人,两人七岁同入儒学读书,过目成诵,日记千言。至十一岁,两人入寺念经,聪颖异常,勤奋进取,坚心祈主,励志晦学。常巴巴汉语水平很高,出口成章,可谓经汉双修的经学世家。后投师于胡太师三代传人、大经师张少山门下攻读吾教经典。受尊师少山青睐,以志美为非凡品,加意栽培之。常巴巴的“尔林”,可谓“百世之下莫之与比”。他们两人学成后回济宁东大寺设义学,不几年,济宁西隅修起大寺,乃请志美和延龄同堂授学。其门下学子接踵而来,门徒数以千计,超过当时的吴、楚、燕、秦各大寺的数倍,大成者百余人,可考的弟子五十余人,广布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南、陕西、山西、江苏、北京等大半个中国。最驰名的有渭南的舍蕴善、伍遵契、马伯良、马续选;云南蒙化的马鸣皋、张化宁、马云卿等。
相传,常巴巴当年在室内阅经时,门人常见到有一绿衣缠头老叟在傍授经,忽而离去,惟师志美独座。故志美乃得“仙学”,后人又称常仙学。常巴巴享年六十有三,病故于家。出殡日,远近教亲之男女老少及教外邻亲,咸号泣哭,震天动地。官员闻城外喧噪,登城探望,“见有衣白而泣者的十万数”。葬后香溢墓外,门人和乡亲在墓前颂经求恕,有百日不回家者。
山东济宁和南京在明末清初,是全国经堂教育中心。常巴巴强调信仰,重视教内哲学,折衷中西,自成一体,后发展成山东学派。常巴巴于清顺治十七年,即公元1660年写成《米诺哈志》一经,是国内流传的一部波斯语语法教科书,这本经后来留传至中亚各地。1978年夏天,伊朗学者来华考查,认为《米诺哈志》是世界上独立写成的最古老的波斯语法专著,属世界首创。
常志美,李延龄与同时代的四传弟子李定寰(西宁人)和马君实(南京人)并称为伊斯兰“东土四杰”。
四传经师李定寰

李定寰阿訇,讳旭东,字定寰,古湟中西宁人氏,东土四杰之一,中国西部早期经堂教育传人。阿訇赋性诚笃,气质淳厚,幼入本地寺内启蒙,稍长随甘州(张掖)尕师求学,授业二年未成,后闻胡师二传弟子少川的学生,河州把师从陕学成后回河州(今临夏)设帐授徒,幸与西宁邻帮之近,遂赴河州谒见把师。把师视其相貌魁伟,丰采异常,热情收留学内,幸有一乡老在坐,自愿供养定寰生活,并请住其家院北房,院内尚有一借居之艳丽少妇,夫常客外,此少妇眉来眼去,招惹李生。一日夜间,少妇入室,情意切切,被李生拒绝。次日李生移寓学内。后人称李生为“学问洪深,气节高迈,见色不迷”。又传定寰阿訇在把师学内时,夜间人静时,常去河州俞巴巴坟园上坟诵经,遇一绿色缠头老者:迎其面问:“李满拉,何往?”答:“去巴巴坟诵经”。缠头曰:“主已允准,多赐你福,经中难题将迎刃而解也”。李生唯唯,那人失之。从此之后,李满拉对一切经典难题一目了然,过目成诵,未习之经,也能开卷熟读。不久,师命其返籍回西宁,即开始授徒。定寰阿訇在西宁广招门徒设帐讲学,陕、甘、青诸省学者众。阿訇为明末清初中国西部诸省培养了一大批阿訇。据经学传谱史料确证。先师李定寰阿訇是周老爷出世之前,中国西部地区经堂教育的主要传播者,可考的门徒弟子有马二不都(宁夏固原人)、小河川马师(固原人)、兰州马(兰州人),白寿彝先生所称的兰州马可能是此人。海珍寰(固原人),曾在平凉、固原开学,经传马五师(平凉北塬大龙河人);撒师(固原人在固原何家堡开学),脱师(西宁人),在秦州开学(今日甘南清水县),马素(甘肃临洮县人),马常,甘肃河州(今临夏人),侄李沙娃(西宁人),另有黄师、马师(皆云南人)。从四传弟子李定寰阿訇的门下籍贯中,可以看出,他的弟子广布于西宁、临夏、固原、平凉、临洮、云南等地。号称东土四杰之一的定寰阿訇确系早期中国西部的经堂教育传人,在中国经堂教育史上有过重大贡献。
(六)五传弟子舍起灵

舍起灵阿訇,字蕴善(约1634—1710即明崇贞7年至康熙49年)。陕西渭南人,原姓魏,系汉族。幼而颖异,长面伟貌宏声。出身官宦世家,五岁进校读书,至八岁,日诵千言不忘,能赋诗。九岁时,回人舍公夫妇青睐,认作义子,起名起灵,始入吾教,进寺读经,始背《算勒福》,四十日熟谙其意,背讲《米斯巴哈》不一月而熟练,接上《太福席勒》,日讲一章,习不到十天,后文不解自明。遂偷看《骚五》,竟能悉意,不再复讲。后负芨济宁拜常志美、李延龄两大师深造,接讲《满俩》、《伯牙尼》两经,不数日,全能自学而明其意。于是,常、李两师命其为学生讲经,不足一年,起灵决心回秦,路过开封而不入市区,不拜客,不侨寓寺内,不贪教民馈赠。起灵以授学济世为已任,对一切世俗事物等闲视之。此时,起灵尚未婚,已名声大震。回秦之中,沿途搬请者众多。婚后,曾受聘洛阳塔儿湾、渭南的良田坡开馆讲学。在故乡讲学,起灵不以家事羁绊,终日讲经授徒,无他交接。后各地恭请接踵而至,遂至安徽亳州设帐,在亳州研搜名经,尽其旨意,唯《母各麻忒》和《懒玛而其》二经,尚有疑隘。起灵三更睡,四更起,细研四十日,果洞其妙。起灵不安于偏见,不急于小成,穷造化之源,尽性情之妙,而达圣贤之蕴。尤以理义无穷,岁月有限,常有歉然不足之意。居亳州六年,太和一年,太康半年,后应河南考城众乡老诚聘,遂赴考城开学八年。此间,起灵静而自思,自太师创经学,数代相沿,至常尊师,欲宏其学,夜寝难安,唯恐泯灭其传,授受之间,昼夜不辍。有时长叹曰:“先觉长逝,大道将湮,而乏挽澜之砥柱者,奈何!”啊!三百年前,起灵开学执教的安徽亳州、太和等地的大道今日是否常存?起灵对我伊斯俩目正教的未来,忧心忡忡,对三百年前西部河州一带由中亚传来之异端邪说深感痛恶。他说:“祸自西部(今日河州)失利夫(传异端者)丧心病狂而好自用,自创经典,混稀教理,浅学偏见,然持争之愚者,各纵偏性,借端起衅,以致纷纭不断,遗害经学。近来各派之争,视近亲为敌,此皆失利夫之所致也。”
起灵先师为防未来经学久而自泯,唯恐举世皆迷,于是教徒愈严,指授之余,亲临其窗,进行逐人指导。先师昼夜授徒,睡觉多有不脱衣者。起灵先师如此自苦授徒,唯为主之奉念也。前辈先哲胡、冯、张、常之学非起灵在中国各地阐扬,也必至淹没而已。
明末清初的沈阳,回人很少,有一铁翁,家业富裕,因僻居东北,教亲罕至,为善无从。差人至秦谋清起灵阿訇来府上训其子侄。起灵应允,及逾关,铁翁前迎数百里。在沈阳期间,起灵完成了《懒玛而其》汉译本《昭元密诀》和汉泽本《归真必要》、《推原正达》三经,凡通儒者沾益最大。
起灵在沈三年,回襄探亲,路经安徽寿州,教亲在途中截请开学约半年,都中(北京)差人搬请遂至都门,沈阳铁翁再次截请,又去沈阳授徒三年,铁翁子侄十余人全部学成。起灵欲走,铁翁垂泪跪留,捐白金一斗为赠,起灵以白金为“卧各夫”,作今后助贫困学子用。
起灵在远乡设帐讲学,不觉恍如梦境,流光瞬息,一晃四十余年,未回家园,时有堂弟景善来见,相约回陕,修茸祖莹为亡灵诵经。起灵回家不久,即欲东返,本地乡亲留之,在普陀塬设帐,秦中学子哄然接踵而至。此时起灵已年近六旬,昼夜训诲不断,二年后,陈州教亲屡函搬请,在陈及逾二年,北京都门众教亲复又差人恭请,遂在昌平州设帐,再授三年。又有河北泊头镇众乡老函请,设帐二年。
起灵自称道号破衲痴,内养功夫,故童颜鹤发,精神饱满,授徒终日不倦,其功永垂千古,岂能泯灭?起灵阿訇一生设帐开学二十五处,执教四十余年,门人遍及寰宇,杰出者列若群星,可考者五十余人,广布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沈阳、天津、北京、山东、江苏、安徽、陕、甘各省乃至全中国。起灵有六子,全习经,已传四世。一代经师舍起灵,集前四辈胡冯张常之尔林大成,发展完善了中国经堂教育,并延传至今三百余年。起灵的弟子赵灿曾赞他的尊师曰:伟哉尊师,理微义精,青年饱学,皓首穷经,诲行硕彦,激浊扬清,寒暑无间,而忘生平,宣教申约,百世莫更,学纯道萃,斯世主盟。
五传经学大师王岱舆

王岱舆阿訇(约1630—1710),自号“真回老人”。据传先祖来自西域,明朝庭赐居南京。岱舆青少年时,师从胡太师四传弟子南京马君实(字忠信)大师攻读吾教经典,博览群书,学通四教(伊、儒、释、道),有深厚阿、波文功底。他是三百年前中国精通四教的伊期兰学者。经潜心研究,写出了三部论述教义和哲学的著作,即《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这三部“汉克塔不”问世,岱舆蜚声国内。清朝初年,受聘北京任教讲学,归真于北京三里河清真寺。岱舆这三部汉经,系统地介绍并论述了伊斯兰教义学、认主学,对后来的刘介兼巴巴有深厚的影响。故先哲岱舆是首倡以中国传统古典著作的形式来撰写伊斯兰经典的创始人,把那个汉文译著时代称之为中国伊斯兰史上的文艺复兴时代。王岱舆阿訇在国内列为四大经师之首。
(七)六传弟子经学大师刘介廉

刘介廉阿訇,名 智(约1644—1744),江苏上元人(今南京)其父刘三杰,著名阿訇。刘智秉承父志,以“广大天方之学为己任”,早年师从常志美的弟子马伯良、袁汝奇、李永寿阿訇习经,精通阿、波文字,且擅长汉学。从十五岁起用十八年时间,尽阅伊斯兰经籍,又研儒、佛、道、藏诸书,又习西洋书籍百余种,且游学齐、鲁、浙、奥、楚、秦各地,拜师结友,交流学问,会通诸家而折中与天方之学,遂成为清初一代盛名的“回儒”。刘智思想深沉,见解精湛,他吸收了宋明理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结合,进一步阐释伊斯兰的文化精髓。晚年专心著述二十余年,译述数百卷,刊印五十余卷,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真境昭微》等。其作品为伊斯兰教的宝贵遗产,百年来经堂内常以课本教授之。北方穆斯林称刘智为刘介廉巴巴。介廉巴巴是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大经师,他的著作是五传弟子王岱舆阿訇对伊斯兰经典汉语化的延伸,即《汉克塔不》不断涌现。他的著作是中国伊斯兰哲学的集大成者。汉文译著的涌现,是教门上一次复兴,也是对教门的一次救护。
晚年的介廉巴巴,隐居南京清凉山,病故后葬于南京中华门外,至今墓尚存。
介廉巴巴的《汗克塔不》从江南传到西北。清朝末年,甘肃临潭县的马启西,大讲介廉学说,创立了汉学派,名为西道堂。


(八)七传弟子摆阿訇与
周老爷师承关系的传说

西安老前辈代代传来,周老爷(名良骏)的“吾师搭子”是摆阿訇。据考证,摆阿訇生于清朝中期的乾隆、嘉庆年间,约为1720-1820年之间,他是陕西泾阳人,和周老爷是同乡。相传,清嘉庆年间,摆阿訇在小皮院开学,青年学子周良骏从家乡泾阳背着背夹来到西安城,慕名投摆阿訇门下求学。一日早上八九点钟,周良骏来到小皮院清真寺,把他的行李背夹放在摆阿訇房外的鸡罩上,进了阿訇的房。摆阿訇隔窗看见窗外的鸡罩上落了一只凤凰。周良骏进房后问:"学内有'缺'没有?(即有名额没有?)"摆阿訇答曰:"没有。"周老爷拧身出房,背起自己的背夹走了。摆阿訇再看窗外鸡罩上那只凤凰已飞走了。尊师摆阿訇立即意识到来人求学者非一般之人,将来必竟能中兴教门而成大器,遂命学内满拉立即跑出寺门叫回寻学的那位学子。从此,收周良骏为弟子。此后,周良骏得其真传,终于苦学成就,成为经堂上八样尔林俱全的大阿訇。后来摆阿訇为周良骏在小皮院让位穿衣,周良骏阿訇在小皮院任教六届二十余年,大开讲堂,培育人才,掀起了中国经堂教育史上第二次复兴的高潮,西安随之变成了全国经堂教育的中心。摆阿訇、周老爷师徒二人共同开创并缔造了经堂教育的陕西学派。
西安的小皮院清真寺,在明清之际辉煌至极,那里孕育了中国经堂教育上七、八、九三代经师,即摆阿訇、周老爷和他的弟子们;从小皮院的学堂里,培养造就了数以千计的阿訇们被送到全国各地开学执教,宏扬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