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投资法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07:14
基础篇
01为什么高效管理时间这样难?
我们先来确认一下:“为什么改善时间管理的方法会如此困难?”“为什么学习了很多的方法似乎都不见效?”
不能高效管理时间的理由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没有最佳法则”,另一个是“效果测评有一定难度”。
难以高效管理的原因①时间管理上没有最佳法则
在时间管理上,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我们不能期望现学现用,并迅速提高效率。
话虽如此,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却是人类的本性。我们总是在东效“A的时间管理法”,西仿“B的笔记法”,只重视学习新的方法,结果多是不得要领。
学习别人的方法总是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的因素各不相同,最佳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
规划时间实际上就是规划我们的人生,正如我们无法找到“适合所有人的最佳生活方式”一样,时间管理上也没有“适合所有人的最佳法则”。
而且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时间管理方法,也经过了长年的优胜劣汰的考验。也就是说,现在大家采用的管理时间方法,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经过了优胜劣汰,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这样利用时间比较好”,“那样安排不好”,这些来自原创的方法能让我们更为轻松地生活。36岁的人就积攒了36年的经验,即使想彻底地改变,也很容易回到原来的思维模式;又或者因为拼命要改而弄得身心疲惫,反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不伦不类。
这是不是和有一种情形很相似?
是的,那就是减肥塑身。二者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世界上之所以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减肥方法,正是因为并没有“任何人都适用”的方法。
10倍准则⑧
遵循基本原则
因为每个人发胖的原因都不尽相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如果不从大量的方法中筛选适合自己的方法,很难有什么效果。
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
减肥也有基本原则,就是“尽量使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取的热量”。同样,时间管理也有它的基本原则:无论如何变化,只要坚持原则,就能获得效果。
关于基本原则,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叙述。在这里我想先对下面的问题作一个说明:在没有万能方法的情况下,每天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以改善自己养成的时间管理习惯?
对策1——每天尝试新的方法
在没有万能方法的情况下,要改变自己长期的生活习惯,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积累相对较好的方法。即使开始看起来效果并不显著,但只要专注于小细节,就能循序渐进地改善自己过去的做法。
很多人对改变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由于无论多好的方法,操作起来也有可能很困难,或是不适合本人的思维方式,不容易养成习惯。不能形成习惯的方法就很容易被放弃。
但是,请大家转换一下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了养成习惯,哪怕是试用十种方式,也是值得的。
这种十中取一的理论来自于我自身所积累的经验。不尝试肯定是养不成习惯的,但是如果尝试十种至少会有一种,尝试百种至少会有十种习惯是能够保留下来的。
如果你懂电脑,或许用软件来打一个比方比较直观。我每天都离不开电脑,也用过很多种软件。但是,新买或新下载的软件当中,能留下来经常使用的,十个当中顶多也就只有一个。
10倍准则⑨
失败是对成功的投资
只要肯尝试各类方法,即使失败几次,只要能找到一种好方法,就能提高生产率。
不要把失败的九次看成浪费时间,而是要看成寻找到一种好方法的投资。
时间管理也是如此,应该日积月累地持续改善。尝试十种方法,只要有一种养成了习惯,接下来的持续改善就会越来越顺利。埋怨改善不顺利的人,会不会是因为你尝试的次数还不够呢?假设十种方法只能留下一种,那么一个月采用一种新的手法,一年也最多只能学会一种方法,很难看到成效。
我个人的做法是:每天采取一点新的尝试。如此一来,一个月就能积攒好几种新方法,一年就能学到更多时间管理的新招,替自己升一次级。
难以高效管理的原因②时间管理的效果很难评定
为什么时间不容易管理,第二个理由就是很难测评效果。
如果长时间体验不到效果,人们很难坚持一种新方法并养成习惯。
这就好比我用了一支书写更流利的笔,也并不能让第二天的写作马上节省5分钟,甚至10分钟。我们一般很难在短期内体验到时间管理的效果。
但是,哪怕只是快了几十秒钟,又或者能够减轻肩酸的程度,从一个月、一年来看,就是很大的改善了。
以天为单位来看每天所作的改善,的确只有几分钟的变化。但是,正是这种细微的、孜孜不倦的持续改善,才是时间管理的良方。
对策2——选择容易坚持的手段
我举个身边直观的例子,比如锻炼身体(很难坚持),来说明如何坚持比较困难的工作。
我写这本书时,一种美国军队式的超负荷强化减肥方式——美式新兵训练营瘦身法正在日本风靡一时,据说如果每天坚持这种瘦身法,一周能瘦好几斤。
但是,实践证明,这种靠短时间增加身体负担的运动方式是很难坚持的。大多数减肥者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减肥法,回到原来的生活习惯中去。
从总体效果上看,比4~50分钟高负荷的训练营瘦身法更容易坚持的是每天花5~10分钟,在睡床上做柔软体操。
每天坚持做50分钟美式新兵训练营瘦身法当然很困难,但即使是每天晚上坚持做5分钟柔软体操,也并不那么容易。这里的关键是要用技巧来解决问题。
我也曾经一时兴起买过很多做柔软体操的器材和DVD光盘,但都没能坚持多久。不是因为自己忘了练,就是觉得有时候看DVD光盘也很麻烦。
2007年春天,我终于下定决心,购买了一张价值15万日元(实买价格)的“智能快眠垫”,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种“智能快眠垫”是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的床垫,通过气泵挤压可以强制让我的肩膀、腰、脚摆出各式各样的柔软操姿势。我把程序设定为睡前运动15分钟,起床后运动9分钟。
为什么用了“智能快眠垫”就能坚持下来呢?因为只需打开它的开关就可以让人运动,我再懒,也还可以坚持下来。
10倍准则⑩
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令自己坚持下来
人都是懒惰的动物,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坚持。我个人认为,只要准备时间超过了几分钟,或者准备工序超过两道,事情就很难坚持下去。“量体重”是健康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为何那么容易坚持,大概还是因为它很方便,只要踩在体重计上,体重马上就能显示出来的缘故。
对策3——关注“行为”而不是“目标”
我想强调一点,要坚持某种行为的时候,要关注“行为”本身。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准备“方法”和“工具”上花心思,有效地控制“行为”。
人们往往容易关注目标,比如“每天睡觉前做10分钟柔软体操”,“每天少吃一些零食”。但是,要做到这些,更为重要的方法是:买“智能快眠垫”来协助自己做柔软体操;把家中的零食都扔掉,外出只带信用卡避免自己去便利店,以控制自己吃零食的习惯。控制“行为”而不是“目标”。
学习方法方面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买MP3和英语有声读物,上下班途中每天听”。只要将注意力放在行为上,就能坚持下去。
有一门十分有趣的学问叫行为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人类的行为。在行为学经济上,这些方法和工具叫做“担保装置”,直译就是指“约束我们行为的道具”。实践证明,这种担保装置能够有效地增强减肥等许多行为的效果。
人们常说,要管理时间,先准备一本记事本。实际上,用记事本来控制管理时间,这种担保装置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用记事本把完成的行为和将要实践的行为用看得见的形式表达,能使行为管理更加有效。
对策4——一定要测评结果
刚才我强调,只要行动,就一定会有结果。我们必须经常测评,才能知道结果对时间投资是否有效。
有时要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便如此,也应该坚持每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把投入的时间和其对应的效果列出来进行比较。
假设我们的目标是“增加英语学习时间”,那就应该把这周听了多少分钟有声读物、参加了几次英语口语培训课记录下来。用TOEIC考试(模拟或正式考试皆可)的得分作为标准,把每次进步的得分除以学习时间,就能算出学习一个小时大概能够提高几分。
正常的提高标准一般大约是1个小时04分,也就是说,想要提高200分需要500小时,要提高400分大概需要学习1000小时。
再进一步,我们可以来推算一下TOEIC考试高出的分数是怎样与薪水挂钩的。
10倍准则
用数字来测评效果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以500分为基础,每提高100分,薪水大概上涨10%。也就是说,在相同岗位上,700分的人一般比500分的人薪水高20%,而900分的人可以高出40%。
也就是说,TOEIC得500分的人,如果再学习500小时就可以提高到700分,升职到薪水提高20%的职位,或是有机会调动到更好的职位。假设加薪之前的年收入是500万日元,通过学习英语,年收入可以上涨到600万日元。
如果花500小时能够使年薪上涨100万日元,学习英语1小时的效果大概等于每年收入增加2000日元。
基础年薪是会不断上涨的,假设这种学习使我们的年薪持续提高了10年,那么学习英语1小时的效果是薪水上涨2万日元。
通过这样的量化,能够找到时间管理的动机。
时间管理上不能做的三件事
时间管理上有三件事绝不能做:
单凭决心做事
不削减工作量,常常去做耗时耗力的工作
不检查计划与实践的效果
下面我们详细地解释一下。
绝不能做的事情之一:单凭决心做事
这是指,既没有道具也不采用新方法,自己一个人在心里暗暗决定:明天我要这样做,我要用心努力。
哪怕写在纸上,贴在每天能看到的地方也可以。连一张纸也不写,光靠自己暗下决心“好、明天就试试看”,可以断定,这样绝对坚持不了几天。只有从别人或是书本上学习了新的技巧和方法,才有可能取得有效的结果。
绝不能做的事情之二:不削减工作量,常常去做耗时耗力的工作
尝试新的生活习惯是件好事,但即使每天只增加5~10分钟的工作量,都会造成不小的负担。
比如,我提议大家在记事本里“列出下一周要做的事”。但如果不改变以前“睡觉前列出待办事宜”的习惯,也许很难坚持下去。不如换个时段,比如在星期一早晨坐地铁上班的时候,既不带书也不带报纸,只带上记事本打发时间,这样来列出一周待办事宜应该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