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蚁族” 反思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2:06:56
 一个备受关注的新族群——“蚁族”,一个颇为沉重的话题:大学毕业生的生存状态。

     一本记实性的新书《蚁族》,披露了这个鲜为人知的族群。他们生于“80”后,不同于一般的“青年农民工”“流动人口”,也不同于先前的“北漂族”“校漂族”。他们是一群大学(多是普通高校、民办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处于失业、半失业的困境;他们是一群有追求有梦想的青年,尽管现实如蚁,梦想成蝶,依然在城中苦打苦,不愿离开繁华的都市;他们又是一群承载了家庭、祖辈过多过重的负荷的断代人,从贫困的乡村、边远的地区、欠发达的小城镇来,要改换门庭,光宗耀祖,不愿“无颜”回去见江东父老。于是,在都市里漂泊,在漂泊中奋斗,又在奋斗中迷茫……

     这个族群在北京约有10万人,聚居在城市边缘的村落。由此推算,如果把上海、广州、西安等大城市计算在内,全国的“蚁族”应在几十万人,若再把状况比他们稍好些的、电视剧《蜗居》中的大学毕业生“房奴”包括在内,该是几百万人了,他们千丝万缕影响所及,又何止千家万户,其中的“化学反应”更会波及一代又一代人。这和30年前《中国青年》上关于“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讨论何其相似乃尔!

     教育是百年大计。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出路、生存发展的问题,是个社会工程。社会问题只能依靠社会保障机制去解决,去完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只想对教育做点反思。

     一、 关于高校扩招。高校扩招是把双刃剑,一面是降低了大学的“准入”门槛,一面又抬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门槛。“蚁族”基本上是1999年大学第一批扩招后的毕业生(他们大多已漂泊四五年),尽管“蚁族”的出现与形成有诸多因素,扩招应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看来,如何调整、理顺大学扩招和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是高招中要慎重对待的考题。

     二、 关于课程改革。高校扩招后,限于一些高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不足,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错位,出现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一个“蚁民”发问,“我专业学的是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电脑编程,我回县城、农村做什么?”正是不顾条件,缺乏前瞻,一窝蜂上马,滥设所谓“热门”专业,造成专业不对口,供需失衡,就业困难的又一原因。

     三、 关于大学生就业。尽管大学增加收费不包分配、学生自主择业,是一项重大改革,而对学生而言,是上学成本加大了,就业风险增大了;对政府相关部门和大学而言,并不意味着责任可以放松,反而是责任更重了。为此,国家对贫困大学生入学补助采取许多措施,降低入学成本,学校也千方百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当然还要警惕“被就业”的怪事)。鉴于“蚁族”和“蜗居族”的客观存在,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帮助遇到困难大学毕业生走出眼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