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改善民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10:49

关注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广东潮州---陈锡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这一论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重视民生、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鲜明立场。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反映着这个党对其执政地位、执政使命、执政原则的认知,体现着这个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水平。我们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把改善民生、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作为执政基础。因此,民生问题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根本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化,民生方面呈现出不少新情况和新特点。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对我们党提出的新要求。
    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也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等方面的问题,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全面小康,就是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切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新的历史起点产生了新的民生要求,稳定的就业、公平的收入、良好的教育、安全的社保以及医疗卫生、居家住房、环境保护、民主法治、个人发展等等,日益成为人民群众新的普遍追求,进而成为党和政府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重大战略举措,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顺应了时代要求,体现了民心民意。
    一、中外历史上的民生发展问题

(一)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影响
    纵观历史,民生问题在人类历史长河当中,始终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统治阶级命运的根本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解决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原始社会民生问题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大家如何团结起来保证生命安全、共同劳动以获取食物和保证食物共享。
    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料,是被奴隶主阶级奴役和剥削的工具,此时的民生问题表现为奴隶阶级要求获取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料。当奴隶主阶级无限度的榨取奴隶的血汗,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奴隶们无法生存,民生希望彻底破产的时候,奴隶被迫起来进行反抗,在数百年的数百次起义的打击之下,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被推翻,奴隶社会结束了。
    封建社会的到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对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少量的生产生活资料,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这远不能满足农民阶级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整个封建时代,或多或少地出现过统治者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当时社会的相对稳定和和谐,实属难能可贵。但是,封建盛世和农民起义都无法改变封建制度的本质,也无法彻底解决封建时代的民生问题。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矛盾没有解决,还增加了西方列强、资本主义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以来的民生问题更加严峻,广大人民(特别是下层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和改变生活环境。农民阶级的代表洪秀全在领导太平天国的起义中提出“耕者有其田”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愿景,但是由于其落后性而根本无法实施,成为一句空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反对贫富不均,力图解决中国几千来的民生问题,前期由于他们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这个目标没能实现,后来的国共合作时期,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下,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但是又因为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遭遇失败,理想再次破灭。
    中国的民生问题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初步得到解决的。中国共产党清醒的认识到,只有紧紧依靠占中国人口数最多的农民的力量,才可能赢得革命的成功。仅仅用了28年的时间,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生活开始逐渐改善,民生问题得以更加快速解决,社会和谐的目标逐日实现。建国前后,继续实行土地改革。不久又战胜了经济战线上的投机倒把行为,稳定了物价;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工人阶级和广大市民摆脱了资本主义剥削。剥削制度的消灭为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和经济前提。
    从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近3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失误。比如在国民经济支出当中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衡,积累比重偏大;对外封锁,安于所谓的“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国内建设全凭财政开支,人民工资水平长期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在“左”倾错误指导下,农轻重比例失衡,用于农业和轻工业的财政支出相对很少,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严重不足,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供应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过的典型的民生问题、解决办法及其社会影响
    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多次出现民生方面的新问题和解决的新办法。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和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以后,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剥削和压榨是从来没有停止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对各国劳动人民的冷酷和残忍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和美国的西进运动等,虽然从长远来看,这些运动最终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有其极大的进步意义,但是在当时是以牺牲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生为代价的。

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和稳定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生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从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先后进入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时期,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形式悄然发生改变,他们不再是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为主要手段,而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革新机器设备、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等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相对剩余价值,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民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出现一片和谐的繁荣景象。比如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指导,减轻资本家对人民的剥削;加大基础设施和新型产业的投资和建设,扩大就业机会;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善和保障人民生活;推行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既带来了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极大改善了民计民生问题。
    但是,结合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中国近代以前的民计民生,不可否认,在一切剥削社会,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原因很简单:一切私有制国家都是建立在对人民剥削的基础之上的,从经济上是利益对抗的关系。

    二、当代中国面临的民生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当代中国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民生问题
    经过30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积极化解和应对经济运行中积累的矛盾的重要时期。民生问题是这个时期面临的一大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经济社会能否顺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进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不是巩固,共产主义最终目标是不是能够实现。
    首先,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等等,都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更加受到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是毛泽东同志倡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但遗憾的是“文革”等政治动乱和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国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效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并不很大,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依然是共同贫困的局面。改革开放30年来,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是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日益深入人心。我们看到并正在体验着我们国家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从民本位到人本位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观念的变革和发展理念的革新,正在引领着我们国家迈向现代、文明、进步的全新发展阶段。
    此外,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层面的问题,它更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第一,这些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直接与政府的公共服务相关联,因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容易受到民众的认可。第二,表现为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第三,这种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因为这种制度安排的后面,直接反映着政府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念,也反映着一定时期政府的政策导向,这些都是其政治意志的直接体现。
    其次、民生问题在持续发展,解决了原有的民生问题,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就越是会扩展,其致因就越是复杂,而解决起来也就越来越需要智慧。
    顾名思义,民生问题是指国民的生活问题,孙中山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不过,时代在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的衣食之忧,解决当时的民生问题也主要是解决人民的衣食之忧,不要再饿肚子和不要受冻。现在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进入了小康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如何更好地解决住、行的问题,以及其他新的生活需求。更加突显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国民而言,没有教育机会就不可能接受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甚至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正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及生活质量,教育已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同时,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家庭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失业、就业不足或就业不充分,既是社会问题,更是家庭与个人的严重问题。收入分配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渠道与生活来源,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不仅能够推进效率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进步与和谐。当然,现时代的民生问题除了上面这些,还有民主与社会和谐,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政治、文化,民主与法制,体面与尊严,都已经成为必须考虑的重大民生问题。
    第三、市场化和全球化正在放大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市场化能够带来效率,但它不会自动实现社会公平,市场机制失灵所导致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可能走向极端,从而使生活中的风险剧增,最显著的风险就是失业风险,这是计划时代没有的,还有收入分配的方式,等等,从而实际上是放大了个人和家庭的风险。全球化在给我们带来可能跻身世界先进国家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完全控制的全球风险,比如金融风暴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就业与收入及财富的积累,还有政治、军事及外交等多方面的参与,介入程度越深所受影响也越大,它都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直接的效应必然是影响着民生问题的发展与民生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也是我们国家真正走向并融入全球化的时期,如果不重视防止和控制市场化和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差距会持续扩大,矛盾会日益尖锐,冲突会更加激烈,民生问题也将更加突出。

(二)中国民生问题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1、改革开放给中国的民生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民生问题解决的步伐大大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要求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20年的目标就是要全面实现小康;十七大则把民生问题和社会建设提到相当的高度,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再次具体而明确的指出了全面小康的民生目标,一幅“全体国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美好蓝图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将国人共同贫穷的时代变成了历史,大多数城乡居民迈进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就我们潮州市来说,除GDP、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大幅增长外,城市日益变美,名城效应日益凸现,,城市文化实力日益增强;全市人均GDP、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家庭财产结构、文化消费、营养指标等等都有了显著提高或结构方面的改善。这些都足以表明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中国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的过程,改革的成就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民生问题得到解决的程度。可见,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民生得到了极大改善。
      2、现阶段中国的民生问题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

在近30年里,中国的民生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必须正视它存在的许多问题与不足。对于我国的民生问题面临的困难和不足,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制度和具体措施方面来分析。
      从宏观方面来讲,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我们的社会制度与政策存在失衡与短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回顾我国过去近30年的发展,其发展结构有明显失衡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失衡的状态:经济发展最快,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政治发展明显滞后。这种发展结构本身的不合理或失衡,使得民生问题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体制、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非但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而越积越深,最终都以民生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
      第二,造成目前民生问题的凸显还与我们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制度短缺有关。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有的制度覆盖范围很小,主要在城市,包括医疗、社会保障等,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主要靠自己养老,自己保障,对国家社会保障依赖度低,抗风险的能力很差,这就使这些弱势群体在客观上对国家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有了很高的依赖,而政府现在却还不能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第三,民众缺少基本的利益表达途径。民生问题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能力、机制等都有直接的联系。很显然,中国目前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民意表达不充分,我们的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中,缺乏系统的纠错功能,也有直接的联系。
      从微观方面来讲,改革开放30年来,涉及民生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从教育看,它已经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受教育的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
      从就业看,就业形势不但现在严峻,在未来十多年都将相当严峻。而就业问题解决不好,民生问题也就受到影响。
      从收入分配看,尽管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上涨,但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首先从初次分配看,初次分配可以分为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国家的税收等。经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的计算,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向资本所有者倾斜的,分配格局中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在再分配环节中,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大,最主要的再分配手段即社会保障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还偏低。
      从社会保障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就巨大,举世瞩目,这个成就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过去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把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加以全面变革。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也在改革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我们看到的是,即使微小的局部调整也会导致很大的社会风波与政治风波,甚至带来重大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与政治危机;而在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保持了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也实现不了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或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像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都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三)如何更好地解决中国民生问题
      要解决现时代中国的民生问题,特别需要智慧。首先,必须先从政治层面来解决民生问题。其次,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要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第一,政府要进一步向“民生政府”的方向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政策,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方面,颁布了许多相关的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可是,弱势群体支持的制度化依然急需加快、加强和落实。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此外,各级政府在财政收入分配时,要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公共服务的能力,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民众。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
      第二、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转变职能,说穿了是要把社会还给社会。政府关注民生,主要表现在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建立保障民生的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我国过去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太小,导致民生问题很多。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民间组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民间,最了解民生的深浅、冷暖。政府应当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只要真正发挥社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就能把民生工作做得无微而不至。
      第三,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强化民生问题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生有很大改善是基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化。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应当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是,同时应当注意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使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四,要真正解决民众的利益诉求和表达问题,提高民众在民生问题上的参与度。特别要重视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制定出的法规、制度、政策,也必将更加完善,更加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也更加有利于牢固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其次,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基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成熟,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公平的教育机会与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将使民生之基即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得到巩固;积极的就业政策及其进一步完善,将使民生之本即国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得到扶持;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构建起民生之安全网并使国民的多种生活风险与后顾之忧真正得以解脱;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将使全体国民共享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迈进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民生问题一定会引起进一步的关注与重视,并在以往的基础上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