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漠:悲情王家岭(新世纪周刊 2010-4-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0:54

悲情王家岭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15期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12日 《新世纪》周刊 记者 李漠

  自王家岭透水事故现场采访返京已有几日,心始终还悬在挂着“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六十三工程处”巨幅大字的井口。此井口既是“黑金”的出口,也是生命的阴阳界。迟来的杏花已经绽放在附近的山上,但愿2010年的春天,也属于迄今仍旧被困的矿工们。

  截至4月9日,据来自王家岭煤矿抢险救援现场的最新消息,遇难人数已升至25人,且仍有13人尚未出现在井口;即便这个结果,依然被某些人视为如有神助的奇迹。

  这也难怪。与事故责任追究可能有关联的官员,大多看重的是获救者所占被困人员的百分比;而被困人员的亲人,则最害怕他们的亲人充当了足以使整个家庭天塌地陷的死亡率的几分之一。“我的老儿子、女婿统统困在了井下,我女儿精神病,我女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的两个娃子可怎么办?”63岁的湖北襄樊人李会荣,面对记者,泪流满面。她身边的两个少年,也眼中含泪。

  感慨之余,王家岭矿难抢险总指挥、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所言“王家岭矿难就坏在这个‘勇争第一’上”的说法,令人长叹一声。而在这“第一”的背后,还是难逃目前某些国有煤矿的经营体制缺陷和缺少有效监管的实质。

  32队的陈某告诉我,国有外壳包裹下的私人承包,在王家岭矿属于普遍现象。矿上把井下各个工程掘进段分包给了多个工程队,而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施工水平也良莠不齐,这就形成了“国有外壳包裹下‘小煤窑’林立”的局面。这不得不让人忆起2009年,山西以减少煤炭生产安全事故、优化煤炭资源管理体制为口号的“煤矿整合运动”。结果当然毫无悬念,诸多被冠以“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草菅人命,腐蚀干部”的“四害”小煤窑,在“国进民退”的质疑声中,“死去”了。

  体积迅速膨胀的国有煤矿拯救了危机中的煤矿安全生产吗?答案显然是明确的。

  “谁能想到,王家岭这个国有大矿,连那些小煤窑都有的探水队居然都没有。要命的是,未探先采在这个矿是习惯,‘掘进——掘进——掘进’成了矿领导的口头禅!”综二队的赵某盯着记者说:“如果不是这样,我的外甥怎能困在井下至今生死不明!”

  说罢,他一脚踢飞了脚下的一块木块。http://magazine.caing.com/2010-04-11/10013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