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回顾一:经济兴衰,原因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23:10
第十五章 回顾一:经济兴衰,原因何在?

 

英美德日的经济兴衰自有其各种原因:英国经济的衰落主要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推波助澜,内因是两次世界科技革命的连续落后,而这正是美国崛起的原因所在;德日战后的迅速崛起则可追寻到其人、财、物和民主化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节 英美经济兴衰的主要原因

 

英国经济曾有其鼎盛时期。在英国国运昌盛时,英国人认为英国的繁荣昌盛会永远继续下去。即使是在19世纪后半期,英国经济已经趋于衰落时,英国人仍然乐观地认为,英国可以永远领先于别国。当时的英国领导人强调说:“英国仍然是世界工业运动的先导。仍不失为惟一真正工业国的英国,有它的机器生产力的莫大积累,有它的棉纺工业,有它的煤炭工业和在机械方面无与伦比的其他十几种工业,还有各种机器的大量出口……基本工程的发明几乎清一色地是英国的,伟大的钢的发明也无一例外。英国曾独力创立了现代造船业。在1885年,造船业确乎异常萧条,但是铁船和钢船的制造家公会的秘书说:‘若论与英国的竞争,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但是,事隔不久,英国的工业生产很快就被美国和德国超过,丢失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并由此走向衰落,最终被美国全面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英国生产率的衰退和竞争能力的减弱,是经济史上研究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它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例如民族特性、世代差异、社会精神气质、教育制度以及一些更特殊的经济原因,像投资少、工厂落后、劳资关系恶劣、推销无术等等,对于关心相对状况的大战略研究者来说,这些解释并不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从总体上讲英国正在不断失去的基础。1880年,联合王国在世界工业生产能力中所占比例为22.9%,到19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3.6%;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在1880年为23.3%,而在1911-1913年间只有14.1%。就工业实力来讲,美国和德意志帝国已走在前面。这个‘世界工厂’现在已处在第三位,这不是说它没有发展,而是因为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快。”

那么,“从总体上讲英国正在不断失去的基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这方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内因和外因两方加以分析则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失”就是美国的“得”。

一、外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推波助澜

应该说,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衰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英国经济衰落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一)一战:英国的“失”与美国的“得”

一战的结果是英国元气大伤。

首先,英国在战争中的伤亡惨重。在1916年11月的一次战役中,英国伤亡人数达40多万,在1917年年中的一次进攻中,英国官兵又伤亡30万,在1918年6月的一次战役中,英国又有24万伤亡人数。仅这三次战役,英国伤亡人数高达近百万。

其次,英国国防开支在战时急剧增长。1913年,英国国防开支为9100万英镑,到1918年猛增到19.5亿英镑,占当年政府开支的80%和GNP的52%。

英国增加国防开支也是为了援助法国。开战后,法国铁生产能力的64%,钢生产能力的24%和煤生产能力的40%,很快落入德国人之手。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和美国向法国提供了36亿多美元的援助。

最后,英国承担了为盟国借款的责任。战时,英国发挥了银行家和贷款筹集人的作用。这不仅是为英国自己,也是为俄国和法国等的借款作担保,因为协约国中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用本国的黄金储备或国外投资债券,来支付从海外进口大量军火和原料所需的款项。到1917年4月1日,协约国内部的战争贷款已达43亿美元,其中88%是由英国政府提供的。而这些贷款却是英国在纽约和芝加哥货币市场借款而来的。战前,美国欠英国3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英国欠美国42亿美元外债,英国由美国的债权国变为美国的债务国。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14年欧战爆发时,美国经济正经历一场相当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元外汇价暴跌,外资纷纷抽走,结果当年的GNP低于1913年的。而正在这时,欧洲的战争发展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迫使协约国不得不向美国寻求补给。在一契机使得美国经济衰退短短数月内便转为繁荣。美国利用交战国在军需物资方面的大量需求,迅速扩大军需工业和重工业的生产,使工业生产增长了将近30%,同时空前数量的武器弹药、原料和粮食的出口,也扩大了美国的对外贸易额,1915-1917年,美国对欧洲的出口额,从10亿美元增加到了30亿美元。

一次大战最重要的影响是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英国元气大伤,美国迅速崛起。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和最大的工业大国的经济潜力,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而成为债权国,欧洲各国欠美国的债务高达103亿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额的40%;在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美国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外贸出口额也稳步上升;世界金融中心也开始从英国向美国转移。

(二)二战:英国的“失”与美国的“得”

     如果说一战使英国元气大伤的话,那么二战则使英国一蹶不振了。英国是惟一自始至终参加二战的大国。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是世界“三强”之一。但是,“‘胜利’不是保持英国实力的同义语,打败德国(及其盟国),固然是保持实力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仅仅是一个因素。因为德国被打败了,英国的实力也同样耗尽了。”

首先,英国为了保证取得战争的胜利,严重消耗了自己的力量。英国在战争中耗费了250亿英镑的财富。战后,由于船只损失,民房和工厂被毁,以及固定资产未能更新,国内资本减损了40亿英镑。

其次,为了筹措战费,英国变卖了海外1/4的投资设施,积欠了30亿英镑的外债。同时,战前的黄金和美元储备消耗殆尽,国内公债从1930年的72亿英镑猛增到1946年的237亿英镑。

再其次,战时英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而出口贸易则不断萎缩,1944年的出口额仅为1938年的31%。战时英国出口贸易减少了大约70%,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被美国超过,同时国际收支逆差在战时达40亿英镑。

最后,英国不得不依靠美国援助来维持战争。1940年6月,法国败降,欧洲只剩下英国还坚持对德作战。到1940年底,英国为购买军火已花费了30多亿美元,黄金储备已耗尽,无力再用现金购买美国武器了。1940年12月8日,丘吉尔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陈述英国面临的财政困难,呼吁美国给予全面援助,否则英国就无力支撑,美国就要孤军对付希特勒德国了。1941年3月11日,美国《租借法》生效。该法授权总统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借或转让任何军需产品”,运输由受援国自理;国会拨款70亿美元,以供实施该法之用。后来,美国与英、苏、中等30多个国家以双边形式签订了租借协定,援助总额达502多亿美元,其中英国获得270亿美元。

战后初期,英国国内面临“财政敦刻尔克”的严重困境:贸易逆差巨大,工业基础减弱,海外机构过多,极需美国提供援助,以代替已停止实施的租借法所提供的物资,如无美国援助,英国将面临“比战争以来任何时期都更为严厉的节制”时期。1945年,凯恩斯通过华盛顿谈判获得大笔贷款,接着又获得32亿美元的“马歇尔计划”援助。这样,英国经济才得以有限复苏。

同时,由于财政困难,英国难以维持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不得不逐步撤退。早在大战初期,英国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时,损失了大量武器。从1940年6月到9月,美国紧急向英国提供了97万支步枪、25万支转轮枪和895门大炮。另外,英国还向美国订购许多飞机及其零配件。英国为此忍痛割让一些海外基地。另外,英美于1940年9月2日达成协议:英国为换取美国的50艘旧驱逐舰,美国可取得在西印度洋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等地的8个英属岛屿上建立海空军基地之权,为期99年;在签订租借法换取美国物资时,英国答应以一些海外的海空军基地供美国使用作为条件。

二战结束时,一方面,英国仍控制着不少战略要道和据点,还有相当的海军力量。但是,由于海外驻军太多,包袱太重,心有余而力不足,英国不得不收缩摊子,战后初期先后从印度、缅甸、希腊和巴勒斯坦逐步退却,以减轻沉重的海外负担;另一方面,英国表面上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当时的自治领、殖民地和附属国面积共达3300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5.5亿,英国仍然维持着英联邦,对英联邦各自治领国家还拥有“帝国特惠制”等广泛权益。但是,由于各自治领的离心倾向日趋加强,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声势浩大,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英国殖民地先后有27个国家取得独立,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如果说英国过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海外殖民地来维持其庞大的“日不落帝国”的话,那么战后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则使这个昔日的大英帝国的实力和地位一落千丈。

与英国相比,二战则是美国最终全面取代英国的重要转折点。

首先,在所有大国中,美国是大发战争财的惟一国家。二战的爆发,无疑给美国经济注射了一针兴奋剂。美国“新政”时期未能消除的经济萧条,终于完全根除,同时未能充分利用的资源和人力也都有了适当的用场。1941年美国参战后,军需品的生产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1939年时美国军工产品只占工业总产量的2%,到1944年则猛增到40%,同年,美国军工生产相当于德日意三国总和的一倍。战争期间,美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扩大了大约50%,产量提高了50%以上,1940-1944年,美国的工业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年增长率达15%以上,其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由于战争的刺激,美国的GNP以1939年不变美元计算,从1939年的880.6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1350亿美元。由于军工生产的大规模发展,不仅扩大了就业数量,增加了工人收入,而且促进了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战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其次,战争使美国经济实力大增。鉴于大部分国家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或处于“不发达”的殖民地阶段,战争结束时,美国国力之强盛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2/3,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一半,生产占世界1/3的各种商品,是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最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昔的大国,德日意已被打败,英法严重衰败。19世纪和20世纪初,人们经常预测的两极世界终于到来了,只有美国和前苏联算得上是“超级大国”,而两者之中美国则有具有更大的优势。战后初期,美国不仅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而且军事力量也天下第一

二、内因:科技革命领先与落后的不同影响

(一)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英国是靠产业革命而发财致富的。产业革命使英国的工业生产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到19世纪30年代已基本完成。由于英国在时间上早于其他西方国家进行了产业革命,凭着这一时间差,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产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决非偶然。产业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却是各种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总体而言,文艺复兴以后的各种科技成果是许多国家的共同遗产;航海和商业的发展以及殖民地的扩大,也是欧洲主要国家的共同之处。但是,产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从当时的主要欧美国家来看,美国仍处于独立前的发展阶段,受到英国的限制,不允许其发展新工业,因此与产业革命首创国无缘;德国则处于封建分裂之中,首要任务是实现国际的统一,发展产业尚未提到议事日程。

最有可能发生产业革命的国家是荷兰和法国。荷兰曾是17世纪最先进的欧洲国家,资本多,人口少,有发展机械工业的良好条件。但是,如前所述,因为荷兰重视商业超过工业,是商业本位国家,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况且到18世纪时已走下坡路,因此并不具备进行产业革命必须的条件。法国是当时欧洲国家中最具备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人口2600万,国际贸易额超过英国,资金也不缺乏,此外,同英国一样,有强大的王权。但是,不像英国的原始积累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和经济,法国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被用于私人和王室挥霍,以及供对外战争之用,因此国内工业投资总感不足,更主要的是,由于封建

专制的压制和阻碍,行会势力强大,产业难以自由发展,因此英国蓬勃开展产业革命时,法国才刚刚酝酿资产阶级革命。这样,英国就自然比法国抢先了一步。

从国内条件来看,英国较之其他欧洲国家也具有种种更优势的条件。这些条件并不单纯是经济的,还有政治的和社会的其他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产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英国的产业革命正是在这些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发生的。

首先,就政治条件而言,英国在17世纪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下的代议制和两党轮流执政制,这有助于保证政局的长期稳定。由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议会可以利用,因此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国家政权成为维护而不是侵犯自己财产的工具,这样确认私有财产权便成为这次革命的核心内容,财产权成为政治斗争的出发点和归宿,自由主义思想成为当时英国政治思想的主流,这就决定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强调财产权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以个人的、不可侵犯的财产权作为政治和经济的基础,同时把国家权力的作用限制在保护个人财产不受侵犯的范围内,由此确立了自由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英国率先进入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英国政府也通过了一系列有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次,就社会条件而言,由于英国所处的地理环境,虽然不能完全自外于欧洲大陆的战争纷乱,但是比较起来,英国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和有序,没有出现欧洲大陆那种动荡不安的局面,全国可以安心地从事经济的发展。英国能在本土长期保持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当时许多欧洲国家所不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此外,英国社会崇尚自由超过同时代的所有国家,这种社会风气无疑有利于私人经济的竞争和发展。亚当·斯密高度称颂这种推动经济竞争和发展的自由,并把它当作为永恒的自然法则,认为通过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可以得到协调,因此主张国家对私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不要任意干涉。斯密的种思想也只有在英国这种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而英国近代产业和经济正是在这种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的。

最后,就经济本身的条件而言,英国的条件也是非常优越的,因为英国具有比较全面的发展近代工业的基本条件:

1、有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这是由原来的商业资产阶级转变来的,他们有大量积累的资本,也有长期经营工场手工业的丰富经验,并富于创新事业的大无畏精神。因此,他们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驱使下转向发展大工业,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之事。

2、产生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工业无产阶级。由于“圈地运动”的结果,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农村走向城市谋生,因此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3、已有巨大的资本原始积累。16-17世纪以后,英国的商人、殖民者、奴隶返运者以及冒险家们已从海外取得大量资财,新贵族也从产销羊毛中获得了巨额利润。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已相当可观,再加上银行制度发展较早,吸纳了不少资金,以及这些积累的资金很少像法国那样被滥用,可以用来投资于发展新产业,所以英国并不缺乏工业投资资本。

4、自然资源也相当丰富。产业革命所必需的煤和铁的储量较多,尤其是煤的蕴藏量更加丰富。总体而言,英国本国的自然资源足够供工业发展之用。

5、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市场。英国国内生产的商品主要销往国外,因为国外市场容量很大,同时所需原料也容易取得,有充足的来源。例如,英国纺织业所需的羊毛,因国内生产供给足够有余,而棉花则主要靠从国外输入。这样,国内外市场结合,英国商品供不应求,急需发展工业,增加产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6、重视发展科技。近代实验科学发源于英国。早在1660年,英国一些学者就创建了“皇家协会”,这是一个权威的学术机构,著名科学家牛顿曾任该会会长。不过,产业革命中的大部分发明家则不是科学家,而是普通工人或技术人员。他们从实践出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后,不断摸索解决办法,有的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最终成为发明成果。英国社会对发明成果也非常重视,因此这些成果能很快被介绍、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英国当时进行产业革命的条件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迫切需要发明提高产量的机器。需要是发明之母,机器发明了,工厂建立了,产业革命也就发动起来了。

由于当时具备进行产业革命的各种条件的只有英国一国,其他欧洲国家可能具备其中一个、两个甚至三个条件,但都不像英国那样全面。结果,英国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其他欧美国家只好步其后尘。英国是第一个实现产业革命的国家,因为先于其他欧美国家至少约半个世纪,这一时间上的优势给英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好处:成为“世界工厂”,称霸世界百余年。

(二)英国连续落后与美国连续领先

     产业革命具有自身的特点。1、传播性。自从英国树立先例后,欧美和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纷纷仿而效之,努力追赶。2、长期性。产业革命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其完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英国就花了大约半个世纪。3、阶段性或连续性。产业革命称为工业革命,实质上是工业技术革命或科技革命。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产业革命不是一次性的,即不是一次完成就可以稳操胜券,高枕无忧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又发生了第二和第三次,其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其影响一次比一次深。

英国经济由盛而衰,从根本上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当初之所以率先进行产业革命,成为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是各种社会经济条件促成的。进一步说,英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与其说是靠其自身实力,还不如说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历史强权和机遇。

之所以说是靠历史强权,是因为英国本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自然资源不算特别丰富,许多原料要靠从国外供应,国内市场也有限,产品大部分要靠外销。英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主要是靠对外扩张所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殖民体系。随着战后殖民地体系土崩瓦解,英国的产品市场和原料来源急剧收缩,昔日英国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已不复存在,英国的实力地位也随之急剧下降。

之所以说是机遇,是因为英国当时具备许多欧美国家暂时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同期世界上主要国家均面临不同的问题,如法国为革命和战争所困扰,德国陷于封建分裂,美国建国较迟,又有南北对峙,日本则起步较晚。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这些国家近代工业化的发展。英国便抢得了先机。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历史条件不断发生变化,英国原来所独占的有利条件逐一丧失,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首先,19世纪中期后,美国内战结束,全国形成了统一市场;不久,德国实现国家统一;日本则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为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打下了社会和政治基础。其次,19世纪中期后,欧美日各国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由于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英国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其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美德两国的工业则飞速发展,从1870-1913年这40多年中,英国工业仅增长1倍多,而德国增长了4倍多,美国则增长了8倍多。比较之下,英国显然是大大落后了。美德两国的迅速崛起和强大,向英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后,美德两国的商品开始在世界市场上与英国商品进行竞争,其他西欧国家工业发达的程度虽然还不足以同英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但其有些产品已开始在本国市场上将英国产品排挤出去。英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依靠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不再是英国独占或垄断。英国一旦丧失这种长期享有的优势,其经济发展必然受阻。

强权和机遇的逐渐丧失还不足以充分说明英国的衰落。英国经济的衰落,归根到底是在第二和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中连续落后,由此拉大了发展差距。

1、英国是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的落伍者

就世界范围而言,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是工业结构又一次深刻变革的时代。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改变了工业的面貌,出现了像电力工业、内燃机工业、电器器材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火车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资本主义工业化比英国晚了几十年的德国和美国,成了这些新兴工业的率先创建者。德国和美国按照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条件建立起来的这些新兴工业部门,很快就在若干重要

产品方面享有独占地位。德美两国那时在工业品贸易中能比英国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主要得益于这些新兴工业部门的产品。

因为英国长期以世界第一强国自居,所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英国不愿改造和更新陈旧的生产部门。陈旧的生产部门是指那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工业部门,即纺织、煤炭和造船业等。从1896-1913年,英国经济的增长仍然主要是靠对这三个传统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和产量的扩大来实现的。这是一种金德伯格称为的“哈罗德-多马式的增长”,即这一时期英国的经济增长是依赖投资额的增加而很少有技术变革的那种经济增长。这与德美两国的经济增长形成鲜明的对照。

(2)英国墨守成规的技术态度。这是指英国企业界对技术引进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所持的保守态度,既不愿意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也不重视技术教育,结果因循守旧,技术缺乏创新。这也同德美两国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们在面临英国已经建立了工业优势的情况下,除了设法招聘英国的技术工人之外,还特别重视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来培养本国的技术力量。仅以德国为例。德国认为自己在工业发展方面比英国晚了整整50年,如果重复英国用过的老办法,那么永远也不会赶上英国。因此,德国选择了要走发展科技教育和创办高等技术院校的发展道路——科教兴国。由于重视基础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结果,根据当时的调查和比较研究,德国在国民的读、写和计算能力,工人的技巧,工程师掌握的科学原理和应用训练,以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居欧洲各国首位。而英国除了工人的技巧一项之外,其他三个方面均远远落后于德国。

美国的情况与德国相似。较早就重视技术教育,联邦和州政府都支持建立技术院校。美国的主要特点是,在19世纪后半期,不仅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超过英国,而且教育经费的增长率也超过英国。

(3)英国对技术的保守主义还反映在对外国新技术成果采取的顽固态度。一方面,这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一直是工业最发达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一百多年来的这种特殊地位,使英国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优越感和自我陶醉感,由此形成一种藐视器外国技术进步和成就的心态。这种傲慢心态使得英国不愿正视和承认自己在某些领域已经落后于人,仍把自己看得比谁都先进和优越;即使内心也确实觉察到了这一点,但是傲慢心态使其在口头上并不承认,甚至认为凭过去的经验和力量,别国是无法轻易赶上和超过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如果英国吸收外国的新技术成果,并将其应用到生产领域去,这就需要追加新的投资,并且会使原有的资本设备贬值或废弃,而总收益在短期内不见得会有所增加。在这种得不偿失的思想指导下,产业革命前英国积极向西欧大陆学习一切可供自己学习的长处这种特色,随着经济力量的上升而趋于淡化和丧失。虽然英国已在若干领域落后于德美两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仍旧盲目自满,也以曾经是技术上的先驱者身份聊以自慰,满足于毕竟在某些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如造船和机器制造业,而拒绝在另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吸收外国的先进成果。

英国盲目自满达到了近乎顽固的地步。例如,新技术发明中有一些首先出现于西欧大陆,美国很快就引进并加以改造,从而成为20世纪初期的发电机生产大国。而英国则对此反应迟钝,结果成为美国这一产品的重要输出国之一。更具讽刺性的是,美国工厂负起了对英国工人再培训的责任,让英国人远赴匹兹堡去学习这方面的技术。再例如,英国也不积极主动吸收德国在煤焦油提炼方面的新技术成果;在染料工业方面,英国落后于德国的事实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英国并没有产生急起直追的紧迫感,到20世纪初期,当不得不由德国进口合成染料供应国内市场时,英国才觉察到这一新技术的价值,但为时已晚。

结果,以建立传统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和工业结构方面的变革,同以建立新兴工业部门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和工业结构方面的变革,英国与德美两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在德美两国,第一次变革始于19世纪30-40年代左右,第二次变革始于80-90年代左右,相隔时间大约为50年。而英国则要长得多,两次变革的时间长达100多年,比德美两国多一倍的时间。这样,英国到一战前充其量只是建立了新兴工业工业部门的个别企

业,并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向以新兴工业部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的转变,英国实际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才得以实现。但这已经太晚了,已使英国经济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此后,尽管英国努力追赶,业已损失的时间是不容易补回来的。

英国经济由盛而衰,究其原因是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落伍了,再也不像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那样独占其先,独享其利了。具体表现如下。

    (1)传统工业部门增长趋缓

由于对国外的投资远比在国内投资的利润大,因此长期以来,英国资金大量外流,对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纺织和钢铁——的投资不足,严重阻碍了其设备更新和技术革新。结果,到19世纪70年代,这些部门的机器设备已经落后,技术革新进展缓慢,因此,从19世纪最后30年到一战前,英国这些部门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德国和美国,很快就被后者赶上和超过。

1870年时,英国在煤、钢、铁三项目重要工业品的生产中均居世界首位,并且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好景不长,到1890年,英国在这三方面均被美国超过。1893年,德国的钢产量追上英国。到1913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只有美国的1/3,德国的1/2多一点;钢产量只有美国的1/4,不到德国的一半。此外,英国也丢失了机器制造业和纺织工业的垄断地位。1913年,美国的机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1.8%,德国21.3%,英国只有12.2%;美国棉纺织品占世界总产量的27.5%,英国只有8.5%。

(2)新兴工业部门规模太小

19世纪70年代后,在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英国也开始建立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制造和电力工业等。但是,由于国内资本的大量输出,特别是面临美国和德国的激烈竞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缓慢,规模很小,作用有限,其产值在1907年时只占工业总生产值的6.5%,远不能满足国内需要。例如,英国国内所需的电气设备和化学产品,要靠德国供应。由于英国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增长抵补不了传统工业部门发展的缓慢,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不断下降。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均增长3.12%,而 1870-1923年,下降到了1.9%。

与此相反,19世纪的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是生产技术革新和工业生产大飞跃的发展时期,特别是美德两个后起之秀,在工业生产方面出现跳跃式的发展,相比之下,英国更显落后。1870-1913年,美国工业增长了8.1倍,德国4.6倍,英国只有1.3倍。结果,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额所占的比重,从1870年的31.8%下降到1913年的14.0%,同期美国从23.5%上升到35.8%,德国从13.2%上升到15.7%。

至此,英国在煤、钢、机器制造和纺织品的生产等具体工业部门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超过,在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先后被两国超过。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彻底地丢失了。

(3)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和对外贸易逐步下降

这一时期,英国工业生产的相对落后,必然影响到它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从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遇到了来自美国和德国产品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欧洲市场上,德国的电气、化学和机器制造等产品处于压倒性的优势,迫使英国步步退却;在美国市场上,美国自制的产品成为英国最大的竞争者。过去,美国一直是英国机器和纺织品的重要市场,而随着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在19世纪90年代后,美国成为机器出口国,这不仅使英国丢失了美国的市场,而且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等地区,英国也遇到了美国咄咄逼人的竞争。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份额的不断缩小,使英国的对外贸易也大受影响,其增长速度落后于其他主要国家。1870-1913年,英国对外贸易只增加了89%,而美国增加了1.6倍,德国和日本增加了1.8倍。由此导致英国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1870年,英国占22%,1900年下降到19%,1913年又下降到15%。对外贸易额的逐步下降,对于很大程度上长期依靠和独霸世界市场的英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反过来又影响了国内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2、英国也是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的落伍者

美国是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的发源地。战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行业不断涌现。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和应用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技术进步促使许多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不断问世,也导致许多高新技术部门的建立。这些新兴产业发展快速,增长迅猛,从而推动了美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一时期的科技发展,与其大量的科技投入是分不开的。例如,从1960-1969年,美国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从143亿美元增加到256亿美元,占GNP的比重年均达2.7%-2.9%。这一比重不仅高于美国战后任何其他时期,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西方其他国家。由于科技的推动,美国经济在1960年3月到1969年12月持续了106个月增长,经济空前繁荣。1969年,美国GNP曾首次接近10000亿美元,达到9639亿美元,比1960年增长约1倍。

这一时期是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经济向外大规模扩张的开始。美国向欧洲大量投资,继而扩展到其他地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商业院校倡导的先进管理技术受到不少国家的敬佩。……

比较之下,由于英国在战后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中仍然是落伍者,不仅进一步拉大了与美国的差距,而且也了拉大了与飞速发展的德国和日本的差距,其地位急剧下降。如果说英国在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中还只是相对衰落的话,那么在战后的第三次时间科技革命中已经是无可挽回地绝对衰落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增长率不仅较低,还呈现一种下降趋势,同时在西方七国中是最低的。

 

     表15-1   1950-1980年西方七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比较(%)

          年份    1951-1960  1961-1970  1970-1980  1951-1980      

     国家

       世界总计      6.8         6.8         4.4       6.0

        英国         3.3         2.8         0.7       2.2

        美国         3.4         5.1         3.1       3.8

        日本        16.7        13.6         4.6      11.4

        西德         9.5         5.4         2.2       5.7

        法国         5.7         5.4         2.9       4.7

        意大利       8.6         7.2         3.4       6.4

        加拿大       4.9         6.2         3.4       4.8

      资料来源:《各技术经济比较》,第892页。

 

(2)GNP的增长速度也呈现相同的趋势。

    从1950-1980年,GNP的年均增长率,美国为4%,西德4.2%,加拿大4.6%,法国4.7%,日本7.4%,均高于英国的2.4%。

(3)在世界制造业和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也不断下降。

在世界制造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英国从1953年的8.6%下降到1980年的4%;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从1953年的19.8%下降到1980年的8.7%。

结果,无论是在GNP、工业生产或进出口贸易等方面,英国都已从战前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二位,下降到了80年代初的第六位,也即从世界一流强国沦为了二流国家了。

战后英国实力和地位的急剧下降是必然的,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昔日英国的实力和地位,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机遇造成的,使其得到了不相称的大量财富和贸易,而战后这些历史条件和机遇都已不存在了,其他国家已迎头赶了上来,英国再也没有什么

优势可以依靠和利用了。关于英国是否应该下降如此之快和如此之多,以及它是否会再进一步下降,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到80年代初,英国实力和地位的下降趋势已降到谷底,趋于稳定。由此看来,英国似乎已恢复了其本来面目,亦即回复到了本应有的实力和地位。

至于美国经济,泰极否来,在70年代进入“滞胀”时期,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发生,80年代则进入“衰落”时期。从70-80年代,美国经济受到了德日尤其是日本的严峻挑战。

 

                       第二节 战后德日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战后德日经济迅速崛起,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择其要者,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原因,即外因,二是国内原因,即内因。

一、外因:美国因素

    (一)改变占领政策

(二)提供经济援助

(三)帮助制定新宪法

外因即美国因素,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下面主要分析国内原因。

二、内因:人、财、物和民主化因素

(一)人的因素——优良的教育

人的因素是指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德日两国都拥有发达的教育和训练有素的人才。

1、西德的教育

西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工业产品为主,而出口的这些工业产品却不是以价格因素取胜的。据统计,价格因素在西德机械工业产品的竞争优势中只占2%的比重,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产品质量(占35%)、贸易经验(占19%)、交货期限(占18%)、工艺先进(占13%)以及销售服务(占12%)。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发达的教育事业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

西德是个教育发达的国家,其主要标志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教育非常普及

西德已普及了9年制或10年制义务教育。

1985年,西德全国中小学生(包括中专生)总人数将近10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6,学生人数比1950年增加了2倍。

西德的高等教育发展得更快。1984年,大学生人数超过130万,比1950年增加了9倍多。

(2)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具体表现如下。

①在中小学领域,直到70年代上半期,几乎所有各类学校的学生人数都是不断增加的,其中人数增长得最快的学校层次越来越高。到60年代初,学生人数增加得最多的是普通中学,这表明在小学毕业后有更多的学生进入了中学。在整个60年代,比普通中学层次稍高一点实科中学和更高一点的完全中学发展得更迅速。70年代后,则是完全中学发展得最快,这说明整个中学教育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为中学的毕业生一般是为了直接进入到大学作准备的。在有资格进入到完全中学或同等学历者中,大约有62%的学生能进入大学深造。②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同样出现了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主要反映在比普通职业层次稍高的职业专业学校和层次更高在专科职业学校的迅速发展上。

(3)全国就业人员平均接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

80年代末,西德经济部门的劳动力中,绝大部分是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不熟练工人不到1/5;在全国所有的就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达12%。

(4)重视开办职业学校和发展成人教育

职业学校实行双轨制,即学生一般每周听课8-10小时,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其余大部分时间则在相应专业的企业从事劳动,当有报酬的学徒工。这样能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积累实际经验。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就是满师的学徒,可以成为专业工人或当助手了。

   成人教育的目的是扩大和更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在成人教育中,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国民高等学校学习。这类继续接受职业教育或新的职业教育的人数,约占19-65岁在职成年人总数的1/5以上。

    (5)政府在其中起决定作用

    西德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私人企业和许多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和出资的结果。但是,全国的教育事业则由政府进行严格控制。《基本法》明确规定,教育事业,包括私人办学,都必须由政府加以监督。西德的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一般是公立和国立的。教育和科研事业的组织管理及其经费来源主要由州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