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续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0 20:07:13
强调政府的监督并不妨碍社会力量办学。在西德,私立学校主要是一些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其中多数由教会提供资助;私人组织和企业对办学的贡献,则主要为职业技术培训提供经费。据统计,1980年,西德私人经济部门为教育事业总共出资313亿马克。
此外,西德政府(包括联邦、州和地方自治行政区域)用于教育和科学事业的经费不断增加。
表15-2  1965-1985年西德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年份            1965        1975       1985
项目
开支总额(亿马克)   157         568        870
占GNP%                3.4          5.5        4.7
人均(马克)         264         922       1427
资料来源:《稳定发展的联邦德国经济》,第88页。
由于上述原因,西德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其企业能适应平均每年1.5-4次的技术变化和大约5次的组织管理变动,其产品的质量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均名列世界前茅。
2、日本的教育
在教育方面,日本比德国更突出。日本拥有一支素质很高的劳动力大军。
(1)全民族教育的普及程度很高
1955年,日本在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31.1%,受过中等教育的12.6%,受过义务教育的78.3%。这三项目合计达94%,没有上过学的只有6%。也就是说,日本在经济起飞前夕,已有了可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的接受一定文化教育的劳动力。
从1955-1974年这19年中,日本高中的升学率由51%上升到90.8%,基本上普及了高中;大学的升学率由18.4%上升到32.2%,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指升学率在15%-50%之间,低于15%为“尖子”阶段,超过50%为“普及阶段”)。
表15-3 1955-1985年日本高中和大学的升学率(%)
学校      高中      大学
年份
1955          51.5     18.4
1965          70.6     25.4
1970          82.1     24.2
1974          90.8     32.2
1985          93.8     37.6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第125页。
1980年,日本高中的升学率达94%,大学升学率达38%。这两种升学率都仅次于美国,而高于西德、法国和英国。
表15-4   西方5国大学升学率比较(%)
国家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西德
年份
1960      10.3   34.3   ——     11.2   5.6
1965      17.2   40.4   11.9    11.7   7.6
1970      20.1   56.5   18.7    19.9   10.9
1975      38.3   45.2   20.3    24.1   19.8
1980      37.9   45.5   21.2    26.4   21.7
1982      36.7   45.6   21.4    26.6   26.4
资料来源:同上,第127页。
(2)大学毕业人数和科研人员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日本大学在校人数,战前最高年份为9万,1977年则达到180万,增加了20倍。
大学毕业人数,1965-1975年,由424万增加到756万。1965年按总人口计算,每23人中有1名大学生,1975年,则上升到每14人中有1名大学生;1965年,按就业人口计算,每23人中有1名大学生,1975年则上升到每10人中有1名大学生。到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人数已达1130万,按人口计算,每10人中有1名大学生,按就业人口计算,每5人中有1名大学生。
此外,1978年,日本每千人中有科技人员的比率,仅次于美国,而高于英德法三国。另据统计,日本科研人员数已达34万多人,平均每千人中有科技人员2.87人,这一比率已超过美国。
(3)历届政府重视教育
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把教育当作经济政策的重要一环加以考虑,因而对教育进行大量投资。从1955年度起,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经费的开支在总行政经费中所占的比率,几乎每年度都超过20%。
表15-5 1950-1980年度日本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占总行政经费的比率(%)
年度          比率
1950          17.5
1955          21.6
1960          21.1
1965          22.2
1970          20.4
1975          22.3
1980          19.7
资料来源:同上,第133页。
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美国的教育经费增加了5倍,英国和西德各增加了9倍,法国增加了18.6倍,而日本则增加了37.6倍,居发达国家之首。从教育经费的绝对额来看,日本在1980年达到61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516亿美元,却超过西德的401亿美元,法国的317亿美元和英国的290亿美元。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政府开支中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日本虽不是最快的,但也名列前茅。
表15-6  1960-1983年西方5国政府支出的教育经费占国收入的比率(%)
国家    日本    英国    美国     西德     法国
年份
1960          4.6     4.5     6.9     5.1      3.0
1970          4.7     7.0     7.2     4.9      4.7
1975          6.5     8.2     7.6     6.4      5.0
1980          7.2     7.5     7.2     6.3      5.4
1983          7.1     ——    7.3     6.4      6.0
资料来源:同上,第134页。
这一时期,政府支出的教育经费占国收入比率的增长速度,法国最快,增长了100%,其次是英国,增长了66%,日本居第三位,增长了54%,西德增长了25%,美国增长了6%。到1983年,日本7.1%的比率已接近于美国的7.3%,英国1980年的7.5%。
随着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比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快得多。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来看,1955-1973年的18年中,美国提高了56%,英国59%,加拿大67%,西德118%,法国121%,意大利165%,而日本则高达360%。
再从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来看,同期美国提高了67%,英国78%,加拿大96%,西德123%,日本则高达480%。
(2)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先进科技的引进、消化、改进和创新,在实用的经济效益方面大大超过原来向日本输出技术的国家,使其能在世界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几乎所有的对手。日本这种举世瞩目的成功,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知识分子队伍。有人曾对日本工程师的作用作过如下生动的描述:“从欧美向日本工厂输入新式的复杂机械,大学出身的工程师们就成群地围着机械周围,……就能提出二、三十条意见,主张对机械稍稍加工便可改善性能。他们的方案,至少有一、两个有采用价值。使某种特定的机械,只要对欧美进行的那些方法略加改进,他们就能把其生产率提高到惊人的程度。”日本庞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使引进、消化和改进欧美先进科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设计和创新成为可能,从而使经济高速增长,国际竞争力赶超欧美。
从历史上看,自从明治维新起,日本就逐渐形成了整个社会都追求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风气。这种传统一直沿续至今。在日本,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以其是否拥有财富或财富多少为标准来衡量的,而是根据其是否受过教育,是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其水平高低来衡量的。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是成正比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增进。德日两的事例就是雄辩的证明。
(二)财的因素——高水平的储蓄
财的因素主要是指德日都是高储蓄率国,国内储蓄率高,可供投资使用,无疑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1、高储蓄的主要表现
德日高储蓄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两国总储蓄率居西方发达国家最前列。
表15-7  1950-1973年西方6国总储蓄率比较(%)
年份    1950-1959  1960-1967  1968-1973
国家
日本         28.7       33.5       38.2
西德         26.3       27.3       27.1
美国         18.6       19.6       19.2
法国         18.4       19.6       19.2
英国         15.2       18.2       20.1
意大利       21.4       25.2       24.0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第188页。
在这一时期,德日的总储蓄率均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而德日两国中,又以日本最为突出。
德日高储蓄的另一主要表现是,两国的私人储蓄率也居西方发达国家最前列。
表15-8 1955-1974年西方5国个人储蓄率比较(%)
年份   1950 1960 1965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国家
日本     13.4 17.4 17.9 18.1 17.5 18.0 20.5  23.7
西德     13.4 14.7 16.8 17.9 17.0 15.5 14.0  14.8
英国      1.0  5.1  6.3  6.2  9.8  6.4  7.1   9.8
美国      5.8  5.0  6.6  7.6  7.9  6.3  8.0   7.5
法国      7.2 12.0 11.4 12.6 13.5 13.7 14.2  14.1
资料来源:同上,第189页。
从1972-1974年,除法国基本接近西德外,在其他年份,德日两国的个人储蓄率均大大高于法国;在这一时期,德日两国的个人储蓄率也远远高于英美两国,当然其中又以日本为最。
2、日本个人储蓄率高的主要原因
日本国内总储蓄率由法人总储蓄率、政府总储蓄率和个人总储蓄率三部分组成,其总储蓄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储蓄率在总储蓄率中占较大的比重,约1/3多,超过10%的GNP。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
西德个人储蓄率是建立在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基础之上的。相比而言,日本个人储蓄率之所以高,是因为其社会保障和福利没有西德发达,与欧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还有很大的差距,正因为如此,日本人民不得不进行储蓄,必须为此作事先准备。这可以说是日本个人储蓄率之所以这么高的根本原因。例如,英国政府的福利经费开支(包括教育、卫生保健、收入保障、失业救济、住房补助和社会救济等项开支)占GNP的比重,1953年为16.3%,1975年则上升到28%,而日本政府1975年的福利开支只占GNP的13.5%,不到英国的一半,在西方国家中是最低的。
此外,日本的社会保障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低的。
表15-9  日本与西方5国社会保障经费占国民私人比重(%)
国家    日本   法国  西德   瑞典  英国   美国
年份
1961        5.0     17.4  19.5  12.8   12.9   7.6
1971        6.1     19.2  21.1  26.0   16.3  12.8
1974        8.0     21.8  25.2  30.9   17.2  14.0
资料来源:同上,第191页。
具体而言,日本人民储蓄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种。
(1)防备生活上发生意外
在日本,如果失业,失业者的收入会下降很多。如果户主失业,即使妻子外出工作,也只能挣在职工人收入的4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只能依靠个人平时的储蓄。
(2)为子女准备教育费用
日本是个“学历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自然为子女积存教育费用,想方设法
让子女多读书,将此作为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让子女能考上名牌学校,很多家庭从其子女上学起,就聘请家庭教师或送他们上补习学校,花费再多也在所不惜。
按1980年的价格计算,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需教育费用平均为305万日元,大学的教育费用为704万日元;同年,一般家庭的平均实际收入为475万日元,即一个普通家庭要将其大约8个月的全部实际收入,才能培养一个高中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要用一年半的全部实际收入,才能培养一个大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可见,为给子女准备教育费用,父母必须提前准备。
(3)准备购买房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日本住房之窄,房费之贵,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首屈一指。在日本,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东京租一间普通的住房,每个月的房租约占其工资的15%-1/3。一般日本家庭都梦寐以求能拥有自己的一套住房,但这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例如,用贷款盖一套3室1厅的普通住房,以用家庭生活费用10%的比率分期偿还贷款,即使年收入以3%的速度增长,大体上也需要用20多年时间才能还清这笔贷款。因此,许多普通家庭先要省吃俭用,努力储蓄,力争存够盖房费用的一半,然后再贷款盖房。房屋盖起来之后,为了如期偿还贷款,许多家庭还必须继续艰苦奋斗多年。由此可见,为了拥有自己的一套住房,许多日本人必须依靠长期储蓄。
(4)防老
由于平均寿命延长和子女减少,日本人口老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据估计,到2010年,日本高龄者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将超过北欧各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高的。1996年6月,邮政省邮政研究所对增加金融资产的高龄者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增加储蓄所作的问卷调查表明,回答“以备老后使用”和“以备急需使用”的比例特别高;回答“用作孩子结婚的费用”和“教育费用”等为孩子准备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回答“留作遗产”的比例则很低。由此可见,日本高龄者增加储蓄的目的是为自己打算,主要是供长寿或患病时请护理人员之用。
(三)物的因素——战前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战后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物的因素是指两国战前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战后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1、战前良好的物质基础
(1)西德
战后西德经济的迅速恢复是有良好的物资基础的。
首先,二战前,德国是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工业大国。
表15-10 1880-1938年世界工业相对份额(%)
年份   1880   1900   1913  1928   1938
国家
英国       22.9   18.5   13.6   9.9   10.7
美国       14.7   23.6   32.0  39.3   31.4
德国        8.5   13.2   14.8  11.6   12.7
法国        7.8    6.8    6.1   6.0    4.4
俄国        7.6    8.8    8.2   5.3    9.0
意大利      2.5    2.5    2.4   2.7    2.8
资料来源:《大国的兴衰》,第253页。
其次,虽然二战对德国的破坏是严重的,但由于美英飞机对德国的狂轰滥炸的主要目标并非工业区,而只是居民住宅区和交通枢纽,因此德国西部原有的生产能力大部分仍然保留了下来。据有关材料估计,在西德境内,钢铁工业遭受空袭造成的损失占全部生产能力的不超过12%,鲁尔矿区地下矿井设备受到直接破坏的不超过12%-18%,机械工业因轰炸导致的减少产量不超过15%;有色冶金工业受到的损失只是个别目标;化学工业虽属主要目标之列,但在鲁尔区、萨尔区和莱茵区,即使是遭受轰炸最厉害的化工厂,也可以在一年内恢复生产。
战后初期,由于西方盟国旨在恢复西德的经济,使其成为西欧“冷战”的桥头堡,因此西德被拆迁的工厂设备较之东德则数量有限,由此造成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损失也相对要小。
最后,西德处于战前德国垄断资本和工业生产最集中的地位。它集中了战前德国股份公司的72.6%,股份资本的79.8%,以及1936年工业产值的62.4%。其中战前德国的绝大部分采煤、钢铁、金属构件生产和重型机械等工业均集中于此;是西欧最大的工业中心,素有德国工业心脏的鲁尔区也位于西部地区。鲁尔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并以采煤工业为基础,逐步发展成为拥有煤炭、钢铁、机械、化工和纺织等多种工业的最大工业区,战前,德国煤的33%,钢的67%,焦碳的77%,机械制造的31%,人造液体燃料的33%,硫酸的36%,合成染料的50%,都集中在这一地区;此外,鲁尔地区也是德国最大垄断组织的中心,集中了钢铁托拉斯92个企业中的66个,克虏伯18个企业中的11个,曼内斯曼30个企业中的21个;更主要的是,鲁尔区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例如,1938年,该地区的硬煤产量为1.27亿吨,占世界产量的10.5%,焦碳产量320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2.5%。
由此可见,西德战后初期的工业生产能力仍然是强大的,这就为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生产和物资基础。
(2)日本
一战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战前开始的工业化进程。这一方面是由于协约国的军火订货合同以及日本航运业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日本自己的出口商进入了亚洲市场。一战期间,日本的进出口增加了两倍,钢铁和水泥生产增加了一倍多,化学和电子工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同美国一样成为一个债权国;也成为一个主要造船国,1914年仅下水8.5万吨,到1919年就猛增到65万吨。
一战对日本工业生产能力的推作用比对美国的还要大。从1919-1938年,日本工业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仅次于前苏联,居世界第二位。
事实上,到1938年,日本经济不仅远远超过了意大利,而且其制造业和工业产品的全部指数都赶上了法国。如果日本不在1937年发动侵华战争,在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则可很快赶上英国,也不必拖到60年代了。
表15-11 1890-1938年各大国钢铁产量
(单位:百万吨;1890年为生铁产量,以后年份为钢产量)
年份    1890   1900   1913    1920    1930   1938
国家
美国         9.3   10.3   31.8    42.3    41.3   28.8
英国         8.0    5.0    7.7     9.2     7.4   10.5
德国         4.1    6.3   17.6     7.6    11.3   23.2
法国         1.9    1.5    4.6     2.7     9.4    6.1
俄国         0.95   2.2    4.8     0.16    5.7   18.0
日本         0.02   ——    0.25    0.89    2.3    7.0
意大利       0.01   0.11   0.93    0.73    1.7    2.3
资料来源:同上,第252页。
表15-12  1890-1938年各大国相对工业总潜力
(以1900年的英国为100计算)
年份    1890   1900    1913   1918    1938
国家
英国        73.3   100     127.2   135     181
美国        46.9   127.8   298.1   533     528
德国        27.4    71.2   137.7   158     214
法国        35.1    36.8    57.3    82      74
俄国        24.5    47.5    93.6    72     152
意大利       8.1    13.6    32.5    37      46
日本         7.6    13      25.1    45      88
资料来源:同上,第253页。
由此可见,战前日本已具备较好的生产和物质基础,这是其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战后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德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西德最重要的引进形式是购买专利与许可证,日本最重要的形式是购买技术专利。
据统计,从50-70年代,德日两国分别花了几十亿马克或美元,购买了数万项技术专利与许可证。由于技术专利与许可证是浓缩的技术,投资少,见效快,由此两国能以少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上赶上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并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
战后初期,对德日从废墟上恢复经济的国家来说,科技进步对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然要大于对美国的作用,这是因为发展基础不同的缘故。与美国相比,德日工业技术相对落后,工业设备相对陈旧,劳动生产率较低。德日通过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工艺,积极更新原有的机器设备,大力建立和发展新兴工业部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产量。例如,1961-1970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1.1%,美国仅为3.1%。这样,德日经济迅速起飞,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四)民主化因素——民主改革的作用
民主化因素是指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德日占领期间进行的民主改造,由此而确立的民主制度和政治。
1、西德的民主改革
西方盟国对西德的民主改革是所谓的“四D计划”,即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政治上非中央集权化,经济上非垄断化和非工业化。
(1)非军国主义化和非纳粹化
非军国主义化是限制西德军队的人数。1948年,英法比荷卢5国缔结的《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就是以“防止德国侵略复活”为主要宗旨。1954年,西德重新武装,加入北约后,同时规定英美法3国继续在西德和西柏林留驻军队。
非纳粹化是惩办纳粹战犯。1945年8月8日,盟国在伦敦签署了关于控制和惩处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定,以及签署了欧洲军事法庭的宪章。1945年11-1946年9月,该法庭在纽伦堡审判了纳粹战犯,判处戈林等12名首要纳粹战犯以绞刑。
(2)政治上非中央集权化
1949年生效的《基本法》宣布西德是民主和法制国家、联邦制国家,由此奠定了其开创和平、民主事业的基石。
(3)经济上非垄断化和非工业化
非垄断化是解散财阀,或予以分解。非工业化则被彻底抛弃了。美国原先规定其占领当局“不得采取导致德国经济重建以及适于维持或加强德国经济的措施”,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不得超过邻国的标准”。但是,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及其实施,则成为美国对德政策由惩罚和抑制向扶植和重建转变的主要转折点。美国和英国一起提出了双占区“修正的工业限制计划”。该计划允许双占区的工业平均水平提高1/3-2/5,即可以达到1938年水平的70%-75%,同时该计划强调,“一个有秩序和富裕的欧洲需要一个稳定的有生产能力的德国进行经济合作”,这就为后来的经济改革和恢复定下了基调。
2、日本的民主改革
1945年9月22日,美国占领当局发布《(日本)投降后合众国初期对日方针》的政策性文件,说明占领的目的在于解除日本武装,并使其非军国主义化。之后不久,又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以推行其民主化进程,后来被统称为“民主改革令”。其主要内容如下。
(1)惩办战犯。1946年3月5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进行了审讯,并于1948年12月宣判:侵略战争的责任应由东条等25名被告承担,判处东条等7名被告绞刑。
(2)解散财阀。美国占领军认为,战前的日本财阀与军国主义有密切的联系,不仅是统制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也是战争的温床。因此,美国占领军进驻日本后,就以备忘录形式向日本政府发出了关于解散财阀的一系列指令,包括强行解散某些垄断财团,如三井、三菱等总公司被解散,其领导人一律辞去职务;直接冻结财阀家族的资产;对垄断大企业实行分割,缩小其规模;解散财阀持股公司并禁止其一切活动;废除财阀家族对企业的控制,并实行股权分散等。
由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转变,以及日本政府的顽强抵制,虽然解散财阀进行得并不彻底,但还是取得了重大效果,其主要表现是:通过解散财阀,不少产业的集中度降低了,被分割出来的企业以及一大批新兴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从而为企业间的自由竞争增添了活力;由于原来的高层管理人员已被解除职务,使得一大批有知识和技术的年轻有为的管理人才来到企业的领导岗位,他们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经营管理方针,促使形成一种长期的投资热情和企业家精神;战前完全控制在财阀手里的持股公司的股票也公开发行,普通国民可以成为持股者。这些都有利于民间企业的广泛兴起和蓬勃发展,市场机制逐步健全,以及创造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由此开创新的产业发展时期。
(3)劳动改革
美国占领军认为,通过保障工人权利,让工人得到物质的幸福,既可防止工人转向军国主义,也可缓和劳资双方的尖锐矛盾,由此取得广大工人对民主和自由的支持。因此,1945-1947年,日本政府先后公布了“劳动三法”——《劳动工会法》、《劳动关系调整法》和《劳动标准法》,明确承认工人拥有“劳动三权”——团结权、团体交涉权和争议权。通过劳动改革,日本工会组织迅速扩展到全国,工人运动也一度高涨。这对缓和劳资关系,确立战后日本经济民主化中的新劳动关系,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农地改革
战后初期,为缓和粮食危机的紧张局面,防止农民运动的高涨,日本政府先后实行了两次旨在变革原有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大规模农地改革运动。1945年12月29日,日本政府颁布了第一个改革方案,因偏袒地主而遭到了强烈的反对;1946年6月30日又颁布了第二改革方案,该方案规定:不在农村的地主的全部土地,在农村的地主超过一町步(相当于中国15亩)以上的土地,自耕农超过三町步以上的土地,以及其他经市、町、农地委员会决定应由国家收购的土地,均需收购,并以低价出售给自耕农;地租以现金缴纳,水田地租率不得超过产值的25%,旱地地租率不得超过15%。
美国占领军要求日本政府进行农地改革的主观意图是彻底打击地主阶级,其客观效果是基本上瓦解了日本半封建土地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虽然德日的民主改革并不彻底,尤其是日本的,但在客观上这些改革严重地打击了两国国内的封建军事势力,为它们长期享有和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市场经济的确立,对其战后初期的经济恢复和后来的经济起飞,起了极其重要的保证和推动作用。
第三节 美国衰落的真正含义
一、衰落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一)主要表现
二战结束时,德日意是战败国,英法等国受到严重削弱,前苏联损失惨重——昔日的经济大国都面临战后经济恢复的艰难困境,惟独美国反因战争而发了大财,国力达到鼎盛,成为战后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从战后初期到70年代的1/4世纪中,美国无论在GNP、工业生产总额、出口贸易额和黄金外汇储备等方面,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的地位。
但是,从70年代后,这种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美国经济实力大为下降,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德日则急起直追,后来居上,在许多方面赶上和超过了美国,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
美国衰落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经济增长落后于德日
首先,按美国政府统计的实际GNP的年均增长率,说明其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表15-13 1961-1985年西方七国实际GNP年均增长率比较(%)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国家
美国           4.6        3.0      2.2       3.4       2.2
加拿大         5.6        4.8      5.0       3.1       2.1
日本           6.8       11.2      4.7       5.0       4.0
法国           5.9        5.4      4.0       3.3       1.2
西德           4.7        4.2      2.1       3.4       1.2
意大利         5.2        6.2      2.5       3.9       0.4
英国           3.2        2.5      2.2       1.7       1.7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的兴衰》,第211页。
其次,按平均GNP增长速度比较,美国的增长速度几乎低于所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
表15-14  1955-1983年西方6国人均GNP比较(按各该年美元计算)
年份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3
国家
美国      2407   2800   2541   4794   7271    11562   14063
日本       270    460    905   1890   4174     7270    9536
英国      1050   1350   1820   2220   4688     7231    9061
法国      1120   1270   1910   2910   5165     8499   10315
西德       870   1320   1900   3030   5488     9336   11365
意大利     500    640   1200   1740   3093     5209    6174
资料来源:同上,第212页。
上表说明美国人均GNP与日本的差距,已从1955年9:1下降到1983年的1.5:1,与西德的差距从1955年2.8:1下降到1983年的1.2:1。日本的人均GNP后来很快就超过了美国。
再其次,美国在世界GNP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表15-15  1955-1986年美英德日和欧共体在世界GNP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3  1986
国家
美国      36.3  33.7  31.3  30.2  26.6  26.7  26.7  25.2
英国       4.9   4.7   4.5   3.8   4.5   4.1   4.1  ——
西德       3.9   4.7   5.1   5.7   5.8   5.8   5.7  ——
日本       2.2   2.9   4.1   6.0   8.0   8.0   8.6   11.8
欧共体    17.6  17.5  18.7  19.3  21.7  23.4   —— 18.6
资料来源:同上,第213页。
在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GNP中所占的比重从36.2%下降到25.2,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日本则从2.2%上升到11.8%,上升了10个百分点。
最后,与欧共体相比,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已今非昔比。
表15-16 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经济实力比较
1990年数据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人口(100万)                    251        328         124
国民生产总值                     5391      6010        2942
(现汇汇率,10亿美元)
出口值(10亿美元)               393        526         287
能源消费                         1974       1191         436
(石油,100万吨)
货币外汇储备                       51         37           9
(占外汇储备总数的%)
国际货币债券发行量                 38         41          13
(占债券发行总数%)
股票市场资本                     3350       2040        2841
(1991年8月,10亿美元)
前500名公司占有数                164        129         111
政府债券(10亿美元)            1796       2022         87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决权(%)       19.6        28.7         6.1
世界银行表决权(%)               15.1        29.7         8.7
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