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执政能力不等于强化政府权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05:50
提升执政能力不等于强化政府权力 李跃华 刊发时间:2010-04-03 19:28:42 光明网-光明观察站长统计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响应党中央号召,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展开"提升执政能力"活动。在面临社会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此举实乃顺应民心、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的积极之举。但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千万不能陷入"提升执政能力就是强化政府权力"之误区,以及认为增强政府威信是靠强制力和执行力打造等误区。

  首先,从执政理念上 讲,提升执政能力是进一步回归党的性质和宗旨,认清公仆的职责所在,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这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只有思想上认识清楚了,也即执政理念理清了,才会明白执政方向在何处,执政重点在哪里,执政动力来自哪里。

  方向是旗帜,方向是愿景。知道执政方向是民生的幸福和自由,就不会出现追求唯GDP主义而抛弃民生的事情。对民生的切实关注和服务,将是执政能力有效提升的最好证明。

  抓重点是工作的方法,也是工作出成效的关键。经济发展很重要,但是社会发展也重要,并且是同等重要。因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在其中的民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这是最关键的。施政中要把握这个重点。因为,有了执政重点,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执政能力。

  只有真正认清执政动力来自人民,才会在更深层次上明白公仆的服务职责之所在,进而在此理念指导下切实有效展开工作。

  目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环保问题等,表明地方政府在这三个问题上没有清楚的认识。这些问题的背后,实质是地方政府官员执政理念没有理清的问题,并不是地方政府权力不够的问题。恰恰相反,很多地方都存在权力过度的问题。

  其次,从执政逻辑上讲,提升执政能力,也即强化自身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能力。能力与权力从来就不是等号。不是权力强,能力就强;也不是提升能力,就需要加强权力。

  再次,从执政规范上讲,提升执政能力,就是要明确行政权力的边界,懂得"何时不用权力"。这既是公共行政服务之真谛,也是现代政治文明高明之所在。

  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权力是为维护权利而产生。公共权力的行使应以到保护和维护好公民权利这一边界为止。向前一步,即是侵犯公民利益,也就失去了权力出现和行使的原本意义。可见,如何用好和规范好权力,是保证权力使用达到真正愿景的关键性因素。

  历史已经证明,社会是发展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恰恰是"放权"促成了革新,推进了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继安徽小岗村村民自我革新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联产承包制,放开农户个体经营权,促进了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经济大发展,进而也大大推动了工业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根据形势的发展,又适时放权和"放空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九十年代后半期以来的民营企业大发展。进入本世纪后,政府又提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论,进一步在政治、社会领域放空间,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

  尤其在当前转型期,社会和政府的边界模糊不清。也因此造成经常出现政府行为越界的现象。也正是这样的现象,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感。这应是各级政府值得高度重视和警惕的。

  还有,有些地方政府认为治下民众不听话,民风彪悍,才导致政府威信不够问题。实质然,恰恰是政府行为导致民众信心和作为,也是政府自身的行为,才能影响到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执政能力提升了,为百姓民众服务能力增强了,自然民众会满意,政府的威信也就上去了。执政能力下降或始终提高不了,长此以往,民众自然会对政府的威信打折甚至降低,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当然,政府转型和提升执政能力,还存在着"补位"问题,也即某些功能本来不具备或很弱,当前形势下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但笔者认为,相比较而言,警惕籍"提升执政能力"之名、行"加强政府权力"之实。此实乃改革倒退之举,须引起各级地方政府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有效提升执政能力,打造高效、高能的现代公共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