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不了解的美国(连载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30:24
2008-12-01 10:16
变化,在变化中寻找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是美国校园里从 教授到学生共同遵守的一项不言而喻的原则。这一点,和中国形成了较 大的反差。
在国内,大学生经常互相问:“你是哪个系的?你是哪个班的?” 在美国校园里,很少有人这样问。学生只向学校注册,并不向系里注册, 由于施行选修制,他们学的课程一般都跨好几个系。他们只有“课”的 概念而没有“班”的概念,尽管这两个词的英文都是 ca1ss。没有相对固 定的班,自然不会有班长了,但有时或有“课代表”,起沟通师生的作 用。你可以问学生:“你主修什么?副修什么?选修什么?”或“你的 专业是什么?”只有教师和研究生才分属各系。
●有师道,无尊严
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十分活跃,常常举手提问。有时甚至连手也不举 就打断教师的话,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学生有所顶撞,也不以为忤, 因为学生的发言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能及时获得反馈。 “爱表现自己”,“出风头”在中国是被当作缺点的,在美国却是一种 优点。美国学生没有什么尊师敬长的传统观念,在课堂上比较随便,尤 其上大课时,学生把两条长腿伸到前排椅背上的,吃东西的,和女朋友 接吻谈情的都有,教师多半视而不见。同时,教师也不必道貌岸然,即 使坐上讲台,翘起二郎腿,也无伤大雅。总之,师道尊严的观念在美国 十分淡薄,美国教师一般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尽管课下也常发牢骚,抱 怨世风日下,在课堂上却很少有人进行政治的、道德的说教。其实,即 使讲了也未必有效,因为在美国这个标榜自由的移民国家,大家各有各 的价值与行为准则。中国的“孝道”未必能力白人学生所欣赏;日本式 的礼节,欧裔学生也恐怕难以接受;即使同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上一 代的道德标准也可能受到了下一代的嘲笑。
●学士、硕士和博士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士在人们心目中早已不算什么了。几乎没 有人在自己的名片上印出这个学衔。虽然要得到这一级学位,除 12 年制 的中小学教育之外,还得在大学修完大约 128 个学分。学分的计算虽然 因学制不同而有种种具体规定,但大致的标准是:以每学期授课 16 周为 例,每周 3 学时的课程,考试合格可得 3 个学分。一般学生满负荷为每 周上课 16 学时。 128 个学分大致分四年学完。如果暑假也修课,自然 可以快一些。硕士和博士学位算是高等学位,人们比较器重。博士学位 固然富于吸引力,但从种种实际因素考虑,更多的美国青年倾向于先拿 硕士学位再说。硕士学位其实要求并不高。老实讲,在美国大学阶段成 绩较好,再花大约两年时间继续读个硕士学位是相当容易的事。
许多学校培养硕士研究生有两种方案。一种要求撰写硕士学位论 文。硕士论文应当表现出在前人创造性的工作基础上有自己的独立工作 和主张;表述见解清晰并能提供一定实验或经验事实作为证明或旁证。 一般要求不算很高。该论文需经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学生进行口试后作出 评价。
另一种硕士培养方案则不要求做学位论文,也就是说并不要求做什 么研究工作。只要在学士学位基础上再读 30 个学分的课程就行了。美国大学将本校所有开出的课程以三位数编号,100 号以下的课程属于大学预 科课程,不能计入大学成绩。通常 100—399 课程是大学部的,400—499 是供大学生与低年级研究生共选的课程,500 以上为研究生课程,700 以 上主要是博士研究生课程。
在名目众多的硕士学位中,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简称 M.B.A.)在美 国特别吃香。据说在稍有名气的大学得到 M.B.A.学位,求职根本不成问 题,而且待遇特高。在职业市场中,硕士学位适应性比较强。因为大学 毕业只是一个“通才”,专业训练常常显得不够。美国硕士生的培养侧 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职业准备来说,一般的工厂、企业认为硕 士已经足够。从用人单位来考虑,能聘用硕士解决问题,谁也不想聘用 博士。博士通常要独挡一面。一个博士很难长期在另一个博士手下工作。 硕士学衔就一般求职而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想要进入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担任比较重要的工作,没有博士学位一般是不成的。 美国人比较实际。获得博士学位头几年,这学衔或许可以起点作用。
但若工作成绩平平,学衔也就没有什么光彩了。
●导师——老板
在美国,研究生谈到他们的导师时,常常称之为“Boss”,简直不 用 Advisor 这个正规的词。
Boss 这个字眼,一般译成“老板”。英汉词典上固然也列出一大堆
解释,如“工头”,“领班”,“老板”,“上司”,“头子”,“首 领”等等。意义和中国学术界惯用的“导师”并无共同之处。“老板” 听起来颇有点刺耳,年轻人更不习惯。查一下美国人编的英一英词典。 其中有一条解释说:雇佣或指挥他人者称 Boss,主管或当家者是也,这 样解释勉强和“课题负责人”多少有点相通。
在美国,学生可以当面直呼导师其名。如查理、鲍尔等等。既不用
姓氏,更无须冠以职称、头衔。这样显得简便、平等和亲切。在美国, 把导师叫成 Boss,其实十分贴切。他既是学术带头人,也实际掌握着人 权和财权;切实指挥着他的班子,按照他的学术思想前进。表面看来, 有时他们也真像是严厉的监工。
Q 教授手下有 14 个工作人员,一有机会他总要反复强调:“按普通规定,每周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8 小时。但是我这个研究组不同。我们 每周工作 6 天,每天工作不得少于 10 小时。如果谁不能接受这项要求, 请另谋高就。”Q 教授自己也恪守这一约定。虽然属下的人几乎无一例外 地对此深恶痛绝,可是不照办是不行的。
Q 教授道出自己的苦衷:“70 年代后期我在这个领域占有优势。但 是人们一看出苗头,许多研究小组就像潮水一样涌进来了。虽说真正的 对手眼下还不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继续创新,就绝对保不住领先地 位。世界性的竞争只能靠殊死搏斗。我知道人们不喜欢我的刻板作风。 可是我自己偷过懒吗?要是我不这样子,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Q 教授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进实验室的必经位置。办公室和各实验实 之间的隔墙很矮,上半部装有大幅玻璃,一眼可以看到底。这是美国企 业、工厂惯用的监工方法。谁迟到早退,谁无所事事,逃不脱众目睽睽。
他把企业的严格管理用到学校里来了。Q 是大忙人,除了教学和研究工 作,还身兼几个公司的顾问。出国开会、讲学是家常便饭。但是实验室 随时会接到他从外地打来的电话,尽管他已飞去欧洲或日本都不例外。 他用电话指名要谁汇报工作进展。人不在,或讲不出个所以然,那你就 等着吧!有时他让甲通知乙一件事,要乙立即答话。一箭双雕,用一个 电话直接检查两个助手。
Q 每周大约用一天时间听取下属人员的研究进展报告。轮到 D 报告 时,老板和伙伴照例提出许多质疑。可是 D 阐述不清,原始实验数据零 乱。早该下班了,Q 还决定晚上 8 时接着开会。研讨会开到 11 点,Q 教 授满脸冰霜地说:“我不能容忍马虎敷衍。粗心的人也不可能成为我的 学生!我不想再浪费时间了。这样对我们大家都好。”
D 不久就离开学校了。尽管 D 是自作自受,但总觉得 Q 教授未免太缺 乏人情味儿。一次朋友在 Q 家做客,忍不住问他:“你知道学生给你取 了一个什么样的雅号吗?”不料他咯咯笑出了声。“知道,知道, S1ave driver (驱赶奴隶干活的人)!雅号也罢,浑名也好,我可不管这一 套。我就是要驱赶学生去冲开科学的大门。要不然,对手就会把我们统 统赶到地狱去喂魔鬼了??你信不信,最早提出这个诨名的调皮学生现 在是副教授了。他还常常对别人说我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呢。说不定我 又培养出更厉害的 Slave driv-er 了。”
Q 教授治学颇有一套。使人惊讶的是,他还兼有一点生意人的头脑。
尽管他各方面的收入加起来,比一个州长还要多。可他还是想方设法去 抓钱。大笔的研究经费固然势在必争,小额的资助也决不含糊。他掌握 的全部实验设备价值近千万美元。以他为首的研究组占有相当稳固的学 术地位,尽管大家不喜欢他的为人,说他过于计较,待人刻薄,有时简 直逞凶霸道,不过他毕竟是一个成功的 Boss。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美国学生的课余活动极为丰富多彩。校园内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有 少数族裔的,有同性恋者的,有伤残学生的,有学习方面的,有娱乐方 面的,有职业训练方面的??每天公告栏上贴满了各种课外活动、展览、 演出的告示。其中最活跃的当属体育和文艺社团了,他们的比赛和表演, 常吸引全校师生参加。美国大学生中有许多世界级的体育明星,像美国 大学校际篮球联赛,其水准决不亚于中国的甲级队联赛。遇有校际球类 重大比赛,很多同学自费前往助威,尤其是女学生们那种狂热的情绪,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国学生来去匆匆,常常是踩着上课铃进教室,一下课就各奔东西。 往往一同上了一学期的课,还彼此叫不出姓名,这就需要课外的社交活 动来补偿。事实上,大学生私下举行的小型晚会非常频繁,这是青年男 女寻欢作乐的主要途径。
●毕业盛典
正式向毕业生授予各级学位的毕业典礼,在学校召开的会议中算是最为隆重的大会。庄严而且典雅。乐队指挥的手势抑扬顿挫,仿佛真能 牵动每一个人的心弦。
典礼从集体祈祷上苍开始,随后合唱美国国歌。校董会董事长,校 长、参议员、众议员等社会名流相继发表精心炮制的简短演说。最后是 逐个向学位获得者授予证书。尽管这一切都是例行公事,但人人都要尽 可能表现得完美和得体。这种时候想要了解别人心里在想什么,那是不 容易的。
毕业生们全套札服,穿戴整齐。对比平时教室里的散散漫漫,好像 人们忽然醒悟:这是在母校的最后时刻了!每人得到一本专为毕业典礼 印制的精美的小册子。应届毕业生的姓名分门别类地印在这小册子上, 注明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各种荣誉。多少年寒窗夜读,历尽了无数 大小考试,终于戴上这么一顶说不上漂亮,却也难得的方帽子。
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会从此离开学校。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定,但留 校工作一般是不允许的。可以留校攻读高一级学位,但为数不多。美国 人流动成性。
美国人的观念不同。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学生,哪怕是最钟爱的学生、 到别的单位去工作。即便从最有名的大学毕业,转到不那么有名的大学 任教,也决不算丢脸。起码说明:学生有能力独立工作,有能力在社会 上竞争一个席位。如果只会跟着自己的老师干,大家反而没有面子。只 能赖在老师的卵翼下生存,没有会飞的翅膀,甚至比失业更丢人。因为 失业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社会问题。
各级学位毕业生的大规模流动,造成了各种学派、各种学术思想的
交流。很多大学的系里,没有哪两位来自同一学府;也没有本校毕业的 博士。许多教授都以自己的学生在其他单位独立开创门户引为荣耀。
●大哥大姐进校园
目前美国大学里,年龄大都在 25—32 岁之间,超过入学平均年龄的 “大哥大姐”们为数很多。他们有的业已身为父母,有的则在社会工作 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回到校园。由于生活经验不同,他们一般均比那些刚 从中学考入大学的学生成熟,考虑问题比较深刻,而且多数人学习成绩 也不错。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平均年龄的提高并非一种消极现象。
这些成年学生目前已占在学校学生总数的 43%,他们正在改变着校
园生活。 重投炼炉的成人学生,为数之众可谓前所未有。他们攻读硕士或专
业学位,或继续修读过去未修完的本科学业。据美全国教育统计中心的 统计,自 80 年代以来,大学中 25 岁以上学生的人数升了 19%,从 1981 年的 480 万增至 1991 年的 580 万。
他们究竟为何重返校园?主要动力恐怕是渴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 会。也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些人或工作平庸乏味,或因个人境遇不佳, 在其单位呆着犹如困兽,因此视上学为一条出路。”
对妇女来说,这条路的好处似乎更多。重返校园的青年中,妇女人 数大大超过男子。一所大学理事会调查发现,在攻读本科及研究生学位 的成年人中 59%的人为妇女。
成人教育专家指出,这些妇女大多超过 30 岁,其中不少是刚刚离婚 或分居的。她们突然意识到,她们要靠自己养活子女。教育工作者指出, 一些成年人返回课堂的原因,是经济不景气,难于找到理想的工作。对 许多投炉重炼的学生来说,大学已非人生的一个阶段,而是工作场所。
●文盲何其多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强国,得天独厚,资源非常丰富,经济发 达,技术进步,国力也最富强。
但在美国国内,也并不是一切都是首屈一指的。令人感到惊异的, 美国居然也有文盲问题,而且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现象。美国有 2600 万 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成人有 22%不会读书、报, 16%的人不会写字。 在联合国 159 个会员国中,美国人民的识字率仅列第 49 位。如果依照“功 能性识字能力”的标准,来测量美国成人,则全美不识字的比率,将高
达 20%以上。难怪专门从事扫盲运动的柯佐尔教授,慨叹文盲现象是美 国的国耻。
据柯佐尔教授所提出的研究报告,在成人文盲中,美国出生的白人 仍占极高的比率。外来移民虽大量涌入,却并没有造成文盲增加的现象, 制造大批文盲的,实际是美国中小学教育 30 年来的教育“成果”。
美国的文盲,其成因不外教育、移民、种族、年龄和贫穷,但最具
关键性的因素还是教育。报上曾刊出一则荒谬不经的新闻:波士顿一个 名叫凯伦·莫尔斯的少女,已念完高中进入大学了,她连英文 26 个字母 都还有 18 个不认识。她在校全靠舞弊,拿同学的文章改上自己的名字去 欺骗老师而得升级,并在高中毕业。她是学生会的主席,足球队的队长, 高中毕业时还当选毕业班的班长,可谓出尽风头,又谁知她是一个文盲 呢。
最近《纽约每日新闻》报道,纽约市现有将近 2000 个市立学校的教
师,都是滥竽充数的,他们都未取得所教课程应具备的执照。这个问题 在初级中学尤为严重,1000 个数理化的教师中,就有 40%是不合格的。 初高中的语文教师,也有 35%是不够资格的。
九、丑陋的英国人
金钱就是太阳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人,为拜金时疫所蛊惑,一头栽进了自镀金时 代(1870 年到 1898 年)或爵士乐时代(1920 年到 1930 年)以来,所未 曾有的竞逐物欲之狂潮中。金钱就是太阳,在它面前一切都变得黯然无 光;在最近这金钱至上的 10 年内,只产生了一种英雄人物:有房子、高 级轿车、名画和许多许多钱的那种人。
这种迹象俯拾皆是,不妨看看纽约第五大街萨克斯百货公司为年轻 人家庭提供的圣诞礼物:送爹的鸵鸟皮公事包标价 1650 美元,送妈咪的 皮大衣要 39500 美元,给 5 岁大的孩子玩的微型马自达汽车要 4000 美元。 再去逛逛麦迪逊大街,看看金钱是如何把平凡之物点化成稀世珍宝的 吧:在那里可买到精美一如玛丽·安东妮登上王后宝座时所穿的鞋子, 也可买到 5 件一组的售价为 7500 美元的鳄鱼皮箱。
统计数字和你的感官一样,说明相同的奢华。在 1982—1986 年间, 进口豪华轿车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在 10 年间,拥有第一件皮大衣的人平 均年龄从 50 岁降到 26 岁。阔佬的人数及财富都增加了,过去 22 年中, 美国的百万富翁增加了 6 倍,为数已达 130 万人;1%最有钱者所拥有的 财富,从 1963 年的 31.8%增加到如今的 34.4%。
美国人对金钱的崇拜相当直露,在这种造就大起大落的国家中,钱的标准几乎就是衡量人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与统计境内究竟有多少流 浪家庭相类似,美国另具着眼点机构也会定期进行另一种情调的统计。 比如,美国的《富布斯》杂志每年都会对美同前 400 名最富有的有钱人 进行排名,而后公布出来的富翁家财数字往往眩目得让一般人干脆毫不 知觉。比如在 1993 年,美国的首富华伦·巴非特的资产净值高达 83 亿 元。
所以,美国有钱人的生活状况远非外人所能想像。拿美国最著名的暴发户唐纳·川普的金钱生活来讲,就足以令人吃惊不已。 川普的发迹是在他年轻时的 80 年代,他是搞房地产业而告暴发的。
由于他对自己的形象擅长鼓吹,而且在富豪之中他的确也属于英俊潇洒一类,因此,他很快为全球瞩目,成为当代美国暴发富人的代表人物。 到了 90 年代,由于美国经济大走颓势,使得房地产价格一落千丈,川普 受此带累在 1992、1993 两年度过了一生中最艰困的日子。当时,川普付 不出他举债修建的赌场及其他建筑的贷款利息,他的债权银行在答应再 借给他一些钱款以应急需的时候,对他个人进行了“经济萧条期间”的 私人花费限制。被限制花费的川普,每月的个人花销和家用钱款据悉不 能超过 45 万美元,下一年减低为 37.5 万元,再一年减为 25 万元。
川普在全美国境内著名的私人华厦就有三大栋,每栋房屋都分别有45 到 118 间房屋不等,对有这样排场的人来讲,每月请来维护房屋、洒 扫清洁、修花改草的人就在百余人之谱,每月 45 万的数字这么折算下来 就不太稀奇了。更何况,川普的家居生活还包括了私人喷气式飞机、私 人直升飞机、私人豪华游艇等附件,每月维修费、管理人员的工资开销也都在数十万元之谱。其他如川普自己吃、穿、用等主面的开销更是奢 华,也难怪川普的下堂妻伊凡娜·川普在听说了 45 万一个月这个数目之 后,勉强地概括说:“我想他还是活得下去的。”
现代的美国,是处于自我肯定的传统标准被摧毁的时期,在这种情 况下,金钱变成了确定个人身份地位的指标。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
在一个钞票第一的社会中,人人都争着以这种方法来肯定自我,其 猖撅情形是可以想见的。一位投资银行家说:“我觉得我们再度进入这 样一个社会:一个人的价值,以他所拥有的钞票来衡量,而非取决于他 的才华成就。”另一位银行家补充说:“人们以你的房产及所用的车子 来确认及判断你是不是一个成功者。”因此,这位银行家不断拿自己和 别人比,以确定自己“没问题”。与人聊天时,他想方设法套出别人酬 金多少的秘密,当他去拜访朋友时,则以拍卖会主持者的眼光去量别人 的家私与用物,私下里与自己的财产做一比较,如发现有不如人之处, 就即刻跟进。
这位银行家承认:“对邻居的电视比我的大,或他去年的酬金比我多 10 万美元就激动不已,我自己也很害怕,可是这正是我想打听的,为 什么?我何必为这些事烦心?我需要它吗?我要这么多钱做什么?我花 得了吗?答案只有一个:一切都只为了我要嫌得比他多。我想,我们多 数人心中产生的压力与恐慌都是不健康的。”
这是一场无休止也永远赢不了的比赛,因为如果人人都在某高级住宅区置产,那里房地产的价格马上飞涨,因而想买到相同的“地位”, 就得花更多的钱,这事不久就变成白费力气的运动。这就是一个幻灭性 周期的始末。《纽约时报》最后登了一则故事,叙述了一个年薪 60 万美 元的投资银行家,却觉得自己捉襟见时十分贫困的情形。那不是讽刺, 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这也是一场永远赢不了的比赛。就像一个瘾君子,必须一直增加用药剂量才能得到相同的刺激感。心理分析家发现, 许多财迷幼年时都有着工作过劳无法照顾自己的父母,或者对他们的笑 与滑稽动作未能给予适当的反应,因此孩子永远在寻求那吝于施给他的 赞美与鼓励,金钱能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的,甚至取而代之——它代表 了老板的赞许及鼓励。
但这一场赌博的赌注,总是越抬越高,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孩子要的是人的反应,而金钱所给予的不是人的反应,许多这一类富豪,事 业有成,财也发了,却抱怨生活空虚,没有目的。情况更糟的是,有些 人赚不到足够填满他欲望的钱,就变得非常激动、焦急、好斗、抑郁, 就像断瘾者一样。
即使不是阔佬,也照样在赶这股拜金热。就拿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 来说吧,他们多数人年收入不及 4 万美元,却穿 400 美元一件的雨衣, 他们的女儿也染上了同样的习癖,高中生开舞会,要花 250 美元去租车 子。为了供轿车、买音响、添新装等之需,中学生课后打工的时数越来 越长了,老师只好减少家庭作业的份量。
人们聚在一起聊夭,话题只有一个“钱”字:付房款、买游艇、购 名画花了多少钱,做生意赚了多少钱等等。不但耳朵听到的只是金钱的声音,眼睛看到的也都是金钱的影子。
嫌贫爱富为哪般
自由竞争的美国,造成贫富极度悬殊可以说是必然的,也是毫不足 奇的,财产过亿的亿万富翁美国有 63 人。八大财团所属的 500 家大公司 的营业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3。大公司总经理的年收入可超过 100 万美 元。那些歌星、球星及电影明星的收入更是惊人。摇滚歌星迈克尔·杰 克逊的年薪超过 3500 万。歌手、影星麦当娜年收入 2400 万。阿诺德·施 瓦辛格的年薪 2800 万。硬派小生史泰龙的年薪 1000 万。喜剧演员埃迪·默 菲年薪 2400 万。查尔斯·M·舒尔茨作为成功的卡通片制作商,年进帐 也达 2400 万。这些“赚钱大户”不仅歌声演技受人们欢迎,而且在收入 方面也是美国人崇拜的对象,甚至成为心中的偶像。
与暴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脱贫”,有的 甚至属赤贫。
美国统计摘要称,1992 年,美国贫困人口为 3900 万。1993 年,生 活在贫困线(4 口之家年收入 14763 美元)以下的家庭增至 3930 万,占 人口总数的 15.1%。有 200 余万 15 岁以上的美国人常年全日制工作,仍 无法使家庭摆脱贫困。美国的贫困人口多为单亲家庭、儿童、老人和有 色人种。单亲母亲家庭占贫困户的 1/2; 1400 多万儿童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6 岁以下的贫困儿童为 600 万;印第安人占贫困户的 30%,墨西 哥人占 25%,白人只占 10%。黑人的贫困率是白人的 3 倍, 18 岁以下 的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占 45%,白人仅占 15%。贫困人口的收入只 占国民收入的 4.1%,而最富有的人的收入则占国民收入的 76%。
最可怜的,是那些瑟缩街头的无家可归者,他们上衣缺扣子,袖子见窟窿;膝盖外露,后裆透空;头上那顶凉帽破旧不堪,脚下那双破球 鞋贴满橡胶补丁,手上戴着一副帆布手套,左右两只不一样。除此之外, 披上一张老羊皮短袄,既臭且脏。白天,他们有的蜷缩在白宫和国会山 前花园的长椅上贪婪地摄取冬日吝啬的阳光,有的在高楼大厦旁的暖气 出口处取暖;夜晚则在地铁的拐角处避风寒。
如果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形容今天的美国社会,那是十分恰当的。对于这些穷人,对于那些沿街乞讨者,美国人似乎缺 少同情心。他们是典型的“嫌贫爱富”,他们瞧不起这些人,认为这些 人低能、懒惰、不求进取,躺在美国的社会福利上,只知伸手要救济。 不仅一般美国人“嫌贫爱富”,美国的制度也明显地“嫌贫爱富”, 它的制度明显地偏爱富人。整个美国社会是以财团为轴心运转的,这种 社会制度只能确保富人的利益。富人资产的积累越来越多,而穷人自然 永远贫穷。由于贫穷,穷人只能接受低劣的教育;低劣的教育又限制了工作机会,使他们只能处于低收入地位。 在美国,用同样多的钱,穷人买到的东西比富人少。美国商店经常批量性的抛售商品,价格从优。穷人没钱批量购买,无法享受季节性销 售的便利;穷人在银行没有信誉,不能如期还债,因而获得贷款十分困 难;即使获得了贷款,因无法保证归还期,银行往往借给穷人高利贷; 税务机构也为富人提供许多优惠,如石油耗损补贴,购买价格昂贵的大件物品可以从商店拿到回扣。 总而言之,美国不是损有余补不足,而是地道的马太效应:越有的越有,越没有的越没有。
恣意享受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5%,但 却消耗原料的 25%。1992 年,美国自来水的消耗量足够每人每天洗 37 个澡或冲 261 次厕所。每位美国人的能源年消耗量相当于 3 个日本人、6 个墨西哥人、12 个中国人、33 个印度人、147 个孟加拉人或 422 个埃塞 俄比亚人。美国婴儿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相当于第三世界国家婴儿的 30 至40 倍。
仅从最不起眼的纸的消费上也可见一斑。据美国官方统计,全美国 每年每人平均消耗 85 公斤纸,纸简直无处不在,用得最多的是卫生用纸、 餐厅用纸、包装厉纸和广告用纸。卫生用纸主要是手巾纸和厕所用纸。 美国人家里几乎每间屋子里都放有一个长方形的硬壳花纸盒,里面放着 手中纸,吃过东西、喝过饮料、拿过脏东西,随时可将手中纸抽出使用。 美国人的汽车里也常备有这种手巾盒。有婴儿的家庭还备有一种圆盒装 的湿手巾纸,孩子大小便后,可抽出用其给孩子擦屁股,既柔软,又省 却了用水揩洗的麻烦,十分方便。厕所用纸更是极为方便。
美国人的餐厅用纸更是“浪费”惊人。快餐店的餐具除了托盘外,都是一次性用具,几乎全是纸制品:纸杯、纸盘、纸盒、纸巾,用完餐 后,用托盘一股脑儿倒入垃圾筒内。
包装用纸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大多是一次性的。
在美国,你可以随便拾到扔掉的电视机、沙发床。有一对贫穷的夫 妇收养了十几个孩子,就靠拾垃圾食品度日,日子过得很宽绰。美国人 很少攒钱,多攒钱意味着多纳税。普通美国人有了钱就到各国旅游,花 完了,便回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
这是一家汽车旅馆,每天收拾房间、打扫卫时都会发现旅客扔的东西惊人,例如刮胡子,他们买一次性的胡子刀,一买好几把,用一把即 够了,剩余的新的全扔了,旅馆所供的香皂也是一次性的,体积很小很 薄,房客自备的大的厚的香皂,用过了就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专用于洗 头洗澡的肥皂液,全扔在卫生间了。每天要收拾一大堆。房间里的易拉 罐装的名牌啤酒、饮料在超级市场都是按打买来的,有的仅打开喝几口 就留下了,得一罐一罐倒掉,而剩下的好多罐,尚套在白色塑料套上, 可以饮用的,他们也就不拿走了。他们住一天吃三顿,住两天吃六顿, 全是靠买来吃。美国青年人爱吃的意大利馅饼叫比萨(Plzza),是用很 厚的大方盒装的,并且是外卖餐馆送上门的,因此,价格不贱,他们吃 不完往往弃之而去。如果你以为他们有钱,那就错了。他们一面口袋里 钞票告罄,一面轻易地把食品扔掉。可能是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这点 生活习惯是绝然相反的。当然他们也扔衣服,什么 T 恤衫,牛仔裤,毛 衣,西装,外套等??不胜枚举。所以旅馆打扫房间时,会拾到很多东 西,包括一些可以穿的衣服。有时候有的房客俩口来住两个礼拜,来时 汽车上带了许多必需品,如电炉、保温箱、一些器皿等,可是到第四周
他们没钱付房租了,便开了汽车跑了,几乎全部衣物必需品都留房间里。 旅馆为了腾清房间,继续出租,只好堆在小仓库里,盼他们来领取,可 是从此不打照面了,渐渐地仓库也堆满了。
1988 年,美国大富豪福布斯在摩洛哥做寿,包了好几架飞机把客人 从纽约运去,包了一座豪华饭店让客人居住,寿辰之日放了 300 万美元 的礼花焰火。美国人不以为怪,反而大加渲染,认为那是他的钱,怎样 花是他的自由。
一位富商举办生日晚会,燃点了 15000 支蜡烛,花费 5000 美元。当 有人批评他浪费时,他反而振振有词:“我这样做,为制造蜡烛的工人 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应当受到表彰”!”
有一次一位中国留学生去拜访一位美国朋友,他的客厅布置美观而 别致,尤其是那盏大型枝状吊灯,溢彩流金,满堂生辉。不料,赞赏的 话音未落,朋友却说他已订购了一盏新的了。他说这盏灯已挂了十几年 了,该换了。留学生说,它又没有损坏,不是挺好的吗?他笑笑说,如 果都像你这么节省,那许多工厂就要关门了。看来,凯恩斯的“消费刺 激生产”的理论在美国真是深入人心。
美国大学生的食堂,多采用自助餐形式,每月交 150 元伙食费,每 餐吃多少不限。不少男生牛奶、汽水一下子端 6 大杯,冰淇淋也是一舀 一大碗,反正吃不完喝不了一扔了之。至于浪费的面包、色拉、水果等 就更多了,眼看着那些质量相当好的塑料杯盘刀叉连同吃不完的食品一 次性的“消费”掉了。
美国家庭中的浪费也相当惊人。每个房间往往装着七八盏灯,电视即使没人看也不关。车房摆摊卖货是展示美国胡乱购物、过度消费的一 个窗口,有的人家往往一次要处理掉几套、十几套餐具茶杯,上百件的 过时衣服、玩具,还有数不清的无用东西。许多家庭,人不多,但也得 买两部汽车。数一数街上奔驰的小汽车,绝大多数都只是司机而没有乘 客。旧金山金门大桥过桥费是 3 元,又规定如 3 人同车,则免收过桥费, 但能享受这一优待的车辆微乎其微。在美国如果读到“某家过万圣节做了 1000 个南瓜灯”、“某家布置圣诞装饰,用了 20000 个灯泡,每昼夜耗费几千度电”的新闻,这是很平常的。消费的确可以刺激生产,但暴 殄天物总不该是提倡的理由。
据美国的环境监测部门统计,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要抛掉 5 公斤垃圾,每年达 1630 多公斤。照此计算,整个美国每年要丢弃 62 亿个铁盒 子、42 亿个瓶子、760 万架电视机和 700 万辆汽车。美国的垃圾可排名 世界第一。
债台高筑
美国人似乎不懂得检朴是什么意思。他们讲究吃穿玩乐甚至濒于奢 侈,个人如此,整个社会也如此。
美国地大物博,得天独厚,加以工商业发达,物资供应源源不绝, 不论是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就拿食品商店来说吧,美 国近三十年来的发展趋势是超级市场化,当年到处可以找到的所谓“街 坊杂货店”,现早已销形敛迹,代之而起的却是商业(或买卖)中心,每一个中心至少有一家超级市场,一家百货商店,一家药房,一家五金 器具店,这里的超级市场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品杂货。
穿的东西,诸如衣服汗衫鞋袜领带,更是一排一堆地陈列在衣服店 里,供人欣赏,待人选购。美国人又讲究衣服样式,尤其是女人穿的衣 裳,几乎每年每季都有新鲜样式向顾客们介绍,供她们添置。美国近年 来普遍地推行所谓信用卡制度,买食品买衣服买家具买房子买汽车买各 式各样的用具都可以用信用卡,使人们先购物后给钱、于是,很多人为 了满足他们的物欲,往往工资还没到手,早已经花完,吃的穿的用的争 相购置,人们不知不觉地养成一种骄奢淫逸的习气,不当买的买了,不 当花的花了,目的是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所谓只贪一时的享受,不顾 将来的怎样结局。
因此,美国人凡是做工赚钱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债台高筑, 而囊中“羞愧”的!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大学还没有毕业,一年暑假他拿 了他父亲的一张信用卡,异想天开,在航空公司买了飞机票,到欧洲一 游,住最好的旅馆,吃最好的饭,听最好的剧场演奏,然后,快快乐乐 地回到家中。等到他父亲收到信用卡公司寄回来的帐单一看,大吃一惊, 盘问之下,才发觉是儿子冒自己的名字逛了一次欧洲,共花了美金 3 千 万!
美国人似乎对借债情有独钟。他们从不以借债为耻,而借的越多,银行越信任你。所以,房子是借债买的(分期付款),汽车也是,更不 要说那些日常用品乃至必需的“进口货”。他们能挣会花,花得真是毫 无节制。常常一人吃饱不管家人,常常上顿吃饱不管下顿。在他们眼里 似乎有钱不花才是傻瓜。到手的钱要大把地花,没到手的钱也提前顶支 出去。好听的词儿是超前消费,难听的则寅吃卯粮。据统计,美国人人 均欠债 2 万美元,可说是负债累累了,可是美国人才不把这放在心上。 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话:虱子多不咬,债多不愁。
平民百姓欠债可不必大惊小怪,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美国总统也欠债。尼克松 50 年代竞选副总统时曾在电视上公布他的债务:加利福尼亚 洲住房 1 万美元;华盛顿住房 2 万美元;华盛顿里格斯银行 4500 美元; 欠父母 3500 美元;人寿保险欠款 500 美元。
人人欠债的美国,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又如何呢?诚然,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超级大国,但它也是最大债务国。据 1991 尔的统计,外债累计为 6640 万亿美元。分摊到每个美国人头上,大约是 2625 万美元,加上 2 万美元的个人欠债,真的是债台高筑了。
贪怀、嗜赌、吸毒
似乎不能简单地说美国人是个嗜酒的民族,酒馆也不像英国那样 多,饮酒也不像英国人那样嗜酒如命。但说他们贪杯,恐怕也并不过分。 说起饮酒,应该顺便提一提美国人社交的一种习惯。一家请客人(朋 友)到家吃饭,普通先来一次“鸡尾酒”。客人们一进门,衣帽放好, 主人们先进酒。而一般人饮酒往往是烈性的酒、酒精含量平均 86%左右, 间或有喝葡萄酒或啤酒的,可是其中的酒精含量也不小。酒过三巡之后, 主人才招呼客人们上桌吃饭,而吃饭间,往往用葡萄酒佐餐。饭后,又有所谓“饭后一道酒”,普通用的多半是白兰地或科涅克、咖啡味或者 薄荷味的甜酒,其中酒精的含量几乎与烈性酒如威士忌或苏格兰酒或者 美国所产的“勃班第”相仿。会喝酒的人也许还可以应付,不会喝的人 经过这一次“酒精考验”,好多天缓不过劲来。
除了请客之外,饭馆里聚餐也是同样作风,此外,美国大城市中酒 馆林立,每家酒馆每天都宣传它的“愉快时间”,就是每天下午 4 点到 7 点人们下班时间之际,招徕顾客们到酒馆饮酒取乐。能节制自己的人或 者不受酒店的引诱,或者耐不过友人的情面,陪他(或她)到酒店中喝 一杯两杯再各自回家;但是美国人有相当多数不知节制自己,于是渐渐 养成习惯,变成酒鬼是可预卜的。
在西方国家之中,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是以产酒出名的,尤其是 在法国,几乎人人饮酒,有的人常常讽刺法国人,说他们的小孩儿不会 吃奶时就会吃酒了。但说到饮酒者的统计数字以及酒精中毒者而言,美 国比法国多得多,成为世界上的饮酒者最多的国家。
如果单就六合彩而言,美国可说是个万民皆赌的国家。多少年来, 这已成为美国人最基本的“应知应会”,非但妇孺皆通,而且个个参与。 美国的六合彩由政府经营。在全美境内,除了犹他和夏威夷两州之
外,其他各州的州府都经年累月地一概乐此不疲。
纽约的六合彩的玩法是先到彩券发售处索取填单,想一夕致富者任 意在其中的 54 个号码中选出 6 个号码来涂黑,交钱之后由电脑打出印有 自选号码的彩券并由买者满怀期望地揣回。纽约的六合彩 5 毛钱可填一 个奖单,也就是玩一回,如果所填号码与主办机构定期的电视中当众摇 出的 6 个数字完全相同,中奖人即告瞬间终生有托。由于深入人心的缘 故,美国各地的彩券发售处多如牛毛,几乎每家开在街间的小杂货铺、 果菜店里均有出售。
纽约的六合彩每星期三、六各开奖一次,奖金起点是 250 万美元,如无人得中,奖金则被累积直到有人中榜为止。所以,一旦哪个州中连 续几次无人中奖,奖金数字必定被累积得惊心动魄。每到这时,此喜讯 一定也会在全美境内广为散布。那几天中,该州内也必定有外州车辆在 街头遍寻彩券发售处。更有富人及个别外国财团在精算了中奖几率之后 竟骇人听闻地派人专携巨款亲往购买。
美国的赌事一般来说是抨击不得,这其中不仅只是一个“顺应民意”的问题,甚至还包括美国政府的税收等严重事项,忽略了这一点无疑是 自断财源。拿近一些的例子来看,在 1992 年,全美经营彩券各州的有关 总收入据报高达 115 亿美元,比全美境内日进万金的赌场收入还高 14 亿 美元,为全美各项赌类收入之冠。
而和那些真正的赌博相比,六合彩简直是小菜一碟。 美国各州立法不同,有的允许赌博,有的不许。赌博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赌场、赛马、赛狗、买彩票等。赌场中有各种各样赌具,最简单 的是被称为“吃角子老虎机”的,美国人称之为“独臂大盗”。这是一 种投硬币的机器,活动的声音像老虎嚼食,而且总是吃的多、吐的少, 所以被人们称为“老虎机”。还有一种是一台大机器,里面装满了硬币, 机器不停的滑动,把放入的币推向边缘,将其他硬币挤下槽来,挤下槽 的硬币越多赢得越多。赌扑克、轮盘赌面前也常常座无虚席。
美国有三个世界闻名的赌场: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拉斯维加斯,在内 华达州,另一个是同一个州的里诺。还有一个是后起之秀的新泽西州的 大西洋城。
为了招徕赌客,赌场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拉斯维加斯兴建了 大批豪华旅馆,如有 4000 多客房的“神剑”,有亚热带风味的“金殴”, 阿拉伯式的“神灯”,金字塔形的“黑三角”。客房房价低廉,吃的也 不贵,一般均有自助餐。这些优惠的条件,目的就是要你去赌。
各色的旅行社有豪华客车,负责把赌客送到赌场,车是免费的,条 件只有一个,赌三小时。
正因为有这些方便的条件,尽管拉斯维加斯地处沙漠深处,去赌的 人流仍川流不息。据报纸透露,每年到拉斯维加斯的人达到 2500 万。
来到这里的人,很少能抵挡住赌的诱惑。老虎机硬币掉得当当响, 中大奖的铃声接连不断,方才还是穷光蛋,转眼之间就成了百万富翁, 这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力,其实,赌场是冒险家的乐园。赌博机由电脑事 先设定好程序。大概几万人才有一个中彩。道理很简单,如果赌场老板 不赚钱,他开赌场干嘛?如果没有一人中彩,谁还敢来光顾?据统计, 美国人平均每年在赌博上花掉 4500 美元,1983 年,全美赌徒输给赌场458 亿美元,仅大西洋的 9 家赌场就盈利 18 亿美元。近年来,美国合法赌博的赌金总额扶摇直上。1988 年为 2100 亿美元,1993 年则上升至 3940 亿美元, 1994 年,人们用于赌博的钱已高达 4820 亿美元,赌徒人数比1986 年增加 760 万。非法赌资每年有 300 亿美元。《美国游戏和赌博业》杂志报道, 1992 年,美国赌博市场的赌资流动量达 3500 亿美元,超过 美国当年的国防预算(2900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全年食品开支的一 半。全美赌博业经营者净赚 399 亿美元。者赌城拉斯维加斯的财政收入的 80%来自赌博业,大西洋城的赌博业可为州政府每年带来 20 亿美元的税收。
美国《赌业杂志》发表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美的少年赌徒有 130 万 人,偶而玩玩的少年有 700 万人。有一半的中学生赌钱,在美国大学里,68%的学生有与赌博相关的问题。美国新闻署警告说,再过七八年美国平均每个家庭中可能出现一至二名赌徒。 华盛顿总统在开国之初,曾痛斥赌博是“贪婪的产儿,邪恶的摇篮,害人的罪魁祸首”。然而,今天的美国,赌风日盛,人们嗜赌成癖,华盛顿总统地下有灵,不知该做何感想。 另一个让美国政府头疼的问题是吸毒,如今,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毒品市场。
全球非法生产的海洛因已超过 4000 吨,是 1986 年产量的两倍。在 美国街头出售的海洛因纯度已从 10 年前的 7%提高到目前的 36%。每年 在美国零售的海洛因价值达 40 亿至 100 亿美元。各国的大毒枭争相把毒 品贩入美国,他们与美国国内的毒贩联手作案。外国毒贩把原料和半成 品运人美国,美国毒贩将其加工后再由专人出售。毒贩将 1 公斤海洛因 搞到手后,分装入塑料袋,每袋只有 5%的海洛因,其余的都是白糖和奎 宁粉。用这种方法可以使价格翻番。
20 世纪初,美国的吸毒成瘾者约 50 万人之多,其中大部分是中产阶 层的白人妇女,1994 年的一项统计表明,美国吸食海洛因成瘾的人约 6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贫民成为主要吸食者。越战期间,军队官 兵和中等阶层的白人青年成为主要吸食者。现在,吸食者有向中上阶层 发展的趋势,吸毒的大多是富人。其中许多人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 影星、体育明星和政客。他们有钱,吸得起毒品,从吸毒中寻求刺激。 富人付出高额费用吸毒,使美国的毒品市场生意十分兴隆。1 公斤海洛因 在阿富汗产地售价为 750 美元,到美国暴涨到 15 万美元。
工作、生活的紧张压力和忧虑,对社会现状的不满,精神空虚,孤 独是使瘾君子与日惧增的主要原因。此外,有相当部分美国青年认为吸 毒是一种时髦。在美国,青年吸毒是很普遍的。个别学校里,每五个人 就有一个吸毒。他们甚至嘲笑那些不吸毒的学生,在美国,不赶时髦的 青年也还是有的,很有骨气。但是,有些孩子由于无知和赶时髦,往往 在十四五岁时就开始吸海洛因和可卡因了。最普遍的是吸用时可以听到 轻轻的爆裂声,称为“快克”(crack)的毒品,价钱相对低,但上瘾快。 只要一上瘾,这个孩子就完了。
吸毒的孩子多半家里很有钱,西方社会上有一批毒贩子,专门勾引 这些孩子,赚他们的钱。这些毒贩子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等那些孩子放 学出来,就哄他们说:“吸一次玩玩吧,不要钱。”但是,这些上当的 孩子吸了一次就想吸第二次,就样很快就上瘾,再也摆脱不掉了。
根据美国法律,贩毒者被捕后将判终身监禁。毒贩子们便让十五六岁的未成年孩子在街头巷尾兜售毒品,即使被捉住,因未成年,也判不 了终身监禁。这些小毒贩一周挣的钱相当于一个中产阶级工作人员一个 月的收入。他们有钱没处花,对毒品产生兴趣,吸食成瘾。据说一个少 年每天花在吸食毒品上的钱至少要 10 至 30 美元。有钱时尚可,一旦没 钱就迫使他们为大毒贩卖命或去偷、去抢,女孩子则参加卖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