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不了解的美国(连载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13:40
2008-11-25 19:59
●圣诞佳节贺卡满天
每年的 12 月 25 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故称为圣诞 节,12 月 24 日夜,被称为平安夜。圣诞节的来历,可以上溯到公元 354 年,当时的罗马教会规定 12 月 25 日这一天为圣诞节。这一天本为民俗 的农神节,从这天起日照时间增加,光明与温暖与日俱增。把这一天定 为圣诞节,显示着那稣降生如太阳降生。
相传耶稣是由圣母玛利亚因圣灵降孕而生,是上帝之子。耶稣降生 于耶路撒冷附近伯利恒一家客店的马棚中,因为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 放置那稣,只好把他放在马槽里。天使向牧羊人报告了这一喜讯。同时 有贤士根据天上发现的新星的指引,找到了那稣和圣母,并赠送了黄金 和乳香。
千百年来,圣诞节成为西方社会最隆重的节日,托马斯·杰斐逊总 统称圣诞节是“充满欢笑和盛宴的一天”。
圣诞节家家要摆放圣诞树,这一习俗是 400 年前德国传教土马丁·路 德的首创。他在圣诞夜回家的路上被枫树林上空群星灿烂的美景感动, 于是就扛了一棵树回家,在树权上点起小蜡烛。如今,通常是使用挺拔 的塔形如冷杉、罗汉松等常绿乔木,树上挂满闪亮的纸片、五颜六色的 彩珠、用棉花模仿的雪花以及形形色色的圣诞礼物。树的尖顶放一颗大 星。在平安夜,一家人围坐树下,共进晚餐。饭后,圣诞礼物也在树下 打开,那时,便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大人们便互相致谢、祝福。
圣诞老人是圣诞节的中心人物。相传圣诞老人是罗马帝国时期主教 圣尼古拉的化身。圣尼古拉乐善好施,曾暗地里给一个农夫的三个女儿 赠送嫁妆,并将一袋金子从烟囱口扔进去,恰好掉在壁炉上的一只长统 袜中。所以,每到圣诞节,天真的孩子便会把长统袜口朝上,吊在壁炉 上,期待着圣诞老人的札品。正因有此习俗,许多商店便教人扮成圣诞 老人,他们留着银白胡须,头戴红色尖帽,身穿白皮袖边、白皮领子的 红袍,腰扎宽皮带,向人们,特别是儿童们分发糖果和礼物。
圣诞期间,家人、朋友之间互相赠送圣诞贺卡,井附上良好的祝愿, 已成为美国人不可缺少的节日风景。据说圣诞卡是英国商人约翰·卡尔 卡特于 1843 年发明的。另一种说法是圣诞卡诞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最 初是英国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在节日里奉献给父 母,以示爱心。后来,流行开来,风靡全球。 1990 年,总统布什夫妇 发出了 45000 张圣诞卡。而美国人每年寄出的圣诞卡达 20 亿张。
在圣诞前夜,或圣诞之晨,教徒们会组织歌咏队到各家去唱圣诞歌,
传报“佳音”。圣诞歌曲有《平安夜》、《小小伯利恒》、《东方三贤 士》等。现在,很多孩子加入了报佳音的行列,按例,主人要为孩子们 招待茶点,分发糖果。
圣诞期间,是美国商家的黄金时间,也是平民百姓购物的最佳时机。
圣诞前夕,各商店布饰一新,各种名特新商品全部上架,纷纷举行圣诞 节削价大甩卖。美国商店一年两次大甩卖,一次在 7 月,一次在圣诞节 前。人们辛苦了一年,兜里有了钱,都想趁此机会好好享乐一番。商店 里彻夜灯火通明,人潮如流,货架上的物品,琳琅满目。据统计,圣诞 节期间,商店的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 25%至 50%不等。
圣诞节当天,也是家人团聚、共进节日盛宴的日子。产于美洲大陆的火鸡,是流行的圣诞大菜。圣诞餐有时在中午,有时在晚上,通常不 请外人。如果你单身一人,又身处异国他乡,也会被美国人邀请到家中, 一起享受圣诞的快乐。
有趣的是花圈,这在中国只有在丧事时才用,而圣诞期间美国人家 家门口都挂着花圈。在美国,花圈是喜庆之物、挂花圈才能表现节日的 欢乐。
民族习性 令人费解
●两个 C 和三个 M
中国学者黄秋耘考察了美国社会生活的特点,他得出的结论就是两 个 C 和三个 M。
第一个 C,就是 Computer,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一 时半刻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煮饭就得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煮熟了就自 动停火,不会煮糊了饭,或者煮成夹生饭。商店用电子计算机算帐,哪 怕你只买了两角钱东西,帐单上面也开列出一大串数字,计有:买 A4091.999(即明信片)商品两件,每件单价 1 角,两件合计 2 角,纳税1 分,共计 2 角 1 分,付款 2 角 5 分,我回 4 分。帐单上开列得清清楚楚, 一丝不苟,全部过程只要 5 秒钟时间。假如要用人工计算,开出帐单, 最熟练的售货员恐怕也要 3 分钟吧。在美国,“时者金也”,用 3 分钟 去做两角生意,谁也不肯干这样的蠢事。
依此类推,汽车进出停车场,旅客进出飞机场,以至大工业生产, 炼油炼钢,酿酒制糖,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指挥,天空中的飞机导航?? 一切都得依靠电子计算机来控制,一旦电子计算机失灵,就会造成滔天 大祸。
第二个 C,是 Competition(竞争)。且不说小姐们选美,运动员们 争冠军,使出浑身解数,争个你死我活。据说每一场橄榄球赛或足球赛 中,少不了都有几个人头破血流,脸青唇肿,甚至折胳膊断腿。就拿做 生意来说,电视广告每分钟收费几万美元至十几万美元,无非是吹嘘本 厂的产品如何价廉物美,坚固耐用,汽车走完 10 万英里以后,依然完整 如新,和刚刚出厂时一模一样,还能爬得上 70 度角的斜坡。别的牌子的 汽车走完 5 万英里就变成废品了,只好送去回炉炼铁。总之,商战之激 烈,不亚于战场上决胜负、定存亡的厮杀。
甚至最“神圣”的科研工作,为了竞争,也得互相保密。同在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的学士、硕士、博士们,我搞出来的数据,你休想多看一 眼,否则你利用了我的数据写出科研论文来,光荣、名誉、金钱通通归 你所有,我岂不是吃了大亏。一下班,都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锁进自己 的柜子里,看得比国家的最高机密还要严重。行行都在竞争,人人都在 竞争,别人取得成功,我就少一份取得成功的机会,这是生死攸关的大 问题,就是在父子兄弟和至爱亲朋之间,也绝对不会礼让的。
除了两个 C,还有三个 M。
第一个 M 是 Money (金钱)。在美国看来,有钱就有了一切。哪怕 人命关天,假如你拿出二三十万美元来收买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干 掉你的仇人,真是易如反掌。不错,美国是讲法治的,据说在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不过,假如你腰缠万贯,富若石崇,不吝惜花十万八万美元 以至几十万美元,在法庭上,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而且可以 用不着当事人操心,你的大律师自有神机妙算,曲的可以说成直,直的 也可以说成曲。在美国,大律师老爷真是威风八面,八面威风,连法官 老爷和警官老爷都要怕他几分,让他几分。
在美国,亿万富翁,幕后之总统也;千万富翁,幕后之部长也;百 万富翁,幕后之州长也。总统的任期不过 4 年,连选连任的也不过 8 年, 而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百万富翁??等等,乃终身制甚至是世袭制的 职务,荫及子孙。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其子为洛克菲勒二世,其孙为洛 克菲勒三世??只要石油公司不垮台,大概可以传至千万世而无穷。试问,罗斯福的子孙,杜鲁门的子孙,艾森豪威尔的子孙,肯尼迪的子孙, 卡特的子孙??而今安在哉?此所以美国人重富而不重贵,重钱而不重 权也。其实,真正掌握美国之舵拥有扭转乾坤的力量的,还是那第一个 M, 金钱。美国昔称“金元帝国”,今称“绿底帝国”(美钞是绿色的)。 绿底帝国的真主,还是绿底,更确切他说,是持有大量绿底的人,这一 条是天经地义、无可怀疑的。
第二个 M,则为 My 或者 Mine (我的)。美国人多数都是个人主义 者。我的财产,我的事业,我的住宅,我的汽车??自然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甚至我的狗,我的猫,我的金丝雀儿??谁敢损害它们一根毫毛, 都非赔偿不可,绝不含糊。大学里一位男士在教室里吸烟,吞云吐雾。 教授先生见状勃然大怒,要将那个吸烟的大学生赶出教室。谁知他不慌 不忙,理直气壮地抗议道:“先生,我交了学费,就有在这里听课的权 利。先生,请您注意,这是我的权利!”“我的”二字,果然法力无边。 教授先生只好忍气吞声,继续讲他的课,任由那位大学生吞云吐雾下去。 第三个 M,则是 Movement (变动)。美国人喜欢变动而不喜欢稳 定。一两年间搬几次房子,换几次工作岗位,算是正常的。一辈子离几 次婚,又结几次婚(不结婚就用不着离婚),也是正常的。又比如用汽 车吧.好好的一辆汽车,使用了不到两年,非卖掉它换一辆新的不可,买
不起新的,半新半旧的也行。其实新的并不见得比旧的好到哪里去。
这两个 C 和三个 M,可以说是精炼地概括了美国社会生活特点及美国 人待人处事的行为原则。
●上帝在美国人心中
1956 年 7 月 23 日,美国国会批准了美国的箴言是:我们相信上帝。 美国人特别重视宗教,信教的人尤其多,大约有 95%的人说他们不是属 于教堂就属于宇宙,宗教活动也十分活跃。《圣经》是美国最畅销的书, 每年要售出或发行 900 万册。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是宗教信徒最多、教徒中文化程度最高、教派最为复杂、宗教活动最活跃的国家。美国宗教的活力在世界上也是 不多见的。从童年时代起,宗教教育就开始进入美国人的生活,但单亲 家庭、父母离异的家庭或父母双缺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所受的宗教 影响,显然不及正常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大,这些人长大后对宗教的态度 相对要淡漠一些。
令人费解的是,在宣称信仰上帝的人中,有 58%的人并不常去教堂。 从表面上看,这个似乎矛盾的事实表明,在这个国家中,人们多半或许 愿意私下崇拜上帝。同对也表明只有少数人怀有很 深的宗教感情。
由于年龄、性别、所在地区、种族及宗教派别不同,在参加礼拜活 动的人中,存在着很大差别:
从年龄上看,上年纪的人比年轻人去教堂的次数更多。比如 50 岁以 上的人中,去做礼拜的有 48%,而 30 岁以下的人中,只有 33%的人去 教堂。难怪有人戏曰:也许年龄的增长会使人越来越靠近上帝。
从性别看,女人无疑比男人笃信宗教。一般情况下, 46%的妇女 经常出入教堂,只有 33%的男人常去教堂。
那么,上帝的形象是什么呢?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 1986 年曾就一 系列有关上帝的有趣问题进行过一次调查。
68%的人说上帝更像主人而不是配偶。
65%的人说上帝更接近于父亲的形象而非母亲的形象。只有 7%的人 将上帝幻想为母亲的形象。
17%的人把上帝看成是情人,而 58%的人把上帝想像为审判者。
44%的人说上帝更像一个朋友而不像国王。
49%的人把上帝视作救世主。
37%的人说他们把上帝看作是创世者。 由此不难看出,在美国,人们与宗教的联系几乎就像生活中任何一
件事一样普普通通而又必不可少。可以说美国人信仰上帝,但绝大多数 人认为,礼拜和有组织的宗教活动必须是一种私人的事情,要完全与政 府相分离。上帝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确实具有个人的意义,上帝以父 亲的形象出现,是宇宙的主宰,为人们进行道德、伦理及与宗教有关的 事物方面的仲裁。
最近,美国最大的杂志——《读者文摘、和权威的盖洛普民意测验 中心在全美各地对 1500 余名 18 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了一次有关宗教的 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对宗教的“热情”在经过过去 20 年的“持 续下降”后又出现了“急剧回升”。
宗教的“复苏”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美国人对祈祷态度的变化。被调查的人中有 87%坚持每天做祈祷。有趣的是,每天做祈祷的人中竟有 许多人根本不信教。不过,祈祷者多为老人、病人、穷人和文化程度较 低者,但如今,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祷告大军”中,富人、学者、青壮 年等比比皆是!
另据调查,他们之中约有一半的人是在祈祷时与苍天“对话”,为自己、家庭或亲朋好友谋求“帮助”,或向上帝“谢恩”,希望“继续 得到庇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其中包括刚刚学会祷告的“新手”) 把这种与神的“精神交流”当作一种“精神安慰”。
这种“宗教热”还表现在美国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全国有 1100多个电台,200 多个电视频道专门播放“宗教节目”,而且渴望进神学院 “深造”的中学生日趋增多。就是在一般大学,有关宗教的课程也常吸 引了众多学生,变得越来越吃香。
不过,也有许多人对现行的各种宗教并不感到合胃口,因而企望加入新的宗教。可以这么说,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宗教的选择上, 比上一辈更为“自由”和“独立”了。
●喜欢迁徒的“游牧族”
美国人没有户籍的概念。你要住哪里都可以,只要你能生活下去。 警察也不管哪座房住的哪家,你要搬家,也不用到警察局报告。买火车 票、飞机票也不用身份证之类,就是住旅馆,也不用任何证件。只要有 钱,或是凭信用卡,或是凭汽车驾驶执照,你可以到天涯海角,可以住 任何等级的房间。这些规定和制度,都给美国人的迁徙提供了方便,美 国人也就成了世界上迁徒最多的新“游牧”民族。
美国人的喜欢迁徙是有传统的。早期的外来移民离开东海岸原有的 英国殖民地,沿着各条河流,穿过山间隘道,浩浩荡荡朝前推进,向西 部边疆不断稳步迈进,哪里有财富,就往哪里搬家。机会的诱惑吸引着 他们从东到西,从农场到乡镇。这个过程,持续了几乎 300 年之久。对 他们来说,边疆一词不再是指划开两国的一条界线,而是文明与未开垦 的土地之间的一条随时可以变动的边界。在这片辽阔而荒凉的土地上, 首先是生存下去,然后进行开拓。他们在一棵树不长、杂草丛生的荒野 捕杀野牛,在炎热似火的夏日垦荒种地,在寒风刺骨的冬日伐木狩猎, 在水草丰盛的原野上圈地养牛。这段艰苦的历程对美国人的性格起了深 刻而又持久的影响。它加强了人的独立精神,开拓者走在政府的前头; 而不是落在后面。它要求自力更生和充满自信。它提倡人人平等的意识: 个人的才干能力比他们本人或父辈的身份地位更重要。它激发并培育了 一种不甘寂寞、热切好动的性格。当时那种“渴望变革,勇往直前”的 精神,至今仍能在美国人身上看到。它促使美国人“站起来,朝前走”, 到新的地方去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它又造就了美国人的顽强坚韧,软弱 无能或缺乏毅力的人在边疆是无所作为的。最后,这段历程大概也促成 了一种在美国人中间经常可以发现的特性:无论时势好坏,他们总能顺 利地从这个国家的某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无论来到哪里,他们都 能安全生活,迅速适应环境。
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无法和美国相比拟的。
这种迁徙,直到今天仍在继续。仅 1991 年一年,就有大约 4000 多 万美国人,即平均每 5 个人中就有将近 1 人举家乔迁。无论经济境况如 何,这种已成为美国特色的一年到头永不休止的搬家热仍然流行发展, 甚至有人已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乔迁运动”,这种运动也在促使美国人 口的地理分布状况不断变化。
●男人莫问收入 女人莫问年龄
美国人十分注重个人隐私,尽管乍一接触,美国人会给人一种慷慨、 热情大方的感觉。一般习惯,在道途相遇,不论识与不识,多点头招呼, 说声“哈罗”。但对其私人生活多予隐密,如系初交朋友,不宜与之“闲 话家常”。美国人还不喜欢别人打听他们的个人事,也不喜欢外人随便 打搅他们。美国人从周一到周五拼命工作,到了周未和节假日喜欢举家 合欢,或外出游山玩水,不欢迎外人“掺和”。在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 中,礼貌像一条防线,把人隔开了。英文 PRIVATE 的意思是私人,也是 秘密,保密。互不干涉的另一面就是互不关心、互相设防。由于居住房 屋系个人及家庭私生活的范围,无论何人,不可随意入侵。即使原是一 家人,既已分开住了,想见面仍得事先约定,不能随时前往,正如同居 一屋的人,由自己房间去到别人房间也得先敲门,获得许可,才好进去。 如果你不打电话或者不事先约好就去登门拜访,美国人会很不高 兴,不约而来的做法跟不敲门就推门进入一样,这在美国是非常不礼貌的。
尽管美国人相互了解的进程比较快,但也还是有一些问题是需要回避的,这些问题往往被认为是纯属个人的隐私,因此问这类问题就显得 粗俗和无礼了,这些问题包括一个人的年龄、经济情况、衣服的价钱或 个人财产、宗教及性生活或感情生活。一般人难以想像,美国人会把工 资保密到何种程度。除夫妻互相了解工资情况外,往往父母与儿女之间、 兄弟姐妹之间、姑嫂妯娌之间,均不知道对方工资多少,他们也从不打 听和关心对方挣多少。至于年龄,更是敏感的话题。当他们想了解对方 年龄时,常常用间接的迂回的巧妙的方法,如称赞年龄大的人显得年轻, 对中年人,则从交谈中根据对方的学历、经历来推测。
由于美国人注重隐私,彼此森严壁垒,因而造成泛交容易深交难, 这是美国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美国人的交际面很广,而且外表很 友善,但是他们不喜欢深交。因此,美国人相互之间的友谊不能持久, 尤其是意大利裔、法国裔和西班牙裔的美国人。
美国人跟同事和邻居之间的友情往往因为工作调动或搬家而突然中 断,许多人还不辞而别,到逢年过节时甚至连张贺年卡都不会寄,这种 “人走茶凉”的习性,可能与美国人的“游牧民”(爱搬家)文化有关。 也可能和美国人注重隐私有关,美国人不像希腊、中东以及许多南 美人在一起谈话时,彼此站得很近,而且通常在谈话谈得投机时脸也凑 近在一起。美国人觉得太近了显得尴尬,因而常会后移几英寸。研究发 现,他们感到最舒适的距离大约是 21 英寸以外。在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 两人谈话的距离甚至更远,这种较大的空间,造成了一种微妙的尊贵和 敬重的气氛。这个距离问题几乎总是无意识的又是值得观察的、有趣的。 这种差别也反映在坐着在一起谈话时人们之间所保持的距离上。在 美国,即使在拥挤的电梯里,人们也试图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而在巴黎人们则顺其自然!
虽然美国人在谈话时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但他们也通过手势传达 大量的信息——不仅仅是用手势而且也用手接触对方。他们把一只手搭 在一个人肩上或是用一只胳膊搂住他表示同情和友好;在开玩笑时,他 们用胳膊时轻轻碰一下另一个人表示故事十分有趣;轻轻拍拍某人的臂 表示让他放心;摸摸小孩子的头表示喜欢他;他们乐意拉住某人的胳膊 送他穿过街道或给他指路。一方面保持距离,一方面又拉近距离,在距 离问题上,美国人还真是一下子让人捉摸不透。
●痴迷的动物情结
美国人似乎有喜欢动物的天性,他们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感情。 白头鹫是美国的国鸟,又称秃鹰。它是产于美国及加拿大的一种巨型鹰,外貌美丽,性情凶猛,有“百鸟之王”之称。其实白头鹫的头部 有丰满的羽毛,并非光秃。秃鹰幼时全身披黑色羽毛,长成后头颈羽毛 变白色,老时尾部也相继变白。今天它已成为美国的象征,它不仅出现 在国玺上,也出现在国徽和其他旗帜及硬币上。
不仅对待国鸟如此,在美国无论是在城市公园,还是郊区住宅区, 都能见到野生的各种鸟类、松鼠等,他们大胆地在人们周围蹦跳、觅食 与游人嬉戏。美国人喜欢动物,他们强调保护动物,认为动物是人类的 朋友。
中国留学生沈小彼住进美以美大学宿舍的头一学期,碰见一件趣 事:她厨房后门外屋沿下的门灯边上,被麻雀掏了一个大洞,麻雀在里 面筑起了窝,每天掉下许多鸟屎和干草。她虽不像有些人那么迷信,认 为鸟屎落在头上会倒霉,但一旦那稀乎乎的鸟屎正好落在身上,也够恶 心的,为此她跑到学校房管会办公室去要求修补房子。值班的女士让她 先在记事本上登记填表排号,她一切照章办事。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左右, 一位上着短袖运动衫,下穿一条毛边露膝牛仔裤,留着络腮胡,梳着马 尾头的年轻人来敲门,说要修房子。她想这下终于可以把后门外彻底清 扫干净,倒垃圾也不必再从前门绕了。于是请他进屋,向他指明了破洞 的位置,趁他东张西望比比划划估量工程大小之际,按国内的习惯先给 洋老师傅递上一罐冷饮。达拉斯夏天的温度在华氏 100 度左右,大热天 出门干活够辛苦的。出于礼貌她主动和他攀谈,她说:“很高兴盼到您 来,这个洞破了很久,小鸟在这里做窝,搞得后门外很脏,昨天我已看 见有四只幼鸟探出头来了。”他竟然神采飞扬地追问:“什么?什么? 有四只?是真的吗?”她说:“当然是!”他吹了一声尖啸的口哨,收 拾了一下工具箱就要走。她问:“先生,您忘记带什么东西吗?”他说: “没有,但是很抱歉,这房子我不能修了。”她说:“为什么?”他回 答说:“女士,你刚才不是说你看见 Baby(婴儿)了吗?目前 Baby 正在 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如果我把鸟窝拆除, Baby 无家可归,我就会受 到保护动物协会的控告。”她问:“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修呢?”他说: “小鸟长大飞走以后吧。不过如果它们提前搬迁,你可以再到房管会去 申明一下,告诉他们可以动工了,我再来。”说完背起工具箱,两手对 鸟窝抛了个飞吻,又对小沈说:“女士,再见,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然后哼着小曲转身离去。一直等到小沈搬迁,小鸟还是没有挪窝。当然 也就不会有人去动它。
加利福尼亚的威尔逊先生投资的养鱼业,非常兴旺。随着渔业的不断发展,以食鱼为生的海鸟也成倍生长,这给渔场的经营管理造成了很 大的难度。他本想订做一批大网把鱼塘遮盖起来,无奈造价太高,得不 偿失,又想不出别的高招,只好有空就拿沙子猎枪打鸟。老头过去在海 军陆战队当过兵,枪法挺准,他边打边埋干了好几年。其实本来大部分 美国人的生活习惯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威尔逊 先生的庄园又很背静,里面有啥情况是不易让外人觉察的,后来之所以 吃上官司,那是因为渔场有一名雇工,经常请假误工,还把鱼偷出去卖 了换酒喝,而且屡犯不改,才被威尔逊先生解雇,此人怀恨在心,一状 告到检察院:检察院派出了多名侦探,明查暗访,挖坑取证,经初步查 证估算,威尔逊在 10 年之中枪杀海鸟达 900 只以上,因而被起诉的两项 罪名成立:(1)非法枪杀海鸟 900 只以上,(2)非法销尸(鸟尸)灭 迹。严重违反了自然资源保护法,量刑最高可判监 30 年之久。初审此案, 威尔逊被判重刑,后来花了一大笔律师费上诉,拆腾了两年多,法院最 后才改判罚款 29000 美元,外加坐牢 13 个月,经历这番波折,他心力交 瘁,为此下决心卖掉鱼塘,并承诺法院在 4 月 4 号下午 2 点之前准时报 到服刑。
美国的法律也很有趣,有很多条款就是保护动物的。得克萨斯州的 法律明文规定,凡参加钓鱼者除需交 13 美元购买一张全年通用的钓鱼许可证之外,另外允许垂钓的鱼类的品种、尺寸、数量均有不同的限制。 举鲈鱼为例:
(1)凡钓到 18 英寸以下的鲈鱼,必须立即放回水中,不许带走, 否则将以破坏自然保护法论处。公园巡警经常拿尺子来量,违者轻的每 条罚款 200 美元,超量过多还要招警扭送法院法办。
(2)钓到 18 英寸以上的鲈鱼,每人每天也只准许带走 5 条(重量 不限)。若两天连续垂钓,则需先将第一天所得的 5 条拿回车中包装好, 不可将两日所得,放在一起,否则以累积计算,每超一条要交罚金 200 美元。
在美国,打猎是严格控制的。被列为狩猎对象的野生动物,大都繁 殖过多,通过狩猎来控制它们的数量。打猎要办执照,办照前还必须去听 10 个小时左右的狩猎课,内容是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和如何使用枪 械,以保证安全。狩猎时间也有严格规定,每年只有固定时间,通常都 要避开野兽的繁殖期,每天的时间也有规定,只有日出前半小时至日落 后半小时可以进行,夜间是不允许的,这是怕夜间狩猎会惊扰其他动物 的休息。
每年对批准狩猎的动物数量也有规定。如加利福尼亚州近年批准猎 熊每年不超过 1200 只。一旦达到数量,便会马上通知狩猎人员,同时执 照作废,严禁继续猎熊,如有违反,将会受到严厉的罚款,甚至坐牢。 这种种规定,还真有点“计划经济”的味道。这一切,都是以保护动物 为前提的。
猎到了动物,要将执照夹在动物耳朵上,同时写明猎获的地点、时间,并向管理人员报告,指明运出动物的路线。管理人员要敲下动物的 牙齿,判明年龄,并存入电脑,以求掌握自然界中动物生长的规律。
美国人对动物的痴迷,甚至在遗嘱中把财产留给宠物,美国人似乎认为动物也可以接受遗产,而这往往使遗嘱执行人感到头痛。美国北卡 罗来纳州的一名寡妇把价值25万美元的遗产赠予她的两只金丝雀和一只 猫。一天,一只金丝雀突然死亡。律师怀疑是那只猫“图财害命”,企 图分得更多的遗产而咬死了金丝雀。于是,他下令对金丝雀进行尸检。 结果证明这只猫是清白无辜的。
美国马里兰州一个男人把财产全留给了妻子,但是规定,他妻子必须保证他的爱犬享有比他本人生前享有的更多的自由。 这就是美国人的动物情结,如此深情,真是说也说不清楚。
●美国人怎样打扮
美国人衣着比较随便,但却比较注重发型。他们花在头发上的时间 和金钱是相当可观的。中年人和职员发型力求庄重、大方、美观。青年 人就不同了,他们追求的是“出位”抢眼。于是,有人披头散发,有人 留一撮毛,有人剃阴阳头,有人头上梳着数不清的小辫。有的女士剃成 男发,有的男士却烫个满头花。美国人的头发真是变化莫测,让你眼花 缭乱。
涂脂抹粉是女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宴会或社交场合,更是 刻意修饰,着力打扮。这既是礼仪的需要,也是对美的追求。女士们的化妆品是随身携带的。在公共汽车里,在地铁中,常常会看到女士们掏 出小镜子,仔细修饰打扮。而且年龄越大,化妆越勤,他们认为,年轻 人不化妆也漂亮,而老年人不化妆不更难看了?因此,在美国随处可以 见到那些肌肤臃肿,但脸上却描红画绿的老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美国人喜欢戴首饰。女人喜欢戴戒指、耳环、项链。她们喜欢 14K 金的,因为做工比较容易出花色,而且色泽也鲜艳,价钱相对便宜。另 外,她们往往不戴贵重的宝石、玛瑙、珍珠之类,而以假货代之。这可 能和美国社会治安状况有关,戴了真的常常被抢,那样损失惨重。不如 戴假的,抢了损失也不大。就连有名的电影明星、歌星之流,她们也愿 意戴假的,假货一时成为时尚。而且你戴了假的,别人也未必知道你戴 的是假货。近年,美国男人也不甘落后,耳环、戒指、项链不单是女人 专利,男人也亦步亦趋,而且锦上添花,还要戴鼻环,甚至有戴锁链装 饰物的,而黑人和印第安人花样更多,他们十个指头戴满戒指,脖子上、 腕子上也戴满名目繁多的饰物,任你叫也叫不出名字。
●美国女性的三小件
美国女性有三件东西离不了,那就是刮胡刀、漱口水和咖啡壶。 美国小姐女士都有把刮胡刀,用来剃腋毛和手毛脚毛。在洋人眼中,男人一身毛茸茸,被视为性感,所谓男性雄风,就是虎背熊腰加上茸毛,但女性汗毛浓密,却被认为不够秀气,失却女人味。洋小姐以保持四肢 光滑无毛为美感,汗毛稍有增长,即会紧张兮兮,马上泡进浴缸,拿着 刮胡刀弄个滑不溜丢才敢见人。所以,女性专用淑女型刮胡刀 Lady Shaver 在美国十分畅销。
一位美国小姐苏珊,她习惯每周修毛一次,她说从前在比较有水准的学校,女性手足茸毛显现,会被老师和修女斥之为粗率、不整洁、没 教养;腋毛外露,就是不修边幅、有失斯文。于是,打从中学时期开始, 刮胡刀人手一把。
漱口水非用不可,美国人如是说。美国人对自己的口腔气味很敏感,因为他们接吻频频。情侣们从早吻到晚,男女老幼见了面总是亲这里吻 那里。吻是爱也是礼貌,吻表示喜欢也表示高兴,嘴对嘴外,脸颊、额 头、颈项、手背??身体上无一部位不可以吻,没有漱口水,她们的日 子怎么过呀。
有一首歌叫《没有了你》,如果将“没有了你,一日难挨”的歌词, 改成:“美国人没有了咖啡,一日难挨;欧洲人没有奶酪,一日难挨。” 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据盖洛普民意调查报告,美国约有半数人不吃早餐。美国人早餐不 吃没有关系,咖啡却非喝不可。早上碰面,他们看来一脸倦容,待喝了 咖啡,才能打起精神。苏珊说,一天她来不及喝咖啡,讲课时觉得头昏 脑胀,终致摇摇欲坠,要校役端上一杯咖啡,才告神志清醒。
“我们就是离乡背井,行囊里总不忘放进一只咖啡壶。”露丝说。 有人来访,奉上现煮咖啡,是很普遍的待客之道。美国人喝咖啡,一杯 不嫌少,两三杯又不嫌多,通常一定续杯,总之有咖啡则欢。美国人一 般并不介意罐装咖啡,但讲究格调者必喝现煮咖啡,咖啡壶是他们家里最宝贝的器具。
●“3”与“13”
“3”并不是美国文化中唯一的模式数字,但“3”在美国文化中分 布得更为广泛,人们经常发现两种交替的分类方式:一种是二分式,一 种是三分式。
在民间语言中,人们给某人以 3 次欢呼,每次为:嘿!嘿!乌拉! 而不是 2 次或 4 次;英语字母表一般叫做 ABC,而不说“AB”或“ABCD”。 在欧美民间传说中有三兄弟、三个心愿、三个神秘物,还常有等待三天 或持续三天的战斗。笑话是现代神话故事。在笑话中,通常有三个主角, 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英国国教派牧师、基督教牧师、犹太 教牧师;或者一个棕色头发的人、一个浅黑色头发的人、一个红色头发 的人。从结构上看,这类笑话一般有 3 个行动次序。“3”在其他领域的 美国民俗中也同样常见。美国民歌的许多歌曲中,歌词有重复三遍的句 子,其后才是最后结束的句子,还有,重复 3 次的是一个词或词组:“划, 划,划你的船”;“玛丽有只小羊羔,小羊羔小羊羔”;“你可认识卖 松饼的小贩。卖松饼的小贩,卖松饼的小贩”;“你见过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小姑娘吗?”数字“3”在美国迷信中也占有相当显赫的位置。有时候它象征着幸运,如“第三次真是妙不可言”。有时,恰恰相反,如“当了三次伴娘, 却从未做过新娘”:“一根火柴给三个人点烟肯定倒霉”;“第三次沉 下去了(即淹死了)”。与迷信习俗一样,谜语也呈现出三分式。著名 的斯芬克斯之谜即是一例:“早晨四条腿行走,用四肢爬行(婴儿时期); 正午两条腿行走(青壮年时期两腿行走);日暮三条腿行走(老年时行 走须拄着拐杖)。”
数字“3”也存在于团体游戏项目或体育项目中。在全民性的体育项目中,“3”更是随处可见。棒球有 9 个队员,比赛 9 个回合;3 个守球 方,3 个攻球方;有第一、第二、第三垒之分;有左、中、右 3 个场地; 还有 3 个裁判。而且,击球和守球的平均得数都根据 3 个场地计算,投 球得分包括 3 位数字,比赛记录表一般有“跑动、出击和失误”,全都 遵循着三分模式。
我们还可以从美国的其他体育项目中找到更多的例子,但是令人注目的恐怕是在赛跑中,只有前 3 名优胜者,才会得到正式承认。同样, 在赛马中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美 国体育项目中,不仅仅存在获胜和失败两种可能性,还有第三种可能性, 即并列或平局,使比赛结果变为“获胜、失败或平局”,这与三分思维 是一致的。连体育比赛时啦啦队的助威声也由 3 个词语组成:加油,伙 计们,加油!
民间文化中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是与命名习俗有关。在美国文化 中,大多数人的名字都由 3 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可以开头字母缩写。 例如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可写
成 JFK。同个人一样,各种组织也都以 3 个词语来命名。典型的组织如: AAA (美国人类学协会), AMA (美国医学协会), KKK (K 党)。
有些机构的名称不只 3 个词语,但是,其大写字母缩写形式却只有 3 个, 如: DAR (美国革命之女协会),PTA (家长教师联谊会), CIO(企业组织代表会)。美国三大电视网的名称分别为:ABC(美国广播公 司), 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NBC,(全国广播公司)。事实上, 每一组大写的缩写字母几乎已取代了其所代表的词语: DNA(脱氧核糖 核酸)。大家所熟知的美国的缩写形式是: USA。
民间语言也为美国文化三分模式提供佐证。美国修辞传统的范例为 三分结构,如:自由、平等、博爱,美国政治术语也偏爱三分式,如生 命、自由和幸福;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许多的发令或仪式也秉承同样的传统。竞技开始前的口令都是 3 个词语:各就位;预备,跑;或者:各就位,瞄准,射击。拍卖用语“第 一次叫价,第二次叫价,成交”和“叫价,叫价,成交”,就是例子。 戏院门口招揽观众的叫喊声是:“快,快,快!”后面一般再加“紧跟 上”3 字。美国法院的审判也提供例证。其一是“听好”或“肃静”都重复 3 次。其二是证人的宣誓。证人宣誓时法庭要求他讲“实话”重复三 遍,他宣誓要“说实话,全说实话,只说实话”。在婚礼时,还得做出 “爱,敬,从”的承诺。
就文化模式研究而言,服装同食品一样,也能够给人许多启迪,许多衣服都有 3 种型号:小、大、中。美国人穿衣服都穿三层。男性运动 衫的前面往往钉三粒扣子。夹克衫外面的口袋一般也是二个,男子往往 在上面的那个口袋里放一块手帕。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交通灯一般分 成三部分:红灯/停,黄灯/小心,绿灯/行。高速公路上通常有三条车道, 中间的一条创造一个与美国政府态度有关的隐喻:左派、古派和中间派。 自由通道标志一般列出三个出口,汽车上的变速装置按传统分为开车、 空档、倒车三部分。这种装置可能给人一种必须如此的感觉。有些牌号 的汽车质量也分三个档次,尽管有关一流车、二流车和三流车的概念被 巧妙地掩盖了起来。
同样是数字,美国人似乎极不喜欢“13”,可以说,他们处处。忌讳“13”。以致许多高层建筑物没有第 13 层楼,即使有的有第 13 层楼, 住户也把它当作第 14 层,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门牌标号也是如此。在 美国宴会上不能 13 个人同坐一桌,也不能有 13 道菜。他们认为“13” 不吉利,会给人带来不幸。这一忌讳的来源,据基督教《圣经》中讲到, 在“最后的晚餐”上,那稣同他的 12 个门徒一起吃饭,其中犹大为了贪图 30 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权者,并亲自为他们引路,抓住了 耶稣。此后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因为犹大是餐桌旁的第 13 个人,所以 西方人把“13”这个数字视为不幸的象征。美国人对星期五也同样抱有 恐惧心理。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由于耶稣于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星 期五是“耶稣受难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由于亚当和夏娃于星 期五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总之,许多美国人认为星期五不吉利,如 果星期五碰巧又是 13 号,他们就更加小心谨慎,不敢轻举妄动。
●由小到大的思维方式
美国人倾向于从特殊的和小的到一般的和大的方向进行思维。其他一些地方的人包括意大利、日本和大多数南美人则倾向于开始从一个总 的或全面的观点出发、然后再缩小到具体的事实。这两种方式的差别在 日常生活中比较微妙也难以辨认。然而,实际上,这种差别是不同文化 背景的人们之间许多日常误解和冲突的根源。
让我们举一个信封地址的简单例子来说明,习惯于从大到小,从一 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的人写通信地址时往往以国家开头,然后写省、部 门、县或州,然后是城市,再下来是城市中的区、街道,最后是具体住 宅的门牌号码。在美国,人们写地址时则是从小的项目开始,首先写住 宅的号码,然后是街道、城镇、州,最后是国家。
这两种相反的思维方式影响着许多谈判、计划或看法,无论是否承 认它。当一个外国人间美国人关于一个总的目标、一个基本理论或一个 原理的问题,他往往会感到结论被详细而繁琐的细节淹没了。他在听到 总目标和计划之前,他就会被那一连串的统计数字或一大堆的方法描述 给搞昏了。人们说:“问一个美国人时间,他会告诉你怎样造一个闹钟。” 另一方面,美国人也会遇到同样令人沮丧的事,当他们问别人一个特殊 的事实或细节时,被问的人能谈上 20 分钟的理论、哲学或宇宙的话题还 没有涉及到专门而具体的事实!
美国人不可能——或者说也不想——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但是,如果认识到这些差异,那么会对了解美国人有所帮助。
●“不识数”的美国人
美国人在许多科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说他们“不识数”,确 实叫人不可思议,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国人确实如此。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徐国民的亲身经历:
一次,我去文具商店买办公用品,总共要付 23 元,身上带 的零钱不够,只能取出一张百元大钞。当商店经理仔细验证过 钞票的真伪后,打开收银机,放下我给的百元钞票,取出两张50 元还给我,不等我开口,他又让我交出一张 50 元的钞票,然后再找回 2 张 25 元。之后他如释重负他说:“现在你可以付 帐了。”看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兑换钞票的动作,我竟有些不 知如何付帐了。经理笑了笑然后客气地用手指点了一下我手中 的一张 25 元的钞票,我才机械地把他要的钱给了他。
一次,我有事拜访一位开了一家杂货店的同学,为了等他 关门下班,我权当收银员接待起顾客来了。当一位顾客来柜台 为他买的 8 元 2 角的日用品付出 10 元钱等找零钱时,我看见他 另一手握着一把零钱,就自然而然地从银箱里取出 2 元钱的票 子,请他再给我 2 角零钱。那位顾客竟一下子愣住了,说:“我 只买了 8 块多钱的东西,可给了你 10 块,怎么还要我付 2 角?” 我解释说:“你买的东西要 8 元 2 角,你给我 10 元,但我找你2 元整钞,你不是还应给我 2 角吗?”他仰起头翻了翻眼睛, 似乎在作心算,可是过一会儿,仍摇摇头:“你别在骗我的钱 吧?你还就这 10 元钱找吧。”我只好苦笑一声,找给他一大把 硬币。
在回家路上,当我把刚才那件好笑的事告诉同学时,他说: “这已是家常便饭了。尽管他们都用电子计算机,可是再简单 的算术题让他们心算都会感到头痛。”他还告诉我一件事,店 里的啤酒半打卖 2 元 6 角 5 分,买一罐 5 角;有一次一位顾客 来买 5 罐啤酒,同学出于好心,为顾客精打细算,请他再多付
1 角 5 分,好给他 6 罐,那位顾客却紧握手中的钱不放,反而 说:“为什么还要多给你 1 角 5 分?”同学指了指 6 罐啤酒, 解释给他听——这样比较合算,可那位顾客茫然了一阵,还是 只取了 5 罐走了。
故事决非笑话,它只是美国当今初等教育弊病中的一个侧面而已。 老美收银员常为中国人的心算本领感到惊讶。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和 家长为孩子们算术技能的降低感到忧心,以至提出禁止学生在初中阶段 以前使用计算机的建议。
据统计,美国人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部在呈下降状态。很多美国成 年人不知道怎样写信,看不懂地图,更多的人加减乘除都很困难,大部 分美国人不知道莎士比亚是干什么的。一些美国人甚至公开呼吁人不仅 应该有获得知识的权利,还应该有无知的权利,无知光荣论颇为盛行。 前不久结束的一场官司挺能说明问题。一位用户状告一家电器公司没有 教他怎么使用微波炉。微波炉的使用说明书洋洋洒洒好几十面,就是因 为没有印上“先插电源”这几个字,弄得这位用户买了两年,微波炉都 闲放在那儿。结果官司就打起来了。一般老百姓都很支持这位用户,没 有骂他傻。电器公司认为电器电器,当然要先插电源,这是天经地义的 事,没写用户也应该知道。但是电器公司败诉了,法庭判公司赔偿用户 经济损失、精神损失(包括智力损失)共计 20 多万美元。
人情往来 规矩不少
●美国人怎样称呼
称呼是一个社会文化沉淀的外在显现。美国人在称呼上,不大注意 “等级”,特别是社会等级。很多人都不喜欢因他们的年龄或地位而受 到特别的尊重和对待,这样会使他们很不舒服。像美国人一样,新来美 国定居的人们很快便抛弃了“高低等级”的观念。表示身份、地位的头 衔总是与等级差别相联系的,比如:安普雷勋爵,伯纳德伯爵,或某某 女侯爵等等。因为在美国,等级差别不断缩小,所以他们不用氏族头衔, 不过客人要用它,他们也不反对。如果要区分一个人,美国人往往用职 业头衔来代替。这两者不同,前者是继承的,后者是自己获得的。最常 冠以头衔的职业包括,学位获得者,参议院议员(或政府要员)、法院 法官、军官、医学博士、著名教授、牧师、犹太教牧师和一些新教牧师。 一般他说,对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人们用“Mister”称男性,用 “Ms”称女性。如果对称呼的方式拿不准,不妨去问一下。如果你不好 意思去问,又想表示尊重对方,你可以用“Sir”或“Ma’am”,被你称 呼的人大概会了解你的窘迫感,他们会告诉你适当的称呼以帮助你摆脱窘境的。 除非你非常著名,否则你会发现所有流于形式的称呼都会很快消失。因为,对美国人来说,一种友好的、不拘泥于形式的关系比身份和 地位更重要。即使我们直呼其名地称他为查理或佩罗,但仍然非常尊重 他,对美国人来说,尊重和不拘礼节并不冲突。
许多美国人甚至觉得称呼“先生”(Mr)、“女士”(Mrs)或“夫 人”(Miss)都不大自然、生硬呆板和过于正规。你常常会听到已过中 年的人——甚至是一些年轻人——说:“就叫我萨利(或亨瑞或唐)。” 这种要求直呼其名的做法是一种接纳和友好的表示。不过,假如你不能 马上适应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也不必勉强,你可以笑着解释下说:“也 许过一阵子我会适应的,但我还是要谢谢你。”(意思是谢谢你的友情!) 一般情况下,做介绍往往是从名字开始:“玛丽·斯密斯,这是约 翰·琼斯。”这就给你留下了选择的余地,你可以称这位女士“玛丽”, 也可以称她为“斯密斯小姐”,——随便你选择哪种称呼,有时你可以 一会儿用姓,过一会又用名字,主人会让你自由选择的,如果你不想这
么快用名字,也没有人会介意的。 如今在美国,“妇女解放”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对妇女们越
来越频繁地使用不明确的称呼“Ms”(读音为[Miz]),这被认为是同“Mr”平等的称呼(既然称呼男子时不必区别是否已婚,为什么称呼妇女时就 必须区分呢)。大多数妇女仍然接受(有些是宁愿接受)传统的称呼, 但如果你遇到有人不接受传统称呼也不必吃惊。
你也许注意到美国人在一起谈话时,几乎不用彼此的名字或称呼。
如果你习惯了在谈话中听到“先生”、“小姐”的称呼,而在同美国人 谈话时听不到这些称呼,会使你觉得冷漠或茫然。如果你愿意的话,你 完全可以随便地使用“夫人”(Madame)、“先生”(sOnor)或实际的 名字,这对美国人来说,听起来很“有趣”,与众不同,并且有点奉承 的味道。
●美国人的名片
美国人初次见面比较重视自报姓名,特别是在非业务场合,更是如 此。
名片在美国用得也比较多,但不像在有些国家那样迅速和广泛。当你送别人名片时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但是如果美国商人没有在你觉 得应该给名片时给你名片,你也不必惊奇。一般当两个人决定下次再联 系时才相互交换名片——而不是非在一见面就给对方名片。
和中国人把办公室、住宅乃至传呼机号码一股脑儿告诉别人相反, 美国人的名片上一般只留办公室的电话,顶多再加上一个手提电话号码 或传呼机号码,家中的电话号码一般被视为个人机密,除非是对特别关 系或交情较深的人才肯为他们写下住宅电话。这可能和他们比较注重个 人隐私的习惯有关。
美国人“公私分明”,他们认为私人时间属于自己,须和工作分开, 不愿把私人生活和公司事务混在一起。因为在他们眼中,公司再大也是 别人的事业,而私人的时间则属于自己。
如果异性双方彼此公布住宅电话,那就意味着交往进一步发展的良 好开端。或是成为情人或是同居,或是结为夫妻,都有赖于电话热线联 系。
递送名片,美国人也讲“尊卑”,通常是由年幼者、地位相对低的 向年长者、地位高的递出名片,可用双手接过以示郑重。如果后者首先 递出名片,那你也不必谦让,应该大大方方收下。然后再拿出自己的名 片。如果急于找自己的名片,而让对方拿着名片等你,那也是不礼貌的。 递名片时,应把文字方向向着对方,同时报出自己的姓名,拿到对 方的名片后,应迅速记住对方的姓名,然后才收起来,万不可交谈中又
取出名片“对号入座”,这是很失礼的。
●如果你接到邀请
在美国,你可以自由地去拜访人们的家庭,与他们共度节日。分享 他们的家庭生活乐趣。痛快地接受邀请,因为你不必酬谢。他们知道你 远离家乡,所以并不希望你给以回报。美国人愿意欢迎你,而且如果你 大大方方地接受他们的邀请,他们会很高兴。
另一个让外国人感到困惑的是:虽然美国人在个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热情,但如果需要花很多时间的话,他们就会显得不很礼貌了。这 一点与一些国家不同。在那里,人们有时可以在客人身上无限度地浪费 时间,但却不一定邀请客人到自己家里做客。有的地方,主人会在半夜 到机场去接一个偶然认识的人。他们把自己的车交给客人随便使用,花 几天时间为客人做导游——表现出惊人的慷慨。但同样这个人却决不会 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妻子,也不会邀请客人参加他们的家庭生活。这两种 方式,感情是同样的热烈,但表达的方式却不尽相同。
在美国,远距离、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大,而且缺少家务帮工、厨师、保姆,又有其他家庭责任占据着个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有职业的、公共 的和社会的要求),美国人愿意在家里表示他们热情的欢迎,但他们确 实不愿意为一个客人挤出太多的宝贵时间。他们希望你自己乘公共交通 工具从机场到旅馆,他们认为你会从旅馆打电话给他们。除非你是董事 会主席或类似的高级职位的人,否则,他们希望你自己乘出租车从旅馆 到主人的办公室(或家里)。
不过你一旦到了那里,你将受到周到、热情和真诚的欢迎。许多客人发现,他们在这里很容易被许多家庭邀请。在一些国家,人们认为在 家里招待仅仅是表示一种盛情,提供的“仅仅”是家常饭,并没有为客 人“专门做什么”。他们认为只有在饭店招待才能表示更加尊重和欢迎 的意思,或者因为其他各种理由,如拥挤的空间、语言不同或家庭习惯 等等,而一般不邀请客人到家里。
在美国,两种方法都用,但除了纯粹的商业关系外,人们往往认为, 邀请一个人到家里比公共场所要更友好,因此,如果你的男主人或女主 人带你到他们家,你不要觉得他们对你招待的不够热情。
如果在你旅馆的房间里没看到放有鲜花,你不必认为这是疏忽了。 在泰国、菲律宾、加勒比海地区、荷兰和许多花卉充盈的国家,旅馆里 常常有鲜花,但在这里花却非常昂贵,而且旅馆住宿常常是不确定的,
顾客到达时间常常耽搁,或有变化——所以在这里,人们通常不用花来 做为欢迎的点缀和标志。请不必为此感到不愉快,外在的标志在不同的 国家里是不同的,内在欢迎才是主要的,并且这才是真诚的!
如果你接到美国人的邀请,你知道应该怎样应对吗?下面的提醒说 不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书面邀请: 对书面邀请,你应当尽快地答复,有些书面邀请信的下端就写有“R.S.v.P.”或“请答复(Please reply)的字样,你也应该让主人知 道你是否应邀前去,这是一种礼貌。如果给了你电话号码,你可以打电 话,否则你最好是写一个便条,说明接受邀请或是抱歉不能应邀。
打电话:当接受一个电话邀请时,习惯上总是要记住下面四点: (1)星期 几; (2)几号; (3)几点;(4)什么地方。你应该准确无误地 了解这些,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主人家,那么打电话时你得问清楚方位 并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