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不了解的美国(连载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58:35
2008-11-25 20:29
无论你是否伤得比他更重百倍,他也可以告你。 如果你在街上因为地面质量的缘故不慎摔伤,你第一可以告的是身边最近房屋的屋主,如果附近没有房屋的话,你可以直接状告市政府。 你伤得越重,赢的希望就越大。
在这一类事无巨细处处有法的大环境中,美国人往往十分谨慎。天 下雪之后,房主们多半赶紧出外打扫门前,虽然以纽约的法律而言也是 规定了下雪后屋主必须在雪停后四小时之内清扫门前,但大多数人恐怕 还是因为生怕有人在门口滑倒平白添事才认真打扫的。
不仅如此,美国的法律还在不断地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条款,稍不 注意,就可能违犯这些新的法律条文。如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从 1994 年 元旦起,开始实行如下新法:
儿童在公共场所骑车必须戴头盔;
带枪、刀或炸弹到学校的学生予以停学或开除; 转录出租的春宫录像带者被视为有罪; 车辆行驶中开枪杀人者可处死刑;
6 岁以下儿童乘船必须穿救生衣;
为了解决发生在民间的鸡毛蒜皮类层出不穷的小纠纷,美国各地均设有专解决此类问题的小额法庭。因此在美国,几乎一切不快都是可以用钱来摆平的,所以,以金钱的“大、小额”做为分类非但对纯金钱纠 纷,即使是对看上去最不沾边的权益纠纷,也不失为准确。以纽约州为 例,其州内 62 个郡及纽约市的 5 个行政区均设有此类法庭,凡年满 18 岁的人士均可以向小额法庭提出诉讼。此一非正式的诉讼机构及个人, 可不用经由律师提出最高金额不超过 2000 元的赔款诉讼。
不敢逃税
一年之中,美国人要缴纳好几种税。每个职员每周(或每月)收到 的薪金支票上已被预扣了四年税,即社会安全税(养老金税)、联邦税、 州税和市税。养老金税的税率固定为 7-8%。除上述税外,还有消费税, 也是人人需付的,各州的消费税率不同。另外还有烟酒税、汽油税、房 地产税、电话税和遗产税等。
由于工资是用支票支付的,每个职员在银行都有户头,有了户头就 有利息。银行到年底给每个存户一份利息清单,所以每个职员还必须付 利息税。
美国人纳税的多少是按收入确定的,收入分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是指养老、社会救济金、失业金、彩票或赛马中奖等, 这些税的税率较高。
政府每年公布一次免税额。 1990 年的个人免税额为 4550 美元,全 年收入低于这个数目的可免交联邦税、州税和市税。赡养人口可填入报 税表,按人头计算提高免税额。
每年 1 月 25 日至 4 月 15 日为报税季节,结算上年被预扣的税款, 多退少补。届时每个职员都可以收到所有单位发给的上年工资单,其中 包括上年被预扣的税款数。同时收到税务局寄来的空白报税表。
美国的共和、民主两大党对征税有不同的主张,这是大选投票时选 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民主党主张累进征税,而共和党主张封顶。布什 政府规定个人的所得税率为 25%封顶。一般来说,中低收入者的薪金中 一开始就被扣的四种税约占其收入的 12—18%。
在美国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有些有现金收入的单位,例如小商店、 餐馆或成衣厂等的老板很愿意向职员支付一部分现金工资,因为从职员 薪金支票上每扣 1 美元的社会安全税(养老金税),老板也要交同样数 目的钱,但如果支付现金就可以逃这笔税了。
美国的税务制度十分严格,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不敢以身试 法的。税务局时常会对纳税人进行抽查,虽然有 1 万次都查不到你头上, 但万一有一次查到你,万一被抓到小小的破绽,哪怕只有区区百八十块 钱的出入,那好,你就做倾家荡产的准备吧。对逃税的罚款之重,那是 令人心惊肉跳、手麻腿软的。因此,美国人一般说来是不敢逃税。而在 以“纳税人”身份“指点江山”时,才底气十足,理直气壮:政府是拿 了我们的钱的,就不为我们做事。完全一副主人派头,似乎政府是他的 雇员。
好打官司离不开律师
美国人好打官司,据有关统计,美国人每年要打 1800 万件官司,平 均每 13 个人就有一人打过官司,直接费用和间接开支达 3000 多亿美元。
一桩案子一审就是数月经年,平均需要 14 个月,有的长达 10 年之久。
处在美国司法制度金字塔顶的是美国最高法院。美国最高法院位于 首都华盛顿,在国会大夏对面,由 9 名大法官组成。它是最高司法机构, 有权裁定法律是否符合美国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由最高法院裁 决的案子数目很少,每年大约 150 件。大法官们在每年收到的成千上万 份诉状中挑选他们认为在法律上最重要的案件。
数量繁多、门类庞杂的法律纠纷则是美国地方法院审理的。美国有 审理离婚的法院,审理房主与房客之间纠纷的法院,审理破产案的特别 法院,审理税务争端的法院。在美国人口最多的纽约市,甚至有一个每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时都开庭的法院,审理警方昼夜提交的大量新刑事 案。美国有如此之多的法院,无怪乎有些观察家称美国人为“地球上最 好打官司的人”。
作家马林·艾德勒·马克斯曾这样写道:“酷爱打官司是美国人的 天性, 200 年来一直如此。每一代人都抱怨法院的裁决、律师对国家事 务的主宰以及美国公民的诉讼痹好。”
在美国居住,有三个离不开的朋友,其中之一就是律师(另两个是 医生和修车工)。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喜欢打官司的,打官司就离不开律 师,因此,美国的律师业格外兴旺,注册律师达 70 多万,占世界律师总 数的 70%。每年还有法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4 万人加入到这一队伍中。美 国人平均每 300 多人就有一个律师,而日本,1 万人中才有一个。美国人 对此讽刺道:“美国是靠律师打官司而不是靠工程师们干活而生存的。” 在美国,开业律师年均收入达 16.9 万美元,有名望的律师收入甚至高达 百万美元。美国人戏称,律师和牙医一样“是不受经济衰退影响的赚钱 买卖”。
有人形容美国法庭是“高级的斗智游戏”,而在这高级斗智游戏中, 律师是你的智囊。许多事情,如车祸、婚姻、遗产继承、开办公司,都 离不开律师。还有移民,要拿绿卡,这些难办之事,都非律师莫属。比 如在公路上发生了车祸,如果人未受伤,首先是彼此交换资料,然后将 资料交由律师办理,自己则潇洒地走人。双方律师会根据撞车的责任和 伤害的程度,经法院妥善解决善后事宜。如果你是无辜的,也许会飞来 天外横财,把你的旧车换成新车。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很快,也可能很 长,但无论如何你可以不去管他,该千什么干什么,律师会把一切代你 办好。有的律师甚至声称,不获赔偿不收费,你看这是多么公平。
在美国,律师的收入是相当高的,这一行业也颇受人尊重。比如代为办理绿卡,一般收费要三四千美元,但还不能保险成功,这只是办的 费用,成了收三四千,不成照拿一千,因此,是旱涝保收。有些问题不 清楚,要找律师咨询,可以,只是也要付费,收费是以小时为计算单位 的。有名望的律师,每小时咨询谈话收费可达 100 美元。越是名律师身 价越高,法律费也越高。只有有钱人能付得起高昂的费用聘请名律师, 而法院的法官往往偏袒富人和名律师。
大写的“我”
和东方人不同,美国人的名排在姓前,而且在写“我”时总是大写。 而东方人在首先突出家世以外,在写“我”时总是小写,如鄙人、在下、 小可、不才,甚至以奴才自称。不管语言学家如何解释,这大写小写之 间,还真的透露出文化本质上的差别。美国文化确确实实是突出个人、 处处以我为核心。这是美国人所有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条,正如美国学 者罗伯特·贝拉教授但言的:“美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是个人主义?? 我们相信个人的尊严,乃至个人的神圣。我们为自己而思考,为自己而 判断,为自己而决定。违背这些权利的任何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都 是亵读神明的。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关心的一切人,对于我们的社 会和整个世界,我们最崇高的愿望都是同个人主义密切相连的。而我们 自己和我们社会的一些最深层的问题,也是同个人主义密切相连的。但 我们并不争论是否美国人应该放弃他们的个人主义,因为放弃个人主义 就等于是放弃我们的最深刻的本质。”(《心灵的习惯》)
应该明确,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和汉语里的“个人主义”是不同 的。汉语把个人主义解释为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表现为损公 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等。多少年来,个人主义一直作为资产阶级思想而加以口诛笔伐。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是“一种政 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 受外来约束的个人和自我??任何人都不应当被当作另一个人获得幸福 的工具。”或者简言之,即我信我的个人主义,但也尊重你的个人主义。 他们养成了视自己为独立的习惯,他们还往往想像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 在自己手中。
美国的个人主义思想来源,可以上溯到 14~16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 兴运动要求以人权对抗神权,反抗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义的压制,毫无疑 义,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恩格 斯:《自然辩证法》)。从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拉菲尔 的《西斯廷圣母》都一扫人脑后画着光环的宗教气氛,描绘出人间的、 世俗的生活情趣。薄伽丘的《十日谈》,用 100 个故事抨击贵族和教士 的伪善,表现了人们对世俗幸福和欢乐的向往。后来的莎士比亚,则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唱出了人世情爱的不朽赞歌。伽利略因宣扬地球 绕着太阳转的“日心说”,违背宗教迷信,而被教会判罪管制,布鲁诺 因同样原因而被宗教法庭烧死在罗马。勇于批判谬误、坚持真理,勇于 承认人们自身价值,并将人置于万物灵长的地位。美国人的祖先正是在 这种文化氛围里成长的。
18 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把思想解放扩展到政治领域。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大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即 国家和政府是按人民自愿接受的契约,而不是按上帝的意旨组建的)以 及三权分立、自由、平等主张。这些思潮也影响了开国时期的美国人。 哥伦布 1492 年“发现”了美洲这个“新大陆”。但英国人是在 100 多年后才较大规模地前往美洲的。许多老百姓不堪贫穷饥饿、宗教迫害、 封建统治的重压,以“契约奴”的身份(卖身换船票,到达后当几年奴 隶,才能再获人身自由),前往北美,到那片没有封建传统的土地上去
追求个人自由和发展。
又过了 150 多年,北美洲的 13 个英属殖民地联合起来,要求脱离英 国独立。1776 年,美国政治和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独立宣言》 发表了。它是一个个人主义的宣言,开宗明义就写道: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都生而平等,他 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的权 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证这些权利,人们建立了政府,政府从被治理的人们的同意中获得正当的权力,当任何形式的政府破坏这些目的 时,人们就有权改变它,废除它,而建立新的政府??1787 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1791 年通过了十条宪法修正案,通 称“权利法案”。法案明确具体地保证了个人的各种自由和权利,如宗 教、言论、新闻、和平集会和请愿的自由,个人持枪的自由,还保证了 个人的人身自由以及被控犯法时获得迅速和公开审判的个人权利,等 等。“权利法案”成了美国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一些美国名人留下了不少名言。譬如开国元勋之一帕特里 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林肯总统说的“民有、民治、民享的 政府,将不会从地球上消亡”??这些,都构成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 美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石。
这样,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就接受这种熏陶,把它当成了不言自明 的真理和不容怀疑的信条。正如霍华德·金教授在《独立的宣言——美 国意识形态剖析》一书中所说:
我们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成长起来的,这个社会里思想观 念的选择有限,某些思想观念占据着统治地位。我们从自己的 父母那里,从学校里,从教堂里,从报纸上,从广播电视中, 听到这些占统治地位的观念。从我们开始学习走路和说话时, 这些观念就充斥在我们周围。这些观念构成“美国意识形态”
——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模式。这些观念的流行并非某个阴谋 集团穷凶极恶地谋求把某种观念强加给社会的结果,也不是人 们真正自由思考后作出选择的偶然结果。实际上存在着的是一 种自然的(也可以说不自然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 些正统观念受到支配我们文化的那些最强大的机构的鼓励、资 助和促进。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 100 年的阶级统治中所 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美国的高速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的发展主要靠两条:一是个人 主义,自由竞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二是地大物博,人口稀少, “个人主义”有用武之地。二者缺一不可。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认为,利己主义是人性,每个人的行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每个 人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给社会带来共同利益和给国家带来财富。美国开国 之初,美国人向荒野进军,用步枪和斧子独辟蹊径,从一个只有 300 多 万人的农业小国,到 1840 年美国工业生产就占世界工业第五位,1894 年就跃居首位。自由竞争激烈,大鱼吃了小鱼,优胜劣汰,出现了石油 大王、钢铁大王等等垄断资本家,使他们的个人主义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直到现在,美国这个国度仍在极力鼓励个人奋斗,推崇那些由于个人奋 斗而改变自己贫穷面貌的成功者。在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中,英雄永远是 个人主义的代表。从理论到实践,美国都是把个人主义放在极其重要的 位置上,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人把“我”字大写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务实而敬佩实力
短暂的历史使美国人不懂得繁琐的宫廷礼节,不崇拜皇亲国戚,没 有历史负担,很少等级观念,对任何事情直来直去,讲求实际。竞选总 统的失败者发表失败演说,并支持和鼓励当选总统为民效力。商业竞争 失败了,不耻于到竞争对手的门下找工作。他们喜欢胜不骄、败不馁的 强人。美国人有几句口头禅:“面子值几个钱”,“没有永久的友情,
只有永恒的利益”,“只有赚钱是永恒、的”。因此,美国人不像中国 人那样注重职业的尊卑贵贱,也不像欧洲人那样注重门第的高贵轻贱, 财富的多寡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唯一标尺。在美国,只要能发财,干 什么都行,甚至可以千最危险和最违法的事情。
美国人在金钱上十分务实,求助他人必须以惠相报。许多中国人刚 到美国时很不习惯,搭朋友的汽车要分担汽油费,和朋友一起外出吃饭 各付各的钱,使用别人的电话要交电话费,什么都要钱。时间一长,看 到孩子洗碗后要钱,父母到儿女家小住要交钱,儿女长大成人、自立门 户后借父母的钱必须悉数还清,才体会到美国人真是务实到家了。
美国人讲究实际,不大在乎面子。他们往往不以成败论英雄。越战 失败后,美政府承认失败,卷起铺盖,迅速撤离。美国人打仗时无可奈 何被俘甚至投降,都不算大逆不道,甚至可以成为英雄行为。美国人看 重的是“生命的权利”,不理解,也不欣赏东方的“不成功,便成仁”、 “舍生取义”之类,他们信奉的,正是我们批判的“活命哲学”。
日本人和美国人都尊重经验,但有差异。在东方,一般认为经验同 年龄是一致的。这一看法来源于东方农耕文化的传统。而在美国,人们 并不认为经验与年龄必然是一致的。移民们到美国后,开垦的是完全陌 生的土地。在那里,先来者——即便是小孩——自然比谁都更了解本地 实情,后来者不能不俯首求助于那些先来者而不计较对方是大人抑或是 孩童,尊重其经验以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久而久之,形成了美国的一 种文化——不问年龄。
可见,美国尊重的是实力乃至年轻力壮。这是因为,美国的历史是一部以体力开辟国家的历史,年老者在其中是无足轻重的。 美国人敬佩实力,也尊重成功。如果你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们就敬重你,崇拜你。这种崇拜不仅是对那些拥有万贯家财的富有者和政客,也对各类明星和生活的强者们。在美国,几乎每天都可 以从报上看到公司倒闭或被兼并的消息。大财团大公司在毫不容情地吞 噬小公司。每天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小公司开业,同时也有几乎同样数 量的公司在破产或被吞噬。倒闭的公司遭人唾骂或嫌弃;吞并小公司的 大公司则是来宾如潮,弹冠相庆。对于明星们,美国迫星族的成员不仅 限于少男靓女,在成年中也大有人在。玛利莲·梦露、派克、乔丹、麦 克尔·杰克逊都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
对成功者的崇拜更加激发了美国人的冒险精神,而冒险成功者又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加拿大的一名骨癌患者独自坐轮椅横跨北美大陆, 受到美国人疯狂的崇拜,美国人祖先奋斗不息的精神为现代美国人树立 了成功的榜样。他们骨子里尊崇生活的强者。有许多美国人为赢得这种 荣誉独辟蹊径,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有人从外缘攀登美国的摩天大 楼,有人开车穿越数十米长的公共汽车群,有人乘铁桶漂流尼亚加拉大 瀑布,有人只身乘小舟环游全球。这些人都成为美国人的偶像和楷模。 对于失败者,美国人大多采取鄙夷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那些流 落街头的无家可归者是懒汉,厌恶其靠行乞度日的生活。尤其对那些行 乞的年轻人,更是不屑一顾,很少给他价施舍钱财。对那些一度功成名 就、财源滚滚,后因恣意挥霍、倾家荡产的人同样心存反感。这也是为 什么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对富人征很高的税,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因此, 这些国家的贫富差距相对要小,不存在像美国那样的赤贫阶层。而美国 的国家税收政策向来偏袒成功者——富人,且能得到全美中上阶层的长 期默许,这与美国人崇拜成功者,鄙视失败者不无关系。
和东方人不同,美国人并不把成功归之于环境(风水)和祖上荫德 之类,而是视为自己的成功。父母的家庭不是他成功的原因,他比父母 更伟大,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这样说并不是排斥其他的帮助, 而是更看重个人的因素。因此,他不会向周围的人炫耀,并让他们分享 成功的喜悦。他可能会给妻子和孩子买高级轿车,金灿灿的珠宝或漂亮 的房子,以此做为他给家庭带来利益的外在象征。
善于挑战
美国佛罗里达宇航中心的铝合金门上,刻着这佯一行字:“只要我 们能梦想的,哦们就能实现。”这种充满自信的誓言恰恰是美国人富于 幻想、善于挑战的性格写照。
美国人从小就训练提问、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学校常常教导孩子们 “去自己寻找答案”。学校作业的设计是为了激励孩子们运用广泛的材 料。即使对于年龄小的儿童也给他们出一些指定题目,比如“写一篇关 于全世界糖的供应情况的文章(或是关于秘鲁艺术等的文章)”,以便 让他们去探寻完全陌生的观念。甚至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就被教会了利用 图书馆去寻找新的思想观点。企业界非常重视这种潜在的智力资源,为 了从遍布全国的青少年中发现那些有才华、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它们每 年提供巨奖进行全国比赛。
在一个外国人看来,这种强调提问和探寻的方法对青年人的行为举止是有害的。外国人常常感到美国许多年轻人“缺乏尊敬的态度”。的 确如此,一些青年人变得自负、粗鲁和执拗。外国客人常常为年轻人敢 于向年长者提出挑战或与他们争论问题而感到吃惊和烦恼。他们并不总 是愿意接受年轻人提出的具体而富有革命性的建议。某人设计的蓝图或 分析报告可能会受到一位年轻人的仔细审查——甚至可能是挑剔。但这 不能被认为是受辱和丢脸的事;也不是不信任的表示。这只是研究的方 法有别。丝毫没有个人恩怨。人们的注意力只放在你的观点上,而不是 针对你个人。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追求事实,他们不是向你这 个人挑战,因此,你会发现即使在社交场合人们也常常争论。抓住你的 一个思想观点,探求它的根据或向你的结论挑战。这并不是粗野无礼。 人们只不过是对一种观点抱着浓厚的兴趣并想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探 索。
讲究公德
许多出国访问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公共场所同美国人相遇,他 们往往止步让路,要先行时总是说声“对不起”。有时想同身边陌生的 美国人合个影,不论大人、小孩,都是欣然应允。有时“老美”还会主 动跑过来,比划着手势,表示要帮照张合影,不带任何私人目的。
在商场中,在餐馆里,在大街上,或者走进一切公众聚集场所,都 绝少会听到高声喧嚣的谈笑,人们似乎都习惯于悄悄说话儿。所以,即 使走进人头涌涌的超级市场、百货公司,或者在公车里,都不觉嘈杂。 上公共汽车时,连年老的妇女,也总是谦让人的,绝不会抢着挤往前头, 更不会粗起脖子来吵闹。在公众场所里,总难免有时与别人相碰,或踩 到了人家的脚。不管是谁错了,这里的人,都是客气地先对你道歉一声: “Sorry!”(抱歉!)即使要请你让路,也会轻轻说一句:“Excuseme!” 请别人多原谅的话。到商店购物,只要顾客不多,主客双方在通常情况 下,都会互相先打个招呼。等到买完货品结账之后,也都会互道一声: “谢谢!”“再见!”
在美国也会遇到排队,参观纽约股票交易所、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等。 但大家排得都很宽松,没有推推搡搡,更没人“插队”。有时买票得排 队,几个窗口同时卖,窗口外稍远有栅栏,等候的人顺着栅栏排着,一 个窗口空出了,里边办事的人就说:“下一位。”排头的就去了,如此 类推,如果你排第十,你准能轮到第十个被接待,只管放心排着就是。 车站也好,航空公司也好,银行也好,机场厕所也好,但凡需要排队的, 都像前面所说那样排。真正做到“先到先招待”。为什么排队要拉开距 离,这可能和美国人尊重个人的隐私权有关。你买票去哪儿,到银行取 多少钱,寄信给谁,这些问题都属个人隐私。拉开距离,后面的人便无 法看清楚了。美国人在各种排队场合中,具有耐着性子等前面的人办完事的容忍
精神。排队时,排在后面的人一概不动不催,心里即使装着天大的事, 甚至可以选择放弃排队,也决不可能选择向排在前面的人放声吆喝。而 这也是美国日常生活的真髓所在: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的作者陈燕妮自己就有关于排队的体会:
刚来美国的第五天,我第一次进入美国邮局买邮票寄信。 那时正是中午,一进邮局大门就看已里面开了三四个收件窗 口,每个窗口外只有一个人在排队,而在离这些窗口两三米远 处有五六个人在稀稀拉拉地向与窗口垂直的墙壁排队。这些人 的最前方是否有窗口,匆忙之中我没看清楚。
我当时进门之后未加思索地站在离门最近的一个窗口旁,
站在仅有的一个正在寄包裹的女人身后等候寄信。当前一个女 人寄完包裹我觉得该轮到我的时候,窗口内的一位辨不出国籍 的工作人员劈头就问我说:“你排队了吗?”我当时觉得非常 诧异连忙回问:“队伍在哪儿?”他用手往我身后面墙而立的 那几个人的方向一指,不知该对我说什么才好,现在想起来, 他当时一定把我当精神病看了,认为我行为超常。
听了他的话回头看时,我才发现,这面墙而立的几位原来 果真是在无言向隅,不言不语之中正等候窗口叫号,这时候四 下里静悄悄之中窘出我一身冷汗,艳阳高照之下,可以想见几 分钟前我的举止有多么“骇世惊俗”。
最使人感动的,莫过于当行人横过街道或公路时的情况了。在美国的街道和公路上,汽车是奔驰不绝的。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常常使人 胆颤心惊。但是,车辆每通过一个交叉路口,不管有无行人通过,都必 然会先行减速,直至停顿一下,看清楚了左右才继续行驶,这已经成为 习惯了。如果有行人正要横过马路,汽车便会在对面马路的停车线外停 下来,一般都离开十多米以外,并摆手让行人先行通过。
美国的马路干干净净,不见一口痰,也不见烟蒂,不见纸片。即便 在每天有几万名游客的迪斯尼乐园,同样如此。有不少到美国旅游的人 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小女孩,踮着脚尖,往废物桶里扔糖纸,女孩 的母亲微笑着在旁边鼓励她。也经常见美国人把痰吐在手纸里,然后扔 进垃圾桶,说是这样可以方便清洁工。美国的公厕不收费,不论哪里的 厕所,都有大卷手纸挂在那里,供人取用,从不见有人把手纸带走。为 防止接触感染,公厕里还备有纸圈,“方便”时垫在便器上。
作家冯骥才在美国碰到过两件小事,令他记忆非常深刻。 一次是在华盛顿艺术博物馆前的阔地上,一个穿大衣的男人猫腰在地上拾废纸。当风吹起一块废纸时,他就像捉蝴蝶一样跟着跑,抓住后 放在垃圾筒内,直到把地上的乱纸拾净,拍拍手上的土,走了。这人是 谁,不知道,大概他看不惯这些废纸满地,就这样做了。另一次在芝加 哥的音乐厅。休息室的一角是可抽烟的,摆着几个脸盆大小坐地的烟缸, 里边全是银色的细砂,为了不叫里面的烟灰显出来难看。但大烟缸里没 有一个烟蒂。柔和的银砂很柔美。用手一拂,几个烟蒂被指尖钩起来。 原来人们都把烟蒂埋在下面,为了怕看上去杂乱。值得深思的是,没有 一个人不这样做。
尤其让人敬佩的是美国烟民的克制力。在超级市场、商店、快餐店、店、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甚至室外的旅游景点,都几乎没有人犯规。 就连赌场,虽然人头攒动,但只有汗味儿,而没有烟味儿,因为那也是 “公共场所”。据说美国烟民在成年人中不到 20%,虽然法律不干涉成 年人吸烟,别人也无权干涉,但由于对烟雾危害性的宣传,绝大多数美 国人很敏感,有恐惧心理,一旦有人吞云吐雾,偎犯了不吸烟者,就等 于损害别人健康,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而未成年人吸烟,一旦被警察 发现,就会追查到出售者或提供者,并处以很重的罚金。这种环境和舆 论监督、处理措施,就使得烟民们不敢放肆了。
瘾君子们怎样解瘾呢?那就是远离人群,哪怕是冰天雪地,哪怕是开车多少公里到公园,只要不影响他人就可以。有烟民总结“四不抽”: 办公室不抽,有孩子的地方不抽,车上不抽,到人家做客未经允许不抽。 对吸烟是如此,对整个自然环境,美国人是注意保护的,他们不但 将自己的庭院收拾得整洁优美,而且还将自己屋前的人行道打扫干净, 自觉实行环境卫生的“个人承包”。对于生活垃圾,居民也从不随便乱 扔,而是分类装袋,放在自家门口。在快餐店用餐后,美国人会自觉地将那些一次性的杯盘收拾好,扔进垃圾桶,桌上干干净净。 美国人的这种环保意识给初来美国的留学生小徐上了生动一课。那是在海拔 1 万英尺的国家公园雪山上宿营过夜。由于很晚才进入帐篷, 第二天起身误了时间。为及时赶赴下一站丹佛,小徐和教授一家匆匆收 拾着行李,装进旅行车。这时,眼看太阳已升到头顶了,小徐催促他们 动身,谁知,戴安娜教授却仍慢条斯理地在昨夜点簧火的地方作最后巡视,她突然皱起眉头,让小徐重新把已装入行李车的铁锹取出,把已经 填过的火炕弄平整:“昨天我们来到时是怎么样今天仍应怎么样。”说 着,又朝四周打量了一下,认真地走进树丛,把昨夜引人时尚未烧光而 被夜风卷到树林里的报纸残页一片片捡了出来,放进塑料垃圾袋,准备 带下山丢在公路边专备的垃圾箱里去。小徐无奈地返着工。心中却嘀咕 着:“这荒山野村,有些垃圾纸屑又何碍大事?”戴安娜在上车时见他 尚有些不快,就说:“你不是很喜欢这儿的景色吗?如果我们每批来这 儿野营的人都不能为保持这儿的自然风貌而小心,那么,天长日久必然 会使它蒙受污染,要真是那样,那我们的子孙只好在垃圾堆似的世界里 游玩。”
这就是美国人的公德心,不欺暗室的公德心。
人人出让礼貌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很注重礼貌。例如,亲朋好友家有婚丧 嫁娶之事,都需前往慰问和庆贺;如应邀赴宴,事先需征求主人意见穿 何种服装,赴宴时,需带礼物前往,主人则当着众人打开礼品包装,向 来宾夸赞,宴席散后在一两日内给主人打电话表示感谢,在三四周内登 门拜谢;如想与某人相见,必须提前用书信或电话方式预约,得到同意 后方可在约定的时间会面;若在公共场合吸烟,需事先征得同意。在每 家至少有一辆汽车的美国,交通事故虽然层出不穷,却不像人们想像得 那么多。原因何在?除了有一套严格的交通法规外,这要归功于美国人 的谦躬礼让美德。在美国行车,很少发现夺道抢行的,人们总是互相礼让。
美国人讲礼貌,在他的行为准则中,往往是“女士第一”、“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杨叙编著的《美 国》写到,男女一起步行时,男士往往走在靠马路的一边;入座时,要 请女士先坐下;上下电梯时,要让女士走在前面;进门时男士把门打开, 请女士先进;下车下楼时,男士走在前面,以便照顾女士;进入餐厅、 影剧院时,男士走在前面为女士找好座位;进餐时,请女士先点菜;同 女士打招呼时,男士起立,女士则不必站起??
在美国,一个人的教养或修养程度往往体现在此人对他人的礼貌上。这些出让礼貌的人是为着自己出让的。美国人的礼貌其实还体现在 大多方面。陈燕妮在她的《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中,一口气列举了十一 个方面。
一、在餐馆内或任何公共场合,任何后到的人不能打搅先到的人。 在餐馆时,这种“不打搅”表现在后到的人必须在门口留步,决不能进 入餐厅内的用餐区任意游走或自找地方等候。美国人的餐厅内甚至连把 两组素不相识的客人同放一桌都是犯了大忌的。而在其他任何排队的场 合中,比如邮电局、银行等处,后到的人也是必须在一定距离之外等候 的,先到的人正在办理的所有事宜都属于个人隐私,旁人不应挤在旁边 观瞻,甚至于帮着出些主意。
二、如果你是个男人,要和男女混杂的几个同出一门,你应和其他 男人一起等候女人们走出后再移步出门。
三、居家过日子,门前的草坪该剪草而不剪,首先是破坏了整个地 区给人的总体观感,长此以往有损当地房地产价值,再之后的后果就是 说是对邻居的大不敬了。
四、中国人中互相问对方每月的工资是多少甚至是件十分体贴,而 且十分“社会”的事,问起朋友的一件衣物价格表示的是自己对其欣赏 有加,但有美国这样做,你则冒犯别人了。
五、如果你在公共场所不慎打了喷嚏,你有义务立即向周围的人道 一声“原谅我”。而十次中有九次,你周围的人会对你回道一句“上帝 保佑你”。换句话说,如果有人因打喷嚏向你道了歉,你则该回说一句 你表示并不介意的话。
六、几乎在任何情况下,拜访他人都必须事先预约。中国人以往惯 常的那种蹬个自行车有枣没枣兀自去朋友家门外“打一竿子”撞撞运气 的做法,相当粗鲁。于公于私,都属犯忌。
七、进餐时,你在咀嚼食物时最好不张开嘴。同时,你进餐时盘碗 及咀嚼之声应减至最低。
八、如果你请朋友吃饭,你在付帐时不应当着你朋友的面数钱,而 应该在餐桌下遮掩着做这件事。
九、如果你和一些别人同处一室,当你的熟人进门时,你不应该兴奋地隔着房间高声和他(她)打招呼。 十、稍微讲究一点的美国男人还会在女人走进屋内时起立以示恭敬。
十一、如果你做为女主人在家里正式宴客,你自己因为进出厨房的 原因而懒于梳妆、不施粉黛,而且满面疲惫,对你的客人而言,你的这 种随意的宴客姿态是对他们的不敬。同理,如果你被别人邀请赴比较正 规的宴席,你绝不能衣着及装饰随便,那则是你不敬他人。
女士优先在美国,你随时随处可以感受到“女士优先”的原则。 当女士走进社交场合的房间时(在商业中很少),美国男人仍然站起来表示礼貌。虽然这种习惯正在随着年轻一代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冲击而渐渐消失。然而多数妇女遇到这种场合仍然喜欢这种礼节。 男人们通常为女士开门,然后他们站在一边让女士通过——朝鲜、
日本等国家则不同,那里的妇女传统上是跟在男人后边。在这里有旋转 门的地方则例外;因为门往往较重,所以男士通常先去为女士推开门。 除了在一些生意场合——如选一张桌子,买票,买节目单等外,美 国的妇女在进入房间、剧场,或餐厅时都是走在男人前边。然后男士再 走到前边去应付具体的事。妇女先于男士进入剧场座位或教学的坐椅。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妇女具两重性,既有独立性又享受特殊照顾。 一些美国妇女会使那些比较腼腆的妇女感到窘迫。美国人的热情洋溢、 精力充沛和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似乎让人吃惊,他们并不是故意如此, 有的妇女确实显得爱吵闹、泼辣、放肆和霸道。但你会发现其他很多妇 女则显得温和,大度和文雅。唯一可取的策略是,你应该把每个人都当 做一个个别的人来对待,不要轻易地进行一般性的概括,直到你已在这里对妇女进行了几个月的观察之后,你就会更全面地了解她们。
美国人眼里无等级
汽车、彩电、游泳池这类身份和地位的标志物,常常使来到美国的 外国人糊涂。比如,多数阿拉伯、拉丁美洲和非洲人习惯于财富伴随特 权的两级分化制度。等级被分化为贫富两极。一个豪华商店只为富人提 供少数昂贵物品,一般人不敢问津。
在美国却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他们的经济制度是建立在大众市场 基础之上的,蓝领工人、矿工、农场主,甚至接受福利救济的人也拥有 别的国家富人所拥有的物品。
美国喜欢声称自己是一个“无等级差别”的社会。最高的工资收入, 高标准的生活,批量生产的服装,言论的自由,以及对教名的随意使用 等等各种现象综合起来,使这个国家的确给人一种物质丰富、无等级差 别的印象。人们能很快从各种渠道挣到钱,“从贫穷到暴富”在美国是 司空见惯的事,有钱的消费者不一定是既受到教育又有修养的人——事 实上,他可能两者都没有。
人们凭借自己的能力从一个等级转变为另一个等级,并为新的环境所接受是容易办到的事。这样做一个人需要足够的精力、决心和使一件 事情真正成功的能力。他能从当推销员、工人、铆工、出租车司机、受 训人员或银行出纳员开始做起。美国人喜欢——并且许多人通过自己生 活的经历——“自我奋斗”证实了这一点。如果你问人们他们年轻时的 经历,那么你会在你周围的人中听到许多这样的故事:某位妇女的父亲 是一个矿工,而她现在已是一位著名的记者;某人曾靠卖刷子挣钱完成 了学业,如今已是一个制刷公司的总裁??等等。这些听起来富有戏剧 性色彩,但是,对于那些跨越许多台阶,在这社会和经济方面超过其父 辈而获得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不是戏剧性的故事而是真实的经历。
从一个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层不断流动的事实表明,“等级”这个词及其观念在美国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在这 里需要重新考虑这个问题。这个国家不仅是由多民族、多人种和多种社 会力量组成的,而且它的居民也是一支流动性特别强的大军。人们流动 的幅度特别大。
在新社区中的不断组合与混杂,就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人,这是理解美国令人困惑的等级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人的自己 动手、独立探索的个性是理解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因素。
在许多地方,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单纯的个人的事,而是与他 的家庭,他的各种社会关系,甚至同他所居住的整个地区密切相关。美 国人却不是这样,在美国,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人的事而不是 家庭或群体的事。
通常,当一个家庭成员当上了大学校长、公司经理或成了著名的政 府官员时,家庭其他成员还保持着传统工作方式,并生活在传统环境中。 当这样的事发生时,美国人并不觉得对他们的家庭或他们的社会关系应 该有什么心理承诺。当然,有些人还与家庭及社区维持着密切的联系和 忠实,但大多数人却更愿意响应新前景的召唤,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时偶
而也回到他们熟悉的环境里来,而多数人则一旦走出,就不再回头。 调查表明,五分之四的美国人称他们自己是“中产阶级”。这样一来“等级”在美国则成了由一个人的工作和消费模式所决定的事情了。 因为“等级”是一个灵活、富有弹性和可竞争的事物,人们愿意用一些 显而易见的、容易识别的标志如:汽车、房子、俱乐部、度假等等来使 他们的地位明确化。正如有人说的:“在美国进入中产阶级行列,就意 味着拥有从小的海滨别墅到带有吊顶的错层式起居室以及有地下室的大 房子。”这些东西常常被那些已经攀上社会与经济更高台阶的人认为是 “低级的”而抛弃。许多美国人拒绝接纳别人——主要是有色人种—— 是担心失去他们已经拥有的地位。在这里的种族偏见更多地表现为文化 偏见,比如在南方,“可怜的白人”担心黑人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地位的 提高会威胁他们的利益,这种担心也仅仅是因为皮肤的颜色不同。工作 威胁的感觉使大部分地区的黑人团体受到限制。
今天,美国人很少再持“下——中——上等级”的观念,特别是在 年轻人中间,这些陈腐的传统观念已被抛弃。竞争、少数民族背景、地 域或“反主流文化”等取代了“阶级”一词。整个社会结构正在经历深 刻的变化,大多数我们称之为“中产阶级”的人陆续迁居郊外,而市区 则由少数民族和各种族结合的新的群体所取代。
美国的年轻人正在努力确立新的目标和新的价值观。他们中的许多人深深为越南战争、水门事件以及在政府和商业的高层中不断暴露出的 贪污、受贿和不道德的行为所震惊。许多年轻人发现他们的理想主义被 严重地扭曲了。他们看到、听到他们周围的世界也存在着腐败和敲诈, 同时通过电视媒介看到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各地、在法庭和日常生活 中都有不公正现象,于是他们过早地变得玩世不恭、愤世疾俗了。
他们中的许多人看待问题与他们前辈不同:“做一个白人并不重要??做一个警察或一个法官才是唯一能保护中产阶级利益的。”大夫 是“中产阶级病人的剥削者”,而商人则是“中产阶级财产的剥削者”。 大学对他们来说,成了获得中产阶级资格的会员证。在军队服役不再被 看作是一种神圣的职责,而是被看作“职业杀手”。
这些悲观的怀疑论者,他们吸毒、酗酒、抢劫或者偷汽车。
另一些人则自鸣得意,他们富有、生活舒适,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容 易的,为什么要替别人的问题操心呢?
大多数人——实际情况总是这样——则处于两极的中间,他们工作努力并有明确的生活目的。早年,他们靠自己挣钱完成了大学学业。他 们关心周围的环境;用计算机或更先进的科学设备工作;他们跑步,努 力参加网球或棒球比赛;他们背着背包周游世界,去了解各国人民。
年轻人的态度、各种可变动的身份标志和许多新的社会倾向是复杂 而混乱的,即使美国人也难以解释清楚。没有人要求你去做这些,不过, 如果你能明白在美国,社会地位并不是不变的、继承的因素,你就会更 容易理解这个国家了。
美国人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