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货币战争”剑拔弩张 突然升值或惨过日本-搜狐新闻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39:14

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图为一个无家可归的失业者在东京代代木公园露宿。
前车之鉴:若突然升值,中国可能比日本还惨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衰退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没有房子,却仍然需要每个月偿还房贷。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过日元升值导致的那场经济危机的日本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今年56岁的木村就是其中的一员。
曾没人相信房价会下跌
1987年,木村在一家大报社上班,年薪是现在的两倍。他花9000万日元(100日元约合7.57元人民币)买下了位于东京市中心的一套三居室公寓。
虽然现在看起来,房价高得离谱,但是木村当时完全承受得起:房价只是他9年的收入总和。更重要的是,1984年时,这套公寓还只卖6000万元。在日本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房价被普遍认为还会涨。
“现在的中国人和当时的日本人一样,认为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上升通道中,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一位当年的亲历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上百万人从事房地产买卖,人们花超过自己年收入10倍还多的钱买房子,向银行贷款。地价与房价越涨越离谱,人人都相信:不动产投资一定赚钱,土地价格只能涨不会跌。到最后,买房的人眼睛眨都不眨,不像买,像抢。”日本丸红商社地产业务负责人井阪忠明回忆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年以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股市暴跌了70%,房地产开始了连续14年的下跌。
木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失去了工作,当时他还欠银行5000多万日元的贷款,由于无力偿还,公寓被银行没收。至今,木村仍然在还这笔贷款。而他当年的房子,现在的售价只有2500万左右。
由于地价和股市的暴跌,以此作为融资担保的银行出现了大面积坏账。之前的盈利不足以抵消大量的不良债权,日本银行被迫大规模重组。如今日本的三大银行名字都很复杂,像东京三菱UFJ银行,便是由东京银行、UFJ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的。三井住友银行则是由三井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而瑞穗银行是由原来的富士银行、大和银行和樱花银行合并。
恐慌下日元迅速升值
对于日本经济泡沫的成因,虽然尚存一些争议。但是回看历史,泡沫的产生与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难脱干系。
1985年前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高速成长已经引来了美国的不安。日本出口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日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高达1298亿美元。而美国经济在巨大的压力下运行,当年对外净债务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正式结束了美国长达70年债权国的辉煌历史。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经济,美国开始通过一些政治手段压日元升值。
1985年9月,美、日、法、英和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回忆说:最令人吃惊的是当时日本的大藏大臣竹下登,主动提出允许日元升值10%以上。
“日本政府对当时美国日益上升的保护主义感到惊慌,准备接受一次日元的大幅度升值,以缓解对美贸易关系。”前日本银行行长天丰雄后来这样解释这次让美国意外的“大度”。
此后,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日元兑美元迅速升值: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为抵消日元升值给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大幅降息。而被日元升值打击得元气大伤的日本出口商为弥补亏空,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炒股票。日本股市三年之内涨了300%,房地产也涨幅惊人,东京一个地区的房地产总盘子以美元计算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的房地产总值。
经济泡沫重创日本
由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很多日本人为自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购买而沾沾自喜。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甚至重金收购了美国最高的建筑洛克菲勒大楼,“购买美国”的声音喧嚣一时。
巴黎的Marceau大道,一批又一批挎着相机,旅行者打扮的日本人成群结队地涌进了爱马仕、古驰、夏奈尔或路易威登的店铺。他们腰部鼓囊,脸色红润,兴奋地东张西望。几个日本人费力地从挑花了眼的同伴中挤出身子,指着货架上精心陈列着的气质高雅的皮包,手指在空中斩钉截铁地划出一道直线,大声嚷道:“这一排全要了。”
这个场景发生在1976年,当时,日本经历了高速增长,正以眩目的姿态招来世界关注。
一切看起来何其相似。近三十年后,兴奋的表情再次出现在巴黎的奢侈品店中,只不过,面孔由日本人换成了中国人。
但在当年的日本,危机却正悄悄袭来。
据《货币战争》一书透露,当日本人沉浸在“只升不跌”的美梦中时,美国投行开始深入日本,卖给日本保险公司一种金融衍生品:赌日经指数走向,指数下跌,美国人赚钱,日本人赔钱,指数上升,则正相反。
1989年初,为了防止泡沫进一步扩大危害日本经济,日本开始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日本股市由最初的下跌,变成恐慌性出逃。股市暴跌,地价急剧回落。
股市的崩溃迅速传导到银行业、保险业,直至制造业。“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长达二十几年的衰退。在高峰期,日本的GDP相当于美国的71%,2009年,日本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35%左右,比1980年的38%还要低。
中国不如日本当年
很多学者都在中国经济上找到了日本当年的影子:同处于增长的黄金时期;市场对于货币升值存在强劲预期;金融环境比较宽松,尤其在宽松银根、低利率政策方面,中国经济与日本当年情况十分相似。在2005年到2008年,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后,中国也出现房地产和股市大幅上涨的现象。
从外部环境上看,美国现在对中国经济的吹捧与当年先给日本经济戴上“高帽”也不无二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处于持续的高速发展时期,以美国媒体为首的西方媒体对日本经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的热炒。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79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傅高义推出一本名为《日本第一》的书。书中称,战后日本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一直以世界老大自居的美国。
伴随着日本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像美国学者威廉·哈维在《硬币的金融学校》一书中写道,日本正在对美国进行和平占领,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人将占有美国人的灵与肉。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的这几年,西方舆论也经历了从“威胁论”到被要求“拯救世界”的变化。
根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2009年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成为过去10年中的世界头号新闻,其受关注度甚至超过了伊拉克战争和“9·11”。
美国《福布斯》杂志在2009年12月更是直接打出了“中国已是超级大国”的标题。与此同时,冀望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拯救世界”的声音贯穿了2009年,要求中国做“负责任的经济体”的声音也经常出现。
“先是威胁论,然后要你负责任,先是捧你,最后杀你,这是美国惯用的套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金融专家吴念鲁说,但中日还有很大的不同。
当年日元已经属于国际货币,可以兑换;日本的海外资产非常多,这些都是中国不具备的。同时,日本的GDP峰值时占到全球总量的17%多,而中国现在尚不足10%。
“日本当年的资本市场比我们发达,金融体系比我们健全。”吴念鲁说,中国的实力还不如日本,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更不能屈从于美国。
货币升值会带来什么
日本
1985年9月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兑美元启动升值。

1986年1月日元兑美元升值超过20%,日本股市进入大牛市,日经指数13000点。制造业受打击,纷纷贷款炒股。

1987年日元升值超过50%,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超过纽约证交所。

1989年日元升值超过100%,日经指数飙升到最高点39000点。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日本掀起海外收购潮,全美国10%的不动产成日本人囊中之物。

1990年10月1日,日元仍处于快速升值通道。由于政策收紧,股市暴跌至20000点。房地产开始下跌。

1996年日本破产企业年均高达14000家左右。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高达50万亿日元。大批日本企业难以应对资金困局,不得不把以往购买的美国资产廉价出售。

至今经济低迷难以自拔。
中国
2002年美国通过各种方式炒作人民币升值。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价由挂钩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外币;人民币兑美元实时升值2%。

2005年底人民币小幅升值,股市大牛市开始。

2006年底从汇改开始,人民币累计升值3.86%,全年沪深指数上涨超过120%。房价同比上涨5.5%,北京房价连续7个月出现两位数涨幅。

2007年10月上证指数达到6124.04的历史高点。

2007年底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已累计升值超过11%。全年深圳成指上涨173%,上证指数上涨105%。房价上涨速度也加快,涨幅7.6%,高房价引起社会关注。

2008年7月人民币累计升值达到21%。重新开始盯住美元。出口增速连续回落。全年房价上涨6.5%,沪深两市全年跌幅约65%。

2009年底人民币小幅震荡。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劲,热钱汹涌,股市、房价涨势凶猛。

至今人民币仍小幅震荡,但美国施压力度加大。人民币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