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货币战争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0:46

中美货币战争的本质

来源:理财周刊 2010年10月23日15:00   《理财周刊》:中美货币战争的本质

  ——同一种发展模式与企业文化的对撞

  文/石齐平

  提要:由于中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都采用了价格竞争的模式,因此发生互相冲撞在所难免。

  中美货币战争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就某种意义言,说已经开打了,也未必为过。中美货币战争为什么发生?有什么结果?该如何面对?最近读薛涌教授(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文,颇有启发,值得引申分享。

  中美为什么会发生货币战争,一言以蔽之,是因为中美有着相同的货币战略,后者又决定于两国有着相似的发展模式,后者又决定于两国相似的企业文化。

  所谓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种叫盎格鲁撒克逊模式(Anglo-Saxon),以美国为代表;一种叫莱茵兰模式(Rheinland ),以德、日为代表。

  先谈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高于一切,优胜劣汰是唯一判断标准。所有的企业及其CEO,全心全力追求的目标,就是最大利润、最大市场份额、最低成本,企业胜败存亡,一以成本及价格为准。

  至于莱茵兰模式,也诉诸市场规律,但市场并非唯一指标。企业经营讲究的是一种“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的概念,老板或CEO不但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员工、顾客、上下游客户负责。所以企业不能为追求最低成本而随意压低工资;工资如何决定,通常由劳、资双方有时再加上客观的第三方共同组成的委员会来协商确定。因此,相对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价格竞争的空间比较小,从而逼使企业只能更多地重视品质、服务及品牌。

  所以,两种模式最终是培育了两种企业文化甚至是生活文化。在美国,所有企业,所有产品,都采取割价竞争,优胜劣汰,优劣取决于价格,好处是消费者可以不断换品牌,永远享受最低价格产品。然而,一味追求压低成本,往往牺牲品质,甚至偷工减料。这在美国都不能避免,接近美国模式的中国,自然就更所见多有了。

  莱茵兰模式下的日本与德国,由于价格竞争受到了诸多限制,企业只能全力强化品质与服务,对消费者而言,讨价还价的空间相对缩小,生活费用因此较高,但总体而言,消费者享受了较高的品质与服务。

  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汽车市场的兴衰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国是最早的汽车王国,后来却是品质更优的德系及日系车种取得了竞争的优势。

  有趣的是,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及企业文化,最终却影响到了各自的货币政策。

  一国的货币政策,对内,要力求物价的稳定;对外,要确保出口的竞争力,也就是要力保本国产品的价格优势。由于中国的发展模式及企业文化更接近盎格鲁撒克逊的美国模式,都致力于价格竞争,因此无可避免地都走上了必须以货币政策(抗拒升值,倾向贬值)来确保价格竞争力的道路,逻辑上,最终只能在这种竞争模式中互撞。

  比较美国及德日模式在国家发展长短期上的表现,有两点经验总结:

  (一)长期以来,美国总是压迫所有的竞争对手升值,各国多倾向于采取弱货币政策,只有德、日、瑞士采强货币政策,结果是后者的长期竞争力更强,外贸盈余更多。

  (二)美国一味追求低成本,采取价格竞争,结果制造业纷纷外移,出现了空洞化。严格地说,美国现在只剩五种产业了:高科技(硅谷)、金融(华尔街)、石油(德州)、好莱坞(洛杉矶)及军工产业。长此下去,贸易经常账焉得平衡。

  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短多长空,一种是短空长多。长多指的是长期间可以享有高工资、高福利、高技术、高品质。在一步步走上跟美国爆发货币战的阴霾下,中国必须有能力作出最好的选择。

  查阅《理财周刊》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 PS 货币战争是各国通过自己的货币来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而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就是价值和发行量,各国通过控制着两个因素想和博弈,当这种博也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就可以说是货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