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权财权不对等导致驻京办冲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55:03
如何看待“驻京办”的留与撤
“驻京办”的留与撤问题目前成为了社会舆论争论的热点和焦点。赞成“留”者认为“驻京办”的存在有其客观必要性,不可能一撤了之;赞成“撤”者则认为“驻京办”存在着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已经成为产生腐败的温床。双方的意见看似尖锐对立,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观点之争并没有聚焦在同一点上。这个“点”就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运行机制。从这个视点来审视“驻京办”的留撤问题,保留“驻京办”是必要的,撤消部分“驻京办”也是必须的。[详细]
干部“年龄一刀切”的分析
驻京办、掣签法与影响成本
事权财权不对等导致驻京办冲动
南方日报:撤销的“驻京办”会否曲线生存?




文章排行榜
1“天花板”现象再聚焦
2【理论周刊】向毛泽东学读书|乡镇党员领…
3林毅夫:“中国奇迹”的经济学解释
4【新语新论】中国又到“转折关头”|现在…
5如何看待“驻京办”的留与撤
6李捷: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座丰富的宝藏
7李稻葵:未来五年劳动者收入占GDP比重…
8厉以宁:“民工荒”影响深远,有利有弊
9论“中国奇迹”的充要条件
10关于“赶考”问题的新思考
本期关注
  “为什么会产生天花板现象”,“背后有哪些规律在主导”,“怎么能最有效的解决”, “天花板问题是不是个伪问题”、“干部年龄能不能一刀切”……1月19日,“干部‘天花板现象’”高级研讨会上,精彩观点纷呈,思想碰撞激烈。
·“天花板”现象再聚焦 ·重在打破“主观天花板” ·“年龄一刀切”的经济学分析 ·张荣臣:“天花板”现象背后的历史背景 ·一个无解问题怎能成为问题



党建研究
甄小英:推进党内民主需要办哪些事
民主集中制组织制度的确立,是与主张实行党组织“各自为政”的民主的“联邦制”和结构松散的民主“自治制”思想进行长期争论和斗争的结果。列宁开始提民主制,是确立党的政治原则,以后提出集中制,实际上是组织原则,以后进一步完善,提出民主集中制。采取民主集中制,党才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才有力量,有战斗力,才能担负起艰巨的历史使命。所以,过去讲“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就是力量。为什么后来又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呢?从我们自己以及苏共的教训中,我们认识到,缺乏民主,在政治高压下的团结、集中统一,是虚假的统一,是以牺牲党的活力、创造力及党内和谐为代价的表面的、暂时的统一,不可持久,在表面的鸦雀无声的统一下,酝酿着风浪和矛盾,一有合适气候,爆发出来,往往导致党内混乱、分裂、甚至垮台。因此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只有在民主基础上的团结、集中,才是真实的有力量的。现在党员来源的多元,身份的变化,收入的差异,客观上使党员的认知感受、价值认同变得更复杂,整合思想的难度更大,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受各种外来思想的影响、干扰也较大。因此,强调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强调纪律也非常重要。[详细]
用制度管党治党的重大举措
从源头上防范不廉洁行为发生
加快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
经济社会
林贤郁:GDP少算三万亿说法不准确
林贤郁说,若想评估国家GDP核算数据质量,首先要准确理解GDP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不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简单利用常规的统计数据来推算。目前我国所采用的GDP核算的理论和方法完全遵循联合国提出的国际标准,已经实现国际接轨,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具体方法并不像李永忠代表想象的那么简单。
林贤郁说,计算一个国家的GDP,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生产法。李永忠代表所说的产品流量法大体上相当于支出法,但并不准确。我们常说,按支出法计算GDP主要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但这只不过是为了便于大家记住而常用的简单说法,准确地说应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项。林贤郁对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概念和算法进行了说明。最终消费支出,还要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其中计算居民消费支出这一项,也不能像李永忠代表那样简单用专业统计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来直接计算。[详细]
巴曙松:迎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
体制不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望
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长期滞后
厉以宁:四方面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用工荒:中国社会“成长的烦恼”
2000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已经开始迅速减缓,年均只有1%略强,并预计在2015年转为负增长。目前城市经济增长所需劳动力供给主要来自农村,由于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也在减慢,外出农民工数量在金融危机前就逐年减少。据估算,农业剩余劳动力已接近于吸纳殆尽,到2015年,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年龄人口,与城市新增数量持平,此后劳动年龄人口呈现负增长,比总人口负增长提前10余年。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制度性分割妨碍了劳动力市场自发调节。虽然劳动力流动今天已是普遍现象,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还不能把打工地当作永久居住地,不仅经常性、季节性地返乡,还把农村作为养老归宿。这样,劳动力市场就形成了地理上的割裂:劳动力需求在沿海地区和城市,劳动力供给在中西部农村。这种分割妨碍了劳动力市场发挥自发调节供求的功能。[详细]
房价“退烧”该吃什么“药”?
刘尚希:调节贫富差距应从起点入手
公共服务均等化:百姓呼声最高的诉求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是个宝还是根草?
时政新论
政府治理民主化须过“四重门”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客观上拥有人民赋予和法律授予的管理社会、治理社会的权力。从权力的授予来源不难看出,政府的权力属于公共权力,这个权力属性的天然敌人是私有,也就是说公共权力必须用到社会公共事务上,容不得有半点“跑冒滴漏”。公共权力的最好生长条件是“24小时日照”。
权力对政府来说是“双刃剑”,用好了是正本清源的利器,用歪了是损害公信的“元凶”。在实际运行中,政府部门能否拥有正确的“权力观”往往决定着其是否有正确的改革观。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政府治理改革中,一些环节、一些部门、一些领域存在着改革热情不高,甚至抵制改革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患上了权力“依赖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争戴“大盖帽”;二是权力“部门化”;三是权力“利益化”;四是权力“板结化”。在已经进行的多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改革的初衷是精简机构和减少事权,把更多的事项交给社会,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或第三方管理。但目前,政府部门仍没有从“大包大揽”中走出来。比如说,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推动转型升级的主要工作是完善有利于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和行业准入门槛,这一点必须明确。[详细]
俞可平:全球化催变思维方式
财产申报当以高级干部为突破口
程天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
燕继荣:中国政治发展视角下的独特治国方略
文史纵览
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
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无论如何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我们要以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树立起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自觉意识同样强调对其他文化的客观理性态度,强调积极吸收先进文化成果,批判消极文化影响。对当代中国来说学习西方文化绝不是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化取向,不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理论,把本土资源作为论证西方理论、实现西方社会思想的工具,而是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详细]
如何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文化传播要有强烈的国家意识
建立中国读书节 倡领全民读书风
冯骥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至关重要
中国革命坐标中的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但在国民党内崭露头角是大革命时期。1921年,他坚定地追随孙中山革命,指挥所部两次打败桂系军阀陆荣廷的侵扰,进击江西北洋军并攻占赣州,阵前起义讨伐背叛孙中山的陈炯明,协助李宗仁、黄绍竑等新桂系统一广西。李济深在1925年7月出任广州国民政府军队中“作战能力最强的”第四军军长,晋级陆军上将,成为国民党的重要领导人,在国民党内和军界颇有影响力。
1924年黄埔军校创建后,李济深兼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动用粤军第一师人力物力大力支持黄埔军校。平定杨、刘叛乱和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总指挥,李济深率部服从调遣,全力以赴,对两次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8月廖仲恺被刺后,他率部参加了蒋介石对涉案许崇智部队缴械的行动。北伐战争时期,李济深协助蒋介石等制定北伐的战略方针,并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详细]
“反清四寇”之一陈少白
中国女性百年发展与贡献
用原始档案还原苏联史真相
论统战工作在解放长春中对国民党军的成功运用













第08期

第07期

第06期

第05期

第04期

第03期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匿名发表  署名:
验证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