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航天飞机":中国"穿梭机"外形首度曝光(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45:40
中国将有自己的太空「穿梭机」。中国资深航天专家昨天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透露,中国已启动研发第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具有多次往返太空特性,类似美国的「航天飞机」。但相较于美国制造,中国的「穿梭机」具有「重复、经济、安全」的优点,且成本较低,预计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
资深航天专家30日接受本报访问时透露,中国不可能再重蹈美国研发「航天飞机」(又称穿梭机)之覆辙,已启动研发第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它将是超越美国「航天飞机」水平的航天运输系统,但尚不能达到「空天飞机」的技术水准。预计中国第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可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同时,中国科研人员也已有意图开展空天飞机的研究。
预计2020年研发成功
此前有国外分析指出,中国航天运输系统路径为飞船(一次使用)──航天飞机(不完全重复使用)──空天飞机(完全重复使用)。接受本报访问的专家表示,这种论述并不准确。他指出,目前已经启动研究、逐步论证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尽管和美国的航天飞机在动力性上差不多,但绝不是「中国的航天飞机」,其特点和优点可用「重复、经济、安全」来概括,不但可以局部或者全部进行回收及重复使用,而且克服了航天飞机在防热等技术问题未能过关及成本居高不下的重大缺陷。

亦有意研制「空天飞机」
专家强调,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空天飞机」也有区别,即必须用火箭进行发射,而「空天飞机」则可以自行起飞。目前中国的科研人员也有启动空天飞机研制工作的意向。
专家表示,中国研发航天运输系统选择的技术道路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均不相同。俄罗斯重在发展飞船,而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航天飞机作为研发重点,他们的航天飞机系统其实只有两样,即航天飞机机体和固体火箭助推器可重复使用。但美国搞的航天飞机系统复杂、功能复杂、设计复杂,而且包揽许多可以用无人航天器进行的任务,导致维护费用高、容易发生事故等高代价,经济上很不合理。
此外,据航天专家的报告,他们提出一种立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主要技术的串联式两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方案(主要参数和技术指标见附表)。
该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级方案,降低了对发动机、材料等技术的指标要求,从而可以立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技术基础较好。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起步方案。
可批量快速发射卫星
专家并透露,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提供了大批量快速发射卫星的手段,在战时能够快速建立、重构空间卫星体系,其优异性能还可以作为空间作战飞行器,完成空间侦察、通信、作战任务;而和平时期将作为商用运载器,可显着提高商业发射的竞争能力。
专家指出,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通过多次重复使用,降低发射费用、提高可靠性、缩短发射周期,采用空中发射、水平起飞等新型发射方式提供强大的机动能力,从而达到快速、机动、可靠、廉价地进入空间的目标。
「大推力」火箭运载力增两倍
此外,综合《新闻晨报》及中国网30日消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29日在北京科协北京宇航学会2006年航太科技论坛上也证实中国研发跨大气层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他并透露,中国正致力于研发新型的航太运输系统。
吴燕生说,大推力火箭、空射小型运载火箭和跨大气层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中国新型航天运输系统研发的三大方向。
对于大推力运载火箭,吴燕生介绍说,能够满足载人登月需求的大推力运载火箭目前关键技术均已突破,但距离安全可靠的实际应用还需要8年。中国现有运载火箭还不能满足中国探月工程的需要──只能送上去但却回不来,而大推力火箭可让中国月球探测实现「去而复返」。据了解,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可以把25吨重的物体送到近地轨道,能够把14吨重的卫星送到3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运载能力为现有国产最大火箭的3倍。
「小空射」小材小用更灵活
对于空射运载火箭,吴燕生说,「现在的传统火箭发射方式是在固定的发射场发射,发射地点等受到很多限制,而采用空射发射后则可以做到在任意的空域、任意的时间发射。」空射运载火箭是航太科技的一个前沿领域。
吴燕生表示,新型运载火箭可以通过使用大型运输机将运载火箭携带到高空发射,在小卫星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空发射小型运载火箭的技术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它具有发射方式灵活机动、能够快速发射和部署等优势,另一方面,发射费用也较低廉,符合小卫星的发射要求,而目前长征火箭运载能力均在1,000公斤以上,发射微小卫星有些「大材小用」,因此需发展能够单独发射微小卫星的小型运载火箭。目前处在技术研究阶段,「争取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进行演示验证,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