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新时尚:《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忠诚》出版--银样蜡枪头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38:35
我的最新时尚:《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忠诚》出版  | 2010-1-22 20:26:00 1 推荐

    最近,《中国纪检监察报》专门发布消息,推荐我刚出的一本书《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忠诚》。报上说:本书记述了陈国华同志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真实历程,总结和提炼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感悟,以“书写忠诚、服务为民”为宗旨,围绕勤政廉政、转变作风、拒腐防变、查办案件以及招商引资、干部下访等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行文采用大量群众语言,文风质朴,感情真挚。本书适合纪检监察工作者阅读,普通读者也可通过本书,对反腐倡廉工作有所了解。《中国纪检监察报》的推介之词,让我增加了自信。更令人感动的是中纪委有关部门还将本书列为向全国纪检系统推介和赠送的书目,这更让我增强了信心。

    说实话,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近30年了,对这个岗位的酸甜苦辣多多少少有些感悟,但一直没有萌生过出书的念头。有时讲课因普通话“不咋的”,所以把讲义印成小册子给学员。令我意外的是,我的《如何做好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的小册子居然大受欢迎,有些学员自己拿了不说还问我多要几本,说带回去给同事们传阅,有的学员甚至给我赋诗、索要我的签名,并进一步提出要我将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体会和思考系统总结一下出一本书,向更多的纪检监察干部、向更多的人全面系统地介绍纪检监察工作。说的人多了,我逐渐把它放在了心上,慢慢地开始萌发出一本书的想法。而且,想法终于成真。

     我的老上司,原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冯敏刚同志为我的书作序,序的题目叫做《忠诚至上》。我领悟到冯敏刚同志的这个序其实不仅仅是为我的书而作,而是体现了对全省纪检监察干部的殷切期望。冯书记的序全文如下:
   
在江苏省纪检监察系统,泰州市纪委书记陈国华同志是一位实干型的领导干部,也是一位思考型的领导干部。他勤于实践,善于思考,言行中经常闪烁出思想的火花。这本书,收录了他多年来在从事反腐倡廉工作中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具有很多真知灼见。有些文章我以前看过,还批转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参考,有些文章是第一次看到,对国华同志的工作和为人又有了新的了解。
    国华同志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他是从一个上访人员成为纪委书记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还是一名农村学校的老师,为了帮助几个受侮辱的学生,他历时数年,奔走于相关部门,写了几百封上访信,在正义得到伸张的同时,也给有关部门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完成了从教师到纪检监察干部的人生转变。
    初识国华的人,常常会觉得他不像个领导干部,不像个纪检干部,因为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很多官员身上惯有的架子和派头,看不到一般人眼中的纪检干部的所谓“稳重”和“深沉”。然而,仔细思之,可能群众需要的就是这样不像干部的干部。只有这样的干部,更能真正与群众贴心,与群众交谈得起来,更能真正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国华是个比较有性格的人。他发言不循常规、独辟蹊径,常常会引来一阵会心的笑声。很多个性十足的话,显现出这位纪委书记的“书生气”。我认为,这正表现出他为人的真实本色,正表现出他忠诚于党的纪检监察事业的真挚情怀。他的这本书叫做《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忠诚》,既是对数十年工作的总结,也是他为人本色和正义情怀的反映。忠诚,是国华为人做事的根本,也应成为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
    近几年来,泰州市的反腐倡廉工作可以说是亮点迭出,成果斐然,很多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党政干部下访、纪委牵头挂帅环保专项整治、基层站所作风建设等在全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华本人及泰州市纪委、监察局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国华用他的书把自己的思索奉献给大家、奉献给社会,更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奉献给大家、奉献给纪检监察干部,引人思考、给人启迪、催人奋进。衷心希望这本书能起到开阔纪检监察干部视野、帮助纪检监察干部成长的作用,这是国华同志的本意,也是我们大家的心声。
    谢谢冯书记的夸奖。真的,如果没有领导的鼓励,没有同事们的支持,我能否出书实在是未可知也。所以,我在书的《后记》中如实叙说了我出书的缘由,也表达了我衷心的感谢。《后记》全文如下:
   
记得2006年9月,江苏省纪委举办一期“全省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培训班”,请我去讲了一课。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我一个普通的市纪委书记,相继走上了中央纪委各大培训中心的讲堂,与很多高层领导、知名专家同台授课。更没有想到的是,我谈的一些个人体会还引起了各地纪检监察干部们或大或小的共鸣。再后来,有不少听过我讲课的人叫起了“陈教授”,还鼓动我出“教材”。有几次会议,随口讲过之后,不少兄弟部门的领导来索取讲稿。今年我们对机关全体中层干部的点评材料,刊登在《泰州廉政》上,印量1万余份的杂志竟被索要一空,一时还真“洛阳纸贵”。这让我感到有些东西还有点价值。
    我做人、做事的一个原则是,做一行,就要爱一行、尽可能地精一行。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宏伟事业,有很多需要开拓的领域和空间,这就逼着自己要去学习、去钻研。一个纪委书记特别是像我这样终身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在一些人眼中往往是左”、“党棍”、“不学无术”的代名词,一不懂经济二不懂钻营,只会磨磨嘴皮子而已。因此,我在这本书里向大家所展示的就是自身的视野、思路和胸襟:一个纪委书记应该怎样做才是称职的!
    多年来我形成了喜欢琢磨并把所琢磨的东西讲出来、写下来、在报刊上发表出来的习惯。因为自己并不是理论家,所以这些文章当然不可能是很高深的。然而,由于紧密结合了自己的工作实际,就操作层面来说,对自己的工作和同事们的工作实践,应该说还是有而且客观上也是已经产生了影响的。其中有一些文章对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工作研究和实践,也同样发挥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即使是一篇会议讲话材料,我也力求在官样文章的基础上说点真心话、俏皮话,也卖弄点文采。当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是一首好诗。我诚恳地希望大方之家不要笑我!我只是想人们在吃过大鱼大肉之后,还是需要吃些野菜粗粮来磨磨肠胃的,于是也时髦一回:把自己的东西汇汇总。更何况,这么多年经历了种种非议、困惑、徘徊、抗争、探索和追求一路走过,回想起来殊为不易,把那些无助之时的感悟、压力之下的探索、拼搏之后的得失记录下来,于人于己都有用处。当然如果要揭秘更多的人生经历,乃至挫折,那需要一本大书来展示,而不是本书的任务,况且本人能否有此能力,也让人怀疑。只要这些东西对人有益、对社会有益,我就满足了,也算是对家庭、对亲友、对同事的一种报答和回馈。我想这也是自己对事业执著老而弥坚的表现吧。
    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几位年轻的同事,由于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才使这本书成为可能。这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后生有孙建兴、何军、钱宏琦、周焕祥、王德太等,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后生可畏”的真正含义。
    我感到很幸运,组织上把我放到这个位置上,让我能够干我所想、干有所思、干有所成。我感到很欣慰,组织上安排给我的这支队伍,他们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共同实践我的想法、丰富我的经验,给我信心、给我力量。所以这本《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忠诚》实际上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我们这个团队多年来工作心血的结晶。
    这些年来最让我高兴的,恐怕就是听到人们评说“你培养的这些纪检干部,工作方式都真的像你”。做一名领导干部的影响是有限的,成一件事的影响也是有限的,而培养一批人,则可以影响更广的地区、更长的时间、更多的人群、更久的事业,这也是我之所以敢于展示我的原因所在。但愿不要被人理解为张扬,我仅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而已。哈哈!
    前不久,我写了一首打油诗,表扬我们江苏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冯敏刚“每临大事有静气,说破英雄惊煞人;忠诚履职强队伍,扬我纪检精气神”。冯书记胸襟似海,没责怪我的浅陋,还欣然为本书作序,说是还了我一个“人情债”。这种深切的关怀和真诚的友情让我倍感温暖、倍感振奋。
    总之,我将与所有从事纪检监察事业的忠诚之士一道,不断以出色的工作书写人生的忠诚,而且是永远!

    当然,中国人骨子里终归难以摆脱传统的影响,既然要出书,总希望立个主旨什么的。但我这本书是个大杂烩,收录了我20多年反腐倡廉实践中的所干、所思、所讲。内容也比较庞杂,有些文章甚至与纪检监察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展现的就是纪检监察干部的视野、观点或者是偶尔流露的才情,想要归纳一个主题不太容易。所以我给我的书定了一个书名,就叫《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忠诚》。我想,即使你没有时间翻阅完全书,但你理解了书名的真正含义也算是我做到了所能做的一点贡献。
    希望我的这本书,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理解纪检监察工作,从而更加支持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