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互联网)2.0,沿革、发展;政策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8:27
已阅560次
Web(互联网)2.0,沿革、发展;政策与对策
 
一.Web,从1.0向2.0的转折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大致经历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即从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传播这三个阶段。Web(互联网)跨越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约束,使得信息传递在快速与广泛等方面产生了革命性飞跃。Web2.0相对Web1.0(2000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Web1.0除传播渠道与方式外,与传统媒体并无本质区别,属于单媒体、单向传播,信息发布者与受众壁垒分明;Web2.0则完全打破了媒体的传统框架,变单向传播为交互性传播,信息发布者与受众角色交替,受众具备发布权限。2000年前后,由于网络BBS的建立,预示着Web1.0模式已经朝实现Web2.0方向转换。
之所以提出Web1.0向Web2.0转变的时间在2000年前后,而不是目前人们习惯认为的2003年,是鉴于识别标志的不同——BBS与博客究竟是谁首先实现了多点传播?事实上,网络BBS的出现,基本打破了信息发布者与受众的界线,在BBS中可以看到千万传统受众突破历史局限,一夜之间在互联网上发布了海量信息,这已真正具备了Web2.0的实质。
具有“中国博客之父”之称的方兴东、王俊秀及其早在1996年便成立的“互联网实验室”之所以在日后的研究报告中提出Web1.0向Web2.0转变时间在2003年前后,是鉴于他们开始将博客概念引进中国并加以推广正是从2002年8月为起点。但是,网络信息多点互动在2000年前后的BBS上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用“互联网实验室”自己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来看:“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这些转变特质,BBS无不具备。因此,界定2003年为Web1.0开始向Web2.0实行转变的时间分隔,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不错,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确实完善与丰富了Web2.0模式;但是,透视并比照Web2.0的主体结构,这些理论或技术只是强化了Web2.0的应用手段、增加了Web2.0的功能,却不是Web2.0的主要成分者或它们就是Web2.0本身。
将这一点清晰化,正是准确认识Web2.0的沿革与判定Web2.0发展趋势、编制相应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前提。没有一个以成熟BBS群为基础的强大网络社区的发展,绝不存在博客群体一支独秀的可能;博客的建立,则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网络社区成员的个性扩张,至少使Web2.0在形式上得到丰富与功能上得到强化,对Web2.0在颠覆传统这一点上起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由此可见,Web2.0的基本要素应被确认为BBS,主要展示了它公共性的一面;博客则是一种补充与完善,加强了它的个性的一面,这是一个完整的Web2.0概念。
二.Web2.0新工具
Web2.0成型应用工具有:博客(Blog,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让个人成为主体);Rss(简易聚合);Web service(Web服务);开放式API‘s(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Wiki(维客)、Tags(分类分众标签)、BookMark(社会性书签)、SN(社会网络、一译“群组”)、Ajax等等,底层是XML和接口协议。这些应用又都是在一些互联网2.0体系下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包括:
六度空间(小世界)理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长尾巴理论:汇聚大量市场价值较小的产品,采用大流通手段,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社会资本;去中心化等等。
(一)博客(Blog)
1、历史
Blog一词本起源于 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1997年由 Jorn Barger提出。1998年, infosift 的编辑Jesse J. Garrett ( http://www.jjg.net),将一些类似blog的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许多人亦陆续将blog的链接给Cameron,慢慢的,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个weblog 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缩略词"blog",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blog  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6月,当时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weblog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现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blog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经有了很多Blog托管服务商(BSP),业内人士对其盈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在中国引入博客概念、并将博客概念本土化的创始者当属方兴东、王俊秀,他们从1996年创立了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率先对博客这一新生事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积聚了相当研究成果后,於2002年8月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博客为主体的网站——博客中国(Blogchina)——即目前的博客网(bokee)。
2、Blog的特点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blog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blog的写作者(blogger),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creator),也是其档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采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术,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发布的X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订阅一个blog,确知该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对Blog作者来说,RSS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摘录。
Blog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网络技术,在传统个人档案中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对知识管理和创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径。对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blog写作既接续了汉语笔记文学的传统,更充分鼓励了个人表达;从交往形态考察,网志空间(blogosphere)设定了积极的读者、作者、编者互动转换关系。
3、 博客在互联网中的发展
博客数量发展迅猛。互联网调查机构Pew Internet发现,到2005年3月份,美国1/4的互联网用户阅读Blog文章,9%的互联网用户创建了自己的Blog(博客)。韩国有4800万人口,其中1200万是Blog(博客)用户。在中国,则有500万用户。
根据社科院05年研究报告的调查,虽然博客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短短时间内使用博客的人数已经占到了网民的三分之一,并仍然在快速的扩散之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7月19日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约有2800万人经常使用博客,占网民总数的23.7%。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500万网民经常使用博客,仅占网民总数的14.2%。
(二)播客(PODcasting)
播客是一种网络自助广播形式、是网络广播或类似的网络声讯节目。
收听传统广播时,人们被动收听电台的节目;收听播客的内容、收听时间、方式收听则由人们自主选择。 维基百科给播客的定义:该技术能把任何文件“拉”过来,包括软件更新、照片和视频——目前网络中的播客不只限于音频。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过程是由制作者制造声源,用话筒放大增音,能过无线电波发送给收听者。而播客是把将声源录制之后直接放到网络中进行传播。与传统广播相比不仅简化了若干步骤,节省制作与传播时间,最重要的是无成本。传统电台的资本与政治因素使人望而却步,播客改变了这一切,使任何人都可以创建自己的电台。用自己设定的表达方式发声。
正如铺天盖地的博客,播客的出现使任何人用可以想象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展示个人思想、表现生活形态等一切方面,具备了充分可能。
关于播客服务提供商的赢利模式最主要的当然是网络广告。但其还有两个新的利润点。
电信增信业务。随着手机的普及及电信增值业务的迅速增长,通过手机进行移动博客、订阅播客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正如超级女声使国内SP收入由2004年的1300万增加到2005年的3000万,2006年超女在短信方面的保底费已经涨至5000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可怕的增长势头。播客使手机的订阅功能有了新的体现,分掉一杯羹,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另一个是rss订阅服务。iPodder,Doppler,iTunes这些专门的播客订阅定位了一大部分vip用户,而这些用户给服务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vip用户的定位是高层,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他们乐意送给服务商一部分钱。
(三 )Tag (标签)
Tag是一种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每篇日志可以添加一个或多个Tag,然后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可能与其他用户产生更多沟通。通过Tag,在搜索引擎上将更方便找到相关博客日志,具有更大分享性、更大关联度,也方便对日志的管理。
一般博客日志的分类在写日志之前设定,Tag可以在写完日志后添加;原来一篇日志只能有一个分类, 但Tag可以同时为一篇日志多处使用,方便搜寻。
例如:一篇到西湖旅游的日志,原来一般将这类的日志放到博客的“驴行天下”分类,但如果给这篇日志同时加上“旅游”、“杭州”、“西湖”、“驴行天下”等几个Tag,浏览者点击其中任何一个Tag,都可以看到这篇日志;同时日志作者也可以通过点击有关Tag,看到最近其他关于杭州旅游的日志,就可能产生交流。
(四)维客(WIKI)
1、什么是维客(Wiki)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快点快点”)。Wiki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们可以任意选择匿名或实名方式编辑或添加内容。Wiki系统是一种超文本系统,人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维客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所以,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网络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
2、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wiki系统——WikiWikiWeb,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
Wiki的历史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本身,还是相关软件系统的特性,都有不同意见;所以一个站点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博客相比,维客由于它本身存在很大争议性限制了它自身有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
3、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可以任意写,不支持个人知识产权概念;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么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词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命名平易:关键词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观察得到;
由于Wiki的自组织,可增长以及可观察的特点,使Wiki本身也成为一个网络研究的对象。
三.Web 2.0的起源、内涵与发展
(一)Web 2.0概念的提出及其包括的内涵
Web 2.0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的O‘Reilly媒体公司总裁兼CEO提姆•奥莱理提出。他是美国IT业界公认的传奇式人物,是“开放源码”概念的缔造者,一直倡导开放标准,并活跃在开放源码运动的最前沿。 Web2.0的一个关键原则是用户越多,服务越好;Web2.0强调加强网站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甚至用户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网站内容基于用户提供,网站的诸多功能也由用户参与建设,实现了网站与用户的双向交流与参与。web2.0不同于web1.0的最大之处在于它的交互性。国内互联网业界在2000年前后的典型代表有:天涯社区、博客中国、亿友交友、联络家等。
自1992年互联网传入中国以来,人们就有在网络体现个性以及通过网路走向社会的需求,只是当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应用技术能够支持这种需求,Web 2.0才具备现实可能。事实上,提姆•奥莱理在2004年提出Web 2.0概念是相对滞后的一个理论补充,因为在这之前Web 2.0早已被广泛实践并形成规模。与其他理念不同的是,Web 2.0概念仅仅是对网络互动的一个恰当总结而已。
Web 2.0的实际理论基础是网络社会化,而社会化又与个性化紧密结合:离开个性化主体,社会化无从实现;离开社会化,个性因为没有呼应与共鸣也势必枯萎。Web 2.0里有丰富内涵,包括互联网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直至社会每个成员日常生活的细节,等等。
Web 2.0是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它让每个人充分参与互联网的共同创作,抓取社会的方方面面,又对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进行反馈,产生空前的、巨大的影响;Web 2.0同时具有异常强大的人际关系结合力,它将传统的人际时空间隔缩短至零距离,能够实现以往因时间、地域甚至法律限制而不可能做到的人群聚合。它克服了Web 1.0时代网络中被动参与和缺乏深层联系的简单页面跳转,互联网2.0实现了让每一个人成为网络社会的实际主体,基本释放了网民的潜能发挥,通过彼此间内在的深层高质量联系实现信息的高效有序分享使得价值倍增。因此,可以说互联网2.0是互联网史上的一次革命,也是社会成员相互关系方式上的一次革命。
(二)博客的分布与现状
1.个人博客的结构
根据**网日间运营的数字统计,活性较强的个人博客约站全部博客总数的不到0.5%,日增长博客约在8000人左右,其中包括从他网转移过来或个人重复建立的博客,实际日建博客数应该在4000个以内;从**网建站不到三年1200万的成长量来看,个人博客的成长速度已明显放缓。目前,国内大型网站内号称具有千万级博客的约有5-6家,另外还有很多百万级或十万级的网站博客星罗棋布,如果按照总数累计,中国的博客总量早已突破了5000万个;从公布的2800万数据来看,国内各网站关于博客发展的统计含有的水分率大于100%。
2006年06月19日1《市民杂志》援引了美国2005年8月一调查机构发布的《美国博客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观测400个访问量最大的博客发现,在美国,政治博客最为流行,其次分别是生活博客、科技博客和女性博客。
该报告还揭示,博客成员的独立网页是通过 一个名为Pajamasmedia的公共发布平台去发挥它们的社会政治影响,单靠博客本身很难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脱离了公共发布平台,独立博客的个性将不可能产生社会效应。目前已经有300多位政治搏客加盟Pajamasmedia。 该网站呈现的集市风格说明了博客私藏信息需要通过Pajamasmedia这样的集市去展示,才有可能变成社会需要的产品。
在中国目前所统计的2800万个个人博客中,呈现的却是有美国博客截然相反的分布,根据博客网的活跃博客日志统计发现,目前最为流行的依次是女性博客、生活博客、政治博客与科技博客,其中政治与科技博客约占博客总量的不足20%。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博客的数量日益萎缩、而社会政治博客却开始呈上升趋势。
2、blog与BBS,社会影响力与管理状况
通过数年实际观察后归纳,差不多所有活跃博客几乎都由BBS的活跃成员转化而成;那些从不参与BBS活动的博客日志的存在价值几乎为零,这说明没有公众参与成分的个性不能成立。新浪个别名人博客的访问量超过千万,这也是站方精心包装推广的结果,这样的“博客”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博客,而是被精心打造成的一个公共浏览平台;在这种平台里,展示的传播交流方式是典型的点到多点,是典型的WEB1.0模式,也就是说,哪怕是声势很大的名人博客,它的运作方式还是落后的WEB1.0模式,而1.0模式正是限制博客获得真正意义上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也就是为什么博客的增长速率始终赶不上互联网网民数量增长速率的主要原因。
限制博客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博客之间个性的相对独立,限制了共性的建立,很难象在BBS当中产生成规模的意见领袖群体,而意见领袖的产生,使得互联网社区论坛产生了无数个大小中心,产生凝聚力、形成圈子,圈子又产生粘性,粘性又产生泥石流效应,这就是运营得法的BBS社区得以越做越 大、越大越红火的原因——这种现象,在博客群里绝难看到;由于网络原创的网际传播,意见领袖往往也是网际的,如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足够大,聚集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往往还形成了网络社区的兼并现象,一切都随自然发生;如果不依靠公共平台,博客就不可能产生意见领袖,博客的凝聚力是靠博客之外公共发布平台的反馈而不是在它自身内部产生的。
由此可见,一旦切断了博客与BBS或其他公共发布平台的通道,个人博客的一般发展将曳然而止;其公共影响力会相当有限,很难象知名BBS那样隽永——即便象新浪徐静蕾那样被热炒的“名博客”也是昙花一现。
博客一直被描述成具备“个性化、自组织”纵横交叉多项功能。现实中的博客明显表现出“个性化”有余、但“自组织”空白的基因缺陷,各种IT分析家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而BBS则一直表现出自组织迅猛扩张的强劲势头,其成员的个性化完全可以通过提高个人后台的活性加以改善,具有明显的自我提升能力。博客群即便再庞大,也是一群各自甚不相关、分散的群体;BBS数量再少,也是个相对集中、粘性很大的社会群体,两者已经或将会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是非常清晰的。
博客的特点是强调“个性化”,自身功能强大,布局分散、数目庞大。虽然不象BBS等公共展示平台那样具有集中、爆发性的影响力;但因其分散、隐蔽、数量巨大,长期以来,个人博客内登载的各种信息在内容搜索、内容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盲区。也正因为如此,博客在为千百万网民提供现代化网络服务的同时,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对互联网管理形成了新的挑战。
从已经发现的情况来看,在相当一部分博客内,积存着大量不良有害信息:有黄色淫秽的图文,有自建的境外新闻“网站”;有的博客甚至发表了一系列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文章,有的利用博客组织起各种各样的“政党”,甚至一些伊斯兰恐怖组织把博客当作联络窝点……。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博客数量大、分散隐蔽性强,上述种种问题并不能象在BBS或其他公开的展示平台那样容易被察觉,相当一部分不良有害信息长期没有得到清理、同时还有不断新增加的相关内容;同时,一个网民一般会先后在好几个地方建立个人博客,可以在发现一个博客有违法内容日志,在后面拖挂的个人链接中,往往发现相同违法内容在其本人其他博客里同样存在,而且几乎全部未得到任何处理。
这就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博客难道仅仅是网络个人日志吗?结论当然是否。任何一个博客,只要它的内容向公众进行了传播,就具备了媒体特质;一个有数千万博客的网站,不是一个具有巨大能量的媒体又是什么?
如同它的母体互联网本身一样,博客是个网络新工具,给千百万公务员、学者知识分子、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使用互联网从事正常的工作学习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也给我国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这是问题的一面,是它的主流;但是不得不注意到,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潮鱼龙混杂、争相表现,这种现象必然在博客类型的网站里有所反映。商业网站应该自觉做到宏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抵制与排除各类杂音;培育健康的人文情操,抵制与排除各类低级庸俗的恶搞。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互联网业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要。
虽然个人博客实际拥有的影响力相对很小,但对互联网管理者而言,管理众多博客与管理相对集中的BBS而言,前者难度要大上许多倍。但是,不能因为有难度就听之任之、放弃管理,更不能为了简单的数量方面的扩充,蓄意纵容不健康思想内容泛滥,用牺牲社会良好风气来换取片面的商业利益。如果所有这些不良有害信息源源不断被释放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而得不到有效抑制,会对人们的思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正常生活造成颠覆性的破坏;如果所有那些靠传统手段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而只有通过互联网才可以实现的人们跨地域的聚集,在一种无理智或别有用心狂热口号鼓惑下,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破坏,造成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动荡,那么,制造与帮助发布这些信息的网站当然有不可推脱的社会法律责任。大量不良有害信息的存在,不仅对社会安全有害,同样对网站的健康发展甚至对它的生存都构成危害。
在思想认识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真理与谬误、先进与反动的较量。在中国,任何一个互联网工作者,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去判定、处理包括个人博客在内的一切新闻信息内容,看看这些内容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是否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社会安定、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这就是商业网站不可推委的社会责任。
3、博客的商业机会
相对成熟的BBS而言,新兴的个人博客受到比较大的推崇,这是因为它容易形成商业网站的业务增量——但不是盈利增长点。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平常的个人博客日志的影响力与聚集的人气或关注度,不可能与一个内容相同的BBS论坛相提并论,广告商如果尝试在个人博客中推广商品,需要冒相当大的风险;电视广告分散到千家万户依然风行,是因为分散的千家万户所选择的电视频道往往雷同;但是,没有一个博客是相同的,在一个博客中只能做一个广告、而且访问量微不足道。即便在一个拥有千万级博客用户的网站,广告商鉴于只能集中地而不可能对每个博客做单个广告,所以,个人博客争取到批量广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也就是迄今为止,一般博客服务商很难建立起商业盈利模式的根本原因。
也有借用博客名义组织的一些大型商业活动,在这类活动中有可能拉到形形色色的赞助;撇开这些活动本身一般的巨额开支与微薄收入不算,这类大型社会活动早在人类社会还没开发出互联网之前就广泛开展起来了,所以,它产生的商机或利益本质上与博客没有什么关联。
博客的本意是敛聚个人思想情感以及宣示个性的网络工具,它与需要推广的大众化商业宣传模式在本质上、在机制上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如果想通过建立个人博客去赢得大面积的商业利益,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一相情愿。
四.Web 2.0、博客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网的实际情况来看,每日新增博客注册用户为8千人左右,但在前一两年的发展颠峰时期,每日新增博客注册用户达到了3万以上,说明增长速度已大幅度下降;多数门户网站新增加的博客用户,大部分来自于其他网站博客的重复布投,Web2.0当中博客部分的增速已明显放慢。
鉴于博客自身的相对封闭性以及它与Web 2.0互动要求的差距,估计2007年各网站对博客的发展上将主要以推广既有博客的内容、扩大它们的影响为主,而不是简单追求它的发展数量。相对1亿2千万的互联网用户而言,近3000万的个人博客似乎已接近它的发展上限。
笔者本身作为**网的内容主管,因为管理需要,注册过四个不同域名的个人博客,却从来没有在里面写过一个字,而且根据了解,有许多个人博客注册后,基本没有使用的情况相当普遍,这类用户占据全部博客注册用户的90%以上。
当新浪推出一个个百万级(访问量)的个人博客时,这一个个博客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个论坛,个人博客的主人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个小论坛的坛主——所不同的是,所有参与这种博客写作的个人,并没有发布主题留言的权限,只能对这个坛主进行赞叹或诅咒,根本产生不了Web 2.0所需要的多点互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便是千万级(访问量)的个人博客,实现的网络价值充其量不过是1.5效应,与Web 2.0的内涵还是相距甚远。
所以,新浪的做法就是,将个人博客内容分拆到了每个频道与社区版块——实际上还是将个人博客推向公共展示平台。这就说明,个人博客的表现能力无论如何是相当有限,需要助推。
如同它的母体互联网本身一样,博客是个网络新工具,给千百万公务员、学者知识分子、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使用互联网从事正常的工作学习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也给我国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这是问题的一面;但是,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博客从本质上不是一个讨论工具,不是一个公共互动平台,更不是一种商业模式。所以,任何视若洪水猛兽或寄予无限期望的想法,都相当缺乏依据,基本可以归类为于受BSP(博客服务商)误导的结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绝大多数BSP(博客服务商)的商业宣传策划,足以显示他们受自身误导的程度并不低于他们对别人的误导。
五.政策与对策
个人博客作为一个互联网新生事物,有它非常积极的正面作用,也体现了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这就决定了对于博客或其他任何网络新工具,信息产业部门应给予足够的保护与扶持;对于它所产生的一些负面作用,也应该从规范管理的入口着手,制订相关约束机制。
如果推行类似网络实名制去规范言论,这在操作层面上意义并不大,因为即便虚拟用名并不等于在互联网上存在秘密;它只能产生某种心理震慑:根据我国现实网络人群的思想心理特征,参与博客日志写作、甚至参与网络讨论、聊天、游戏的人群及其活动将锐减70—80%左右,这不仅将伤害个人博客群体、甚至将对互联网产业的生存、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这对发掘经济增长点、保护新兴高科技产业、保障社会就业、甚至会因为人们思想情绪的宣泄通道被堵塞而郁积隐藏本来可以暴露疏导的大量社会矛盾,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因而,采用类似方法相当不可取。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种整体技术的发展,若要产生社会影响,再分散隐藏的信息必然要有展示平台去表现,管理好公共发布平台就等于控制了各种网络工具社会影响力的总阀门。所以,从总体上把握住Web 2.0要义、辅以从业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实现文明办网、依法管网的目标并不困难。
至于对个人博客的管理,只要规定行业技术标准系列,强调必须具备拓展Tag (标签)的配套应用能力 ,建立强大搜索功能及配套管理手段,则既能扩大网络信息的传播功能,又能有效发现并处理有害不良信息。那么,我国互联网事业在Web 2.0的基础上健康而又迅猛发展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