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7:48
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关系到政策的成败。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贯彻执行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不尽完全一致,政策弱化、变形、扭曲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把这种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政策执行及其结果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不相符合的客观社会现象,称之为“政策失真”。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难免会出现与既定目标不一致的地方,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也不能例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误区,表现为素质教育政策失真。

  一、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种种表现

  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式样,程度也有深有浅。可以将素质教育政策失真归纳为以下几种。

  1.政策替换

  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从表面上看与原政策相一致,而事实上却背离原政策精神的内容,进行偷梁换柱。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挑选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比如用素质教育的名简单更换传统教育措施的行为;再比如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技术教育、简单的生活教育和简单的社会适应教育,等等,这些均是各阶层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等等都属各取所需的情况。

  2.政策架空

  指素质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一通,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即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典型的表现为“领导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些情况实质上是按照运动的方式推广素质教育,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形式主义、行政主义、官僚主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3.政策浮夸

  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比如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说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有提高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流行说法,这种被人们称为“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现象导致素质教育外延无限扩大,实质上淡化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其实,上述这些是教育中的常规工作,以前也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只是没有解决好而已,难道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就能解决长久解决不了的难题?

  二、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社会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潮既影响教育思想,又影响教育政策,更影响教育行为,就像“潜在课程”一样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的积极因素是人们选择素质教育的原因,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同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与落后思潮又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政策失真的社会根源,将教育改革引入歧途,引起教育思想和行为的混乱,从而导致教育的倒退。我们认为,一方面落后社会思潮“潜移默化”地导致了素质教育政策的失真,另一方面,一些专家、校长、教师和家长出于对集结在素质教育旗帜下的错误思想和措施的警惕,为了抵制这些落后思想和行为采取了沿袭旧路或者消极对待素质教育的做法,也导致素质教育政策失真。因此,应该反思导致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确定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政策和措施。

  此外,“初级阶段”的行政工作方式也导致素质教育政策失真。在社会生活中,政治生活对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重大,特别在我国这种情况表现更为明显、直接。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发展而来的,其中的消极因素对我国政治生活发生着重大影响,再加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走了不少弯路,官僚主义在我国政治生活特别是行政生活中仍然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行政工作思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思维定式中仍然存在着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口号出发开展工作的倾向。有些地方、单位不是实实在在地开展工作,而是什么事情吃香就鼓吹什么,政府提倡素质教育时,开展的任何工作都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在开展工作时,不是按照教育的规律解决教育问题,而是用行政手段解决业务问题,出现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行政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这其实是官僚主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体现。按照这些思路实施素质教育,难免不对素质教育产生误导。工作作风问题是素质教育不能落到实处的直接社会原因,其根源在于政治思潮中的落后方面。

  同时,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导致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利益集团对教育有自己的要求,有些要求与国家长远利益有可能是冲突的。经济思维和经济话语决定着社会的一切,经济效益特别是短期经济效益成了判别任何活动价值的基本标准。各个经济单位的责任性增强,他们迫切需要教育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最好就是毕业学生一上岗就能顺利地处理日常工作,对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实体而言,这种现实性的要求并不过分。然而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并不仅仅是个素质问题,越低级的工作对素质的要求反而低,而对熟练的要求却很高。在这种简单劳动面前,受教育的高低与其工作的绩效之间在短期内没有很高的相关。于是乎,人们就感叹,现在的学生素质低,相应地,学校就应该实施素质教育。

  三、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内部原因

  首先,作为日常概念的素质教育在转化为科学概念时存在不足。在我国,素质、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这类词或概念,流行很久很广了。明确提出、赋予其确定的内涵和特殊现实意义,并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效力,则是80年代中期的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宗明义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这个词,就是由提高国民素质这个概念转引而来的。正是因为素质、素质教育这个词语的大众化, 即使没有严格考证,其基本含义也应该是明白和通俗易懂的。然而,作为日常概念的素质、素质教育在转化为一个科学概念时却没有得到权威的、明确的解释。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何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操作定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均没有一致的看法。由于没有一致的看法,导致具体实施时要么裹脚不前要么各人一套。

  我们领会,中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是站在时代的高度,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而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这主要是从结果来考虑问题的,希望教育培养的人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是从长远出发考虑和规划教育的未来。如果站在这样的高度考虑素质教育,无疑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中央文件在对此进行表述时,为了通俗易懂,采用日常概念的形式是正常的。然而素质教育在转变为政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将中央文件对教育的宏观把握转化为教育科学范畴的定义,因而人们按照日常概念的含义对其进行理解,按照自身生活中的素质的概念进行理解和操作,从微观的、具体的、枝节的方面考虑素质教育的实施,以至于有些操作措施与中央精神南辕北辙,有些措施不但不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甚至有可能降低民族素质,从而导致素质教育政策的失真。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受社会短期利益干扰的,为了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消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生产相应知识的方法,形成相应的心理品质。在课程教材方面,需要将科学和社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及其产生的曲折过程设计进去,从而达到学生知识层次和心理层次的同时提高。素质教育就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全面升华。

  提高素质的教育或素质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正如中央文件所说的,要“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包括提高劳动者和知识分子、一般人才和专门人才在内的全体国民的素质。对应于培养专门人才而言,它突出要对全民进行教育,普及教育;对应于为政治、经济服务等其他社会功能或实用功利而言,它突出教育自身的特点、独特功能。

  其次,对“转轨”存在误解。差不多10年的时间,我国教育界大力宣传、热烈讨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宣传、讨论和争论在1998年7、8月间热到顶点。其实,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改造现行教育中的落后方面,然而并不是要全部抛弃过去。提出“转轨”的本意也是要克服考试第一,只顾分数而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为素质教育设置了“应试教育”这个对立面,并且要“转轨”,于是,许多教育第一线的同志们和某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努力体会这一提法的精神,努力下功夫“转变”,努力寻找“不同”和“对立”,也就是说,努力设想、构建不同于原来教育的素质教育,努力反其道而行之。从时代高度和国家利益思考的素质概念内涵也因此发生了一些改变,有些人不甘心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等多年的基本共识,而赋予其与考试得分高、学业成绩好、有知识(特别是书本知识)对应、对立的含义,因为这些是“应试教育”的若干特征。这也导致对于素质提出各式各样的理解:有的理解为生活实践能力,有的理解为具有多样艺术才能,有的理解为道德品质,还有: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这样,“转轨”的良好愿望变成了对传统做法的全面否定,在倒“洗澡水”的时候将“小孩”一起倒掉了。

  四、克服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建议

  1.正确处理各利益集团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计划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单一,人们考虑问题仅仅从国家利益和政治利益出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比如产生了外国投资者,其必然对中国培养的人才提出符合自己利益的要求;个人利益的凸现,也相应地要求教育的改革;大量经济实体的诞生,其对人才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更是对教育形成了冲击。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而这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要求是不同的,有时甚至对立。按照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框架,也至少存在着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两类,国家更加考虑长远利益、公众利益,以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的各利益主体则注重自己的眼前利益,盼望短期利益的快速实现。

  伴随市场经济诞生的各利益主体的教育要求,应该由国家进行理智而公正的调节。作为负责教育决策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教师,千万不能失去自我,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我们认为,处理社会各利益主体不同要求的办法有三个,即顺应、改造和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顺应指教育要顺应社会的现实要求,迎合社会的呼声,这一办法见效快,社会满意度高。可是存在两个问题:其一为社会要求并不是一样的,有时甚至相反,容易发生中心利益群体对弱势群体的侵犯;其二为放弃了教育的社会改造职责,实质上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改造是指教育要引导社会需求,传播教育科学知识,把社会对教育的极度关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2.确立教育方针的权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条就富有针对性地说:“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应该确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权威,使我们的努力更加端正方向 。

  从一定意义上说,古今中外一切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哪有什么不追求提高素质的教育?哪有什么教育不是为了提高素质?(至于实际效果大小、正负,那是另一回事,自当别论)关键的和实质性的问题在于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如果不以全面发展来定义素质教育,就会模糊我们的教育与其他各种各样教育的区别,或者,就会使素质教育成为同义反复、没有内容、空泛、抽象、不确定的概念,为各种各样主观任意的解释乃至一些落后的教育思潮的传播留下空隙,带来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过古今中外教育家们千百年的研究,特别是经过马克思主义的论证,是反复检验了的、成熟的、科学的体系。它不是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地区的某种局部教育体系,更不是某一学派的一家之言。对于这样一个先进、科学的教育体系,如果使用某些含混模糊、抽象空泛的概念,设想在它之“外”,另起炉灶,重新“努力构建素质教育的体系”,甚至使用教育行政力量坚持推行一些不甚确切的提法,那么,很可能如有的学者所言,造成人们思想混乱,离开党的教育方针,走偏方向,降低质量。

  当然,也必须指出,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必然要不断发展。例如,在我国今天,把全面发展的规格具体化为“四有”新人,把教育工作的内容具体化为“四个统一”即:“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还强调要突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些具体化都应看作是一种发展,但是,这是对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发展,而不是它之“外”的什么特殊的教育体系的构建。

   3.大力普及教育科学知识

  其实,现在一些落后的社会思潮干扰教育工作是因为社会对教育的极度关心与教育科学知识传播不广造成的,国家应该实施教育科学普及工程,从领导干部开始,就像普及市场经济知识、证券金融知识一样,由国家领导人倡导并题词编著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知识读本》,因为教育是千秋基业。教育本来就具有自身的独立性,面对复杂的社会要求,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开展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顺应、改造和保持教育独立性这三种处理社会需求的方式,各有其优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保持教育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吸收社会的合理意见,传播教育科学知识,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不仅需要向全社会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应该首先从教育界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本来是应该具备较为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的,然而现实状况并非如此,由于缺乏行业准入制度,有些教育工作者仍然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仅凭经验思考分析教育问题的现象仍然存在。即使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的人员仍然需要知识更新,因为时代的变革已经催生了符合时代的教育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而需要以此为契机,转化为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自身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管理观,也就是真正提高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对之进行“素质教育”。(摘自: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