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句曝光毒豇豆“于国于民都无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46:56
吴杭民:好一句曝光毒豇豆“于国于民都无益”2010年03月01日 08:18扬子晚报

作者:吴杭民

对于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他们称,发现相关的问题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武汉曝光这些问题豇豆在他们看来“于国于民都无益”(2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武汉市农业局曝光“毒豇豆”,破坏了“内部通告”的业内“潜规则”?我拼命揉着眼睛,可看到的依旧是那些雷人的话语。更荒唐的是,三亚市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周庆冲也认为,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人员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但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门留面子。

离奇愤怒!那些监督检测部门难道不应该为“民以食为天”筑起牢不可摧的“篱笆”吗?难道不该为民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而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吗?难道曝光、禁售问题食品、蔬菜,就是“太不够朋友”、“不给面子”?谁是你们的朋友,你们给谁面子?

突然,我似乎明白了武汉市农业局人士前些天坦言的“决定禁售‘冒了点风险’”的“弦外之音”。原来这风险来自同行的“潜规则”。可是,在我们看来,于国于民,于百姓利益,武汉市农业局的毅然决然之举,实在是应该大加褒扬大加弘扬的正义之举。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屡屡失范,各类“毒××”愈演愈烈,除了我们经常抨击的各管一段、“九龙治水”等先天不足外,“够朋友”、留面子式的隐瞒包庇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不是我们曾经不为所知的重要因素呢?果真如此,那么,我们真的要感谢武汉市农业局的“大义灭亲”了:是他们,让我们震惊地获知了监管领域漠视民众根本利益的“潜规则”。

原来,很多问题食品不是不能管,不是不能被发现、被围剿,而是监督机构“够朋友”的“潜规则”,使得“毒××”能安安稳稳地潜伏在我们的身边毒害百姓,即使流毒四方,有些主管人员还冠冕堂皇地狡辩,还理直气壮地叫嚣“于国于民都无益”!

还有多少监管检测“潜规则”我们被蒙在鼓里?我们期待,对于那些“够朋友”的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有关部门就不该留面子、给面子,谁把民众利益当儿戏,谁就该被毫不留情地被问责、被严惩,被清除出监管队伍!

下一篇:游有方:给我一根毒豆角,换我一生不发疯  

近来“毒豆角”(又名“毒豇豆”)风头正劲,食品安全遂又成了问题。

其实,食品安全一直是个问题,不过是由哪种食品充任问题主角罢了。这情形有点像文艺界,红人总是变来变去,最终谁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恐怕还得看你够不够狠。毒豆角目前尚未闹出人命,估计过了这阵也就被大家忘了。

当然媒体还是葆有第一次的激情,毒豆角成为新闻植物之后,少不了要刨根问底追本溯源。《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就跑到毒豆角的产地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等地,试图为人们揭示毒之所以为毒的前因。说来也简单,“三亚市农业局副局长庞世卿一语道破玄机:价格低廉、效果明显。”(见今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豆角生了虫子总得喷药消灭,而农药是要计入生产成本的,成本自然越小越好,于是“物美价廉”的水胺硫磷就入了农户的法眼。至于水胺硫磷的毒副作用,就不是农户考虑的了(据说农民朋友根本不了解),收获没有虫眼的豆角才是正经。城里人买菜不就图色相好看嘛,投你所好难道还错了不成?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还能说啥呢?轰动一时的三鹿毒奶粉,不也是因为奶农往牛奶里面添加过量的三聚氰胺所致么?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了降低成本多卖几个钱。如今城里人对“三农”问题多少都知道一点,“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警示更不会陌生,农民兄弟耍点小手段也是生计所迫。须知我们这里的农民不比发达国家的阶级兄弟,与其说是种职业,不如说是种身份,虽不至于像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处于“九地”,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农村还是一片充满未知数的广阔天地。对于“旧毡帽朋友”,上火还是喝王老吉吧。

当然,底层为恶并不天然具有合法性,尽管生产毒豆角的农民可能是无心之失,但因此伤害了城里的兄弟也不是个事儿。毒豆角涉及农民的知识和农业的成本两个问题,农民不知道水胺硫磷有多毒,但知道这东西廉价高效,没有哪个部门告诉他们不能用,现在出事了才知道用不得,固然要买个教训,可是倘若政府部门的服务及时到达田间地头,怕也不会让农民“豆角烂了在地里”。这么说话近乎奢侈,农村天大地大,相关部门就那么几粒种子,往哪撒?管不过来,这差不多成了政府的通病(税务部门似乎是个例外),农业又不怎么重要,看病也没有优先的份儿。据昨日《信息时报》报道,农业部一位司长专程来到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进行检查,他一到达就直奔农田。他在现场看了农户使用的农药后,觉得农户使用的农药均是法律允许的。因此,在午餐时,他专门点了一份豆角“解馋”。我想说,除非农业部的那位司长天天与群众在一起,否则就别想吃豆角“解馋”,至少这段时间如此。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有句名言:谁让你不幸生在中国?!看来生为中国人尤其是普通中国人(无福享受特供)就别想多精致多讲究,死生有命,会不会栽在某种毒食品上端看造化和修为。有人感慨说:吃遍中华老毒物,国人皆为欧阳锋。只是如此一来,我中华功夫之高固然独步世界,但别忘了欧阳锋是如何离开这个世界的———活生生地疯掉啦。与其如此,还不如给我一根毒豆角,换我一生不发疯。

下一篇:盛翔:毒豇豆曝光只是潜规则的意外吗 

作者:盛翔

武汉检测部门首先曝光的海南毒豇豆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对于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特别的不理解”。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但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事实上,外省的很多运进海南的蔬菜也会被查处问题,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继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毒豇豆事件又让公众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悬上了一颗忐忑的心。与毒奶粉事件之类不同的是,在同样的担忧与愤怒之外,毒豇豆事件更让我们多了一份同情和怜悯。多少农民兄弟付出在豇豆种植上的不菲成本和辛勤汗水,难免将要付诸东流,其中海南农民更是首当其冲。海南全省20万亩豇豆遭到“连坐”恐怕在所难免,最后遭受最惨打击的必然都是一些朴实而善良的农民。

毒豇豆关乎民众生命健康,当然需要严厉打击;但是,如果仅仅将文章做到这里,显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善治。无论如何,让农民承担全部的经济损失,显然都有失公允,应该追究禁用农药生产销售单位和有关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这里首先有一个质检品质的问题。农产品检测分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前者只能检测农药总量是否超标,后者则可以精确到农药的种类和含量。而海南全省仅有一台定量检测设备,根本不能满足需求。换言之,农药的禁用与非禁用之别只是纸上的规定,而从未得到政府检测力量的实际监管。那么,禁用农药检测长期名存实亡,是否仅为海南一地特有现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禁用农药既然能在市场上轻松买到,农民买来使用就绝不只是农民的问题;倘若属于禁用,监管部门为什么还让它们出现在农药市场上呢?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之后,高毒农药被记者曝光后在当地仍有销售,监管部门却“尚未发现违规销售的案例”,更对武汉曝光问题豇豆抱怨“特别不理解”,指责兄弟单位“太不够朋友”,并自曝“通常只限内部通告”的潜规则,这要远比问题豇豆令人寒心。

海南有关部门自曝的潜规则恐怕并非空穴来风。我们无法知道,有多少类似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就是因为这样“内部通告”而让消费者始终蒙在鼓里的。问题是,如果检验农产品安全性只能依靠公众的胃,那么这些检测部门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兄弟单位”之间如果都这么互相给面子,谁又来给公众饮食安全?曾经屡次发生的类似食物中毒事件,是否正与“只限内部通告”的潜规则有关?

“只限内部通告”潜规则的危害,显然要远甚于毒豇豆事件本身。眼下,真正需要调查的已经不只是毒豇豆事件了;更需要展开严格调查的是,毒豇豆事件的曝光是否真的只是业内潜规则的一个意外?

下一篇:杨国栋:监管部门怎能拿食品安全做人情 

■杨国栋

对于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海南省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他们认为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外省运进海南的蔬菜也会被查出问题,例如白菜有机磷超标,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0版)

相对于仍在“发酵”中的海南问题豇豆事件,三亚市农业部门相关人士无意中透露的蔬菜检测潜规则更让人担忧。究竟有多少问题农产品在“潜规则”的掩护下最终走上了公众的餐桌呢?如果不是武汉有关部门坚持曝光农药残留超标的海南豇豆,这些问题豇豆是不是也会和其他问题农产品一样,被监管部门以内部通告的形式放过,任由销售商运回,送到其他地区继续销售,而不是统一销毁呢?

保证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是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为了顾全兄弟单位的面子就拿市民的食品安全来做交易,不仅是失职,更涉嫌犯罪。幸好武汉市农业局没有如三亚市农业部门希望的那样,以内部通告的形式放过问题豇豆。否则,各地监管部门怎么会如临大敌般的彻查,继而发现更多残留高毒禁用农药的海南豇豆呢?

三亚市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周庆冲认为,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部门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但当地农业部门的监管能力实在令人怀疑。别说暗中打了招呼后他们会不会真的去查,就算真的去查了,没有一台定量检测农药残留设备的三亚市农业部门能查出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吗?在毒豇豆事件已闹得沸沸扬扬的现在,海南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却至今仍未发现违规销售高毒农药案例。而记者深入调查后却发现,不仅海南的农药店一直在偷偷卖水胺硫磷、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田间的水沟里也能轻易发现已用完的甲胺磷药水瓶。

出了问题不是认真调查,弥补监管漏洞,而是千方百计推卸责任,一味强调执法难度,甚至埋怨武汉市农业局不该曝光问题豇豆,也难怪海南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农产品。有关部门在彻查海南问题豇豆的时候,也应该查查有多少被“潜规则”掩盖的问题农产品事件,并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以防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今后再拿公众的食品安全“做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