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寐之启示--小沙弥的修行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41:05
宁静的古刹,本是远离尘世诸多喧嚣,亭前的草园在春风中泛出一片片轻轻柔柔的碧波,只见长老盘坐于草园之中,巍然庄严不动,静静的享受着这份宁静,仿佛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清风依旧徐徐拂过屋顶,轻轻的,似乎连风都不忍打破这份宁静庄严。“师傅,师傅”远处传来了一个轻亮的呐喊声,这个声音丝毫没有影响深禅大定中的长老,仿佛这一切他都早已知道一般。
    山门“呀”的一声打开了,是的,正是小沙弥回来了,长老微微睁开双目,和蔼的问道:回来了吗?
     小沙弥答道:是的,师傅,门外有一个施主,他有一点事想问您,我知道师傅在禅中,就没敢让他进来,师傅啥时见他呢。
    长老:让他进来。
    不一会,小和尚陪者一个年轻的男子进来,那年轻人见长老便立刻合十做礼,道:师傅在上,弟子有礼了,晚学有一烦恼缠身,久不能得脱离,望师傅慈悲,愿闻开解。
    长老道:但说无妨。
    年轻人道:前些日我因罪酒耽误了时辰,夜半三更独自回家,因抗不住疲倦交加,恍惚中不觉已于旷野中宿过,待至天明醒来,发觉自己是于野坟场中露宿,不觉大惊,自觉酒后或难免无理,多有得罪,乃连日置办香烛纸钱以谢众鬼神,办已,心亦常不定,夜中多有梦寐惊闹,日中少思饮食,日渐憔悴,久而成病,不得解脱。久闻长老大名,法力广大,道德远扬,望师傅慈悲方便,令我往后不再有诸多梦恼。
    长老:善哉!此乃小事,不必介怀,你今回去,斋戒七日,日行一善以忏悔,我当为你做一法事,而当得无妨,只有一言,你今缔听,酒者,乱性之物,古今因此物而丧生命名利者不可计量,智者当远之。
    年轻人应偌,欢喜而去,小和尚便道:师傅,法事当须何许法器物件,弟子去办。
    长老:你以为当以何物而行法事?
    小和尚:我以前也作过噩梦,那些东东是很讨厌,他们既然害人就念降魔咒收了。
    长老:罪过!罪过!须知凡是皆有因果,真相难分而须细分,我等佛门弟子,处处慈悲为怀,不论人与非人,皆一视平等无二,眼见尚未必是真,何况是听闻而已。
    小和尚:师傅看不见那位施主都被他们折磨成什么样了吗?还不是真的吗?
    长老:事有因果,因果本空,何为作者,何为受者,我说本来二者皆无。
    小和尚:弟子早就知道这个理了,只是,凡人不解,是以仍有作者及受者,是苦就应当救,不是吗?
    长老:理本无误,然我等即欲救护于人,是以何缘,你且思量。
    小沙弥:非是源于有求着,而是缘于苦已生出,诸法诸方便皆缘于众生苦难。
    长老:善哉!菩萨行诸方便利益众生,当善查其因缘,众生平等以待,来人本非是被鬼神所害,心生万法,梦寐本皆是虚幻,是以,来人是自伤,而非他伤,我今教他斋戒行善,是先令其心安光明,而再许诺为其做诸法事,只缘那施主深信于我,见我即允,当无挂心。以此因缘,是我能为其做救护之故也。
    小和尚:如师傅所说,我想佛门就无降魔之法了。
    长老:你以为何是降魔?
    小和尚:赶走就行了,我即受戒律,自然也不能用佛法来下毒手了。不是吗?
    长老:罪过!佛门本来没有下毒手的佛法,众生平等,你的慈悲心还在分别善恶之人非人吗,你既然说你也作过噩梦,说说都梦了些什么呢。
    小和尚:没什么,他们突然出现,把我吓坏了。
    长老:谁吓着你了,本是你心不得恒静,一者,鬼神未必本有害你之意,你却妄行猜测,以其狰狞之相而妄归为恶类,菩提失却无余,此时有何能力伏魔。我且问你,于睡卧时,有蚊虫于你耳边翁翁相扰,你却做何感受?
    小和尚:不敢说了。我会慢慢学会清净对待的。就算它咬我,我也不会嗔心杀害它们了。
    长老:善哉!二者,众生平等,虽为恶类,心有善恶之别,但其苦难无异,皆不得解脱,无以能依靠。想我昔日年幼,常与一师兄争论佛法,以至水火不容,我常将其喻为魔王转生,为坏我佛法而来,然有一日,我两去放生时偶然相遇,我见其为善业时相好庄严无比,直与佛无有分别,往日之怨恨顿时消失无余,转生钦敬,他见我亦如是想,方知不能以众生有情人非人一时的功业以为善恶之定论,今日害我者,未必他日不是救我者,今日为不善业,未必他日不能成佛。不论现实所见,梦中所见皆不可做诸分别。从而杂念恐惧不起。善者当慎重之,以免他日忏悔。
    小和尚:如是,佛门度法即伏魔之法。师傅常说,见善当喜,闻恶但悲,而离诸分别,以我来看,梦中所做,善必有功,恶当有业,和现实中一样,梦中道场亦真道场,因梦中之人本不觉是虚幻,而做真实,否则不必为梦而生喜乐惊恐。然,如师傅所言,我等及广大众生虽常听此间道理,但于梦中亦当被扰,失清净而伤精神心志,缘何如此呢,云何修行。云何护持呢。云何不退呢。请师傅开导。
    长老:善哉!你今发大悲心而为己及众生今做此问,我虽智慧浅薄,亦必尽力而为开解,且缔听,善思维之,云何而惧怕鬼神,一,多行不善业,心失光明之故,二者,世人喜美而厌丑故,三者,因不知不了解故。四者:梦中恍惚,如迷如失,心难得安而易被外物动转故。
    长老:云何修行,云何护持。云何不退。一者,凡事当以清净对待,清静一退,妄想杂念便生,常念诸法空性,常念慈悲舍我,须知,不念本来皆空,是无智慧。不舍我身心诸贪欲则终不得出离幻我。难得无为真我,有我则有我之诸多无名烦恼,菩提便退。终不得自度,而更是多行不善业,心失光明。
    长老:二者,世人乐取其相而生喜恶。此是不得平等心,若言有不惧丑者,且愿常亲敬关爱者,彼此非恩人即亲人,不论生前为人身后做鬼皆得不惧。若能常以众生有情非有情人非人等做亲友想,不论美丑相好狰狞皆视之如生身父母之相,则不复喜美而厌丑,菩萨心得不退。
    长老又道:三者,世人皆得所知碍,缘其所知而自然喜亲近或缘其所不知而心生远离恐怖,是心境不定,喜美恶丑,爱净厌垢,不知万物本空,而随波啄流。如我佛门中人,念净土者,一现恶趋便生恐怖,心急如焚,菩提尽失,须知佛身广大遍满法界,其究竟者如虚空。须知,尚有无量众生正受无边苦海,无以为依,怎可舍却。当视一切地一切界一切境如自己家,如佛地,如净土。不生往来之欲望杂念,是为大定。
    长老又道:四者,常思自过,常念忏悔,净念一动,便即念佛,须知,菩提清静退时即是妄想杂念生时。常善护之,以成习惯,久则必能在苦时或痛时或烦恼生时当下不退正念,而得不怕无常来扰,若修净土者更当重之,须知梦中自心尚如是迷漫而难思念佛,何敢言命终之时必能不忘念佛。是以,生活中遇诸境当常护正念,勿失清净慈悲,久久成习惯而能得念佛正念不退。
    长老又道:五者,精进不懈怠,须知怠慢懒惰之人于现实中一切事尚难能得成功,更何况于这等难行之大乘佛法中得诸功德正果了。佛门当以智慧为舟,精进为帆,而能度苦海达彼岸,切记!切记!
    小和尚:感恩师尊,弟子一刻亦誓不敢忘。
    语毕,长老漫漫合上双目,依旧清净庄严。面容中隐隐洋溢着慈祥的微笑。小和尚望着蓝天,静静的守护在师傅的身旁,任由时光流逝,日出日落,仿佛一切都与这一老一少无关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