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津:价格刚性与房价上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5:50
 钱津:价格刚性与房价上涨 现代经济学界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于价格刚性的认识,应当重视其存在的客观性,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价格刚性对于整个社会稳定生产、稳定金融、稳定价格,即稳定社会与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余波未泯。经历了这一次的全球大劫,经济学在价格理论的研究方面确实需要向前推进一步,对于价格的刚性原则给予重新认识。这不仅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创新需要,而且也是现实地准确认识目前呈现的新一轮价格上涨压力特别是房价上涨困惑的一种客观要求。

  现代经济学需重新认识价格刚性

  价格刚性一般是指价格确定后的不易变动性(缺乏弹性)。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解释,由于市场竞争为垄断所代替,出现了市场的不完全性。因而,企业生产的物品,其价格是由垄断的大公司规定的,物价被其控制、操纵,由此形成了价格刚性,即价格规定后易升不易降,使物价经常处于较高的指数上。在以往,价格刚性是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交织并存现象,在宣扬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视野中,这是一个贬义词,似乎表示是对市场自发机制的破坏。

  然而,经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已是明显不同,在客观上,市场已不是排斥价格刚性而是需要价格保持一定的刚性。

  试想,一座高炉建起来了,一座座炼钢炉也建成了,可就是在这个时间,粗钢和钢材的价格大大地下落了,甚至落到了成本之下,如此这般,新建的这些生产设备怎么开工?只好是闲置,只能是浪费。在现时代,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该由谁负责呢?企业是无能为力的,这需要由社会承担责任。这实质是要求全社会发挥理性作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决定性,自觉地维护价格刚性,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现代经济中的社会化大生产是经不起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的。虽然价格大起时,市场热闹非凡,企业的发展很顺当,一派繁荣景象;可当价格大落时,市场就要面临崩溃,企业就要受罪,就像此次遇到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情景一样,整个社会遭受严重损失和严厉打击。所以,此次危机给予的教训就是,决不能再将价格刚性作为有碍市场自由的贬义词看待了。
因此,现代经济学界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于价格刚性的认识,应当重视其存在的客观性,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价格刚性对于整个社会稳定生产、稳定金融、稳定价格,即稳定社会与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现代经济学的思想创新中,价格刚性是一个既属于微观经济学又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需要深入细致研究的价格理论的重要范畴。价格刚性的内涵应该是对市场价格波动基本保持上行趋势现象的明确描述,而对价格刚性的展开研究将涉及各行各业的企业经营、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规划、金融稳定与金融深化、货币的发行与回笼、资本市场的融资与保值、国民收入的提高与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分配与市场消费、有效避免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保持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市场价格的基本趋势不是稳中有升,而是大起大落或不断地趋向下降,那么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运行,从微观到宏观,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都必然造成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对此,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论从哪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重新认识价格刚性的最现实和最充分的例证。

  进一步说,由于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货币则牵涉每一个人的生存利益,因此,价格刚性与货币币值之间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保持价格刚性,就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说,这是研究宏观经济稳定,以社会理性的智慧抗争剧烈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价格波动或金融海啸的极为重要的基础问题。

  货币贬值是房价上涨原因之一

  在普遍尊重和维护价格刚性的前提下,一般而言,商品房的价格也同样要保持一定的刚性,即房价的通常表现也应是只升不降。但是,这种房产的价格刚性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市场背景下,又会有具体的不同的市场表现。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为成功的是“在20世纪的末期,迅速实现了货币的急剧贬值,没有引起任何金融和社会的震荡”。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许多地方的公交车,乘三站地,收费0.01元;而现在,同样的车程,最低收费1元,价格明显上涨100倍,即货币贬值100倍。小学或中学教师上课,数理化的内容不变,法定的工作时间由每周的六天改为了五天,而他们的工资水平用名义货币衡量也是基本上增长了100倍,由过去的月薪几十元增长到几千元。过去,参观北京故宫的门票价格只是0.1元;而如今价格调整后,涨价不止100倍,要知道故宫里的展览内容这么多年来是没有大的变化的。其实,在国家有效的调控下,货币随着价格刚性上升而贬值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价格刚性与工资刚性缺乏现代理性的准确认识,是对维护价格刚性原则和实现经济发展客观允许的货币贬值的意义和作用缺乏社会理性的慎密思考及从容把握的能力。
自2004年起,中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而后,这种价格上涨的趋势逐步地波及中小城市。这对于中国绝大多数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们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和困惑。在电视剧《蜗居》中,将这种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原因归结为官商之间的勾结,得到很多观众的认同。其实,如果人们能够提升到现代市场经济的高度来认识问题,能够明确人民币已经贬值100倍的大时代背景,就会知道在当代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大潮中,几个或某地的企业不可能具有左右大局的能力,地方政府的作为更是有限的,文学的描述代替不了经济学的分析,当前中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贬值。事实正是如此,在我们认为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萧条之中,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依然是上扬而不是下落。这其中的奥秘就是货币贬值。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货币发行的增量约为29%,而GDP的增长没有超过9%,这之间表现的约20%的差额就是货币的贬值率。很清楚,如果2010年中国继续保持不低于2009年的货币发行增长率,而且同期GDP的增长还是不超过9%,那我们还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收获约20%的货币贬值率。有如此现实的货币贬值,又有哪个房地产开发商会下调房价呢?一般说,企业和政府所能做的,只能是顺势而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靠的是发展生产,靠的是对价格刚性原则的维护和工资刚性的落实。货币的贬值,不仅仅是催生了房价上涨,也同样要求工资上涨。如果只是房价上涨,而工资不涨,那当然会使房价与工资的关系越来越背离正常值。所以,现在真正的问题就是,房价因货币贬值而涨,但绝大多数人的工资并没有因货币贬值而涨。

  抑制非正常房价须全面规范市场

  中国经济要走向国际化,由于价格刚性的存在和比价关系的调整,必然要引起剧烈的货币贬值。在这一大趋势下,房价因货币贬值而上涨是正常的。但是,在正常的房价上涨之外,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深层次的非正常的价格上涨因素,这是需要高度重视和通过全面规范市场给予积极治理的。
首先,需要规范市场开发顺序。国际经验表明,房地产开发的一般顺序是,先工业、再商业、最后是商品房。也就是说,商品房的开发是必须随着工业化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而递进的,不能是走在工业化和商业、服务业发展的前头。而前一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是,所有的开发商一窝蜂地搞商品房,根本不顾及工业化进程。这必然造成大量的商品房闲置或囤积。闲置就是浪费,而囤积不仅是浪费,更是对市场正常交易的直接威胁和造成市场投机的源头。因此,抑制非正常房价,必须理性控制商品房的在建规模,不能一味地搞大跃进。

  其次,不允许将商品房作为投资品。商品房是一种特殊商品,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购买商品房,只能是保障生活需要,不能是作为投资。将商品房市场搞成投资市场,是最大的浪费和误导。人们如果需要投资,应该购买资产包括金融资产,而不能是购买生活用品性质的商品房。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诱导人们购买商品房,最明确的讲法就是投资升值。这就将商品房市场变成了投资市场,并直接拉动了房价的非正常上涨。对此,更需要给予积极地治理。一方面需要迅速抑制对于商品房的投资性购买;另一方面需要完善资本市场,维护资本市场的保值功能,使投资资金能够顺畅地回流到资本市场,不再起到抬高房价的作用。

  再次,要依靠制度约束和保障住房消费。目前,中国房价的非正常上涨还源于人们对于住房的过度消费。一些家庭的住房过度消费,不仅是浪费,而且拉动房价升高还直接影响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的改善。作为人口只有中国的1/10但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日本的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不足90平方米。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现在有许多的人家住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甚至还有第二套、第三套住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消费这样发展,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难以平抑商品房价格。因而,国家必须从制度上给出根本性的治理措施。我们建议立法,对于人均住房少于20平方米的居民,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对于人均住房超过80平方米的居民,对超过部分政府开征高额的房屋财产税。相信只要对过度的住房消费开征有力度的财产税,就可以有效制止过度的住房需求,起到积极抑制中国房价非正常上涨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