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0:52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杭州名校集团化办学的理论解读与实践探索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郑丽敏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之局长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教育报记者鲍效农摄

    杭州市以破解"上学难"为抓手,大力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重点突破促进优质教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等难题,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均衡发展杭州道路。下面分二个方面介绍:一是理论解读,二是实践探索。

  一、从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角度解读杭州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意义所在。

  名校集团化办学主要是通过名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方式,带动新办学校、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共同发展。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杭州教育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能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是一条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成效最大的发展优质教育之路。

  二、实践探索

  (一)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杭州模式,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化、普及化、平民化

  1.政策保障,全面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自2004年9月以来,杭州市先后下发了若干文件,在政策上保障名校集团化全面推进,也为名校(园)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大胆实践,创新名校集团办学的模式。在核心连锁式办学、合作共同体式办学两大基本类型基础上,探索“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名校+名企”等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同时进一步拓宽资源集聚形式,开展“高校+新校”、“教科研单位+新校”、“名园+街园”以及“教育联盟”、“名校托管”和名校资源再生发展机制的探索。

  (二)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在农村实现形式——实施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是杭州破解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具体做法是:

  1.明确项目,规定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共性互动的内容。主要八大内容,即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教育资源共享,干部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结对,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小班化教育研究。

  2.制度保障,建立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活动的长效机制。首先,共同制订结对互助计划,形成合作互动的工作团队;其次,联合行动,形成城乡学校互动机制;第三,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学校互助的双赢目标;第四,建立促进共同体发展的评价机制。专门建立考核、奖励制度,通过学校挂牌、先进评比、表彰奖励等形式激励各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三)实施“低门槛、双通道、一站式”服务体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1.降低门槛,让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有书读。杭州市先后下发文件,取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并设立设立外来务工人员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补助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

  2.落实双通道,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同时,积极发挥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辅助作用,把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招生计划纳入区域招生规划。

  3.一站式、多平台,构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服务体系。即通过“一次报名、全程服务”的机制,简化了报名程序,加强了统筹协调力度。同时,建立由新闻媒体、教育局、社区和学校共同搭建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将信息向进城务工人员传递。

  三、通过努力,杭州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名校集团化办学,提高了全市优质基础教育覆盖率,闯出了建设新农村教育的新路子。第二,名校集团化办学,推进了区域内的基础教育公平化,促进了教育事业与城市化进程的良性互动。第三、名校集团化办学,有效发挥名校的示范与幅射作用,缩短了学校和教师成长的周期。第四、名校集团化办学,强化了名校的孵化作用,孕育了新的名校资源。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