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的多元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34:10
人们常常把一个国家的形象想像成一个宏大和壮丽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所有被关注的对象都赋予了极强的集体意义。但是当“十一”黄金周即将过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黄金周里的所作所为,和这个宏大壮丽的主题联系起来。因为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来说,他们虽然没有见过中国,但是中国人就是他们脑海中的全部中国。
因此,黄金周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存在多种意义了。人们常常说放松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本质,那么放假的时候则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素质。黄金周不但是一个放松的时间,也是一个多元形象浮现出来的时间。
从公共外交的视野来看,一个国家常常存在政治形象与文化形象相脱节的现象。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特殊性,并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但是每个国家的政策,在经过国际媒体的加工和重写之后,往往会在舆论中产生不同的印象。因此当我们谈到对一个国家的喜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视在国际舆论中的政治形象塑造问题。
同样,每一个国家也常常存在集体形象和个体形象脱节的现象。在我们注意到中文警示牌树立在美国公园中的时候,我们是该为我们的同胞个人形象感到失望,还是要为这个警示牌可能产生的集体效应感到担忧。尤其当这些警示牌被搬上媒体,或者口耳相传的时候,个人形象便成为了集体形象,至少是集体形象的重要代表。
但是个人形象对国家公共形象的关联度,要远比政治形象和文化形象的关联度要高得多。而往往对于个人可能对国家形象产生的影响,我们只能在道德层面进行说服和劝阻。即便如《公民境内外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这样能够对个人产生影响的条例,也并非法律法规。毕竟当中国公民踏上异国土地的时候,能够提醒我们行为的只有我们内心的自律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国公民走向海外的数量日益增加,不同的优劣案例也在频繁出现。要想让这个群体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得到认可,利益是衡量标准,行为是判断手段,素质则是必要保护。无论全球化更加多元还是更加趋同,尊重和保护他人他国,实际上也是得到尊重和保护的前提。
形象问题可大可小,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而形象问题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代表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这不仅仅是一个或者几个人的行为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展现其发展程度、教育水平和文化吸引的手段。尤其当中国以一种现代国家意识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时候,形象和行为已经成为我们加入国际公共秩序体系的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