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让母爱回归家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10:37
裴闯  车晓慧  曹霁阳
走出厨房、不做家庭妇女,曾经是中国女性渴望进步、寻求独立自主所苦苦追寻的目标;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愿意走回家庭,做起“全职妈妈”,而其中更不乏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女性。淡出职场,回归家庭,对女性利大还是弊大,“全职妈妈”现象引发了中国社会广泛探讨———
理性的回归?
与不少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的高就业率一直是男女平等的凭证,为世人所称道;但随着“全职妈妈”的出现,有人认为中国女性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开始败下阵来。
今年26岁的高女士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成为哈尔滨市一家报社的编辑,一年前女儿出生后,她便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在她看来,承认男女性别差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在社会发展、经济富裕,人们追求更高标准的家庭生活,而女性可以在家庭中大显身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卓红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妇女从‘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大批妇女走向社会,从事各式各样的职业。但到后来,‘妇女解放’思想被推到极致,男女平等也走向‘男女一个样’的极端,这付出了婚姻家庭松散和女性风度魅力丧失的代价。”
广东省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对“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分工模式,表示“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占了59.9%,比10年前的数据高出14.8个百分点。
广东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建奇博士认为,妇女要求回家,说明她们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她们或者自己有足够的经济积蓄,或者丈夫有丰厚的收入。
34岁的谭月珠最近辞去了广州一家广告公司的高薪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多年在职场中打拼,今后想专心在家生儿育女,享受家庭生活。”她说,“回不回家是个人的选择,但至少女人应拥有选择的可能。”
阻碍正常沟通?
“如果把小孩交给老人或保姆抚养,自己的确很轻松,可孩子一晃就长大了,作为一个母亲,没有和孩子一起体验成长的经历,将会很遗憾。”不少女性抱着这种想法辞职回家。但从此却淡漠了与社会的联系,这成为“全职妈妈”的最大苦恼。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文学认为,女性放弃工作是一种冒险性投资,她们主动放弃自我,脱离社会,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远离社会经济生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些全职妈妈们的观念、对社会的认识都将逐步退化,这对女性个人发展极其不利。
北京一位“全职妈妈”史太太说:“白天丈夫儿子上班上学了,我一个人在家闷得很。”丈夫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去逛街、做美容。“我并不担心自己经济上有什么问题,我只是闲得难受。”
高女士说,以前上班的时候总想如果能有时间在家好好休整一下该有多好,可是现在真的能够整天留在家里了,又感觉很枯燥。“我周围的很多同学和同事都忙着工作和学习,而我则忙着养育孩子,慢慢地大家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交流的机会也就少了。”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王凤仙说,如果女性有了孩子以后,怕因为事业的压力忽视对孩子教育和管理,可以选择一些竞争性不强、相对稳定的工作。而且,全职妈妈不可能当一辈子,孩子3岁以后,妈妈完全可以重回工作岗位,寻求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中山大学妇女与性研究中心主任鲁英认为,高水平的就业率使女性获得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为她们独立自主地选择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提供了保障。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全职太太,都不应成为男人的附庸,都不应与社会脱节,而应该在争取人格独立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
一些全职妈妈的成功经验是,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时间,参加亲朋好友的聚会和早教组织的亲子活动,阅读报刊了解社会发展,通过互联网及时掌握专业最新动态,在准备重新工作时,注意克服心理障碍。
为了健康成长?
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全职母亲”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系统地学习早期教育、哺育宝宝的知识,同时保证孩子在最需要妈妈、对妈妈情感最依赖的时期朝夕相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于现今中国城镇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来讲,小孩更是家庭的核心。”鲁英说。
哈尔滨的高女士说:“我当全职妈妈也是不得已。我和丈夫的父母都不在哈尔滨。找保姆又担心保姆的教育能力有限和身体健康不好对孩子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思前想后,才决定辞去工作,回家照顾女儿。”
王凤仙认为,社会给孩子提供了配套的系统教育的条件。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倾向于在做人、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只要给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爱的环境就够了。世界上公认的学校教育具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协调人际关系的三大功能,家庭只要正常生活,不打乱现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就能使孩子得到必要的教育。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文学也认为,如果全职妈妈完全代替了学校教育,这是舍本逐末。有些全职妈妈陪学、陪做作业、陪准备复习资料,本来社会化的东西由家庭承担了,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对其独立性培养不利。
尽管社会承认家庭主妇的价值,但这并不表示中国大多数的女性必须接受全职妈妈的生活方式。鲁英说,“中国妇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必须在职业和家庭之间努力寻找平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04月19日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