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50:35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导航,搜索
维基百科的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医疗意见。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为人质情结、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目录 [隐藏]
1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
2 什么样的人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3 进化和心理分析学的解释
4 电影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5 参考书目
//
[编辑]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由来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 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斯德哥尔摩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
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综合症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经验。
[编辑] 什么样的人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害怕:垄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编辑] 进化和心理分析学的解释
关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参看Capture-bonding(英文)
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综合症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
谁有迷魂招不得——有关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介绍了几个实例。
[编辑] 电影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注意:下文中包含记述作品情节的段落,或许会降低欣赏原作的兴致。
在《007》系列电影的第19集《纵横天下》(The World Is Not Enough),片中英国最大输油管公司“金恩企业”的总裁罗勃金恩遭恐怖份子杀害,007奉命调查,意外发现金恩总裁的女儿伊莉翠几年前曾遭同一个恐怖份子雷纳绑架过,但自行脱逃。雷纳打算要偷走钚元素以便炸毁油管,007发现后要阻止其阴谋,但伊莉翠因为被雷纳绑过,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反而帮助恐怖份子,并阻挠007的行动。但最后007还是顺利完成任务阻止雷纳的计谋。
[编辑] 参考书目 全嘉莉:《门诊室的春天—名医看电影》未来书城出版,ISBN 9867943244,台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