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课程改革的五大矛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19:07
作者:王秀平 胡文龙
摘要: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当前,高职课程改革面临五大矛盾。针对这些矛盾,应采取以下措施:构建适应职业性的新课程模式;加强实践性问题的设置;重视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研究;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矛盾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职业教育课程正进入新一轮改革高潮。笔者认为,当前高职课程改革面临五大主要矛盾,分析与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助于高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学科性与职业性的矛盾
长期以来,传统学科性课程始终统治着我国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习惯了以学科性课程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科性课程设计者以基础观为理论基础,认为课程必须从学科出发,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与某一学科相联系,以引导学生进入该学科或行业领域,使学生系统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所熟悉的三段式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即是此种基础观的典型反映。
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特性是职业性,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最大的现实是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学制也仅为两到三年。针对此现状,要求高职学生系统掌握学术知识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实际情况是,越是强调基础知识,实践离学生越远,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小,教学效果也就越差。因此,有必要从更深的层次寻求解决方法。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动摇了主要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基础的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加德纳认为各种智能的相关是很低的,在一般情境下,某种智能优势很难有效地迁移到另一种智能中。每一个体的各种智能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即便经过不断的教育与训练,某种智能优势仍难以迁移。高职教育应正视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倡导各种智能类型的平等性,以职业为导向开发优势潜能,而不应一味强调学科的基础性。
从课程模式的角度分析,学科性知识是“以理论性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是关于“知道为什么(know-why)”的知识,以掌握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为目标。而职业性知识是“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是关于“知道如何做(know-how)”的知识,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前者利于学业成功,后者利于职业成功。显然,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以实践为导向而不应以学问为导向。姜大源认为,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是培养学科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用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教育要构建新的课程模式,许多学者提出的“项目课程”,不失为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以项目引领课程,可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和兴趣,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石伟平则指出,项目课程应当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因为它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整合与分离的矛盾
常有学生实习回来抱怨在校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无用,甚至技术理论知识也如此。并非所有实践过程都需要技术理论知识,但对此需要具体分析。
课程本身与实践脱节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更是高职课程改革的最大难点之一。对此,需要加大高职课程开发力度,通过各种机制,充分调动职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尤其是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尽早尽快编出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富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
教师自身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及部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差的问题极其突出。高职院校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把具有教师系列职称且经过短期培训或企业实习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靠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承担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任,只能得到一种理论上或认识上的满足,甚至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欺骗。有学者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双元”表现为在整体培养目标上的“合二为一”与在培训过程中的“一分为二”),考虑建立理论教学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两支队伍,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主要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需要指出的是,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必须同样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并能运用基础理论于实践指导之中,两支队伍必须在统一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目标开展协调一致的教学活动,否则理论与实践仍是相互隔离的。
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存在障碍在师资水平很高、课程设置也很好的情况下,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仍然难以整合,对此,我们不得不思考知识整合本身的问题。技术师傅与工程师的区别在于其对理论把握的不同,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会实践操作后主动钻研理论,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有困难的,因此,必须从深层次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徐国庆认为,二者的结合点是实践性问题,他提出只有在实践过程由确定状态变为不确定状态,即学习者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且难以靠经验加以解决时,学生才会主动探索理论知识,寻找解决办法。在高职教学中,应设置有适当难度的实践性问题,有意逼迫学生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与学生文化知识欠缺的矛盾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较为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通文化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关于关键能力研究的成果也说明了开设普通文化课程的必要性。但是,目前职业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状况普遍令人感到担忧,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积极性偏低。一方面,学生受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认为这些课程无用。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文化课学习基本处于劣势,知识储备不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欠佳,心理上又留有阴影,使其厌倦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应高度重视这一状况,思考解决办法。
重视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应通过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强化普通文化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在专业学习中应用文化知识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普通文化课程不可能像专业课程那样,按照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很难在这些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找到非常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普通文化课程的改革思路与专业课程不同,只能采用与专业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讲授已经编制好的知识。也就是说,改革更多地属于教学方法层面。为此,应探索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促进的自治组织。学校可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团活动应依据学校定位,立足专业知识,结合普通文化课程开展,达到以职业兴趣带动普通文化课学习的目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熏陶学生的文化修养从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看,先进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学校得以发展的维系力,能够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和学习生活环境,而且其本身具有育人功能,能够对学生起到教化、导向、约束、激励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不足,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校园文化活动层次较低。因此,在理论上应加强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在实践上要重视校长、教师、学生的文化互动发展,促进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全面发展,从而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
就业“零距离”目标与实训条件有限的矛盾
就业“零距离”目标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要求有相应的实训场地和技术设备,这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本条件,也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开展校企合作是理想模式,但在我国目前的政策、法律环境下具体实施存在难度,学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偏低。学者的研究也多侧重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而较少涉及如何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
刘春生等人在分析了企业规模、专业人才供需状况、受训者的流动性以及我国企业的现状后,认为目前应积极调动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决策部门应遵循“分门别类,因势利导”的原则,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不同政策。要使用“硬调节”手段,以资金为杠杆引导企业参与,更要利用“软调节”手段,完善企业参与的外部环境,完善落实市场法规,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保障及补偿机制。笔者认为,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急需建立有效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
动力机制建立引导、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政府是关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应从法律制度上予以明确,且有效保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经费和待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鼓励企业参与。
保障机制建立监控、保证校企合作的机制,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都有责任。校企合作在宏观上应是严格规范的,需要有国家强有力的法律制约;在微观运作中也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校企双方应责、权、利明晰。政府应在有关文件法规中明确校企合作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与相互关系等;校企双方应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责任,如学校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如何保证为企业提供培训、科技支持等,企业如何保证提供条件上、人员上的支持,如何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等。
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之路,这是校企合作能否巩固与发展的关键。企业本身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首要任务,要使其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是有困难的,只有让企业真正从参与中获得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校企利益分配应遵循“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按投资比例分成,为对方提供的服务也应是有偿的。
就业导向与学生职业意识淡薄的矛盾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但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比较淡薄,有很多学生不清楚将来的就业意向,就读职业院校仅是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这与传统“重学轻术”的思想有关,也是长期以来教育偏向所致。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说:“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他认为职业教育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显然职业院校更应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在这方面,德国、澳大利亚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其主要经验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了解自我、探索自我,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职业生涯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自己在这个方向上已经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哪些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懂得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以后干什么。
由于以上矛盾相互掣肘,因此解决的办法也是相互交织的。正如教育问题从来不可能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一样,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也必须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视野中加以系统思考,从中寻求对策。任何改革都充满复杂性,高职课程改革也是一样,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领域特殊性理论与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基础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2,(1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4]石伟平.我国当前高职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A].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程忠国.深化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实践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1).
[6]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
[7]刘春生,张宇,柴彦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实条件与激励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作者简介:
王秀平(1981—),女,山西洪洞人,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胡文龙(1981—),男,河南周口人,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