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童 药 膳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19:04
6儿 童 药 膳
2.儿童的生理特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儿童年龄界限是指从出生到12岁这段时期,这段时期又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儿童期这5个阶段。小儿发育的每个阶段不同,又有自己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期:指从出生到满月这段时间,生理上小儿要适应新的外界环境,开始呼吸和调整循环,依靠自己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摄取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形体上体重增长迅速,大脑皮质主要处于抑制状态,兴奋性低,思病后反应性差,故死亡率比其它时期高。中医认为,婴儿初生,犹如草木之嫩芽,形体、气血都是娇嫩的,对周围环境,气候寒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其饮食应尽可能保证母乳。因为母乳最适宜于新生儿的营养和消化。
婴儿期:从满月到一周岁为婴儿。在这个阶段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更加突出。
周岁时的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身长为1.5倍。但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抗病能力较低,故易患病。
饮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可逐渐添加辅助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缺乏营养时,易患佝偻病和贫血。
幼儿期:从1~3岁这段时间。体格增长虽较前减慢,但生理功能日趋完善。
对外界环境逐渐适应,乳牙渐已长出,语言、动作及思维活动的发展迅速。
小儿若断奶后喂养不当、易致吐泻;但由于接触感染机会增多,故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
--12
儿 童 药 膳7
高。
幼童期:从3周岁到7周岁为幼童期,亦称年龄前期。
此时期由体格的迅速生长转到神经精神的迅速发育,抗病能力较前增长,和外界接触广泛。中医认为,6岁以前为小,6岁以后为少。
6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界线。
儿童期:从7~12周岁为儿童,亦称学龄儿童期。体重增加快,更换乳牙,长出第一、二磨牙。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疾病过程接近成人,胃炎,哮喘等病较多见。由于发育进入新的高潮,营养必须全面跟上。
以上主要论述了儿童在各个时期的身体发育情况、归纳起来,其生理特点是:第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药证直决》里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育婴实秘》里云:“血气未充,肠胃脆薄,神气怯弱”
,这些都说明了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与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正由于此,古代医家把小儿比作“幼芽”
,并高度概括为“稚阴稚阳”
,这里的阴,一般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这里的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年令越小,这一特点越突出。古代医家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儿素有“肺脏娇嫩”
、“脾常不足”
、“肾常不足”
、“肝常有余”
、“心火易炽”等观点,也只有真正认识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使用药膳防病、治病、强身健体。
第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3
8儿 童 药 膳
这和上述特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令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愈快,好比旭日初生,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古代医家把上述现象称为“纯阳”
,如《颅囟经》首先提出:“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
《温病条辨·解儿难》更阐明所谓纯阳,并非有阳无阴的盛阳,是指小儿生机旺盛以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感到更加迫切而言。正如《黄帝内经》里指出:“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
,阐明了人体精气全赖饮食的滋养,故必须保证小儿摄取足够的营养,以促进生长发育。临床实践也证明,营养不足的小儿,可导致生长落后,严重的营养缺乏,如疳证患儿,主长可完全停止,而当合理补充足够的营养时,常有突然飞跃式生长,将以前的生长停顿阶段完全补上。
3、儿童的病理特点
其病理特点是和生理特点紧密相关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易于发病:这对新生儿和婴儿最为突出。原因是:小儿脏腑娇嫩、功能脆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若遭致病因素侵袭、较成人易于发病。
第二、易于传化:此指小儿在病情的发展、变化上,往往较成人迅猛而重笃。原因是:小儿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14
儿 童 药 膳9
统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发病之后,体内的代谢、免疫、神经兴奋性等等生理功能很容易紊乱,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因此,古人特别重视“防患于未然”
,若一旦发现疾病,要求把握病机,及时治疗避免损伤正气。
第三、康复较快:这是由于小儿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较高,往往可以“随拨随应”
,但能确得其本而摄取之,则一药可愈。
此外,这与小儿代谢旺盛,活力充沛,生机蓬勃也大有关系。
--15
01儿 童 药 膳
第二篇 儿童药膳的常用食物与药物
由于药膳是用药物与食物配制而成,所以,在制作药膳时,必须对常用的食物和药物要有清楚地了解。
1.常用食物
粳米: 气味甘、平、无毒、功能益气,止烦、止渴、止泻、补中、壮筋骨、益肠胃、合芡实作粥食,有益精强志、聪耳明目作用,若是要儿吐奶时,可炒焦粳米,水煎服汁。
谷芽: 为稻谷初生之细芽,或以稻谷之成熟颖果,经发芽后低温干燥所得。其性味甘平,生用消食,炒则健脾开胃,但不可炒焦。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多用谷麦芽、焦查曲之类、酌加白术、炙草更佳。
黑米: 外表黑黑、蛋白质比一般大米高6.8%,脂肪比一般大米高20%、蛋白质中含有15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精氨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有“黑珍珠”
、“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称。李时珍认为、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胃、明目活血”之功效。长期食用黑米,或配以红枣、枸杞等做成粥食之、确可延年益寿。特别是老人,体弱者,病人及小
--16
儿 童 药 膳11
孩食用后,能起健体强身的作用。
小米: 性味甘、咸、微寒,功能滋养肾气、健脾胃、清虚热《本草从新》载“有开脾健胃之效”
,有助于提高智力。
小米熬粥浮在上面的一层米油,营养丰富,食之滋阴长力。
历代医家认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滋阴之功胜于熟地,“米油可代参汤”。
初生小儿哺以米油,有疏导肠胃的作用。
若小儿消化不良,可用小米同淮山药共研细末,煮糊加白糖适量哺喂之。
小麦: 味甘、性平、能养心安神、厚肠益脾,《本草纲目》说它“可止虚汗”。
《千金要方》说:“养心气、心病者宜食。
“若是小儿口腔炎,把小麦粉烧灰与冰片按2∶1混合研细,吹于患部疮面。日2~3次,3~5天可愈。小儿自汗者,用小麦一两,红枣10枚,黄芪6钱,生牡蛎6钱(先煎)
、水煎服,日一剂。
玉米: 性味甘平、功能调中开胃、降脂、若煮青玉米让小儿吃,能消积、治消化不良,对便秘者和老年人更是有益。若是肾炎水肿、黄疸性肝炎、小儿慢性肾炎,用玉米须煮水,代茶常饮。
黄豆: 是“豆中之王”
,在量和质上均可与动物蛋白比美,所以黄豆有“植物肉”及“绿色乳牛”之誉。每100克黄豆含钙约367毫克,磷571毫克,对预防小儿佝偻病及易患骨质脱钙的老年人很是相宜。每100克黄豆含铁11毫克,不仅量多并且易为人体吸收、所以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极有益。
中医认为,黄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功
--17
21儿 童 药 膳
效,可用来治疗疳积瘦弱、腹胀泻痢等症。
绿豆: 李时珍称其为“真济世之良谷也”
,性味甘寒、有清暑解毒、利尿消肿、除烦止渴之功。绿豆常见的吃法是煮粥和烧汤,还制作传统节令食品——绿豆糕,来庆贺端午节。特别是绿豆汤,它是夏季解热毒、止渴、祛暑的妙品。
若是小儿丹毒,可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为末,用生薄荷汁加蜜调涂。若是小儿下痢,可用绿豆三粒、胡椒三粒、巴豆十粒、捣碎、加枣肉二枚,再捣烂如泥,贴在脐眼上,痢止后去掉敷药。
扁豆: 性味甘、微寒。功能健脾和中、升清降浊、除湿止渴,若小儿患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者,可用白扁豆末12克、温水送下,每日服3~4次,若脾虚消化不良,症见腹泻、四肢无力者,可用扁豆5钱、淮山药一两、薏米一两,党参五钱、砂仁8分,水煎服,日一剂。
芝麻: 是滋补药膳中用得最多的食物,性味甘平、有补肾益脑、养阴润燥、止咳平喘之功。历来将芝麻作为长寿食品。每百克芝麻中,含蛋白质21.9克,脂肪61.7克,钙564毫克、磷368毫克,尤以铁质含量殊为惊人,每百克高达50毫克,这是任何食物无法与之比美的。特别是在较多脂肪中,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这对婴幼儿生长和老年人尤有重要意义。若是小儿下痢,用芝麻适量、捣细和蜜汤服;若患小儿瘰疠、用芝麻、连翘各等分、研末随意食。
花生: 被现代营养学家视为“植物肉”
,富含蛋白质,每百克达27.6克左右,并具备八种必需氨基酸,比例也较适当。花生含脂肪约4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
--18
儿 童 药 膳31
它们和花生油脂中的甾醇,均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使肌肤润洁细腻之妙用。每100克花生仁含钙最高可达124毫克,对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尤为必需。
祖国医学认为花生性味甘平、可润肠通便,常用于肠燥之便秘;可增乳,能用于产后乳汁不足;可润肺化痰,常用于咳嗽痰少,可补脾胃生血,能用于脾胃虚的反胃、白带多,贫血等症。若是久咳、小儿百日咳,将花生去咀尖,文火煎汤调服;若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可用生花生米5两,每日分三次吃,连用一周可见效。
葱: 既是蔬菜,又是调味品,性味辛温,无毒,为肺之菜、肺病人食之有益,有发表通阳的功效。现代科学证明,葱所含葱蒜辣素,也叫植物杀菌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及皮肤真菌抑制作用更强。流行病学还观察到,经常吃葱的人,虽有脂多体胖者,但胆固醇并元过高表现,并且体质强健。若是小儿感冒,用葱白适量,切碎,开水冲泡,乘热熏鼻;若是小儿遗尿,用葱白7~8根,硫黄一两,共捣出汁,睡前敷脐上、连续三夜。若为小儿蛔虫肠梗阻,可用生葱白捣烂取汁,与等量豆油一次服下。若是小儿秃疮,以羊角葱捣泥,用蜜调和,涂于患部。
大蒜: 历来以杀菌力强著名,被称为“杀菌的勇士”
、“地里长出的青霉素”。夏秋季节,每天吃几瓣生大蒜、可以予防痢疾和肠炎,治疗百日咳,民间用紫皮蒜捣碎,加白糖和冷开水浸泡两昼夜、每次取浸出液一汤匙,用温开水调服、日服三次。
治肺结核,将大蒜用醋浸泡半月,每次吃数瓣,日服2~3次。将大蒜捣烂,加入少许菜油,临睡前涂于肛门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