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学常识(十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52:51
(二十二)公道在人心,张俭望门投止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在临终前留在狱中的绝笔《狱中题壁》。以气势而论,这首诗在中国近现代诗歌史上,可称第一。那么,诗中的"望门投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望门投止"语见《后汉书·张俭传》: "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说的是东汉时,张俭曾出任山阳东部督邮。宦官侯览专权,他家里的人便依仗权势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为此,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及其家人。但告发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
后来,侯览指使人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谋不轨,并下令逮捕张俭。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汹汹,只好匆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因为当地百姓都知道张俭历来很正直,名声很好,都冒着风险收留他。
一天,张俭逃到鲁郡,投奔好友孔褒。孔褒不在,孔褒的兄弟孔融只有十六岁,热情地接待了他。张俭走后,官府闻讯赶来,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们的老母亲加以审问。孔融一家争着承担责任,闹得官府不知如何处置。由于大家的保护,朝廷始终没有抓到张俭,直到黄巾大起义爆发后,汉灵帝下令解除"党锢",张俭才得以结束逃亡生活。
后来,人们便将"望门投止"引为成语,形容在急迫情况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之处。现在一般用它作暂求安身之意,里边也含有急中生智、临机决断的意思。谭嗣同在诗中用这个典故,是设想逃亡中的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救护,而后面的典故"忍死须臾待杜根",则是自比东汉时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的郎中杜根。
才思如泉涌,祢衡文不加点
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曾有过诸多有名的才子。他们文思敏捷,写下了很多名篇佳句,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典故。
唐代诗人崔颢留下了著名的《黄鹤楼》一诗,其中有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一千古名句,点出了古代武昌人文景观的一处精华所在---鹦鹉洲。鹦鹉洲处在黄鹤楼下长江岸边,以中国古典文学中十分有名的赋体作品---祢衡的《鹦鹉赋》而知名。
祢衡(173-198),字正平,是东汉末年少见的才子,性格刚毅傲慢,狂放不羁。因拒绝曹操召见,操怀忿,然曹操又不忍杀之,便罚祢衡做了鼓吏。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以《渔阳三鼓》辱曹操。曹操怒,欲借他人手杀之,便送与荆州牧刘表;仍不合,又被刘表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后因冒犯黄祖,祢衡终被杀。
祢衡少有才辩,长于笔札,孔融深为其文采折服。在江夏,黄祖的长子黄射在洲上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他就叫祢衡写赋以娱嘉宾。祢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辞采甚丽,这便是有名的《鹦鹉赋》。萧统曾这样评价祢衡:"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从此留下了"文不加点"这一典故。
所以,成语"文不加点"里的"点"是改动、修改的意思,整个成语是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现在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文不加点"中的点是"标点"之意,实在是可笑。如果知道了"文不加点"这个成语的由来,就不会用错了。更何况,中国古代典籍本来就是没有标点的。
千古痴情,尾生蓝桥抱柱
翻阅《史记》,见《苏秦传》有语:"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不由得想起两个成语,一是"尾生之信",一是"尾生抱柱",都喻指人坚守信用,不违约定之意。那么,尾生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尾生抱柱又是为何呢?
庄子曾经用简短的话语概括过这个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盗跖》)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流传的时间久了,便成了传奇。如果把时空倒转一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尾生翘首企盼的样子,也许会有些暗自着急,有"我等的人她不来"般的急切,有"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般的牢骚,但是他还是不肯离开。直到洪水淹没他时,他的眼光所指之处,应当还是那位女子来时需经之径。
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追求人格的圆满。在期待中被洪水淹没的尾生,实在是信守承诺的贤者。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为守信的标志。
历代文人对尾生多有褒扬之语。三国时嵇康在《琴赋》中写道:"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如《玉台新咏·古诗八首》中:"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更有李白在《长干行》中慨叹:"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有语:"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后世有人考证,尾生所抱之桥位于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自此,有了"魂断蓝桥"一说。只不过,看到如今新潮人士对感情的儿戏态度,比照尾生,倒叫人生出不少感慨。
至今讹传,孔明草船借箭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人们一提到他,便想起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故事。然而"草船借箭"之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作为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写是极其生动的。小说中,诸葛亮借着满天大雾,把二十只战船开到曹军寨前擂鼓呐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动,便派弓弩手放箭。结果,诸葛亮轻易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不仅挫败了周瑜的谋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军事力量。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虽然突出了诸葛亮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过于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据史料记载,"草船借箭"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没分胜负。一天,为了观察曹军动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起初料不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弄得船要倾覆,他只是急中生智,设法让船身得到平衡。
罗贯中把"草船借箭"这件事从孙权移到诸葛亮身上,目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而已。自从有了《三国演义》之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诸葛亮。(二十三)
孔融小时了了,被讥"大未必佳"
在电视上,曾听证券分析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小规模的投资组合能够取得这样成就,最多也不过应了'小时了了'这句话!"从当时的语境来看,他的意思是"投资初期收益小",但是"小时了了"可不是这样随便用的。
"小时了了"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讲的是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了洛阳。时任司隶校尉的李元礼名气很大,孔融很想拜见,于是到李家门前,对看门的说: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看门人只好让他进去。见到孔融,李元礼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李聃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亲戚关系。"李元礼和在座的宾客对这个孩童的话感到惊奇。过了一会儿,太中大夫陈韪也来拜访,得知孔融刚才说的话,陈韪随便说了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岂肯在嘴巴上吃亏,遂反唇相讥:"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陈韪被孔融的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来人们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小时了了",来说明小孩子生性聪明,懂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放在一起的意思又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才。因此,如果对他们的孩子用个"小时了了",估计他们一定会很不高兴。
顾悦未老先衰,自嘲"蒲柳之姿"
说到"蒲柳之姿",不得不提到东晋时期的顾悦。
顾悦性情爽朗,为人重义守信。扬州刺史殷浩请他做官,让他全权处理州内大小事务。感激于殷浩的知遇之恩,顾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起早贪黑,兢兢业业。长期劳累,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健康,才30多岁就显得很老,满头白发。
有一次,顾悦因故谒见简文帝。简文帝得知他与自己年龄差不多大小,就问:"我们年纪相仿,你的头发为什么比我先白呢?"顾悦回答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意思是说,水边柳树的资质差,一到秋天就凋零了;而松柏质地坚实,经历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顾悦的回答,既没有直接谈到自己未老先衰的外貌,又趁机拍了皇上的马屁;再没有比顾悦更好的回答了,简直把马屁拍绝了,既明白晓畅,又比喻贴切。简文帝是什么人?他是皇上,同时他又是一个文人。顾悦投其所好,他的回答首先在文辞上博得了简文帝的好感,典雅得如同诗赋一般的语言,让简文帝感到飘飘欲仙。如果顾悦没有这么高的水平,或者直接回答:"臣日夜工作,操劳过度,以致华发早生。"皇上虽然会同情,但绝对不会开心---你顾悦累,我难道就不累了?若是顾悦打哈哈,随便说:"谁知道呢,它就白了。"虽然实话实说,但没有一点新意,说也是白说。
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居然让那些妙龄少女说什么"贱妾蒲柳之姿,愿以身相许"之类的,实在是滑稽。未老先衰的模样,还敢拿出来自荐,岂不是吓倒一大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