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学常识(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43:46
(十一)梧桐何以引凤凰
现在人们在招纳人才时,往往会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就像用梧桐树来吸引金凤凰一样,很多用人单位希望用优厚的待遇来延揽人才。那么,为什么梧桐树会吸引金凤凰呢?它又有什么来历呢?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是人们普遍崇拜的象征祥瑞的神鸟。"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凤凰的华贵和祥瑞之气使得龙的传人们争相附凤,还成为俊杰之士的代名词。
如此高贵的神鸟,为何对梧桐"青眼有加"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梧桐乃古之嘉木,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梧实不食。《庄子·秋水》说:"雏(凤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宋代邹博的《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由此可见梧桐是多么的高贵了。
由于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所以人才也往往归于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写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与以前殷实之家在院子里栽种梧桐表达祥瑞之意不同的是,如今的"梧桐树"已经有了更多的物质载体。
"乱七八糟"两战乱
"乱七八糟"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在现实生活中也被频繁使用。在解释这个成语的时候,"乱"解释为"无序、无条理",而"糟"原意为"酒糟",后来引申为"把事情办坏"。即便是在词典上,"乱七八糟"也是被解释为"很无序,乱糟糟的"。
一般认为,"乱七八糟"这个成语同历史上两个重大的事件有关。"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但是,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到汉景帝时诸王势力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之半。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激起诸王强烈反对。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取得了胜利。
"八糟",同晋朝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有关。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司马炎死后,即位的惠帝司马衷为人庸愚弱智,朝权落入他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引起司马炎的妻子贾后的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又设计杀死了司马玮。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又将皇太子司马废为庶人后毒死。赵王伦趁机发动兵变,进攻洛阳。因为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所以这次战乱史称"八王之乱"。
"大传"和传记无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凡是名人的传记都开始称"大传"了:《秦始皇大传》、《孙子大传》、《吴三桂大传》、《宋美龄大传》……好像只有"大传"才能配得上名人,不在"传"之前加个"大"字似乎就对不起传主。这样的思维之下,"大传"满天飞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样跟着感觉走,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名词都有其固定的意思,譬如内传、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如果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
一般来说,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可称内传。"外传"的意思相当于外编。《国语》一直就被当成"外传"来看待,因为它作为《春秋》的外传,补上了《左传》之不足,而《左传》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传,或者于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以记录其轶闻趣事,也可称为"外传",如《汉武帝外传》、《赵飞燕外传》等。"内篇"、"外篇"的区别如下:一般来说,表达全书宗旨的列为内篇,有所发挥的列为外篇。唐代的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这样说:"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之立名,内则言于理本。"古书如《庄子》、《晏子春秋》、《淮南子》等都分内外篇。与以上诸词相比,"大传"的意思则相对单一。"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礼记·大传》通引《仪礼·丧服传》中的条文以推而广之,没有对"经"进行解释而只是转录,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大传"。另外,到汉朝初年,《尚书大传》有时也被简称为"大传"。
由此可见,"大传"和"伟大的传记"根本搭不上边,动辄来个某某"大传",只能说明作者对于"大传"的真正意思并不理解,只是望文生义。
"跳槽"原是青楼语
你"跳槽"了吗?在眼下,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话。其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你炒没炒老板的"鱿鱼"?你是不是还在原来的地方工作?但在明清时代,这句问话却含有狎邪之意,相当不雅。
随便翻翻明清的小说或者笔记,"跳槽"一词不时可映入眼帘。徐珂的《清稗类钞》对"跳槽"给出了非常确定的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意思说得很明白,最早这个词是说妓女的。一个妓女和一个嫖客缠绵了一段之后,又发现了更有钱的主,于是丢弃旧爱,另就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外一个槽吃草,因此,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跳槽"。后来,这个词也被用到了嫖客身上。一个嫖客对一个妓女厌倦了,又另外找了一个,这种行为也可称为"跳槽"。是啊,同样一个词,妓女用得,为什么嫖客用不得?与此相佐证,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歌中的青楼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妓女与嫖客互诉衷肠,最终达成的协议就是"再不去跳槽"。至此,"跳槽"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那就是专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
可是不知何时,"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被大家拿来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也许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词本来的用法,只是根据这种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把它当作了更换工作的大众通行语。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这个词的来历也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