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的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7:54
《扬子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看大寨30年后华丽转身》。意思当然很清楚,一是大寨三十年后;二是华丽转身。顺着笔者的思路可以看出大寨人数十年来走的路,太多崎岖和坎坷,读后自然浮想联翩。且看大寨人在华丽转身前的经历吧:
“1963年,遭遇百年不遇洪灾后,大寨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大寨”二字由此走上‘神坛’。然而改革开放后,‘神话’被批为‘极左’典型,开始了近20年的沉默。”
“就在这之前的1977年,大寨村粮食总产量98.4万斤,亩产1312斤,每人的口粮在500斤到600斤之间;拥有拖拉机等农用机械数十台;集体资产总值71万元,人均住房两间,吃水烧煤、看病上学全部集体包揽……”
“1979年年底,昔阳县委发出《关于彻底肃清昔阳县学大寨运动中极左流毒和影响》的文件,关闭已久的集贸市场出现,大部分地方给‘社员’分了自留地,昔阳出现了包产到户的典型——‘北亩村’。”
“1982年年底,大寨出台了‘包田到劳’方案:留足每人半亩口粮田和二分半自留地后,其余土地按劳力承包,‘每亩上交集体500斤粮食’,‘分地的好赖抓阄决定’。签承包合同次日,大寨土地大包干的消息轰动全国。”
“1991年11月,45岁的郭凤莲复出。......让会计一划拉,郭凤莲才发现,大寨已成‘空壳’,每年全靠煤矿的一点上交款勉强过日子。”
通过此段文章的复述,我们可以看到在郭凤莲复出前,大寨和多数中国的农村一样,分田到户、分产到户,好一个分尽吃光的景象啊。农民不是打破大锅饭了吗?农民不是从此不偷懒了吗?农村的生产力不是彻底解放了吗?怎么会冒出“三农”问题,怎么可能“勉强过日子”呢?“每年全靠煤矿的一点上交款勉强过日子”可能说的是穷集体富农户的现象,老顽童的理解未必。因为,集体穷农民未必富。要富也只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为,“三农”问题是个普遍问题而不是特殊问题,“三农”问题发生在单干风吹起来以后,而不是以前。
永贵大叔死的早,可惜他未能看见大寨的以后的曲折。“1963年,遭遇百年不遇洪灾后,大寨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居然成了神话,一纸红头文件《关于彻底肃清昔阳县学大寨运动中极左流毒和影响》把大寨拉下了神坛,如今一则报道《看大寨30年后华丽转身》却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大寨以及永贵大叔的极左流毒和影响到底是啥?难道是文章中所说的“粮食总产量98.4万斤,亩产1312斤,每人的口粮在500斤到600斤之间;拥有拖拉机等农用机械数十台;集体资产总值71万元,人均住房两间,吃水烧煤、看病上学全部集体包揽……”还是文章末尾所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精神,在那个时代造就了人间奇迹”?如果,“这种堪称人类伟大财富的精神”是极左流毒和影响的话,又怎能“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并身体力行”?
永贵大叔本人没有错,是政客们一错再错。需要的时候就抹红,不需要的时候就抹黑。作者在他的手记里写道“大寨出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高大全’,媒体把‘农业学大寨’变成‘全国学大寨’,大寨最后被包装成了一个‘各种经验无所不出’的‘万花筒’,这的确可笑;二是大寨实行思想禁锢,大肆宣扬阶级斗争,把农民都变成一个个没有个性、只懂奉献的‘工蚁’。而推广‘大寨经验’,在更大范围内造成的后果则是‘磨洋工’,生产效率低下。”老顽童仔细,立马扒拉出“媒体”两个字,原来始作俑者、精心包装大寨的乃“媒体”也!过去大寨的“高大全”和大寨现在的什么都搞有啥区别?那个年代,宣扬阶级斗争的行为撇开是非不谈,大寨能置身度外么?而“磨洋工”和文章结尾所宣扬的大寨精神对照起来,怎么看怎么别扭!
另外,全国学大寨一句话似有不妥,因为记得当时提出的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人民解放军”。希望更多的学者用斧子砍正。
打倒大寨、抹黑永贵,说白了就是极右势力的一种短视的作为。人民公社政社分离,是件好事,人民公社可以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存在的嘛。一窝蜂地推翻人民公社,难道除了单干就没有其它的路可走?乡镇设立了,政企反倒不分家了(乡镇政府同乡镇企业),这叫那对那的事情嘛!
记得在某论坛和某位网民讨论人民公社的议题时,俺说,一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董老师说人民公社尚不能盖棺定论。他立马反驳,打死他他都不信董老师会说这样的话。俺说,请阁下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卷第P61页。他,哑然。
还是借用董老师的话“现在对人民公社‘盖棺定论’还嫌过早,各种初步的结论必须不断接受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检验”。
“支书郭凤莲被调离大寨”又复出,才发生后来华丽转身的故事。在文章里,看不到郭书记有没有坚持重走集体化道路的一点点意思,只能靠读者去猜、去想。在很多领导的关心下,“大寨新的党支部终于确定了‘发展商品经济、非农兴村’的思路。1992年,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成立,郭凤莲出任总经理。”
此公司的经济性质是个体还是集体?文章没说,老顽童猜啊想的,估计是集体的帽子,否则如何把分出去的土地再“流转”回来呢?估计该企业是集体性质,要么郭总怎么只拿工资不分红呢?!“大寨展览馆、狼窝掌梯田、陈永贵故居、大寨民居楼等一系列景点被建设出来,虎头山上开始大规模种树植草,恢复生态。”“那800亩大寨‘海绵田’。一半退耕还林;其余400亩实行统一管理,农户只负责收割。”不也只能在大寨现有的土地上做文章吗?
分田到户叫做单干,收归集体叫做流转,中国土地上的学问就是多啊!
庆幸的是永贵大叔和大寨人不再灰头土脸的了,大寨展览馆、狼窝掌梯田、陈永贵故居居然成为了“国内有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幸好现在的人也不怕“极左流毒和影响”了,因为大寨人玩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江湖人称老顽童
2008-4-15于南京
附件:
看大寨30年后华丽转身
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1963年,遭遇百年不遇洪灾后,大寨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大寨”二字由此走上“神坛”。然而改革开放后,“神话”被批为“极左”典型,开始了近20年的沉默。
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的大寨一举摆脱“老农形象”,以崭新风貌面对世人。2007年,大寨经济总收入1.27亿元,人均收入7000元;经济收入比1980年增长600倍……
3月7日上午,阳光很好,照得“七沟八梁一面坡”到处亮堂堂,昔日战天斗地垒起的大片“海绵田”里,少见庄稼,却多了郁郁葱葱的松柏。村庄背后的山顶上,植被保护得很好,一些亭台楼阁掩映其间——这是大寨人极力打造的“虎头山森林公园”,现已成为国内有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村庄内部,密布着“窑洞饭店”和土特产、纪念品商店,到处播放着红色歌曲,到处是招揽游客的热情叫卖声。已在田间地头消失的大寨人物,走进了售货员手中的书籍、光盘里。大寨村,到处洋溢着市场经济的气息。
山西晚报记者 李廷祯
最后的“堡垒”
79岁的大寨人宋立英这样描述当时席卷全国的包产到户:“大寨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也难怪,因为就在这之前的1977年,大寨村粮食总产量98.4万斤,亩产1312斤,每人的口粮在500斤到600斤之间;拥有拖拉机等农用机械数十台;集体资产总值71万元,人均住房两间,吃水烧煤、看病上学全部集体包揽……
就因为这个“不理解”,大寨成了众矢之的——1979年开始,“肯定凤阳(小岗村)、否定昔阳(大寨)”的势头一浪接一浪。那时大寨人外出,经常不敢承认自己来自大寨。
1979年年底,昔阳县委发出《关于彻底肃清昔阳县学大寨运动中极左流毒和影响》的文件,关闭已久的集贸市场出现,大部分地方给“社员”分了自留地,昔阳出现了包产到户的典型——“北亩村”。
1980年9月,陈永贵被解除副总理职务,支书郭凤莲被调离大寨。
1982年年底,大寨出台了“包田到劳”方案:留足每人半亩口粮田和二分半自留地后,其余土地按劳力承包,“每亩上交集体500斤粮食”,“分地的好赖抓阄决定”。签承包合同次日,大寨土地大包干的消息轰动全国。
也怪,1983年风调雨顺,“晚上下雨白天晴”,那年总产上了百万斤,宋立英说“这个(包田到劳)老天都同意”。
大寨人在增产增收中接受了新制度。198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大寨人彻底实行了包产到户,按人均1.4亩的标准彻底分给村民——这比很多地方晚了整整5年。
“铁姑娘”复出
和大寨一起复出的,是搏击商海并再次活跃于政坛的“铁姑娘”郭凤莲。
“挺不好受的。”3月11日晚,正在首都参加全国“两会”的郭凤莲接受了记者采访。回忆离开时的种种细节,郭唏嘘不已。“说心里话,当时不大愿意回来,担心搞不好。”
1991年11月,45岁的郭凤莲复出。“刚回来的时候,村里的街上坐着满满的人,都是闲坐、闲说,更是没钱花。”让会计一划拉,郭凤莲才发现,大寨已成“空壳”,每年全靠煤矿的一点上交款勉强过日子。
“必须走出去。”1992年2月,满载140名大寨村民的大巴车从大寨出发,直奔华北平原。“当年全国学大寨,现在大寨学全国。”
他们参观了年产值已经上亿的河北获鹿高迁村。“到处都是小洋楼和现代化厂房”,而这个村庄曾是学大寨的典范。然后是江阴市华西村、浙江鄞县、大邱庄……“越看越惭愧,越看越着急”。当年陪同参观的宋立英说,参观让大寨人看清了自己的落伍状态。回来后,“大寨怎么办”的讨论会在村里几乎一天一场。
1992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为大寨指出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发展道路;两个月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也来到山西,他告诫郭凤莲,“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实事求是”,“旅游业搞好了,比办几个工厂都赚钱”。
最后,大寨新的党支部终于确定了“发展商品经济、非农兴村”的思路。1992年,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成立,郭凤莲出任总经理。
二次创业
创业之初,郭凤莲走了很多弯路,东挪西借地往化工厂里扔了十几万,最后企业因污染严重关闭;又组织大家搞草编、上地板砖……结果全部失败。大寨毫无闯荡市场的经验,“学费自然少交不了”。
1992年上马的羊毛衫厂是个成功范例,1993年就生产了3万件;随后,和省乡镇局及太原一家衬衫厂联营的大寨衬衫厂也获得成功。现在看起来,这些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能获成功,主要是市场认可“大寨”这个商标。
目前,这两个企业由于技术样式老化,已经不复存在。
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后来注册了“大寨”系列商标。现在,“无形资产变现”的财富游戏不断在大寨上演:许多企业看中了大寨的品牌价值,向大寨支付商标使用费,核桃露、铝塑管、杂粮系列……
1994年,大寨上马了煤炭铁路发运站和投资2100万的中外合资“大寨中策水泥”,成为大寨这十几年来的创收大户之一。不久,大寨又和“宁城老窖”联营,把昔阳酒厂包装成了“大寨酒业”。
大寨旗下的企业越来越多。昔日战天斗地的大寨人纷纷进入工厂打工,成为“现代农民”。这一切,是郭凤莲带来的变化。她说:“很辛苦,心里累得很,别人都说我图啥呢。”忙得团团转的她经常深更半夜回家,“什么时候老头子都睁着眼睛,我是女人呀,眼泪就是往肚里流”。
村民说,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每年给郭凤莲固定发一万元,“但她都给了村里”;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当年一文不名,现在有存款1700万。大寨二次创业中,最值得圈点的是旅游。1993年,郭凤莲邀请同济大学的专家对大寨旅游做了全面规划。此后,大寨展览馆、狼窝掌梯田、陈永贵故居、大寨民居楼等一系列景点被建设出来,虎头山上开始大规模种树植草,恢复生态。
1999年,大寨景区被评为全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之一。据介绍,虎头山公园的门票一张30元,去年门票收入就高达300万元。 如果加上大寨村民开办的44户窑洞饭店、旅店和纪念品商店的收入,旅游总收入更加可观。
昔日惟一的经济支柱煤矿,在大寨中的地位渐低,“因和旅游冲突,明年可能关掉”。
新大寨人
赵保国一家或许是大寨很多人的缩影。
包田到户后,赵保国在1986年购买了“小四轮”跑运输,“一天能挣25元”;2003年,大寨旅游已经成气候,赵保国在自家院中开了窑洞饭店,“没仔细算过收入,每天抽烟喝酒都在里面,比别人过得好吧”,老汉一脸自信。他的大儿子在森林公园展览馆工作,“挣固定工资”,儿媳当导游,“讲一遍就能挣个三五十元”,“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有点文化的都在干这个”。
宋立英的家在广场西侧第一排窑洞内。自从在自家院内开了纪念品商店后,不识字的她努力练字,现在已能签名售书,还给一些音像制品担任“昔阳县的销售总代理”。79岁的老人,脚登皮鞋,穿着流行的红对襟衣服,手上的金戒指锃亮。
昔日23个“铁姑娘”之一的李圆眼,开办的“农家土炕饭店”三间窑洞分别按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主题布置,吸引了不少游人,60岁的李圆眼大大方方当起了“阿庆嫂”。
如今的大寨,已形成以旅游、煤炭、化工、建材、酿酒、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多个支柱产业。“集体有了钱,什么都好办”。上世纪末,大寨给村民盖起了50座独立小别墅,改善居住条件,村民只要掏五六万元,其余集体补贴。今年,村集体又准备动工,再盖50套170平方米的住房,每套6.5万元。赵保国一下子交了两套的钱,“两个儿子一人一套”。
大寨村民还享有取暖、上学等各种补助。2007年,全体村民每人分到了10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得到200元养老金。
最值得关注的是那800亩大寨“海绵田”。一半退耕还林;其余400亩实行统一管理,农户只负责收割。 山西晚报记者李廷祯
■记者手记
大寨村委会主任贾春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大寨很反感记者,“但现在变了,记者的宣传增加效益呢”,“打广告你还得掏钱不是?”
市场经济“润物细无声”,方方面面改变着大寨。
大寨不是没有问题。大寨出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高大全”,媒体把“农业学大寨”变成“全国学大寨”,大寨最后被包装成了一个“各种经验无所不出”的“万花筒”,这的确可笑;二是大寨实行思想禁锢,大肆宣扬阶级斗争,把农民都变成一个个没有个性、只懂奉献的“工蚁”。而推广“大寨经验”,在更大范围内造成的后果则是“磨洋工”,生产效率低下。
采访中发现,大寨昔日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比如不识字的宋立英老人,她至今不懂什么是“左倾”,什么是“资本主义”;“铁姑娘”李圆眼的孙女问奶奶“什么是资产阶级”,她嘿嘿笑着,“你过年挣了300元压岁钱,就是资产阶级”。
还听说,大寨农民在当年“斗私批修”中,自发学习《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们能听懂这些“天书”;倒有个笑话能说明一些情况:农民把“亚非拉美”是理解为“压肥、拉煤”的。
这说明,某些政治运动和斗争,只能来自上层。农民发明不了,学也学不像。应该说,大寨农民曾经是体制的受害者。而大寨的现代农民,已经毅然走上了工业化、城市化道路,这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无以阻挡。
在大寨的几天,每到太阳即将落山,我就要爬到虎头山上转一转。看着那一条条大石块砌起的拦土大坝,心里总有一种崇拜感:那时没有现代开山工具,只有一条条臂膀和原始的大铁锤!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精神,在那个时代造就了人间奇迹。这种精神,在今年抗击南方冻灾的壮举中,仍时时闪现。大寨曾经的种种错误做法,理应否定;但这种精神,这种堪称人类伟大财富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并身体力行。
李廷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