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生产形势和新世纪发展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9:00:34
-兼议中国实施"大玉米发展战略"
摘要
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对玉米持续增产潜力进行了预测,提出中国必须实施"大玉米发展战略",即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玉米工业,加速玉米的转化增值;二是加快科研和种业体制改革,加速种子产业化进程;三是不断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挖掘玉米增产潜力;五是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改革有关玉米保护政策的内容和运行机制。
20世纪90年代,中国玉米生产是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领先水平。科技进步对玉米增产(最主要是杂交优势利用和地膜覆盖技术)起重要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玉米生产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对玉米育种和种业体制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1世纪,中国发展玉米生产有挑战也有机遇,有潜力也有难题,为此必须实施"大玉米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现代玉米工业,加速转化增值。只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物质投入和智力投入环境,依靠科技进步,21世纪中国玉米生产还会有较大的发展。
一、中国玉米生产发展的新形势
20世纪90年代中国玉米生产发展迅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1990-1998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从12911.6万hm2增至14020.5万hm2,增加8.6%;总产从47543万t增加到60043万t,增加26.3%。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从2709.4万hm2增至2986.1万hm2,增加10.2%;总产量从20151万t增至24749万t,提高22.8%。而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从2140.4万hm2增至2523.9万hm2,增加17.9%;产量从9882万t增至13295万t,提高34.5%,是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增长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998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2520万hm2,单产5265kg/ hm2,总产13295万t,是历史记载的最好水平,还出现玉米每hm2产量超过7500kg的省,超9000kg的县(市),超12000kg的乡和产15t/hm2粮的高产记录。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5个省:第一是山东省(278万hm2),第二是河北省(258万hm2)第三是黑龙江省(248万hm2)第四是吉林省(242万hm2),第五是河南省(215万hm2);每hm2产量最高的前5个省(区):第一是吉林(7950kg),第二是宁夏(6975kg)第三是辽宁(6780kg),第四是新疆(6405kg),第五是江苏(6045kg)从全国来说,玉米总产量的增加59.5%是依靠扩大玉米种植面积,40.5%是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玉米大发展的形势有以下几个主要成因:
第一,确立了玉米在饲料中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人畜共粮,粮饲混用。在人们为填饱饥肠而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人畜共粮甚至饲料供粮的传统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在人民生活水平越过温饱线以后,食物需求的增量除精细主食外,主要是对畜禽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追求。据有关部门研究,如果按人均口粮200kg计算;到2000年全国13亿人有2600亿kg细粮就足够了。实际上,从1984年以后,我国稻谷和麦类的总产量基本上每年都达到或超过这一水平(即人均口粮2kg)加上薯类和豆类更是富富有余。农业承受的压力和瓶颈,"不是食用粮短缺而是转化为肉、奶、蛋的饲料粮不足。90年代玉米发展成为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全国生产的玉米70%以上供作饲料,确立了玉米在饲料中的主导地位,全国种植业基本上形成粮食-饲料-经作三元结构。中国发展玉米生产的历史表明,认识玉米的重要经济价值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很重视大抓产量高的玉米;当粮食刚刚够吃饱的时侯,往往又忽视或扬弃玉米;当进一步富裕起来又想吃好的时候,才真正认识到抓好玉米生产对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科技进步在玉米增产中起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玉米持续增产开辟了新天地。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6项,即种(良种)、密(密植)、肥(施肥)、水(灌溉)、盖(地膜)、改(改制)。但最重要有两项对扩大玉米面积和提高单产起重要作用。一是紧凑叶型玉米或称耐密型玉米的选育和推广。紧凑型玉米表现为株型紧凑,叶片斜举,茎基坚韧,适宜密植。与平展叶型玉米比较,每hm2可增加密度1.5-2万株,一般每hm2种植6-7.5万株,每hm2产量0.9-1.2万kg。紧凑型玉米为持续高产和两作(小麦一玉米、水稻一玉米等)每hm2产15t粮创造了条件。据报道,1998年全国紧凑型玉米种植面积超过866万hm2,占全国玉米总面积1/3以上。二是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的快速推广,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有明显的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效果,一般每hm2增产30%-60%,高的在1倍以上。全国玉米覆膜栽培面积发展到220万hm2。
第三,物质增加进一步发挥农业措施效益。现代新兴科学技术应用之前,普遍存在着关键性的物质投入水平较低,随着物质投入增加,使产出效益通过新技术转向高水平,特别是价格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例如玉米价格上扬,出口数量增加,尽管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偏高,但玉米种植技术简便,操作易行,投产比适宜。据安徽省阜阳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95年)对主要农作物投产比调查分析,水稻投入受益比为1:3.3,小麦为1:2.8,大豆为1:6.6,玉米为1:5.7。种玉米的收益是最高的。农民积极增加物质投入,特别是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对玉米持续增产起重要作用。许多地区还建立种植-饲料-养殖一条龙服务体系,保证玉米销售和配合饲料价格稳定,农民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中受益。
第四,从玉米进口国发展成为玉米出口国。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玉米进口200万t增至80年代初期的400-500万t。80年代初农村经济改革,农业生产发展。1985年中国结束玉米净进口的局面,并有600多万t进入国际市场,1992年出口玉米增至1000多万t,以后每年保持在500万t左右,成为世界重要的玉米出口国之一;但每年仍需进口一部分玉米调剂余缺。中国玉米出口有以下优势:1产区集中,交通方便。玉米出口基地主要在华北、东北地区,有便于运输的铁路和港口。2玉米出口主要向俄罗斯、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距离近,成本低,价格相对便宜。3品质好,水分低。出口的玉米多为自然干燥,水分含量符合规定标准,玉米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均为上乘。
二、玉米持续增产的潜力和发展预测
在21世纪,中国发展玉米生产有挑战也有机遇,有潜力也有难题,特别是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正确地评价玉米生产形势和预报2005-2010年玉米生产前景,可为采取调控策略和农业措施增加预见性。
(一)玉米增产潜力分析
1.自然生态条件:我国疆域位于温带、暖温带、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光、热、水资源丰富,特别是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光热水资源与玉米生长进程同步。据科研单位估算,东北地区春玉米光温生产力每hm2为3-3.3万kg,黄淮海平原夏玉米每hm2为1.5-2.l万kg,很多地区小面积玉米高产田单产已接近估算理论值下限。例如,新疆农垦七师73.5 hm2春玉米,平均每hm2产1.6万kg;山东省莱州市约l hm2夏玉米,产量达1.5万kg,预示了提高单产的可能性。
2.产量增长速度:1952-1957年,全国玉米每hm2产量增加90kg;1957-1965年,每hm2增加75kg;1965-1975年,每hm2增加1035kg;1975-1985年,每hm2增加1065kg;1985-1990年,每hm2增加1005kg;1990-1998年,每hm2增加645kg。这表明玉米单产是稳定持续增长的,有10个省(区)的玉米产量超过这一增长速度。
3.玉米生产形势:1996年是丰年,1997年是欠年,1998年又是超常高产年,故选用1996-1998年3年平均资料,玉米平均每hm2产量超过4500kg的省(市、区),有吉林、江苏、辽宁、山东、内蒙古、新疆、宁夏、北京和上海等10多个省(市、区)。其他大部分省区玉米每hm2产量达3750-4500kg。但有些高产地区大面积玉米每hm2产量达7500-9000kg。
4.物质投入状况:统计资料表明,化肥、农药、地膜价格持续走高,使玉米的物质投入偏低,满足不了增产的需要。特别是化肥投入量很低,除东北和华北部分高产区施肥稍高外,在间套复种的夏玉米、秋玉米和旱作玉米区很少施肥。只要重视科技和物质投人,特别是在玉米中产区和低产区增施化肥,玉米产量可以显著增长。但必须根据玉米需肥规律保证肥料供应,同时注意解决互补性物资要素短缺的问题。如玉米对氮、磷、钾三要素之比应为1:0.4:0.9,但生产实际中磷肥不足,钾肥更缺,降低了肥料利用率。
5.玉米分布地区:中国玉米生产长期存在地区间不平衡,东北和华北6个省玉米面积占全国的58%,总产量占全国的64%。而南方8个省(市)玉米面积小,总产量少,长期依靠从北方远途调运玉米以解决饲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路途远,成本高。南方(指东南9省市)地区应该有重点地适当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排开主次,因地制宜。即重点扩大冬种玉米,适当发展稻田复种,因地制宜推广间套种玉米,沿海地区大力开发蔬果玉米。
(二)正确审视玉米生产的社会环境
在乐观地评述中国玉米增产潜力的同时,还要正确审视社会经济运行中限制玉米生产发展的因素。
1.加入世贸组织将给中国农业带来许多优惠和机遇,但也给玉米生产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一是扩大国内农业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按规定配额给中国每年进口玉米450-720万t,预测今后5-7年将从一个玉米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廉价优质的进口玉米冲击市场,将使中国玉米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价格继续走低。二是现行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垄断玉米收购,既包不下来,也补贴不起。国外玉米的进入,将使我国玉米"北粮南运"的格局被"南进北出"的流通大循环所取代。即南方沿海地区利用口岸优势,进口质优价低的玉米;北方的玉米只能就近出口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周边国家,预测今后3-5年玉米面积有所波动,短期内玉米主产区的农民将是贸易自由化的受害者。
2.国内连续几年玉米丰收,供需过剩,价格偏低,农户存粮卖不出去。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1998年全国农户人均存粮662kg,推算全国农户存粮达4.2亿t,其中有2/3即2.8亿t为玉米。吉林玉米产区人均存粮2100kg,黑龙江省人均存粮达2300kg,约90%为玉米。
3.当前我国玉米约有80%以上供作饲料,但其中又有70%的玉米为农民直接以原粮饲喂畜禽。配合饲料报酬率为3:1-4:1,而直接饲喂报酬率仅为5:1-6:1。但因国内生产的配合饲料质次价高,产品滞销,大部分企业亏损,玉米需求增长和饲料工业发展滞后的矛盾仍将持续存在。
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种玉米生产成本偏高。农民辛苦1年0.07hm2地净收入仅100-140元,有些地方还要低,从而挫伤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农民不愿增加投入,种地靠天,短期内玉米单产不会有较快的增长。
(三)21世纪玉米生产发展预报评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玉米丰欠直接牵动国际玉米市场。国内外许多部门和学者对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在此引述数例。
1.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对粮食供需的中长期研究表明:中国2005年玉米总产量1.6亿t,2010年玉米总产量1.8亿t;即比1996-1998年3年平均1.2亿t分别增加4100万t和5880万t;而同期玉米需求量分别为1.6亿t和2亿t。
2.南京经济学院对畜牧业发展和饲料需求分析:预测2005年中国玉米总产量约1.6亿t,2010年玉米总产量约1.8亿t;而同期玉米需求量分别约为1.9亿t、24亿t,届时的产需缺口分别为2934万t和2301万t。
3.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研究认为:玉米是粮食生产中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之一,和美国相比每hm2产量还有3300kg的差距。据此推算,中国2005年玉米总产量可达到1.6亿t,基本上做到产需平衡,并可能有少量的出口。
4.美国农业部对中国玉米产量研究预测:2005年玉米总产量1.6亿t,玉米需求量1.7亿t;局部4地区还有一部分玉米出口,但仍需进口玉米1022万t。
5.美国饲料谷物协会研究预测:中国2005年玉米总产量约1.6亿t,需求量约1.7亿t,约需进口玉米1820万t以满足消费。
上述各家分析预测所选取的变量不同,对具体的变量认识和理解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对21世纪初期中国玉米供需状况的结论有所差别。但基本结论类似,即中国玉米产量仍将有较大的增长,2005年总产量约1.6亿t,2010年总产量约1.8亿t,并将从现在的玉米出口国转为玉米进口国。
(四)发展玉米生产的经验预报
怎样正确预报玉米生产发展趋势?作者认为:第一,要确信中国玉米有很大的增产潜力,特别是提高单产;第二,要充分估计影响玉米增产的社会因素;第三,要根据中国农民耕耘的实际情况;第四,中国既有一年一作的春播玉米,也有一年两作的夏播玉米;有2/3的玉米种植在旱地上,对玉米持续增产有一些障碍因素。因此,中国玉米生产发展不能以常规年份为准,也不能以美国生产环境和玉米产量(每hm2相差3300kg)作为中国短期内实现目标的依据。
鉴于21世纪初期国内不利于发展玉米生产的大环境,玉米生产将有所波动,很难用设定的模型或定量分析预测玉米生产发展方案。作者认为,到2005年,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稳住面积,保住单产;理顺市场,发展加工"的策略,努力使全国玉米面积稳定在2400-2533万hm2,每hm2产量达5400-5500kg,总产达到1.3-1.4亿t。从2005-2010年,玉米面积略增至2533-2666万hm2,每hm2产量增至6000kg-6300kg,总产量1.6亿t.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间,中国每年要进口若干玉米,其数量不高于占玉米总产量的3%-5%,同时也要向周边国家出口一部分玉米。
发展玉米生产战略措施,应抓好东北松辽平原400万hm2春播玉米和400万hm2黄淮海平原灌溉玉米,实现玉米平均每hm2产量达7500-8300kg,则800万hm2高产玉米总产可达6000-6600万t;其他1000万hm2中地玉米每hm2中产地玉米5200-6000kg,总产5250-6000万t;667万hm2低产地玉米每hm2产3750-4500kg,总产2500-3000万t。据此预测,2005年和2010年可以分别实现玉米总产1.4亿t和1.6亿t。
三、中国必须实施"大玉米发展战略"
玉米已发展成为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人均占有玉米数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2010年粮食需求量中用于饲料的部分将从现在的30%增加到35%,其中主要是玉米,因此,必须确立玉米在发展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发展的广阔前景。世纪之交,在调整农业结构特别是调整种植业结构的议论中,主张压缩北方玉米种植面积者呼声颇高,主张扩大所谓高蛋白、高淀粉等特用玉米面积者言论甚多,这些主张显然都是片面的。为满足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的需要,21世纪中国玉米生产必须有一个大发展。
当前,中国玉米供需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长远玉米供不应求和短期内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矛盾;二是世界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和国内玉米顺价销售的矛盾;三是国内玉米供给稳步增加和饲料需求增长缓慢的矛盾;四是南方玉米进口增加和北方玉米出口难度加大矛盾。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的发展变化趋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采取若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为此,中国必须实施"大玉米发展战略"或称"大市场发展战略"。
所谓大玉米发展战略,就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贸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形势下,打破中国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小而分散、封闭低效的格局,要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合理布局,调整结构,集中资金、人力、物力建设现代化玉米综合利用企业、配合饲料企业和粮食企业。一是种、养、加相结合。必须改变以生产玉米初级加工产品的格避,建立发挥和配合饲料工业基地,重视发展运销业,拉长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增值。二是产、供、销一条龙。我国玉米生产基本上还是以省(区)为主体下达种植计划,粮食购销的地区封锁和保护主义,加剧卖粮难的问题。因此,无论在玉米丰年或欠年,都会受到市场和价格的制约。要逐步放宽粮食收购政策,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力量,搞活玉米流通,使玉米企业走进市场,参与竞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要进上步发育粮食市场体系,完善粮食市场法规,积极培育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发挥地区规化。三是育、繁、推一体化。彻底改变我国玉米育种和种业机构多而散,小而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工作重复的局面,要在育、繁、推一体化基础上,组建若干国营或民营玉米种业集团,加快"种子工程"建设,提高种子质量,进一步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关决策部门要把全国大玉米发展战略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切入点。
(一) 大力发展现代玉米工业,加速玉米的转化增值
玉米是一种自然界可以永续利用的周期短、产量高的可再生资源。玉米综合利用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供作畜禽饲料以发展畜牧业,称为"过腹"转化;二是按玉米所含成分加工工业产品,称为"过机"转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深加工是改进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得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产品多层次利用和增产增收的阶梯。1大力发展配合饲料工业是玉米加工转化的重点。世界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与发展玉米配合饲料工业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畜牧业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在玉米集中产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就地转化玉米,使"粮仓"变为"肉库"。当前要多途径地解决玉米配合饲料添加剂来源;一是发展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与饼粕混配;二是添加鱼粉或其它畜禽骨粉;三是发展工业赖氨酸添加剂。要多渠道投资,多形式办厂,实行种、加、养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经营。2要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粮食400kg上下,玉米在我国具有使用上的双重性:丰年可作饲(料),欠年可转粮(食)。特别是发挥玉米蛋白质生物效价较高的特点,逐步改变玉米是"粗粮"的旧观念,在玉米食品中加入各类必需的营养成分,使一部分玉米重新返回餐桌。我国应在玉米主产区,特别是在有嗜食玉米习惯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重点发展膨化食品和发酵食品,逐步加工从低档产品转向中高档产品,改善形、色、香、味,增强适口性。3要稳步发展现代玉米工业。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高果糖浆、玉米油、玉米酒精以及其他深加工产品。发达国家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在消费比重中已达2:8,而我国还达不到8:2。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业产值一般为农业总产值的1-2倍,而我国仅为农业总产值的15%-20%。发展现代玉米工业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要鼓励外企和民企投资玉米工业。发展现代玉米工业要分类排队,提高质量,特别是要与深度加工密切配合,保证原料供应,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
(二)加快科研和种业体制改革,加速种子产业化进程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玉米育种和种子行业有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丰富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从国外引进玉米种质为中国玉米育种发展和增加产量起着重要作用。例如7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多抗优质自交系Mo17,90年代我国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的玉米杂交种,就有5个(丹玉13、中单2号、四单19、烟单14和本玉9号)是以它作为亲本组配。其它广泛使用的优良自交系自330、掖478、U8112、5003等,也都是从国外引进材料中(杂交种或粮食)组配的。随着贸易自由和资源引进,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和外资的进入,将对我国种质创新和培育新科创造条件。二是促进玉米育种科研体制改革。中国玉米科研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机构臃肿,工作重复,依靠国家拨款,度日艰辛。科研体制改革必须突破所有制形式,并与种子行业改革同步进行。鼓励民营企业收购、兼并玉米育种科研院所或玉米种子公司,也鼓励科研院所或育种家带技术、带成果进入股份制种子企业。要以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或跨国种业集团合作开发中国玉米种业,加速种业技术、经营管理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三是加快中国种子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和外资的进入,将加剧中国种业市场的竞争,客观上将促进种业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不可否认,在未来5年内中国玉米种业将面临大改组、大兼并、大发展的新形势,新型的种业集团公司将在竞争中倔起。
(三)不断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增强目标市场竞争力
要正确评价玉米的优质化问题。玉米品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有3个涵义:一是营养品质。泛指玉米籽粒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各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等,进一步说,则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人畜必需的赖氨酸和色氨酸,脂肪中所含的亚油酸,淀粉中所含的支链淀粉等。二是商业品质。指的是产品形态、色泽、整齐度、容量以及化学物质的污染程度。三是加工品质,或称食用品质或适口性。三者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据科研单位对采自全国227个玉米品种分析,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0%,淀粉含量为74.6%,脂肪含量为3.6%,粗纤维含量为2.4%。进一步分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成分,每100g蛋白质中合赖氨酸0.3g,色氨酸0.1g.分析表明,中国玉米资源丰富,种质多样,养分齐全,特别是蛋白质和淀粉含量高,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也含有丰富数量,很适于加工配合饲料和综合利用。总体说来,中国玉米的营养品质是比较高的,其中包括各类高蛋白、高油、高淀粉、高赖氨酸等品种应有尽有。但中国玉米加工品质跟不上去,商业品质较差,例如玉米籽粒整齐度差,黄白混杂,纯度、净度、杂质等不够理想,特别是北方秋季常遇低温年景,籽粒灌浆不足,含水量偏高,待干燥后成为瘪粒,容重降低,至于砖粒、砂石、鼠屎混迹其间,更是降低品质,在国际市场失去竞争力。因此,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玉米综合品质:一是通过育种途径不断提高养分含量,二是通过发展食品加工业制成各种形、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增强玉米的适口性,三是通过发展高科技检测技术,提高玉米的商业品质,扩大出口,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新形势。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玉米是我国现阶段增产潜力最大的谷物之一。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精细农艺结合,以推广高产、抗病、杂交种为突破口,增加物质投入和种植密度,改进施肥和灌溉技术,扩大覆膜栽培面积和改革耕作制度(或称一换、二增、三改综合配套技术),综合组装适用技术,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和栽培措施的综合效应。要使21世纪玉米持续增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创造一个适宜的物质投入和智力投入环境,采用优良品种和组装适用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措施效益。一是提倡组装科学。它克服了单项技术之所短,使其综合效应显著高于单项技术所起的作用,把先进的单项适用技术和传统的精细农艺结合,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组建新型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二是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玉米高产新概念。玉米不同于稻麦作物,它依靠单株大穗夺高产,千方百计抓好播前准备和全苗技术,包括深耕改土,播前整地。精选良种,处理种子,实现一播全苗,让玉米沿着理想型的预定优化途径稳定发展,即在建立一个整齐均匀的高效利用光能的幼苗群体基础上,抽雄期前后积累较高的群体干物质、适宜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实粒数、叶粒比以及健壮的茎秆和根系群,实现玉米的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要确保植株青秆绿叶,活秧成熟,千方百计延长群体叶片功能期,增加籽粒重量。
(五)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改革有关玉米保护政策的内容和运行机制
粮食价格保护是一个国家农业政策中极为敏感的问题。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家收购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这就意味着加入WTO后中国对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升的上限为国际市场价格,再加上对农资价格的补贴,对农业的市场支持水平应控制在农业生产总值的10%以下,显然,这不利于中国通过农产品价格政策和生产资料补贴政策调控市场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但中国农业基础薄弱以及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高度依赖性,决定必须给予农业(玉米)以符合国际惯例的有效保护,但不轻易采用价格支持和收入补贴政策。在今后若干年中国必须逐步取消玉米收购保护价格,它将导致一个复杂的经济变化和平衡过程:一是近期内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略有调减,但幅度不会太大,要大力改善商业品质,使之符合国际市场需要;二是维持最低限度玉米进口,扩大国内玉米需求;三是降低畜牧业和深加工业原料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玉米消费,从而促进玉米生产的适度增加;四是降低国家和主产省的财政负担,把节余资金转投到玉米生产的其他环节和生产领域,加强对玉米生产的基础性投入,如增加科研经费,加强技术推广等,使我国玉米生产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平衡,提高在国际市场的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