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年熙:从《蜗居》风波说到法国的检查制度(东方早报 2009-1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8:28
从《蜗居》风波说到法国的检查制度
2009-12-1 2:11:55

杨年熙
电视剧《蜗居》所谓涉黄台词引得观众蜂拥而至,不论是真的喜好这种调调,还是出于好奇,总之促成了该剧的轰动。这让人联想到贾平凹的小说《废都》,大家就是冲着里面所谓“作者自动删除”的“×××”而买书的,后来据说这些只能臆测的精彩段落不过是噱头,原本无字。
《蜗居》被冠上“史上台词最淫荡电视剧”之名,其编剧表示,平时很多人不就这么说的?并对“纯洁”的观众表示歉意。但辩论的激情不减,由此牵连出检查尺度和设禁分级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别社会现象:查禁的主张以黄色台词开例,而非影像。台词露骨三分,却无任何动作。这些台词(或日常语)显然是在强大(性)压抑之下走了偏锋,嘶嘶地从牙缝中迸将出来。这个气孔一旦被堵塞,不会在别处找出路?
电视剧比较严重的是,它深入每一个家庭,观看的时候老少不分。尴尬如何处置?对孩子怎么说明?他们学样上口了呢?从家庭蔓延开来,社会上难免出现歪风。若见怪不怪,将之平常化,又是另一种破坏平衡的戾气了。
中国国内电影票房近年来成长神速,谈检查分级制度有点像车子多了,必须赶建公路。
法国的检查制度由来已久,举凡公共场所发言、印刷品以及传媒内容均在制度约束之内,但今天仍被认为不够健全。并且,这种检查制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变化。1789年发布的《人权宣言》保障言论自由,仅仅十三年后,拿破仑一纸法令正式恢复检查制度。十九世纪末报纸兴起,“新闻自由”挂帅,检查制度废除。后来,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爆发大小冲突,言论管制重新建立。但一份以讽刺文体为主、走检查制度漏洞的周报《鸭鸣报》于1915年创刊,今天依然经常爆料,披露一些独家政治内幕消息。
电影在1930年代变成一项工业生产后,法学专家们便制定了《电影管理法》,逐条规定一部影片能否公映的尺度。有人抗议电检法妨碍创作自由、折损想像力、让艺术的真意无法彰显,但电检处坚持道德原则不可破。1976年,乔治·科贝的《试用女》首次被以“散布不道德思想行为”的理由查禁,底片遭销毁,导演和演员被罚款。
不过,有关电影的道德标准,法国社会一直纠缠不清,因为很难用准确的字眼界定“道德”的定义。道德尺度因国家地域、宗教、社会团体和每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及特性而不同。“检查分级委员会”(CNC)因此一再将各种道德标准加以比较,研究各国的现行法规,考虑本国特性,继而提出报告,供立法参考。
法国的“检查分级委员会”是一个独立机构,成员61人,由电影业者、公职人员和儿童问题专家组成。所有本国和外国影片放映之前先由他们看过,决定是否放行。这个委员会最大的工作目标是:保护未成年人。2005年到2006年中间,CNC看了982部影片,其中的8%禁止12岁以下儿童观赏,2%禁止12到16岁人士观赏,没有任何片子禁止16到18岁未成年人观赏。
对于最严格的“禁止未成年人观赏”等级,检查委员会判断的是里面的“环境、气氛、暴力、色情”(依序)是否会让孩子受到“干扰”,令他们感到茫然无着,或者“被惊吓到”。对于“色情”,判断的标准是:“看所包含的性爱镜头是否使之成为影片最重要的部分”。至于“违法”的台词,依序为:“种族歧视、反犹、排外(贬损异己)”,法律并规定,否认纽伦堡大审所判决的反人类罪行者触犯刑法。
每部片子先由五到六名委员观看,发现不妥镜头就记录下来,若有一人主张设限,便由全体成员一起看后表决,最后写成设限理由说明书,提交文化部。
从1990年开始,法国电视上查禁日本动画片的例子越来越多。1990年代末,许多美国电视剧集因“过于暴力”而被删减,或者修改“造成干扰、不合政治正确性、替某厂牌做广告”的台词。这一类的管制通常是在政府机构“视听最高管理当局”(CSA)施压之下为之,有时是电视公司自己的决定。
国内电视剧的黄色台词管制看来无前例可循,主要还是取决于作者和电视公司的道德意识(公民责任)。西方影片(以及日韩)若要以色情吸引观众,不会只在台词上做文章。谈情说爱的浪漫戏加上黄色台词,破坏气氛,反而得不偿失。因此《蜗居》更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将“看”的影片变成“听”的,而在文字上集体意淫。
法国的影片查禁在2008年中期时因《殉道者》(Martyrs)而引起很大争论。这部在戛纳影展上未映先卖给三十五个国家的影片,被称作“年度恐怖片”、“国产恐怖片的顶级之作”。电影检查分级委员会禁止未成年人观赏,法国影评工会和导演联盟立刻发动抗议,要求文化部长否决此议,但未能成功。
影片被划归此等级,对导演和制片来讲就灾情惨重,影院放映厅将大量缩减,而且丧失了在电视上播放的第二个票房机会。在此双重经济打击之外,还有一条自律新法:剧本若有可能被禁止18岁以下观赏,将很难找到制片公司。
(作者系旅法学者)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4/userobject1ai200269.shtml
杨年熙:从《蜗居》风波说到法国的检查制度(东方早报 2009-12-1) 从东方学到大国学的寂寞之旅(东方早报 2009-7-12) 杨年熙:自杀案:富士康和法国电信局的异同(东方早报 2010-5-28) 王石川:从2009年的“权力雷语”看官民关系(东方早报 2009-12-17) 夏佑至:从市民到公民的距离该有多长(东方早报 2009-12-13) 借新闻发言人制度催生清新透明的政治生态(东方早报 2005-12-22) 美国医疗制度的不足之处(东方早报 2006-13) 台湾的土地制度(东方早报 2006-5-24) 关注哈尔滨水风波背后的公共危机应对(东方早报 2005-11-23) 关注哈尔滨水风波背后的公共危机应对(东方早报 2005-11-23) 杨涛:从死刑犯见亲属看权利落实的文件依赖症(东方早报 2009-1-21) 鞋套风波:多一点幽默,少一点烦躁(东方早报 2005-12-9) 熊培云:屋顶上的悲剧(东方早报 2009-12-3) 高永峰:拒绝删帖的底气从何而来(东方早报 2009-5-8) 张鸣:特权公开化的胆气从何而来?(东方早报 2009-5-27) 杨涛 :从我的亲身经历看瑞金“陪访制”(东方早报 2009-6-29) 羽戈:从公权力话语的低俗化说起(东方早报 2009-11-11) 张贵峰:“财产申报从司法干部做起”是有益思路(东方早报 2009-12-4) 童大焕:公民社会从告别主奴心态开始(东方早报 2009-1-20) 杨涛:从“奉天承运”到“奉法承运”(东方早报 2009-1-23)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从明代科举制度说到科举录的内涵 也谈美国的医疗制度(东方早报 2006-2-7) 李昌平:台湾的土地制度(东方早报 2006-5-24) 吴祚来:应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待制度(东方早报 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