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哲学(宪政讲堂第七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7:23
康德的哲学(宪政讲堂第七讲) 作者:叶秀山来源:北大法学院宪政研究中心来源日期:2007-8-13本站发布时间:2007-8-13 20:15:03阅读量:967次    今天我讲的内容主要是康德哲学。我想大家都是法学院的朋友,那么怎么讲得更加贴近一点,是有点费劲。因为我们讲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离开实际比较远一点的,而法律是最管实际的,是讲社会秩序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把这个(问题)从一个比较而言大家可以听得懂的角度来讲?         我 向大家讲的康德,今年是他逝世二百周年。他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从康德开始,当然不只是康德了,对社会的法律问题、道德问题,是非常关切的,不是一般的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去关心,而是确确实实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来关心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制。这话怎么讲呢,(我们)一般的印象当中,觉得康德是一个很玄的哲学家, 如果各位要去读他的书,不是很好读的。我们觉得呢,康德哲学,就某种意义上讲,是很纯粹的。我们哲学所有个读书班,叫纯粹哲学讲坛,这个牌子一打出去,引起一些误会。有些议论,说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纯粹的东西啊?哲学嘛,最高的境界是联系实际啊?哲学是要联系实际的,(我们所说的纯粹哲学)不是说纯而又 纯,不食人间烟火味。这个老挨批评,当年康生就说,这帮人都轰下去。康生--你们看来都不知道了--六七十年代批评我们,说社科院的人都快不食人间烟火味了,连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都不看了,都给我轰下去向贫下中农学习。其实呢,纯粹哲学恰恰是联系实际的,恰恰跟现实的生活密切联系的,但是是从哲学的角度、 从纯粹的角度来联系的,这话怎么讲?就是说呀,通俗的讲,各位研究法律,是从法律的实例、法律的理论、法律的社会的实际情况,把它上升,上升成为自己的理论体系,案例也好,法律的例子也好,是自下而上,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这个很好,所有的科学都离不开经验,经验多了,就会总结、概括出来个理论来,有些条条 框框,有些原理、有些法则、有些规律可以总结出来。那么从哲学的角度,有什么区别呢?当然哲学并不反对从现实的东西、具体的东西里头抽象成为一个普遍的理论,并不是说我们不赞成,我们也赞成这条路,但我们还多一条路,多一条什么路呢?我们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一条路,从我们哲学的原理,纯粹哲学的原理,从上 到下要贯彻到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上,这条路从康德开始,一直到现在,欧洲大陆的传统,到现象学、解释学……这些名词大家都知道,是这条路子,我们对于各位研究的法律的现象、法律的问题,有我们哲学的、在纯粹的角度有一个理解,有一个看法,这些看法也许不能马上解决在法律上的具体的问题,但是对于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基础,它提供你一个切入点,提供你一个理解的视角,提供一个理解方式,而且这个方式呢,是基础性的,是哲学性的,这个基础恰恰在那个最深层的现实里头,不是一般的表面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康德开始的近代哲学吧,理性哲学,它有一个框架,它有一个什么框架呢?跟法律有关的啊,我们 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有一个王国的框架,有一个“kingdom”, 有一个王国。我们哲学在一个什么王国里呢,根据康德的来讲,是一个理性的王国,理性是一个国家,这是康德的一个……纯粹是纯粹在哪呢?什么叫纯粹,什么叫不纯粹?所谓纯粹,这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这个理性是不依靠经验的,不是从经验中概括出来的,但不是反对啊,刚才说过。不纯 并不是不好。什么叫纯粹呢,这个理性王国是个纯粹的王国,不依靠经验,如果说世界上一切都要从经验中出来,从经验里头上升,就没有哲学了,哲学从哪来?你说人类积累了一千年的经验,够了吧?不够。两千年?几万年?我说我总结出一个哲学理念来,这个经验,积累到哪个度就到哲学?不好说了。而哲学讲的什么呢, 什么叫纯粹呢,就是说没有量了。你说一百条经验中出一条哲学原理,一万条经验中出一条原理,你定在哪?没法定。而恰恰是,在相当古代的时候,在古希腊的时候,哲学就非常发达,靠什么经验?那要按这个道理,现在的哲学应该比古希腊强得多,谁敢说这个话,说古希腊的哲学没有我们的(哲学)强,没有现在这些(哲 学)强?没法比,没法比就是说这不是量的问题,而经验的东西是讲量的。所以纯粹的东西不依靠于经验,但是康德有一句话,大家都很难懂啊: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这一块纯粹、没量的东西,并不只是一些形式的,形式的,比如数学上形式的推理,数学跟哲学是两个极端,数学是专门讲数的,没有内容的,哲学专门讲质 的,没有量;哲学也不是像逻辑那样的,光讲一些形式,没有内容,那不是哲学,所以我们讲,哲学不是不要经验,哲学要经验,但是它不来源于经验。康德的意思,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最重要一句话“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但又不全是经验”,这句话,我们上学的时候就觉得不好懂,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讲知识,要 没有经验,哪来的知识,那不就成为逻辑了,成为形式了,形式不叫知识,形式只是工具啊,工具只能对知识起一定作用,但是没有内容啊,内容从哪来?内容从经验来。所以经验并不是不重要,但是我们哲学研究的是不依靠经验的东西,哲学的基础是不依赖于经验,又需要有经验,又吸收经验,这是我们哲学的一个基本立 场,也就是说我们把经验的东西,让它纯粹化,把不纯粹的东西到我们的哲学里头来纯粹化,康德的意思也是这样。理性是一个王国,你说,这个国家,光有宪法、光有法律,但是没人,没有子民,那是不是一个国家呢?不是一个国家。你再设想,我们理性的王国,啊了不起,不依靠经验,法律森严,理性的律条、规则非常森 严,但没有人,没有国民,那不成其为国家,所以理性的王国里头,要有人民,要有移民,也就是说,纯粹的国家、纯粹的理性要有经验,要有不纯粹的东西。而我们哲学,或者说康德哲学,它的主要的工作在哪呢,就是要研究哪些个--我们这套规则是不需要经验的、先于经验的--要厘定、要规定哪些分子可以进入我的理 性王国,经验是很多的,那些进入我的理性王国的经验,就成为知识的一部分,成为可知的对象,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认知的对象。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用这样一个角度来讲的,实际上他的心目当中确实有这样一个问题。建议大家去念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也好,这几个批判,应该说在这些哲学家里头,包括黑格 尔,费希特更多一点,当然康德更早了,康德是用法律语言最多的一个哲学家,一个纯粹的哲学家,纯粹哲学里头他用法律的语言最多。他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都知道他有三本重要的书,就是说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批判》、《判断力批判》,最重要的大家都公认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 题呢,解决的是知识论问题,知识论问题就是要划清哪些是可以知道的,哪些根本就不能认识的。人们在知识论方面有一个误区,认为知识是可以认知所有经验的,其实不是这样的,知识王国,允许进入的,允许移民的,只是那些可以成为对象的经验,那些不能成为知识对象的经验不能进来,这完全是一种法律的思路啊,我不 知道是不是这样啊。我们以前也曾经讲过,就是说,知识王国的移民得有合法性,不能偷渡进来,有的我就不给你签证。凡是可以成为知识对象的,可以认知的就可以进来了,就是说凡是在时空当中的--这就不是一般的法律的观念了--都能进来。也就是说,还有一些不在时空当中的那些分子,就是超时空的东西,超越时空的东西,是不能进来的。凡是在时空当中,是可以感觉到的,是可以感知的,是可以直观的。在康德哲学中,理性王国中,这些法律、律条,不是随便定的,也不是 根据大家的喜好定的,就好像我现在要移民到美国去,别人不会因为我的情况改变移民规则。理性的法律是铁律,不能动,你要是能进来就进来,不能进来就不行了。能够进入理性王国的,首先一条要在时空当中,必须是存在的,感性存在的这些材料、这些子民啦,可以进来,这是可知的对象,进来之后,它就要根据这些法 律,给它的子民,按照这些对象的特性、形成对这些对象的理论性的……这是康德的意思啊,在这些知识领域里头,要形成一个有哲学理论的规律,就是说这种理论,就已经涵盖了这些材料的综合,就不是光是那些法则了,光有法律不行,你得有材料,把这些材料经过时间、空间,这种直观的形式,然后再经过它的范畴,范 畴当然是逻辑,什么必然性、可能性这些,这些材料符合它,那就是理论性知识。当然也还有经验性的知识,就是每个材料都有他自己的特性。而这个理论的知识是必然的,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解决“有没有有内容的必然的知识”(的问题)?数学啊、形式逻辑啊都是必然的知识,是可以推论的。这些子民进来了,有 没有可以推论的知识,就是这些知识是不依靠经验的,但是又是有经验。这就是康德说的“先天综合判断”,所谓先天,大家不要以为就是生下来的意思,它是一种推论的;所谓综合就是经验的总和,得有时空感觉经验,把它综合起来。有没有这种知识?他说有,这种知识是理论性的,最关键的知识就是因果律,有没有因果 律,康德认为有的,就说经验经过我的时空,经过我的“归化”--用法律的话来说--当作顺民了,我就可以推论,有什么原因就有什么结果,不必等那个结果出来我就知道一定有那个结果。当然这是有争论的,有没有这样的知识,现代科学是有争论的,但是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有这样的知识,有这样的从原因 推到结果,而不必等结果出来以后来证实。好多事情都这样嘛,好多事情有危害的我们都不做;好多事情有好处的,我们都知道做了一定好。那年我们讲课,那是在二楼,你说你把砖拆了,房子会不会塌,不必拆一百幢楼才知道,你马上就知道,不必实际真拆了。这就是因果律,就是说不要靠经验了,但是这里面不是没有内容 的,不是说纯粹的形式,原因和结果是不同的,但是可以推论。康德说这是有范围的,在一定的范围里,就是可以推论的,不必等结果出来。知道结果,反溯回来就会找到原因。出了一个大事故了,必定有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如什么氯泄漏了、密云塌方了,总会有原因的,找找找,就跟法律有关了,谁是责任人,那是经验性 的了,不一定局长有责任、不一定是县长的原因,但是总是有原因的。所以不必是真要找出这个人出来了,不必要这个人承认了,你就能推论出来一定有原因。你要是没有这条保证,你去查什么呀?那都是偶然的,那么有没有偶然的?有的,在实际中是有偶然的,在经验上是有的,但是在理论上是必然的。必定有个肇事者,但 是落在谁的头上,就是偶然的。康德整个一个立意,跟他一个理性的王国、森严的法律有关系,这套法律是有内容的,哪些可以进入我的王国,哪些不能进入我的王国,哪些根本不是我的对象,它不可能符合我的法则,不可能合法。所以康德经常用“合法性”这个词。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一进来就乱套了?我们刚 才说过,在时空当中,能够直观的,进来都合法,所以科学就是面对的我们可以经验、可以直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时空当中,在三界以内,不是超脱。反过来说,超越时空的东西、不可直观的,就不是我这个王国的子民,你管不着他,你要硬把他拉进来,就要乱套,什么叫乱套,就是法律自行瓦解,自己跟自 己矛盾。超越时空的,什么东西啊:无限、神、意志自由……这样些东西不能进来。无限是什么东西,大全、全体,全部经验,你不是讲经验嘛,膨胀到全部经验,一切经验囊括在内,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你不可能找出这样一个东西;神、上帝在时空中也找不到这样一个东西,不可直观,就不能进到康德的理性的王国,就不 是科学的对象。神在知识里头就是纯粹的概念了,没有对象的,在知识王国里头没有这一分子,不是知识王国的人民、材料。你说我要用科学的手段、用因果律、概念、判断、推理、范畴、必然性、可能性,来研究、理解这个上帝、灵魂不灭,错了,就好像你要发明一个永动机一样,是不可能的。康德就把这个路给堵死了,它 在我的这个知识领域里面是不合法的,这个很厉害,因为当时说这个话也很需要勇气的,那是教会是很有力量的,咱们批判他先验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他批得一塌糊涂;他那个时候的领导、他的头儿也骂他,说他破坏基督教,基督教、神不能认识了,那还了得,你诽谤,不许讲课了。所以这个老先生也是凄凄惨惨的,其实 他是好意的,他并非要批判宗教、批判信仰。咱们批他,批什么呢?他限制这些神、无限、灵魂不灭进去,说明什么呢?说明科学是有限制的,不是说在经验的领域里受限制,但不能超出可经验的对象,设定了一个界限。现在呀,我们有这么一个概念,理性不是万能的吗,怎么会有限制呢?这就是说我们刚才讲的纯粹哲学不是 幻想的,想得花花的,是有界限的。                   第二堂课         刚 才有人提出问题:怎么理解理性?确实,这个问题西方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到了康德的时代,理性嘛,大家知道是启蒙主义来的,理性的启蒙,一切都要在理性面前有合理的证明,从古希腊时候就开始了,启蒙把它与宗教对立起来了。到康德时候,启蒙比较成熟了,启蒙也有不成熟的。成熟是什么意思呢,用我们现在的 套话来讲,就是法制观念加强了,界限明确了,对理性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康德的哲学,我刚才讲了,理性王国是有限制的,不让一些东西进来,凭什么?你理性不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嘛,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啊,为什么不让我进来?那好,你就进来吧,进来就捣乱。神、无限、自由意志这些观念,因为没有直观的对 象,进来以后,康德说了,你看你捣乱了,我这些法律、规则、范畴全发生矛盾,这叫二律背反,大家都知道,这是康德最有名的东西。这些超时空的东西,不是时空之内的东西,这些观念,要进入我的科学知识,我所有的法律全都失灵了、自相矛盾了。进来后,那就问你啊:时空是有限、无限啊?有没有起头啊?这些问题不 是我科学里头能解决的,你一问,我说有头,你说没头,那我们就争吧,谁也赢不了谁,这两个矛盾的命题就不相上下了,就对立着了。就说明你这个问题一来,破坏了我整个知识领域的法律,所有的规则都要解体了,就来了恐怖分子了,你什么法我都不遵守,这不就乱套了?知识的王国就变成无政府状态了,这是康德的原 话。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启蒙对理性的理解不成熟,大而化之的,觉得我都要去说出个道理,都要变成我的对象。神也是科学的研究对象嘛,也去研究它,那么灵魂不朽到底怎么回事,我得从心理学、社会学各个方面去研究。不行的,这不是我们科学的问题,所以科学不是让我们无限提问的,在时空范围内,你看吧,中子也 好、质子也好,只要是可直观的,可直观不一定是用肉眼的、视觉的,总之就是可感的,现在不能解决,以后也能解决。但是像神啊,意志自由啊,我断定它不能进入知识王国,来了就矛盾,这是违背了科学的基本规则,你看这个功劳多大,就把信仰的问题统统排除在外,科学不研究这个问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不是我的 对象,不是我的子民,不是我的问题。不能进来,进来的话是非法的。在这个意义上,理性成熟了,理性要讲职权,这也是法律用语,就是你科学知识、知识论,你的范畴、时空观念、直观、范畴推论、因果律没有这个权力去管神的问题,没有职能去研究灵魂不灭、意志自由,不能研究,不是你的职权范围,这个职权就有界限 了,这个就是我们研究康德的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了,英文是faculty,就是职员、职能,你是我的职员吗?我今天去法学院去,说你得给我开薪水,我不是法学院的faculty,那我不能享受你们的待遇啊。理性,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糊里糊涂的,reason,不得了,不是的,你也得讲你的权限,就是有限制,超过你的权限,康德就叫僭越、越权,这也是他常用的,理性的僭越。也就说,你理性、知识、范畴、因果律、 时空,你去管理神、灵魂不灭的事,就是多管闲事,不是你的职权范围。所以康德的第一本书《纯粹理性批判》最大的目标就是限制理性在知识王国里的权力,不能让他僭越。我本来就只能管时空以内的事,管可以成为对象的经验的材料,我不能超越这个范围去管理神的事,天国的事,自由的事。我就管这块地方,我的领地, 我在这块领地内,可以立法,什么立法?理性的立法,康德有一句话后来也被批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自然就是整个可感知的世界的总和,时空以内的,可以用因果律来掌握的,这是我的合法领地,当然很大了,但是并不包括神啦、自由啊、不朽灵魂啊等东西。理性,已经被划出(界限)了,我是至高无上,但是你得讲究在你 的合法领地之内。这块地方呢,康德取个名字,叫“现象界”,所有这一切这是我的;至于其他的叫“本体界”,大家记住这个词,在康德那儿,本体呢,实际上是 “思想体”,没有实际的东西,没有经验的东西,没有直观的东西,只能想啊,爱怎么想怎么想,想一个神啊、耶稣啊,想一个有眉毛有眼睛的,我们想一个罗汉 啊,但是我们拿不出来一个实体啊,没有啊;那么大全啊,你怎么想,阴阳啊,全包了,圆就是大全,无限了,想倒是可以想啊,你拿不出一个实体。所以本体就是思想体。但是现象体是现实的,显现出来的,都是可以直观的。康德的知识王国就是管现象界,本体界不归我管,划清理性的职权范围,理性在知识领域里就给自然 立法。理性当然就是立法权,不依据别的,就根据自身立法,不能僭越界限,到本体界去了。康德批判过去的形而上学,就是没有划清理性在现象界和本体界的职权范围。职权不清,到底是你的责任还是我的责任闹不清楚,形而上学想把本不是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当作知识来解决了,侵入别人的领地,胡搞一通,所以多年来, 形而上学一无所成,界限不清。我给你们划了一个职权范围,所以康德也被称为,他自己也这么称,叫批判哲学。什么是批判,批判就是审批,就是审核,不是我们后来讲的大批判,说你错了,它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它就是审批,就是审批、审核理性在哪个范围内合法的,哪个范围里头使用它的权力,如何使用它的权力。你别 在不是知识的范围里头使用因果律、范畴这些法律。康德哲学的功能什么呢,审核理性的合法权力,就是把哲学(的作用)定在它要厘定理性的各种功能,理性不是只有一个功能,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它的合法权力在哪,不是一切权力集中在理性,理性使用它的权力是有范围的。这个思路呢,是不是跟当时社会权力的分割,三 权分立有关系?应该是有很大的关系。当时觉得那样能厘定社会的职能,判定哪方是合法的,你的权力在哪,不是说一个集权的东西,理性不是一个暴君,(但)理性有可能成为暴君的,所有的权力集于一身,什么都我定,宗教、经济、政治全都由理性来定,是,这很好,但理性本身有它分权的地方,在这个领域里头如何使用 你的权力,这是很明确的。因为想着你们这个(对法学院学生的讲课),下面就说不好了,我不知道三权分立是什么。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理性显然是立法权,这是没问题的,康德强调这个立法权,理性为自然立法,理性为一切立法,当然这个立法是有区别的;应该说某种意义上来说,行政权、执行权,恐怕是各种经 验科学包括法律科学在内这块的问题,他们主要处理怎样因地制宜,都是需要实际去做的,这样一个权力;也许司法权力,这我就不懂了,也许我们哲学就是司法的权力,对不对,不知道啊。就是它要监督你、厘定你有没有越权,所以在我们学康德的时候,康德被批判限制科学、限制知识,为信仰留有余地。它的作用就是这 样,从积极方面来说,(信仰)不是我们科学的范围;从消极方面来说,我又把科学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康德是有这个意思,那么不进入科学领地的,进入哪儿?进入道德,这也是做康德研究得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宗教、这个神啊,可以各种途径上去,我们中国也有佛教,它的神是通过什么途径出现的,古希腊也有好多 神,奥林匹克山上,基督教上的神,原来也不是这样的,到了康德这里,是怎么出现的呢?通过知识论的途径,是出不来神的,那就要跳跃,跳到神那去。就是一种观念,比如说推推推,因果律一层一层的推,推到第一个因,学哲学的都知道第一因,然后最后结果结果结果,有个终结。这样知识上的推断有点独断,凭什么你就 推不下去了,第一因前面还有么?这样也对,已经第一了,前面就没有了,但是这样也有点强词夺理,你说第一就第一啊,第一因也是个理念,拿不出实体来。所以从知识论推出来,也许能推出万有神论、自然神论,也许能推出这个崇拜那个崇拜,山、石、海、祖先啊,可以的,但是推得出基督教的那个上帝吗?难,基督教上 帝不是从知识论的途径出来的,康德的意思是,从道德的途径出来。所以,康德的第二个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过了好多年才出来,它不急功近利,是很认真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这两个批判是康德两个思路的支柱,一个是知识论,一个是道德论。这两个批判的影响之大,那都是无法估计,到现在也还是 如此。对于伦理学的研究,从纯粹的角度上,因为伦理研究也可以从经验的角度研究,作为伦理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或者现实的需要,我们现在所作的伦理学研究和宣传,大部分是属于经验科学的,我们前几年哲学所也开了好多会,作了好多工作。联合国也一样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可是越提倡越乱,好几年下来也没有 见有什么效果,恐怖主义也泛滥,哪有伦理学的问题,当然都有理。这都是属于经验方面的东西,就是说不是我们纯粹哲学里头讲的。纯粹哲学,就是把伦理学定位在一个纯粹的基础上,但同样是有内容的,不是排出经验的,不要一谈到康德的哲学就是纯形式的,这当然也受批判,马克思批判过,尼采批判过,说他只剩下一个 善良愿望了,实际上他是有内容的,这个内容是通向,康德的伦理学是通向宗教的,康德不从纯粹理性批判通向宗教,而是从实践理性批判通向宗教,这是我们这几年研究的一个结果,而基督教在我们哲学里头能够存生,就是说基督的思路我们能够把他化解,能够真正化解宗教的思路,化解的最彻底,也就是康德这条路。当然 人家搞宗教的、信宗教的不喜欢我们这个,但是我们觉得呢,康德这里的出发点,人世间的立法都是有限度的,有章可循,那么理性能不能思考、能不能理解这些东西,这里的理解是哲学上的理解,不是知识上的懂得,能不能理解神、理解意志自由、灵魂不灭、全体、不朽呢?可以,理性在另外一个领域里可以而且应该来理解 神、来消解神、消解灵魂不灭、消解意志自由的问题。这个就是伦理学、道德哲学面临的问题,道德的问题不是经验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字的问题,而是自由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自由。在知识领域面临的是必然性的问题,有没有必然性,没有必然性就玄乎了,没有必然就是休谟的怀疑论,休谟可不是简单的人,他就是否 认必然的因果律,认为一切都是经验的。而康德认为是有这个因果律的,不必等到结果出来就可以推论,早就可以知道。自由呢,在知识领域外存生了,自由是道德的基础,没有自由,就没有道德,道德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是说血缘的关系、伦理、人文,不完全是这个,这是就像刚才讲的经验材料的不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 的理解,过去是“九族”,株连九族,当时认为也很自然的,一个人犯罪,九族都要受到株连,他们也没觉得不对,没有要造反,很长时间内也觉得很自然的,后来才慢慢缩小到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是很经验的东西。还有陪葬和人殉,开始也觉得很自然,他觉得主人死了我也没有什么活头了,后来才认识到这怎么行呢。据说到 了宋朝,一个皇帝下令,我死了不许陪葬,这不是感情淡薄了,那是社会在进步,这都是经验。有一个绝对的东西,绝对的就是纯粹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道德,这个东西就是自由。这个话怎么讲呢,就是说,道德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不依靠经验就能有的,道德就是有个义务,有个职责、责任,不是你 我之间商量好的责任,商量好的义务也是一个责任,但是绝对的、纯粹的责任从哪来呢,是因为你是自由的,你一定要负责,你想推也推不掉。咱们经验里的责任都是可以推脱的,我记得过去文革里头,一个党委挨整,整他一个人,他火急了:这是我们一个集体决定的,让我一个人当右派分子,让我来挨整,不行。在文革里这 全完了,整个党委就一块整去吧,一块挨揍,他也心安理得了。他就觉得党委一块决定的,为什么都推到我的头上来?它是可以推卸的。因为你是自由的,你本来可以不干这个事,你干了,作为一个道德者,你就得承担这个后果,这个是康德伦理学里头绝对的一条铁律,伦理学领域里头,你是自由者,凡有理性的都是自由者, 这条铁律下来,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尽管在客观上,美国人最爱说,我无可选择,一定该这样做。在康德这儿不允许,在现实中,我们可以斤两计较,核算核算你负八份责任、(还是)负十分责任,但是在纯粹的角度,你得负责,这是一定的,没有这条,一切道德都没根据了,都商量着办不行,得有一个绝对 的东西,你推脱不了的东西,也就是不依靠经验的东西,你是一个有理性的人,对你所作所为负责任,这是一条一定的道理,自由是道德、义务、责任的基础,这是不可推卸的。这样一来,康德哲学的第二部分,就把知识领域之外的部分,不叫管理、统治,而是全都理解了,否则不可理解。所以这样一个自由者,在道德领域里 头,所要肩负的责任,意味着知识领域外的这一部分不能变成科学,变成知识,也就是在实践理性领域,刚才在知识领域,防止理性的僭越、不能越位,这儿是不是越位的问题,而是降格的问题,你不能降格,把你的格降到知识领域。在实践理性这个领域,理性为自由立法,道德法、道德律,道德律与自然律是两个律,道德律 是理性为自由者立法,为什么说他有责任、义务,为什么说为自由者立法,又出来一个通向宗教?理性王国是一个必然的王国,实践理性领域是一个自由的王国,理性是自由王国的立法者,要处理什么呢?在理性王国中,要处理的是感性的、时空的材料。在自由王国,自由不在时空之内,你拿不出自由给我看,自由是超越,这 里头也有关系,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想要解决的是什么呢?自由者之间是什么关系,都是自由者,怎么办?都是自由民,按卢梭的观念,如果说启蒙不成熟,都变成了野蛮的野兽般的启蒙,那还不就互相掐,我是自由民,你是自由民,谁怕你?这不行,所以自由通向道德伦理、义务责任,你得敬重道德律,这个道德律是 自由者的法律,这个自由不是好玩的,不是随心所欲,自由者给你加了负担,因为我们人毕竟是生活在感性的世界,又是有理性的,因此自由律给你、给感性世界的人一个沉重的东西,你得克服一些东西,不是说你自由了,什么都有,道德律通向哪,自由者之间有个更高的道德律,道德律通向宗教,通向信仰,没这一条,人就 不会做好事,大家会为所欲为,因此康德最后道德的思想不是说大家都自由了,想干啥就干啥,恰恰是在大家努力行善这个事件的绵延当中去接近那个天国,这样做好事才成为有保障的,不是靠人偶发善心,(而是)你的自由让你做好事,所以自由者才有至善的观念,什么是至善,至善的意思不是最高的意思,是完满,是perfection, 光有一个自由、光有一个观念、光有一个责任、义务还不行,你得让它实现了,至善就是实现了的善,所以呢,后来人们批判他的道德论软弱无力,就是一个善良愿望,这点有点冤枉他了,他不是这样的。当然他说确定你是善恶的标准是看你动机,这个没问题,他不是看效果,坏人做好事的多了,好像世界第一个科学杂志就是 英国那个最坏的皇帝出的。好坏取决你的动机,但动机又是不可知的,因为动机是属于理性王国之外领域的,怎么能理解这个动机,怎么能理解善恶?至善,至善是不灭的,无限绵延的,在知识领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自由这条路上,天国才可以理解,不是想象的,所以恰恰在哲学里头,对于无限的东西,永恒的东西,不是想 象出来的,不可想象,而是从这个理路出来的,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信仰这个东西。         * 本讲根据课堂录音整理而成,未经主讲人审阅,故其中难免有不少信息的遗漏与错误传达,请主讲人和读者谅解。本讲标题为整理者所加。(整理者:江菁)         叶秀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康德的哲学(宪政讲堂第七讲) 康德与费希特的法哲学、主权思想(宪政讲堂第八讲) 康德与费希特的法哲学、主权思想(宪政讲堂第八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国家及世界历史(宪政讲堂第十七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国家(宪政讲堂第十四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国家及世界历史(宪政讲堂第十七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所有制和道德(宪政讲堂第十二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国家(宪政讲堂第十四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国家及世界历史(宪政讲堂第十七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国家及世界历史(宪政讲堂第十七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国家(宪政讲堂第十四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所有制和道德(宪政讲堂第十二讲) 黑格尔的《法哲学》之所有制和道德(宪政讲堂第十二讲)11 宪政的政治含义(宪政讲堂第二十四讲) 主权的知识谱系1(宪政讲堂第二讲) 主权的知识谱系2(宪政讲堂第四讲) 主权的知识谱系1(宪政讲堂第二讲) 宪法概念的时代性(宪政讲堂第二十二讲)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宪政讲堂第二十讲) 从“宪政热”深入去(宪政讲堂第一讲) 戴雪的宪法和主权理论(宪政讲堂第三讲) 分析法学视野下的宪法与主权(宪政讲堂第十八讲) 戴雪的宪法和主权理论(宪政讲堂第三讲) 中国上古时代的“共同体”意识积淀(宪政讲堂第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