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59:29
任仲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2009-04-27 23:01:24) 标签:任仲平在战斗 杂谈 

 

 

任仲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08年12月22日人民网

 

 

    任仲平是谁?任仲平是谁?他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任仲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任仲平,其实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15年前,一个偶然的创意让“任仲平”开始了一段特殊之旅。15年来,“任仲平”同志风雨兼程,写出55篇评论,他是一群人的新闻理想,是一张报纸的社会责任。

    任仲平项目组组长、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将这15年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年到2003年5月。初成风格阶段。每年一到两篇。选题上,偏重理论时政的大主题,宏观的理论性题目比较多。这个阶段10年之内,一共写了20篇,平均一年两篇。

    第二个阶段:2003年至今,共有35篇。“任仲平”创作进入了有规模、有机制、有影响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2003年5月22日,胡锦涛同志对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作出批示: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政论方面的优势。望再接再厉,让“任仲平”这一优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几年里,任仲平同志著述颇丰,共写了35篇,今年一年推出10篇,是单位年”产量“最多的一年。这几年里,任仲平的不少文章有了社会影响,任仲平同志渐为人知。

    这个阶段是“任仲平”写作机制渐渐定型成熟的阶段。自进入新世纪后,“任仲平”同志一直在现任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同志的领导下,更准确地说,他也是“任仲平”同志,是很多任仲平文章的主创者。6年来,从人民日报分管理论的副总编,到总编辑直至社长,他的官职换了好几个,但一个职务始终没变:任仲平项目组长。也许正因为这种连贯性,造就了这个品牌,形成了“任仲平”创作机制。张研农社长概括为“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

    “七八条枪”,指的是一种组织架构。“任仲平”成员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有部主任,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大家各有专长,平时各忙各的,任务一召唤,便跨部门选人组合,项目负责制,任务完了就散。所以任仲平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产物,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像获得总书记批示的《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一稿,有来自6个部门9个同志参加。《论三贴近》有7个部门13个同志参加。

    “七上八下”,指的是一种工作标准。大家精心、精致、精当,一稿、二稿、三稿,最终定稿,其间必经若干反复,以至推倒重来,直到所有人都觉得“还行”。成稿时,往往已脱胎换骨。比如,《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改了9稿,结构多次调整,段落再三修改,文字反复斟酌,题目是倒数第二稿才改定的。今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走好全国一盘棋》,写了近两年,初稿4万多字,改了14稿。去年获中国新闻奖的《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改了11稿。

    “七嘴八舌”,指的是一种民主风气。在“任仲平”内部,即便对社长、总编辑发表的意见,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谁都可以表示不同看法。这样做,有时是为了文章框架,有时是为了主要观点,有时只是为了一个字词或标点的用法,实在统一不了,甚至会通过“票决”的方法来定夺。

    15年间,任仲平同志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得到新闻届同行和专家的认可。任仲平同志多次获得中央领导的表扬,被称为人民日报的政论优势的集中体现。任仲评同志还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和喜爱,每一篇之后都能接到很多读者来信,有的地方还在广播中全文播送,网上转载颇多。

    任仲平文章为何得到领导、新闻同行、读者的厚爱?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发表在党中央机关报,四五千字以上的特殊规格,写一个时段的重大主题。重要阵地,重量级块头,重大题材,造就了任仲平的份量之重。二是,任仲平文章特点鲜明,在主题选择、文字表达、思想观点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作为一种形式新颖的长篇评论文章,任仲平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独特追求,或许可以概括为“大国大党大报”的文章,这三个“大”,我以为是党报评论应该持有的基调。大国给予我们大视野大国之心态,千年文化积累,百年现代化求索,30年改革开放进程,跌宕起伏的中国发展命运,错综复杂的中国具体国情,在看很多问题的时候,需要我们观其实质、寻其根源。大党要求我们有大胸怀,我们眼中所有,不仅是7000多万党员的伟大事业,更是作为执政党的天下情怀,所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论述时,需要我们有开阔的视野、包容的姿态。大报赋予我们大责任,无边岁月眼前过,时代风云一纸间,落笔时,要努力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大国大党大报,这是我们的新闻理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照这样的理想,15年来,任仲平同志与时代同行,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点滴足迹,也留下一些遗憾。面对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面对来自读者的期待,我们深切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感到超越和进步的压力。

    “任仲平”在路上。

                             (此文为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卢新宁发言节选)

 

 

参与任仲平文章创作感想

2006年08月24日人民日报国内部主任马利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班8月20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者、及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各省(市、区)部分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代表160余人参加了研讨班的学习交流。

下面是人民日报国内部主任马利在会上发言全文:

在创新中贴近

——参与任仲平文章创作感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一篇署名任仲平的文章。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简称的谐音。任仲平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一个写作集体。从1993年起,经过多年的努力,任仲平已形成为人民日报的一个“品牌”。

  抗非典期间,胡锦涛同志对《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的任仲平文章作出重要批示:“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政论方面的优势。望再接再厉,让‘任仲平’这一优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李长春同志批示:“这篇文章我认真读了,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人民日报作为第一党报(党中央机关报),就是要有高人一筹的‘绝活’。带头提高办报质量。望认真落实好锦涛同志的要求。”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为办好人民日报指明了方向,给人民日报极大的鼓舞。

  《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最高荣誉。感谢各位评委及广大读者的鼓励和鞭策。《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任仲平文章中的一篇。在这里,我作为参与者之一,根据记协的要求,向大家简要做个汇报。

  一、任仲平注重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发挥独特的引导作用

  《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篇文章能够获奖,并不只是因为文章写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主题的重大。这篇文章是在党中央机关报的阵地上,以长达6000字的任仲平规格,写当前全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文章刊发后,得到了中央先教办、贺国强同志等中央单位和领导的表扬。国家林业局、贵州省委宣传部、国家民委领导、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写信或打电话来赞扬。文章被众多报刊、网站转载。

  我并不是专门搞评论的,通过这次参与任仲平创作,对评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一位基层领导同志说的,办得好的报纸是引导,办得一般的报纸是报道,办得不好的报纸是误导。对于党报来讲,舆论导向是第一位的。江泽民同志曾在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经典之论。

  我们讲重大主题宣传,这个主题,其实就是党和国家某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重要工作。《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宣传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完成好中央确定的宣传任务,始终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任何时候都要放在第一位。党的一段时期中心工作随着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历史阶段,党和政府主抓的工作不同。党报的评论就是要围绕着重大主题进行。仔细检阅从1993年迄今已发表41篇任仲平文章,选题都是围绕重大主题展开的:从近期的办奥运、建设创新型国家、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到前几年的庆祝建党80周年、抗击非典等等,无一不是当时整个社会关注的大事。

  近年,每年以4到6篇的数量推出任仲平文章,是本报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举措。本报的重要评论有任仲平、国纪平、社论、评论员文章。在为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时,重大评论更具备权威性、时效性、针对性。从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氛围来看,任仲平文章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任仲平文章是形式新颖的长篇评论文章。就一些重大的认识问题以及当前的工作主题进行深度论述,讲透彻、论清楚,体现说服力。2003年任仲平文章《论奉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奉献的认识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奉献只是英雄与模范们的事,奉献就是只讲牺牲,可敬不可为,可羡不可行”。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向钱看,现在讲奉献不合时宜。” 还有人认为“强调奉献与重视个人利益相悖离。”针对芸芸种种,文章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文章认为:“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旗帜鲜明而又具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一发表,就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读者认为这篇文章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奉献与时代性、奉献与利益观、奉献与个性、奉献与个人利益等等问题,给以了有力的论证和有说服力的回答,消除了人们对奉献和奉献精神理解的误区,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这篇文章得到了李长春同志的高度好评。他到人民日报视察时,曾说向“任仲平”同志问好。

  在《论奉献》前后发表的《论服务》、《论诚信》、《论责任》在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诠释精神,阐明理论,总结经验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中央精神上高出一筹,是决定报纸指导性权威性的根本因素,是决定报纸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工具报的根本因素。”紧跟中央精神,精确诠释中央精神,是任仲平文章的特色。

  2004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任仲平文章《论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此文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三贴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三贴近”是个工作问题、实践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去做就行了,似乎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可论。但是,《论三贴近》写出了思想性,从具体工作跳了出来,围绕着什么是三贴近,什么不是三贴近来展开,把工作性和指导性结合起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李长春同志说,这篇文章论述深刻,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认真学习。

  2005年6月1日发表的《重大的战略任务壮阔的历史征程――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重在宣示性、阐释性,把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基本精神,以任仲平文章的形式宣示出去、阐释清楚。同时,它也对中央精神作了必要的梳理,突出要点,清晰纲目,方便理解。对一些问题,或注入新的内容,或换成新的表述,目的是要富有新意。

  2004年1月12日发表的任仲平文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升华――论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刘云山同志批示:“‘升华’一文观点鲜明,论述深刻、富有新意,很好体现了锦涛同志近期一系列讲话精神,有助于干部群众全面准确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

  3、坚定信心,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好的评论文章不仅仅注重解疑释惑,统一思想以及诠释精神,阐明理论。更应该注重的是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思想启示,受到精神鼓舞。

  2003年夏季,抗击非典,全国上下面临严峻考验。本报及时发表了“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文章全面论述了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共产党员的境界,对抗击非典工作作了高度概括,并对今后如何发扬这种精神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文章发表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田成平说,这篇文章,鼓舞了山西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山西省打好抗非典的攻坚战增添了力量。读者纷纷来信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感受,汇集一点就是: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不仅能够带领我们取得抗击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也必将能够带领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新的跨越。

  2004年7月12日发表的《再干一个二十年――论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读者中反响热烈,李长春同志批示:“此文写得很好,写出了中国气魄。”

  今年4月5日刊登的任仲平文章《没有那么一股子气,不行――论发展创新文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解析了创新型国家的内在涵义以及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鼓舞了士气,激发人们的热情,引起人民网网友的热烈讨论。

  二、任仲平文章在重大主题的评论方面的五个特色

  《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中央有关部门2004年年末布置给报社的命题作文。内容属于国内政治部的报道范围,分派我们部负责。报社领导高度重视这篇任仲平文章写作。从一开始,写作组成员就意识到任务艰巨:其一,时间短,不到两个月要完成;其二,政治性强,政策性强,发挥的余地少;其三,当时先进性教育刚开始,文章见报,会有无数双眼睛注视。

  翻阅已往的任仲平文章,《论奉献》、《论服务》、《再干一个二十年》……大多是由本报自主拟定的自选动作。应当说,自选动作是有很大难度的,但由于少了一些具体要求,可供作者发挥和驰骋的空间很大。相对而言,可以充分发挥任仲平文章“论”的优势,容易写出一些新意和亮点。而这次撰写的先进性教育任仲平文章,是根据中央要求,为配合正在全国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而作的命题作文,政治性很强,针对性也很强。

  打硬仗,破难题,是任仲平写作人员的光荣传统。这次攻坚,也不例外。通过讨论、起草、再讨论,反复几十次改稿,最终在2个月时间内推了出来。边写作,边参加先进性教育。对写作组成员来说,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学习,也是一次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经历了这次创作过程,我对任仲平文章有了一个深切的感悟。任仲平文章之所以能获得领导和群众上下两方面读者的好评,就是因为无论是立意还是结构,内容还是文风都有创新:

  特色一、在思想性、理论性方面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胡锦涛同志称赞任仲平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本报社长王晨说,“观点鲜明”,讲的是政治立场,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讲政治”,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党中央机关报鲜明的党性原则。“论述透彻”,讲的是战斗力,就是我们的文章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大量确凿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力量,深刻揭示被纷繁芜杂的表面现象掩盖着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使我们在困难面前坚定信心,斗志高昂;在成绩面前头脑清醒,境界高远。“文字清新”,讲的是文风、文采,就是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文章要有崭新的时代语言;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文章要有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

  任仲平文章追求思想的深度、理论的高度。“文章富有哲理”、“文章很有嚼头”这是很多读者对任仲平的评价。这里的“哲理”、“嚼头”,很大程度上指文章的思想内涵,读来能让人汲取营养。写大主题的评论文章,很容易流入空泛。但是任仲平文章每篇皆要求言之有物,体现思想的美、理性的美。一篇5000多字的评论,如果没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很难让人读得下去的。任仲平文章注重“解思想上的扣子”。围绕一个重大主题,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无所不谈。同时,如果仅仅停留在抽象说理上,或者“马克思主义装在手电筒里——只照别人,不照自己”,那会大大减弱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任仲平文章在立意上必须十分明确,就是要有针对性,在主要问题上要论述透彻,澄清思想误区,提高认识。我们在写作《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任仲平文章时。对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领导同志已经分别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作了详尽的阐述。似乎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尽了,任仲平文章还能说些什么新东西呢?张研农总编辑指出,“先进性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反复讨论中,大家取得一致意见:文章写先进性为主,教育活动为辅。注重阐明先进性教育中的思想认识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搞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性和党的先进性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要求和标准等等。写作组同志认为:先说服自己、再打动别人,通过换位思考来解开思想扣子,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结合起来,使文章既能给别人以触动和启发,又能给自己以激励和信心。

  任仲平文章不能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理真情,管用能用。任仲平文章不仅要表述生动有特色,更重要的是观点鲜明,思想深刻,富有哲理,能够回答人们关心的思想问题,能够对党和国家的实际工作有所推动。如果手中无利矢,心中无靶子,不明指向,不知所云,再精美的文字也打动不了人,产生不出效果。负责牵头的副总编辑陈俊宏说,我们要做清醒的唯物主义者,要把文章写好,但不要指望我们的文章解决所有的问题,这篇文章的目标是写给广大党员干部看的,其效果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看得进去,爱看。争取达到“两动”:触动,感动。有触动,人们读后要觉得文章言之有物,打到了关键点上;有感动,是真情实感,行文要美,使人能感动。这“两动”为文章定了位。看似一般,意蕴丰富。

  特色二、在文风方面讲求夹叙夹议、提高可读性

  张研农总编辑说,任仲平作为一个品牌,关键在于出特色、出风格。在写法上思考,感到有八个字,就是“有物有序,夹叙夹议。” 物,指内容;序,指条理;叙,指描写;议,指议论。前者要义在于“有”,后者窍门在于“夹”。

  任仲平文章有自己鲜明的独特风格。语言精致隽永、飘逸不漂浮,追求可读性。对仗、反复和排比的句式反复运用。或大块排比,或精致警句;或详尽论述,或几笔带过;或花团锦簇,或清新简洁;或急流如水,或嘎然而止。总之,让人感到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一文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那一部分,经过反复几次修改,都不满意。后来论述“四真”的排比就很对仗,简练精当:“真学就是埋下头来学,下苦功夫学。真懂就是主要观点懂,精神实质懂。真信,就是思想深处信、灵魂深处信。……真用,就是联系实际用,针对问题用……”理中寓真情。说理的文章最忌讲“理”忘“情”,板着面孔训人,更怕故作玄奥,装腔作势唬人。《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一文每节开头的话都做了精心打磨,把“要”字除掉,避免居高临下的命令口吻。文章通篇说理,却又寓理于情,以情论理,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口吻、亲切的语气,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与人交流,和人谈心。且叙且议,且走且说,把读者一同领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朴素见功力。真理是朴素的,同样,也只有用朴素的文风阐明的真理才能更深地植根于读者心中。《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文风上没有故作高雅,艰深晦涩;没有摆开一副学术架式;没有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也没有恃才作秀,花里胡哨,而是平实真言,平实中显奇崛,朴素中见灵气,淡雅中蕴厚味。譬如第三节谈国际局势时,一句“潮起潮伏,福兮祸兮”简洁凝练,内涵丰富。

  “任仲平” 文章既有宏大的气象,更有独特的表述。造句的精准和表达的细致,是它的一大特色。如果通篇都是概念演绎,往往乏味。应尽量使用生活化、群众化的语言。比如,文中引用许振超、刘坤洲、吴仁宝的原话。好文章应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轻松亲切的对话。在《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后定稿时,大家坐在一起大声朗读,目的就是想使文章明白如话。朗朗上口,真正做到打动人、说服人、感动人,使读者有兴趣读下去。

  特色三、在结构布局方面采用分小节的结构论述

  恢宏言大义是任仲平文章的特点。大多数任仲平文章5000字到6000字左右,采取分节的形式。近年来任仲平文章一般超过10节,有的14节,有的16节。每一节用数字表明。这种结构,使文章富有跳跃性,节省了承接联络的句子,又在逻辑上保持了一贯性。整个结构恣意纵横,挥洒自如,放得开,合得拢,一鼓作气,一气呵成,透着一种大气,一种骨气,一种张力。文章虽长,但读来不拗口,不累赘,淋漓畅快。

  布局合理。评论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议什么、如何安排观点和材料、如何安排各部分所占的比重、三部分之间如何衔接和过渡,任仲平文章追求协调性和合理性。

  层次分明。评论的结构从总体来看可分为三部分,从各部分,特别是中间本论部分来看,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每层运用什么材料、提出什么见解,都应有一个先后顺序,使评论的议论借此由点到面、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层层展开。

  逻辑顺畅。每一节都提炼简洁有力的领句,注重段与段的内在逻辑的连接。一般来说,任何事物的变化都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发展到出现结果的过程。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逻辑大都是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提供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方法。《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借助于顺畅的逻辑结构,使读者更容易了解并理解先进性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特色四、在创作机制方面实行集体作业

  总编辑张研农曾把任仲平创作机制归结为:“个人能力是基础,集体智慧是关键,运作方式是保证。”任仲平的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力量的成果。

  报社成立了任仲平写作领导小组,组长是张研农,办公室设在评论部。每次创作任仲平文章,都采取课题组形式,由一个部门负主要责任,其他各部门协作。采用老中青结合的人员结构,不同的知识背景保证对论题的多角度理解和阐述。

  在所有的任仲平文章中,《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的。参加讨论的同志来自理论部、评论部、文艺部、经理部。三个写作阶段,两次集体讨论,一次集中改稿,环环相接,紧张运行。

  文章发表以后,张研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胸怀全局、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些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在参加文章起草、讨论和修改的同志身上得到展现。2月16日,初八上班第一天,报社任仲平写作领导小组讨论稿件。大家围绕把文章写好的目标,勇抒己见。文章的写作过程充满了紧张、团结、活跃、民主的气氛,认识不断深化、指向不断明确、智慧不断集中、资源不断优化。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深化认识、明确指向的过程。由于思想材料较多,开始写作时往往容易陷进去,被材料牵着走。但经过不断地学习、讨论,对问题包括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伪问题”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清楚,而随着认识的提高,文章的指向也就会越来越明确。文章就是这样,一次、两次、三次……七次、八次……稿子一遍一遍改,高度一坡一坡爬,力度一层一层上,不断地自我否定,又不断地自我肯定。每一遍修改后,文章主题都会显得更明晰,结构更合理,论断更明确,文字更顺畅。

  集体写作让参与者领略到了思想碰撞和交流的愉快,碰撞的火花即文章的闪光之笔。但集体写作需要抛弃个人名利,需要有否定和自我否定的勇气。在文章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同志们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团结一致、精诚合作。这就是任仲平文章的写作精神。

  特色五、在创作作风上坚持带着感情写评论

  没有感情难以投入工作,没有感情写不出好作品。创作任仲平,要求参与者把激情和文采燃烧起来,融合起来。

  对党要有感情,学习要有热情,创作要有激情。在写作之初,陈俊宏副总编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对先进性教育活动如何看?对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如何看?全体写作人员首先自己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大家满怀深情回忆和学习我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历数我党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事例。谈到我党反腐败的决心和行动时,陈俊宏同志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对自己的干部和成员,有这么严格的要求。他当时慷慨激昂讲话时的那个神态,我至今历历在目,当时参与讨论的同志都深受到了他情绪的感染。

  任仲平文章是人民日报的品牌,品牌后面是品格,是品质。“用先进性要求写作先进性文章。”一开始,张研农就提出了这个明确要求。现在看来,参与任仲平写作的同志是用实际行动落实了这个要求。写作的能力首先来源于学习力。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写作班子首先学文件,学精神,谈心得,谈体会。我们阅读的书籍和材料可以形成个资料库。大家都明白,理论是根基,也是养分。没有好的理论素养,任仲平文章就难以写深刻。在周末封闭集中学习讨论时,《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刚刚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写作组专门派同志赴中央文献研究室找来这本新书认真研读。大家认真学习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文件,重读了毛主席的老三篇。参加写作的同志说:“通过这次写作,认真学习了党章和党的文件,对中央精神吃得更透了,深化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增强了投入先进性教育的自觉性。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是一次有益的锻炼,思想上有了触动,业务上有了提高,政治上有了进步。”善于学习、钻研文件,善于领会、把握精神是参与任仲平创作的人员的必备素质和能力。

  这篇任仲平文章也是“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的作品”。这篇任仲平文章计划在春节后、两会前刊发。时间紧,任务重。参与写作的同志承担日常拼版采访的任务都很重,但每天下班后,大家都要聚在一起学习、讨论。年前集体加班加点,一个周末集中在报社农场,一个周末集中在报社编辑楼。从2月12日开始,农历初四到初六,写作组同志在报社采编楼办公室写作任仲平文章。接连三天,吃盒饭,泡方便面。最后统稿,来自各部门的10多位同志在总编辑带领下,放弃休息,扎扎实实又改了两天。

 以上只是自己参与任仲平文章的感想。在所有任仲平文章中,《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一文只是其中一篇。客观地说也并不是最具代表性的。有不少文章写得要艰苦的多,有的从立项到刊发,写了一年多。最重要的是,人民日报为贯彻落实锦涛同志的批示精神,决心打造好这一品牌,为把人民日报办得让党满意,让人民高兴,让同行敬慕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