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不能成为官员自利性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3:36
 
时间: 11-15 10:01  作者:朱四倍  新闻来源:正义网
昨天,在北京平谷区公务用车改革试点夏各庄镇,举行了“车改车公开拍卖”大会,在全市率先推行公车改革。改革后,平谷区处级以下干部全部取消配车,辅之以相应级别的公车补贴,实职副处每人每月1500元。(《京华时报》11月11日)
夏各庄镇政府宣传部部长孙浩说,对镇内所有60名机关干部进行了民意摸底调查,结果显示,车改效果比较明显,暂时未听到怨言。没有听到机关干部怨言的车改,就是效果明显吗?官员难道成了判断车改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吗?如果官员有怨言,就说明车改是失败的吗?当年,澳大利亚公务用改革曾遭到了许多部门的强烈反对,但是由于该车改在节约财政资金、控制车辆开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得到政府高层的有力支持;同时车改不断提高其服务的质量,从而逐渐减少、平息了各部门的抱怨和意见。我国的公车改革中也必将触及到一些部门的自身利益,必然会产生反对之声,没有反对之声的改革恐怕是一相情愿的事情,可是有关官员为什么还要把官员的满意与否作为车改的判断标准呢?原因无它,在于官员的自利性,在于有关官员把车改当作了利于官员自身的改革,如此以来,公众何以期盼车改成功呢?
总结各地车改的经验,就会发现我国公务用车改革模式的选择有两种思路可循:一是公务用车的货币化改革,二是加强车辆的管理。不论具体的实施细节如何,各种改革模式最终无非是这两种思路的体现。在笔者看来,只有加强管理,才不至于造成公车改革成为官员自利性改革的行为,最终取得车改的成功。首先,现阶段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存在因难。一方面,公务用车是一种特殊的职务消费,不能简单加以货币化,以类似工资福利的形式发放给职工;另一方面,公务用车货币化的标准难以确定。其次,在我国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容易出现"赎买"现象,大量的货币化补助有可能变相地使原本违法的腐败消费行为逐渐合法化,引发新的制度性问题。这有悖于"公务用车改革要有利于规范公务用车的使用,防范职务消费中的腐败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三,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可能会导致行政不作为现象。一旦货币化的补助成为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后,个人就有回避在公务活动中使用这部分个人收入的倾向,从而影响公务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有悖于"公务用车改革必须保证正常公务活动的用车需要"的基本原则。第四,从目前各地区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未必能够节约财政支出。由于计算口径不同,一些地区得出了车改可能节约了大量支出的结论,但是从财政实际支出的情况看,这一结论并不可靠,如果考虑到个人收入增长的刚性,货币化的改革在节约财政支出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货币化改革并不完全符合车改的经济性原则,相反容易导致改革成为官员自利性改革。
笔者认为,公车改革的思路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货币化,我国更适合采用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模式。而要落实这一改革方向,就必须防止车改成为官员的自利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