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问题与应急管理 --- 任玉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2:00

任玉岭“哽咽报警”能惊动谁

 黎明   2009-11-03 

    10月25日上午,“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当天上午,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发言时几度哽咽,不少与会者为之动容,有在场者表示受到极大震撼。

    首届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其指导单位为中国地震局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论坛的首要目的是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展示中国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对公共安全高度负责的良好形象”。

    在这种较隆重场合,应邀发言者如此“失态”极为罕见。而作为前地方官员、资深国务参事、70多岁的任玉岭先生,这一“失态”举止不无缘由。

    列举任玉岭当时所说的内容,凡存良知者当为之一恸。

    ——— 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全国群体事件发生率平均每年递增17%。

    ——— 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吉林通化钢厂事件反映的是政治、经济上的激烈矛盾。

    ———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国家机器的投入,以某地为例,每人增加了4000元经费,却是挤占了三农和教育开支。

    ——— 国外大学生创业率为20%,我国不到1%。国外万人创办企业数量是45个,我国才9个。我们看守所关押人员的75%是青年,其中的75%又是盗窃、抢劫,这很不正常.....

    任玉岭可谓体制内脱俗之英才。多年的官场磨砺令其心理素质堪称一流,累年的基层调研使他经多见广、见识超群。他算得上一位忧国忧民的思想者,并不是一个容易伤情的人,更不是为一己私情而轻易失态的人。正所谓“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这位老人的伤心之处与个人利害无关,他当时是为社会忧患而忧,为中国大众而动情。

    几年前我就研究过任玉岭先生的活动和意见。他的话题与政策建议,涉及义务教育、农民增收、医药腐败、抑制房价、垄断经营、国资管理、环境保护、男女比例……端的是素材丰富、贴近民生,行文创意与科学素养的功力确实非同小可。

    “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我国机构之臃肿世界罕见”;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任玉岭公开批评“没有如实向社会和老百姓公布事情真相,严重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还有那组关于“我国历代民与官的比例”的著名数据……由于他所提出的几乎都是关乎民生、民权的大问题,批评之锋芒公然指向一个个权力跋扈的敏感地带,所以大家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些网友称其为“难得的好官”。

    这位老人每年跑20多个省份,一年中2/3的时间在基层,回家后再写调研情况,忙到“没有时间干其他的”。沉心想想,比任参事更谙熟中国特色和社会真相的能有几人呢?而就是这样一位沉稳睿智的老人,在报喜会上不仅报了忧,还几度欲放悲声。此情此景之背后,该有多少潜台词无以言表!

    比任先生建言更多的没几个人,比他话语权更强势的人也不多。该说的都说了,说得越多越到位反而失望越重,于是失望积累成悲情难抑——— 我们不希望任参事的哽咽出于这种原因,但谁又能妄断真的不是出于这个原因呢?不管怎么说,任老的哽咽不是报喜、不是吉兆、不是高兴和满怀希望的表示,这个基本判断总是可以成立的。

    促进应急管理队伍恪守职责,避免矛盾的累积和事态的发展与壮大;切忌以管代替一切,更防以暴易暴,堵截上访只能愈演愈烈;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均衡发展,是减少应急事件的重要条件——— 这是任玉岭先生于哽咽间再次开出的药方。我对这位老人的“不恰当哽咽”表示由衷钦佩,这至少说明了个人情怀的高尚,但同时也明白,老人的“哽咽式警钟”只有影响到有影响力的人群,才算不浪费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