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和他的Google实习令人惊叹(组图)_稻_太平洋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31:15
  • 20090601
    今年6月1号,我的儿子,ObeyLIU要到瑞士苏黎世Google的欧洲研发中心开始3个月的正式带薪实习。苏黎世是瑞士的金融首都,地位如同上海在中国。我们公司停工,开车往返1500公里,送他去已经去过3次的苏黎世,心中的感慨,实在是忍不住想说道说道,希望对其他同样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有一点参考价值。

      一、Google苏黎世研发中心

      Google众所周知,是当今互联网世界的第一巨擘。它在世界各地雇佣以万计的工程师,拥有许多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分布世界各地,在欧洲的则有英国伦敦和瑞士苏黎世两处。苏黎世的这个Google研发中心就坐落在市中心,是一栋六层的大楼,建筑面积当有数千平方米,里面有大概千把员工吧。

    Google苏黎世研发中心大楼外景

      他们的企业文化实在会让太多的业界人士梦寐以求,而让无权做这种梦的人目瞪口呆。大家都知道商界有一个口头禅叫做“顾客是国王”。用到Google,我就会说,员工是国王。企业实在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来“讨好”员工,而这一切所费不赀,实在也只有Google这样财大气粗、赢利丰厚的高科技公司才可能为员工提供这样的待遇。有什么待遇呢?第一、他们开得出世界一流的工资。资深员工(这个公司才10岁)和高管是什么待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Obey在这里实习就可以拿到3000欧元的月薪。据说正式员工(指工程师)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能拿到5000欧元。第二、他们的职工食堂一日管三餐,自助餐形式,丰盛的食品任君取食。于是我的儿子除了周末在家时,都是不用生火哪怕是煮一杯牛奶了。第三、住房补贴三个月给了800欧元,而我儿子的实际房租是1400欧元,也就是说补贴过半。公司还给每个员工提供市区交通月票。我儿子的住处其实离办公地点只有10分钟的步行路程,公司照给月票不误。甚至连衣服它都有发,不过只限于印有公司logo的T恤衫。第四、公司上下班似乎没有固定钟点,并不打卡记录进出公司的时间。但我相信他们也一定有严格的制度检查员工的业绩,总不至于“有秤杆,没秤砣;吃良心饭,干良心活”吧。公司当然也有入门卡、门房等制度。不过员工有权每月邀请亲朋二人,入内就餐,并参观该员工的工作地点。第五、公司内部有极多娱乐休闲设施。比如健身房、桑拿浴、桌球、图书馆等应有尽有。大概只有保龄球场是塞不进办公楼了。公司的休息室搁满了大沙发,你不回家,就在那里过夜也无人闻问。第六、还有许多创意休闲空间或设施:比如水族馆。比如下楼居然可以坐类似儿童游乐场的滑梯或使用类似消防队的滑竿。开会可以在从雪山上“移植”下来的缆车车厢内。睡觉还可以钻进帐篷。南极北极非洲亚洲的装饰风格都可以找到。

      以下8张照片是该中心门房、交通设施、休闲区、图书馆集锦

     至于办公区,则似乎常规得多。在一个大房间里,用玻璃板隔出许多的小区间,每个区间20-60平米不等,放上办公桌,供4-12个员工工作。员工每人配发一台高档手提电脑,另供两个24"或一个30"扁屏幕。每人办公桌上还有一台电话,可以不限时与世界任何地方任何人免费通话。

      以下两张照片是办公室情景

     现在知道的大致就这些了。总而言之,可以称之为是相当的浪漫奢侈了吧。我都怀疑在如此“腐败”的环境中员工们还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中吗?难怪Google会被多家机构评为环球“最佳雇主”

      二、Obey大体是这样长大的

      这样舒适的岗位,自然极多的编程工程师都想加盟,那么我的儿子Obey又是何以能在如今世界经济景气极端低迷,到处裁员的时候得到这样的“嘉遇”呢?那就只能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首先,Obey从小就是一个电脑迷,趁我的工作之便,他从5岁开始,就停掉Lego玩具,开始玩电脑。(我当然知道,有类似条件的人也不少,却并不可能都有Obey的成功。)从那时至今18年,他从来就未改变过其专业信念。当然我们家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有博士学位,从事电脑行业,玩电脑对他实在是近水楼台。我们的朋友圈子也几乎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种环境氛围,应当也相当有利于孩子的成长。Obey相当聪敏,直到初中毕业,学业都轻松无比。有一个学期由于连生两个意外,他的两次考试都得了O分,我们跑去找老师理论。老师算了算,说:这仍然不妨碍他总成绩全班第一。他还偏科,数理化远远好过文科。不过他的优秀也未到老师建议跳级的程度。我们还见过连跳三级的孩子,15岁就高中毕业,不过到了大学就落下来了。我开有一家电脑公司,从初中开始,他就已经成了我的重要技术力量。上高中以后,他的功课忙了,只有在确有困难时,我们才会动用他。这种时候说实话也相当多,而且十有八九,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大约从小学三年级起,Obey就定了一份少年报纸。读初一12岁时,他主动要求我们给他订一份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报纸《世界报(LeMonde)》。多数法国成年人都会觉得这份报纸太过严肃,他却感兴趣,我们当然支持。这份左派的报纸也真有魔力。现在Obey已经不看这份报,但我始终感觉,他坚定的的温和左派世界观,有超过一半都来自这份报纸。我是一个历史学博士,从他上小学起,我就主动地引导他去讨论各种时事政治社会问题。他对社会有着相当广泛的兴趣,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

      读高中时,经过很多努力,我们办成了一件他必须终身感谢我们的事情,就是把他送进了全法国最好的,甚至有卓越国际声誉的大路易高中。LycéeLouisleGrand简称LLG。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各自初中的头一、二名。到了这里就得全部从新排序。这回的秤杆上有了秤砣,多少优等生都会变成劣等生。他们一个年级有8个班,一个快班(人称“大头班”),6个中班,一个加强补习班。Obey在高中三年,够格上中班,班上一直排名前三。三年以后,由学校保送上本校的精英大学预科班。

    法国巴黎大路易高中外

      这里还得解释一下法国高等教育独特的双轨制。90%的学生上普通大学,10%最优秀的学生经两年预科地狱般艰苦的准备后,通过国家组织的激烈竞争性统考,分上不同精英学校。普通大学的规模都在万人以上,而精英学校的规模都只有几百人。而国家提供的办学经费,按人头算,精英学校则在普通大学的10倍以上。

      LLG的大学预科,可是鼎鼎大名,LLG出身的高中毕业生,都只有1/3能进入本校预科,而且在预科中成绩并占不到优势。余下的名额1/3来自法国其它的高中的最优秀生,1/3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LLG,Obye除了读书外,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到高年级时,他曾同时担任电脑俱乐部、摄影俱乐部和各俱乐部联合会的三项主席。在高中时,LLG亚洲裔数量明显超常,可占到学生总量的1/5,但在法国人口中的比重,亚裔所占不过2%。不过一到预科,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Obey所在班级50个人中,就只有1.5个亚裔了(那半个是混血儿)。

      Obey在这个阶段的书面考试成绩就十分的中游了。通常这个预科只读两年,他还复读了一年,第三年才考上了法国所有电脑行业的工程师学校中排名第二之Ensimag。最好的五大精英名校,是Polytechnique、EcoleNormal、Central、PontetChaussée和Mine,按分他其实并无份。在大约有6万人参加的精英学校统考中,他排名在1000名上下。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在这三年之中,Obey每天夜里都在凌晨1-2点之间才能睡觉,而早上6点40分就得起床,然后坐地铁赶20公里路程去学校上课。

      从上Ensimag开始,Obey在我为他提供的大量实践机会中得到的经验优势再次显现,而他的相对劣势比如文科生化等都不再学。他很快在学校崭露头角。工程师学校的学业一共三年,他第一年就当上了学校的学生示范企业中的技术部长,同时在学生宿舍区的(600个床位,600台电脑)的网络管理机构中当上首席工程师。今年是他的第二年,他甚至主持制定了这个600台电脑网络的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的全套设计。到头来,这套方案,让宿舍管理当局拿去转让给了一家专业公司。他们的考虑显然是这样,学生们吃的是流水席,过两年,这一届学生走掉,哪里再去找一个和Obey一样够水平的学生来自行主持这个600台电脑的网络?Obey主持的网络得到学生们的超级拥护,以至有300名学生联名写信给更高当局,要求由Obey为首的学生团队而不是那家专业公司来负责这个网络升级工程。早在去年,一年级毕业之时,Obey就已经以自己的创意竞得了Google的一个外包程序编制权,暑期3个月就在家中工作,也挣到了5000美元。他还参加过数次本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甚至有份在会上就自己的课题发言,据说还颇受欢迎。说给业内的人都不相信,因为他还只不过是相当于中国大学3-4年级的学生而已。感兴趣的人不妨用Google键入他的网名ObeyArthurLIU,信不信你可以找到数万个链接,其中有很多都是十分专业的网站。而他去年的课题,今年由Google出钱,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数名学生接着搞。这时,Obey已经有资格参加主持口试,挑选接班人了。这第二年的实习,时运不好,竞争加剧。就是Ensimag的学生,也有一多半都只能找到国内的企业去实习,有些甚至是免费的,有些只有几百块,多的也不过一千多。敢于到Google去申请的,只有两个人,但另一个人没有成功。申请过程长达两个月,前后经过5轮电话口试,5轮淘汰。Obey终于胜出,自然绝非幸至。总之Obey拿到的是他们学校本年度,本专业的最高实习工资。其它专业,其它年度,有没有更高的,我不知道。当然我知道还有更杰出的青年(电脑)才俊存在。他们在同样的年龄就取得的成就,Obey不能比。不过他有这点成绩,又是我的儿子,就已经让我兴奋莫名了。看来Obey是和Google摽上了。他将来的前程,现在还是先不要乱猜的为好。

      三、Obey信奉的免费经济新哲学

      下面我还想讲讲Obey的人生哲学。还是在他上预科时,他就对免费操作系统Linux感上了兴趣。我们曾经很担心,这个免费的系统,将来能给他提供足够大的饭碗吗?他给我们的解释让我大开茅塞,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他们这一代以前的人所没有过的人生哲学。一次我曾给他说,“居里夫人放弃专利,结果到头来还得向利用他的免费技术发财的资本家祈求资助去购买一克镭。”Obey回答:“可是她现在住在先贤祠!”这并不能让我信服。他又给我说:“你知道什么叫‘EconomiedeDon’吗?”我说不知。他开始解释。Don就是捐献物。比如献血就叫DondeSang。EconomiedeDon就是免费的经济,不是用钱来计算的经济。我说:这不就是慈善事业吗?那永远都只能是正常经济的一个附属物。他说不是这样,免费经济的最杰出代表不是慈善事业,

      而是Linux,Linux的精神不止是免费,还有自由开放。英文free就有这两个意思。自由开放是说源代码完全公开,没有版权,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和自由修改增加,这修改增加的部分依然要遵守免费、自由开放两个原则。这似乎不符合“人(或企业也一样)总是要谋私利的”这个人类社会的万有引力定律。可是事实是,Linux系统不仅在社会上站住了脚,且已经对以Windows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相当大的压力,在服务器方面,它甚至占据了超过半数的江山。那么谁为Linux的研发提供经费呢?是以Google为代表的各大商业公司。他们出钱发展基础系统,研制应用程序,再和另行研发的自然不会再free的相关硬件、维护服务等一起打包出售。这样就绕出了free的陷阱,但是还是提供了一个和Windows系统完全不同的免费自由精神。相信大家都注意到,自有互联网以来,世界变了一个大样。无计其数的以前价值不菲的服务现在都变成了免费,或近乎于免费。这就是EconomiedeDon为人类提供的伟大变革。比尔·盖茨的Microsoft之所以被排挤在这个互联网的主流之外,就是因为它至今还没有足够领会EconomiedeDon这个新经济形态的精髓,否则它的Windows和Office决不会卖那么贵,世界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盗版。事实上,所有的Linux精英都在以Google、IBM、Sun等为代表的大公司或甚至同时在著名大学任职。他们都有不菲的收入,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好饭吃,牺牲掉的只是一部分资本的利益,而得益的则是广大消费者。Obey要做的,就是这个Linux或EconomiedeDon的精英。在为人类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有效甚至优秀的服务的同时,并不需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请注意:与古往今来的所有经济形态不同的是,这个免费经济新哲学,显然缩小(短路)了人类创造的数字上的GDP,但是它同样显著地增加了人类的实际乐利。(想想你从互联网中得到多少利益,你又为它支付了多少费用?比如:E-Mail、IT电话、网上阅读、BT下载……利/费两者之间有比例吗?)我甚至不由得想到了中国古人的梦想:“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中国古文中还有一个词,叫做“民胞物与”。这些境界太过高尚,实在不像那些最多也不过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所能服膺的。然而他们真在践行。创造一个哲学并不容易,这个哲学也不是我的儿子所创。(他还远没有那么大能耐。)但他能在大多数人意识到有这么一个哲学或新经济模式存在之前,就领悟到这个哲学或经济模式的价值,并在23岁时就已经十分地接近于成功进入这个他打算在其中安身立命的经济模式的核心圈子。我不得不承认,他有不寻常的过人之处。

      从这里,我还生发出一些更远的政治想象。即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的关系,甚至民本与民主的关系。这个免费经济模式,显然是由那先不过几个,至今也不过几百个几千个Linux精英在推动,直到今天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规模。这回广大民众实在只是在乐不滋滋地被动地享受着精英们提供的巨大利益。我相信,消费者(包括个人和企业)谁也没有事前幻想过—或为之斗争过:国际长途电话,或海量的传真,应当免费。然而这在今天却成了千真万确的事实!这和比如福利经济在左派民众的长期斗争中成长截然不同。这个精英与民众的新型关系实在值得重点研究。因为它很民本(为了人民)却很不民主(人民大众当家做主)。不过这些思路Obey大概还从来没有想过

      回过头来想,Obey到今天能有这样的成绩,我们作对了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1、小小年纪时,我们就正确地为他提供了发展兴趣的优厚条件。我们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我们为他提供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他的文化意识的发展。

      3、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勉力把他送进了法国最好的高中。

      4、出于工作需要,也出于有意识地让他积累实践经验的意图,多少年来,我们让他接触到了比一般的孩子多得多的电脑软硬件工作环境。

      5、在不停的督促他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至少没有过分地阻挠他参加大量的课余社团活动。在这里他积累了大部分的社会活动经验。

      6、在他未能取得我们期望的书面考试分数时,我们没有泄气,也没有过份地指责他,相信以他积累的极少有人能及的实践经验深度,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一定会发出后劲。

      7、我们没有以我们自己的利益去局限他的发展。相信他只要能对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当然我们也相信,他不会忘记、也不会辜负父母和其他家人为他的成长付出的心血。

      8、我们这一辈,极其眷念自己的祖国。而Obey则好像更国际主义。他可能对培养他的法国没有我们对中国那样深的感情。但是我们意识到,作为一个候选精英,他明白自己对人类负有相当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