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热到底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02:18

公务员热到底说明了什么?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146万。这个数字在2009年为105万,2008年为80万,到2007年为60万。退回到2003年,报名人数仅为8.7万。

 

短短七年,公务员报考人数翻了16倍,加倍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至极。细细思量,这其中又何尝不是当前社会生态所致呢?本来社会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应该热才是。

 

可随着人们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发现很多饭碗的约束太大,而人民的"公仆",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公仆",其不仅待遇好,而且工作悠闲、稳定,这正是人民梦寐以求的工作。说不准,哪天上头一高兴,还能公费出国旅游,你说谁能不趋之若鹜呢?

 

与其说是公务员热,不如说是"铁饭碗"热,而且如今这铁饭碗还有向着"金"饭碗发展的趋势。新闻报道不少职业集体罢工的现象不少,教师、导游、出租车司机等,尽管他们也或许是各行各业的"状元",但还是不忍社会各方面给他们的压力和排挤,可你听说过哪里有公务员集体罢工了?

 

尽管有不少官员也有抱怨自己买不起房之类的论调,可是,自己住的却是别墅,甚至还有"香车美人",工资不高,并不代表福利少,外快也不多。

 

事实上,诚如很多人感叹,肥水多的地方公务员工资比起收入连零头都算不上!这一语可以略窥整个官场生态。

 

公务员热不是坏事,但像这种热则有点不正常了,其折射的还是当前整个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不合理。官员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啥项目、干啥事情或者举办活动,都总能大笔一挥,全权报销,而其中价格,大多随笔而写,只要不是很离奇,便可以赚得盆满钵溢,再加上当前财产公布的空白,公众监督更无从谈起。

 

故而,要破除日益畸形的公务员热,势必将财产公布进行到底,同时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注:《中国人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和观点

 

 

中国公款吃喝每年挥霍3000亿,人大代表呼吁立法惩治

 

公款吃喝成为公务人员主要工作之一,中国公款吃喝每年挥霍3000亿

 

日前,鉴于中国大陆公款吃喝挥霍浪费每年超过3000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赵中林提出立法建议:设立挥霍浪费罪,严惩党政官员公款吃喝。

 

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虽然近年来党政系统出台了一系列的禁令,相关部门对于公款消费尤其是吃喝消费的规定越来越细、越来越严,但吃喝之风却有日趋泛滥、蔓延之势。

 

提出立法建议的赵中林代表概括了公款吃喝挥霍的几个特点。

 

一是公款吃喝名目繁多。上级来人检查考核,要吃吃喝喝搞好接待;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要吃吃喝喝聊表敬意;到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要吃吃喝喝搞好协调;兄弟单位交流学习,要吃吃喝喝尽地主之谊;出门在外招商引资,要吃吃喝喝表现诚意。此外,接风宴、送别席、庆典酒不一而足。一些单位领导甚至呼朋引伴,互相宴请,你来我往,蔚然成风,公款吃喝应酬演变成“灰色腐败”。

 

二是公款吃喝成为公务人员主要工作之一。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酬已成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几乎天天都在陪吃陪喝,有时甚至一天要接待四五批来客,以至于吃饭的时候像赶场子。一位单位负责人对赵林中说,如果不陪吃陪喝,工作不会这么辛苦。

 

三是公款吃喝形成一种潜规则。无论办什么事,都要通过事前或事后吃喝送礼等手段协调,才会办得顺利。争项目,要资金,必须宴请实权人物,才能“酒”到渠成;迎接检查,只须好酒好菜热情招待,就多半会“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顺利过关;争位子,要“乌纱”,更要经常联系领导,增进感情。

 

  赵中林代表认为,“在吃吃喝喝的潜规则下,再硬再铁的制度在觥筹交错中也会被酒精泡软,再严再实的规则也会被人情所扭曲。”

 

鉴于目前公款吃喝还只是一个违纪问题,还没有上升到贪污、定罪的高度。党纪政纪已经对公款吃喝起不到制约作用,但公款吃喝者已经对国家财产进行了侵占,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因此,赵中林代表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就此开展专项的立法调研,通过立法,在刑法中设立“挥霍浪费罪”。

 

据悉,赵林中已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1年来,共提交议案、建议1000多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000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