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49:52
豆瓣的力量
我对“豆瓣网”一直比较看好,源于去年偶然在《读书》杂志上看到它们的一则广告。当然,更好的策略是应该把广告打到今年已经休刊的《万象》上,但当时豆瓣的这个小小市场动作,还是让我刮目相看――我认为他们非常用心和专业。(另外,不知道当当或者卓越是否也在《读书》上打过广告,有知道线索的回复一下这篇博客。谢谢。再注,经阿北留言提示,他们去年在《万象》上也打了半年广告,所以我前言有谬)
在看到这则报道之前,豆瓣刚上线的时候,我就注册试用了――我当时还专门搜索比较了一下,试图知道豆瓣最初的书目数据库来源;答案也找到了,是上海的一家不知名网上书店。而现在,好像当当、席殊、蔚蓝等几家都为豆瓣开放了书目数据库;或者有专门的第三方书目数据库提供商吧。
从现在看来,豆瓣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我认为,这还只是他们刚刚开始,其后续发展的潜力无穷。更绝对地说一句,我认为目前中文社区类网站除了天涯,就只有两家值得真正地大型投资,一家就是豆瓣,另一家暂时保密。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判断,如果您有不同意见,不用反驳我了,您坚持您的,我相信我的。
豆瓣为什么成功,也就是到底什么力量促使豆瓣会不断发展。小的因素很多,比如域名douban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网站名的拼音,爆破音,且略带叠音,且没有z/c/s和n/l;再比如上面说的《读书》上的广告等等,所有细节,都可以看出阿北是“用心”在做网站,并且也具有专业的能力。但我认为,归根结底,这些因素都是豆瓣成功的次要因素,豆瓣的真正主要决定性力量在于两点,我只说其中一点:介于“硬分类”和纯粹tag之间的逻辑结构――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
在豆瓣之前,BBS的社区也好,门户也好,都是“硬分类”。比如一个典型的BBS被站方少则分成几十个版块,多则上千个版块,这是一种“刚性”的分类和结构,框架住了网站的发展,使得社区要么做不大,要么水化。或者说,web2.0概念以前,国内以BBS为主的社区只能走媒体化的道路,而如果要纯粹做社区,不是某个网站的能力问题,而是“硬分类”的逻辑架构“框死”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严格说来,在web2.0概念以前,国内没有真正的大型社区。而tag的出现,以及以此为逻辑结构的网站,比如flickr的发展,为国内社区网站带来了曙光--Tag是一个用户自组织的“软分类”概念,它几乎无限延展,使得社区也存在了无限拓展的可能。
但是,慢着,tag也有其最致命的问题。比如我现在的logo图片,你可以tag为“优伴猫粮”、“猫”、“加菲猫”或者“休闲”等等,没有统一标准--tag扩展是扩展了,但是又过于去中心化,缺乏了讨论的基础。
而豆瓣的力量即在于此。豆瓣没有硬分类的“狭隘的刚性”,也没有tag的“无法讨论的发散”,豆瓣在硬分类和tag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书目数据库。因为一本书你再怎么给它标签,它的书名也是固定的。而围绕着书目数据库而展开讨论,就是豆瓣从另外一个角度组织了信息。
详细说说:比如一个传统的bbs书评版块,信息组织的维度是“时间”(帖子发表时间)和主题(帖子内容),但其实这是一个主体性的概念,“时间”和“主题”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即“网友”是BBS活动的主体。但是一般而言,一个版块活跃的网友是有限的,大致在100人上下;人一多,就无法交流而水化――回到我们刚才说的bbs的局限,其实本质也是这个“人”的聚合瓶颈。(此外,BBS类社区需要长时间发展起来,也在于“人”的聚合需要较长时间)。
而豆瓣不一样,豆瓣的信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组织――物,也就是在bbs时代的客体,现在变成主体了。以豆瓣为例,起始的数据库就有上万本书,这意味着一瞬间,就突破了bbs的100人瓶颈,而上升了2个数量级。
同样是那群人,同样在讨论那些书,但是主体和客体转换后,BBS“我注六经”的局限就变成了豆瓣“六经注我”的力量。
写到这里,依旧是意犹未尽,但是还是停笔吧。总之,豆瓣是个非常不错的网站,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过于神话。就目前而言,他也存在一些硬伤,严重地限制了它的发展。
Trackback: http://tb.donews.net/TrackBack.aspx?PostId=843838
[点击此处收藏本文]   发表于 2006年04月24日 2:39 PM
一平 发表于2006-04-24 3:57 PM  IP: 210.14.90.*
呵呵,应该讲讲内伤部分,哈哈,我对这个比较感兴趣。
netbee 发表于2006-04-24 4:44 PM  IP: 221.218.21.*
您是天涯的,看好天涯社区这很正常。
但是不知道看好豆瓣的哪里。
豆瓣的确做得不错,甚至是为国内想提供同类社区服务的创业公司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聚集了大量的用户评价和评论的豆瓣将来也有可能成为网民文化消费的首选门户。
豆瓣的败笔在于:从市场空间上来讲,它是服务于窄用户群,上面的人都有一些“小资”的感觉,虽然这些用户群都很高端、很有价值。但是如此优秀的产品现在却只有十来万的注册用户。
从产品和用户体验上来讲,豆瓣不能提供从关注到喜欢到直接获得的一体化服务,用户对喜欢的东西,无论是书、电影还是CD都是希望马上获得。豆瓣做不到。
从聚集用户的策略上来讲,豆瓣现在突出的是对文化产品的评价和评论,而对现在的SNS功能“友邻”没有突出的重视。
2b 发表于2006-04-24 4:56 PM  IP: 221.221.13.*
豆瓣对于我来说,更多地起到一个收藏的作用,比如我看过一个电影,第二天就来到豆瓣,把这个电影加到我看过。
其实在豆瓣之前也看了很多电影,但没有一种方法把它记录和整理(tag)起来。而豆瓣对于我,这个作用大于我去寻找和我有相同爱好的人。
有时候我也会去同城去看看推荐的书、音乐和电影。
小组功能是去豆瓣必须去的地方,看看自己关心的小组有什么新留言,但现在的小组里的信息基本上是转贴。小组和百度贴巴很类似,一旦用户数过多,难免水化。
麦田99 发表于2006-04-24 4:58 PM  IP: 203.86.63.*
回 netbee
风物长宜放眼量。
blackbird06 发表于2006-04-24 7:37 PM  IP: 222.44.41.*
提到豆瓣不是说有什么了不起,而是说那些细小的闪光之处。有没有人真的研究了豆瓣的算法?那是不是一个最大的特殊之处?为什么他能把用户高效率的聚合在一起?对SNS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块,但多数SNS根本没有想这么做。因为其他人的目的是聚来人就行了,并不在乎这些人在上面做了什么。
市场小,用户群小,并不算什么败笔。志不在此而已。互联网的长尾效应放在这里,中国人口基数放在这里。只要好好的做一块,比什么都好。豆瓣有信心和耐心一直做下去,我看,其他人未必有。他只是没有把他对互联网的精辟看法当作商品到处兜售,到处搞圈地。就象其他国人那样做的。
互联网最好的地方就是小众的不一定是不好的。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可不一样。
豆瓣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国内的社区你可以说力量无穷,我也可以反过来说,无聊的人太多。虽然不乏有价值的信息和有趣的人。但是那是因为有趣的人只能上无聊的网站。真正有趣的网站在哪里?少吧。豆瓣这点跟国外的2.0网站非常相似,那是真正在一个兴趣的点上做文章。没有多余的东西。虽然小组会水化,但是对一个书的评论大部分还是会保有一定价值,因为他的结构决定的,我估计就是他希望他的内容总是有目的的,而且以对书的讨论为目的,所以豆瓣没有做BLOG。也许,开放了无主题的讨论,他所有的结构都要调整。
不以IT人的思路,我觉得国内有这样的网站存在是另人振奋的。
superlover 发表于2006-04-24 8:22 PM  IP: 221.221.200.*
豆瓣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粘性,用户上去了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而且像书这样的东西跟餐馆不一样,各人喜好的书口味各不同,缺乏公信力。
heho 发表于2006-04-24 8:25 PM  IP: 61.170.199.*
说到底,豆瓣这样的网站吸引的都是相对比较无聊的人。其实这条路上比它走得更极端的是网游。豆瓣的客户总体都是些很年轻收入相对偏低消费能力也较弱的人群。他们每天有充足的上网时间。我个人认为每天花在类似豆瓣这样的网站时间越多的人赚钱能力也越弱,不知道这个定律是否成立,但这两者应该是成反比的。而且一旦有一天豆瓣收费,有多少人会买单?豆瓣开始用流量来卖广告,有多少人会继续钟爱?等这群无聊的人长大一点,变的能挣钱了,并因为挣钱而变的忙碌了,他们还会想起豆瓣么?
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作个调查,查查用豆瓣的人的经济实力,这里面我相信IT业人士会占相当大比例,然后学生,然后是公司白领,这些其实都是底层人士,消费能力非常有限,他们最大的力量就是人多。但人再多,人也要长大。去查查,经理级别以上或者总监级别或者企业主,有几个人上豆瓣?他们不是不喜欢豆瓣,而是他们觉得他们已经不适合豆瓣这种网站,上豆瓣,不像样。他们觉得Web2.0网站多数都不适合他们,与他们的身份不符,他们不应该上这些网站。我们不去讨论这些想法对不对。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个社会中的人有很多习性、观念和需求是无法改变的。有些规律是法则,是无法颠覆的。
说实话,我不相信这些靠免费服务起家的web2.0网站能挣多少钱,能持续地挣钱。因为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他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均相应增长,但对这些大量的time-consuming的网站服务,是变的越来越不屑一顾的。这些人越长大,网站越不能吸引他们。草根就是对免费买单,一收费不会买单的,一样是挣草根的钱,中国移动是投入了十几位数的钱去搞基础建设的,它今天的坐享其成是有前提的。Web2.0网站靠一个模式,一个idea,要挣大钱不太可能啊。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玩玩的噱头。
马卡 发表于2006-04-24 8:47 PM  IP: 61.134.225.*
豆瓣缺乏商业模式,被当当收购是最好的结果。
blackbird06 发表于2006-04-24 9:42 PM  IP: 222.71.60.*
TO heho
对你的看法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国内什么样的网站是适合总监们看的?
TO superlover
豆瓣已经是一个社区了,这是他自己当初也没想到的。社区都有自己的问题。天涯有黏性吗?1.0网站都是靠海量信息,大家各取所需。2.0网站是小众没错,但是黏性应该比1.0更大。
我觉得豆瓣最大的问题是不应该只是一个2.0应用,真正的社区,应该更社会化,需要网下的推动。仅仅是网上还是不够的。
kanhao 发表于2006-04-24 10:16 PM  IP: 221.218.163.*
kanhao
阿北 发表于2006-04-24 11:59 PM  IP: 218.85.119.*
麦田好。
谢谢你看好我们。现在的豆瓣只是一个雏形,的确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我们才刚刚起步。
我们之前在万象也做了半年广告:
http://www.flickr.com/photos/keso/31723515/
:)
挥雨 发表于2006-04-25 12:06 AM  IP: 211.147.229.*
不知道豆瓣目前的商业模式收入如何?仅靠这样的商业模式维持成本或者挣点小钱可以,能做大吗?潜力在哪?难道web2.0都只能等着被收购?
独孤板砖 发表于2006-04-25 2:17 AM  IP: 221.221.22.*
同意heho的观点,估计上豆瓣的人绝对没有那个点评餐馆的收入高,更没有看房产类网站高,我的朋友做的图易网虽然没有他们流量大,但是北京楼市地图做的绝对牛B,据说google白领都会来的
keso 发表于2006-04-25 5:56 AM  IP: 211.100.32.*
TrackBack来自《昨日新闻 - 假如不是微软统治IT业》:
如果历史重演,IBM和苹果有可能击败微软吗?可能,假如苹果开放它的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假如IBM有更好的开发工具和更实际的硬件平台需求,不过这样好像苹果、微软和IBM就没有分别了。
Boxer 发表于2006-04-25 8:09 AM  IP: 61.171.17.*
但是豆瓣如何赚钱呢?靠VC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现在好像这些网站除了广告也没有其他什么盈利方式了。兴趣爱好不能当吃饭家伙啊。
图片地址收藏 发表于2006-04-25 8:32 AM  IP: 219.131.243.*
分析得不怎么样,全是一些想当然的想法
李宏新 发表于2006-04-25 8:44 AM  IP: 60.12.5.*
爱上了逗瓣
对很多人来说是必然的
包括我
随意一笑 发表于2006-04-25 9:26 AM  IP: 218.19.151.*
douban的确是值得真正大投资的网站,因为它是中国人独创的WEB2.0网站,而所有WEB2.0网站的商业模式都只会在网络用户群习惯了网络消费才有机会实现,不然现在谈什么盈利模式都是虚话。
不过我相信网络消费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小峰 发表于2006-04-25 9:37 AM  IP: 221.237.164.*
heho的观点怕上值得商量一下,
总监,国内有多少?如果办一个网站专门给总监看,是不是更好呢?
人都是会长大的,不仅仅会长大,还会最终边老,死掉,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还会有新的人成长起来,如果想办一个网站满足7-70岁的人群,我看怕是梦想吧,
断桥 发表于2006-04-25 9:42 AM  IP: 162.105.203.*
豆瓣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做CPS联盟,但相对来说,国内的电子商务商家过多,利润和销售额都不大。现在很多网站也在仿照豆瓣做,不知道豆瓣对其他盈利模式有无想法?
另外还是希望听见麦田分析一下豆瓣的弱点。
断桥 发表于2006-04-25 9:47 AM  IP: 162.105.203.*
当当和卓越都是畅销书书店,蔚蓝虽然是专业书,但同样销量以计算机和外语这类学生大量使用的算是学界的畅销书为主,互动就更不用说了,它是靠机工起家的,计算机销售比例更大。在人文领域并没有销量较大的网络书店。仅考虑用户群,这几个店就不可能上《读书》做广告。
吃冰 发表于2006-04-25 10:00 AM  IP: 220.194.20.*
就是一书友会,搞得神乎其神的。
豆瓣的定位跟它打广告的杂志定位是一样的,商业前景也一样。
没什么好忽悠的。豆瓣的实际价值不超过300万人民币。
sue 发表于2006-04-25 10:38 AM  IP: 211.95.205.*
我也有在用着豆瓣,挺实用,但豆瓣给我的感觉是高傲并且不尊重用户,能走多远?
有些骨子里的东西是改不了的,主创是这样的人,最终决定经营的公司也只能如此.
我不否认在豆瓣受了气才变的这样极端,豆瓣有什么好牛呢?同类型的php及asp开源程序出来后等着孤芳自赏吧
地产人博客 发表于2006-04-25 10:39 AM  IP: 61.172.253.*
评论的很客观。豆瓣的确让我们GEEKS眼前一亮
sue 发表于2006-04-25 10:41 AM  IP: 211.95.205.*
还有豆瓣所谓神奇到不行的算法并没有自已吹的那样晕乎乎
Anson 发表于2006-04-25 11:01 AM  IP: 222.66.14.*
我在想。
如果拿开放的论坛程序,套个豆瓣的马甲。也以书库为基础。
放到一个国内二级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做交流区。会不会好些呢?
kk 发表于2006-04-25 11:47 AM  IP: 222.93.45.*
吹吧....DOUBAN其实是个垃圾网站....
rowdy@banerzhuan 发表于2006-04-25 12:51 PM  IP: 221.10.110.*
TrackBack来自《豆瓣的力量——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
换个角度去想,假如当当或者卓越或者贝塔斯曼用了豆瓣的方式去经营网站,由于这些书店就有配送渠道,那是不是就没了豆瓣的生存空间?
显然不会。
俺同意麦田的“从用户出发”分析问题的角度,详细可从他的《用户去哪儿了》一文中看到他的角度:http://blog.donews.com/maitian99/archive/2006/04/16/8308......rowdy在“板儿砖”拍你
===
板儿砖--砖头馒头齐飞,口水共长天一色!
思践 发表于2006-04-25 1:23 PM  IP: 202.165.107.*
我理解的豆瓣的力量以及他以后用以支撑其发展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硬分类”到“软分类”的进化。而是在于其对人的聚合所采取的合理的方式——这种方式表现在其流程设计上吻合人的进阶需求,一个页面只满足一个最核心的需求,同时给出几个最可能的进阶需求的入口。
和其他WEB2.0网站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在完成了“去中心化”的过程后,马上提供一个“聚中心化”的方案,很多WEB2.0网站做不好,是还沉迷于“去中心化”的沾沾自喜当中,而忘记了1.0和2.0是用户并存的两个需求,话语权的重新洗牌之后还是需要新的聚合规则的,如果你只打倒了“权威”,而没有给出草根成为“权威”的途径,那么草根就算没有了大树的遮挡也只能是草根。
而豆瓣的问题不在于今天,而在于之后,TAG聚合不是壁垒,现有会员群体还还不足以形成图腾,而相反,市场拓展上的资源匮乏,新竞争对手的崛起,都会迫使豆瓣去寻找其真正的立足根本。
试想一下,如果SOHU网易QQ开始豆瓣化,那么它将面临很大压力。也会面临很多诱惑,是否要从图书影视音乐扩展?是否并购或出售,是否和有巨大用户群体的网站合作?
麦田所说的豆瓣的问题其实不是豆瓣自身的问题,而是单一内容聚合方式自身的局限,软分类硬分类,内容聚合和人群聚合,以及现实社会关系和虚拟社会关系,这是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单一模式可以使之跳出来,但是却无法使其长久发展壮大。
飞扬新锐2.0 发表于2006-04-25 2:09 PM  IP: 222.71.40.*
其实豆瓣也无非在某一小领域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仅此而已!
豆瓣也许是个好的文化产品,他绝对不是好的商业产品。
定位决定发展,思路决定出路!
arret530 发表于2006-04-25 4:21 PM  IP: 222.20.196.*
to heho
惊叹于你的评论,相信你很强。但是我想你永远也不会真正明白阿北这样一些的人,的确他们也希望能赚钱。但是我想他们应该不会用能不能“挣大钱”来评价自己。
或许还是飞扬新锐2.0说得恰当“豆瓣也许是个好的文化产品,他绝对不是好的商业产品。”但是我想做这样的产品确实是一种享受。
大拿 发表于2006-04-25 5:12 PM  IP: 219.232.51.*
豆瓣拿到小额融资会容易,但它的商业模式过于模糊不清了。整个网站在发展到现在也开始面临挑战和瓶颈。靠广告,软文和吹出来的算法是没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使用python编写的依靠一项边缘需求有少许成功的站点,先不说资本的挑战了,即使是面对那些看钱红眼的个人站点到来的大规模模仿,豆瓣的优势在哪里呢?
jedicxl 发表于2006-04-25 5:14 PM  IP: 58.100.95.*
同arret530的观点一样,heho不懂的享受生活
固然网络需要商业产品,但同时也需要非商业的享受。
商业价值永远不是“优秀”和“成功”的最大象征。
2 发表于2006-04-25 5:28 PM  IP: 222.177.88.*
豆瓣在音乐方面还有待加强.虽然它是以书为主,既然也做音乐,就做好一点.
公关 发表于2006-04-25 7:44 PM  IP: 222.66.77.*
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
红色在尖叫 发表于2006-04-25 9:46 PM  IP: 61.147.172.*
我觉得豆瓣的模式非常有商业价值,如果它在供应链上往前走一步,在受众范围上往后退一步,或者在标的上延展开来的话,这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网站,当然到那时候,网站自然是脱离了"精英"范畴,与今日豆瓣比起来就是另一番风味了.
其实小众的也不是不好,主要看决策者是想做原味豆瓣还是想做五香豆瓣了:)
cybertao 发表于2006-04-26 1:15 PM  IP: 202.113.25.*
同意飞扬新锐2.0的观点:豆瓣也许是个好的文化产品,他绝对不是好的商业产品。 但我想再加一点,增加一个时间限制:目前。
如果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如何办好的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好的商业产品?我想这是豆瓣下一步的关键。 但不排出继续保持一个文化产品的可能,因为文化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一定非要用钱去衡量。
如何实现好的文化产品向商业产品的转换,红色在尖叫,的思路很好:供应链上往前走一步,成为书籍的提供商,或者想出版商渗透。我想如果我所有的书评都放到一起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豆瓣是基础,吸引有兴趣的人,培养用户习惯,以后以做多方面的扩展,关键在思路。
Justin 发表于2006-04-26 5:41 PM  IP: 219.142.93.*
刚看了麦田的《豆瓣的力量》以及众多网友的评论,有人认为豆瓣很有价值,有人认为价值不大。出于对豆瓣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的欣赏,我想说说自己对于豆瓣的看法。
我看好豆瓣在商业上的前景和对于人们生活上积极的影响,对商业的前景看好是有前提的。
一 为什么看好豆瓣
1 豆瓣选取了一个互动性强但是竞争不多的领域,书-电影-音乐。
2 豆瓣的“去中心化”和“聚中心化”给了用户良好的体验和自己创造的机会,并通过硬性不变的书、音乐和电影更精确、更有粘性的使用户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好的实现SNS的功能。
二 关于异议
1 用户群过于高端——〉不会。看电影,听音乐,看书也算得上高端?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如果连这个都高端,那只能说中国没有希望了。
2 用户群消费能力不够——〉书,电影,或者音乐都是大众化的产品,不存在看得起买不起的问题。
其实上面两个问题主要是说明豆瓣的用户基础是有价值的,而且是大大的有价值。
三 发展方向
这个问题好像不该我来讨论。但如果我来做的话我会把豆瓣发展成网络文化的平台。网络的特性注定了豆瓣于《读书》杂志之类的不一样,因为他可以有很多内容,可以为不同的人带来价值,也就为更多用户的聚合、更多人交换不同的信息带来了无穷的想象力。
首先想说明一个我的观点,虽然网络在2.0时代参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我认为人总是有惰性的,真正活跃的创造者总是远远少于被动的旁观者。因此,一些好的种子,对于一个社区的活跃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就如Keso, Liuren之于Donews,所以,如果能够人为制造一些好的种子或者聚中心化的题材,既不违背网络的精神,也能为社区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说到底,不论2.0还是1.0的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如何更健康更有力的发展社区才是生存壮大的真理,邓爷爷不是说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么?,
其次,做“文化整合平台”的意义在于:记录、分享自我思想的轨迹,获得新的文化精神信息,尽可能迅速的获得自己想要的在资源。
图书——〉就现在看来,已经与当当、卓越等形成了比价搜索,购物。这是一个好的方向但不是唯一的方向。 对用户而言,读了书之后可以评论、记录、分享,但是大部分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如果想要获得这本书的内容就可以查阅别人的评论然后通过豆瓣的合作者——电子商务网站买书。想想去传统书店买书的乐趣——虽然纷繁复杂不易查阅,但是你可以任意的翻开每一本书,然后慢慢品味,最后竟挑细选一本品质完美的书,那样的心情愉悦是无法比较的——在卓越,我买书之前不能了解书的具体内容,送来的书有可能表皮残破,但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在豆瓣,则最起码帮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对数内容的预了解。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和经历,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完善和真实的信息,这也是豆瓣平台的重要价值之一。
另外,可以想象的是豆瓣在数字图书和移动图书方面的发展。毫无疑问,数字图书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对数字图书而言,我想真正阻碍它发展的是知识产权、用户体验和硬件配套的问题。但它低廉的价格、可编辑注解的特性又让人无法放弃。同时,随着3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也许移动的豆瓣数字图书能解决版权和硬件的问题。这是个大有可为的市场。
对于数字图书来讲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让图书资源变得迅速易得。你可以在豆瓣随时随地通过其数字图书合作伙伴得到数字图书先睹为快。
所以,对图书,除了与电子商务网站的比价搜索分流服务,如能有开发数字图书和移动图书合作伙伴加入是会大有所为的。
音乐——〉我相信音乐是最有可为的平台。你可以看到IPOD/ITUNER的成功,国内做的数字音乐下载也有了很多尝试,例如华旗、A8等。音乐的意义和图书很相似。我相信应该有很多人认识到豆瓣的价值并与之合作。
电影——〉带宽条件还不够好,盗版问题在中国还没有解决。但这些问题迟早会解决。所以,宽带内容提供商应该看到这个机会,通过豆瓣的平台,实现更大的生意。豆瓣也可以为新的电影提供宣传,例如印点打折票,情侣套票什么的。总之,努力想,这个平台可以想出很多东西来。
对图书、电影和音乐的分析结论就是,豆瓣作为一个平台的价值毋庸置疑。它提供了一个平台,然后其他人可以展开想象力,利用这个平台实现用户想要得到时迅速就能得到的愿望,反过来也更加完善了豆瓣也增加了豆瓣的粘性,这是个双赢的结果。
四 多一点思索
1 种子的问题:好的种子是每一个网站的灵魂之一。好的种子需要带给大家好的话题、新的消息和最前沿的思考。好的种子需要培育,需要付费。好的种子是网站前进的加速器。也有可能成为网站利润的来源。
2 其他方向: 豆瓣可以集中在图书、音乐、电影。但是不是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的?喜欢电影的小资可能也喜欢旅游,喜欢旅游的时候听歌、看书,于是他可以有个地方分享旅游经历、看书的心情……他也可能要买车,于是他想和其他的车友讨论他的新车……总之,还有很多可以提供的,从程序上来讲,没有什么不同,最重要的,这些tag也都是天然有框架的,例如旅游的地点、车的型号等等,这和豆瓣现在的图书音乐电影没有什么质的区别。豆瓣也可以不做,但我相信人们需要一个平台,去分享这些事情。很多很多小众放在一起,就有可能变大众了,也更增加相互推荐了解,相互得到新知识的可能。
也许是我土,但我对豆瓣平台充满信息。
Trackback: http://tb.donews.net/TrackBack.aspx?PostId=845733
frankgm 发表于2006-04-26 10:31 PM  IP: 61.48.19.*
偶然看到,也评一下douban,个人看来,他之所以做不大,是因为用户的使用模式是“各取所需,各投所好”,用户粘性取决于他投入的程度,相辅相成。tianya正好相反,信息是积累沉淀的过程,因此大家关注的点就相对集中,遇到一些有共鸣感和独特品质的题材,就容易迅速引爆。douban的扩张之路也就在于怎么提供一个低临界值的信息聚合平台。
品论网 发表于2006-04-27 10:55 AM  IP: 221.11.169.*
豆瓣的最大价值在哪里,我想在于拥有的那些用户。对于一个以书评、影评、乐评为主的网站来说,十多万的注册用户少吗,现在有多少人还有读书的习惯、读过后还有评论的爱好?注册用户的多少并不是衡量豆瓣这种类型网站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而是有价值的用户和他们带来的影响。我说的有价值的用户是指活跃的能因为自己的评论而引起更多评论的用户,这样的用户一方面在扩大“小组”和“同城”内容,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他们的兴趣而“无意”中扩展更大的tag的内容,从而实际上造成一种无限的内容的扩张。当然在这种模式下,是不可能象一些社区一样靠炒作来发展,所以数据库就变得十分重要。看了麦田的文章了解到,在豆瓣的发展之初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不过现在看来的确有些细节没有想到或者说完善,刚用的人会有一种乱的感觉。
至于豆瓣的盈利模式,就看它自己的定位了,往下游发展也未尝不可,自己不做电子商务就立足于评论平台,我想还是很有空间的,只是我自己也是做这个的,呵呵,就不方便交流了,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看看。
www.pinlun.com
无出其右 发表于2006-04-27 12:22 PM  IP: 218.1.161.*
自我介绍:天涯社区总裁助理兼规划发展与产品创造中心总经理;原博客网市场总监、互动总监。MSN:maitian#gmail.com
===麦田和顺风也有的一比!虽然从良了,还是脱不了骨子里的脂粉气儿。哈哈
"...此blog文责自负,不代表公司立场。”
--这句最搞笑!
--身为公司。。总奸,自个儿也表明了;同时blog内容无一不和工作相关,您文责自负什么?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小唧唧插在洞洞里呼哧呼哧,而这人却大声说:这是小唧唧在做爱,不是我;小唧唧快乐与否,他自己负责。
--您觉得呢?
很多blog上都有小唧唧这样搞笑的声明。
就这一点而言,老白就做得很好!
路过 发表于2006-04-27 7:44 PM  IP: 61.49.113.*
无出其右
我觉得你比较恶心
牛牛晓毅 发表于2006-04-29 5:14 PM  IP: 221.221.17.*
同意思践看法,我想去中心后怎么提供途径,让每一个草根都有登上舞台的机会,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共鸣,而这种机会不要只给少数人,少数种子当然会带来巨大关注,但关键是作为社区建设者要给每个人提供同样的机会。关于这个问题我写了篇文章:不要让keso成为新的江湖老大。通过对flickr的分析来谈社区应建立平等机制,这样才能人人积极参与,我认为这是web2.0网站应该有的一个重要观念。
同意红色在尖叫的看法,个人认为豆瓣在供应链上往后走一步更好。同时对于豆瓣用户群较小,对参与者素质要求较高的问题我也比较困惑。因为如果各种人都能吸引来,可能会造成有价值的原创性文章少了,而转贴的起哄的多了。但豆瓣现在的氛围对已经习惯娱乐互联网的大众来说确实不太有吸引力,这个矛盾有没有好的解决思路呢?
justin的文章很全面,我也认为数字和移动是豆瓣最好的发展方向。因为我不在豆瓣上写东西,但我是豆瓣的一个消费者。现在我如果对某书、碟等感兴趣,我就先上豆瓣看看大家评说,然后看看谁家卖的便宜,最后下单。这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普遍性流程,所以我认为豆瓣将下单这步做出来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数字化的文化产品虽然现在离我们还有些远,但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红旗就会插遍的。用这段时间豆瓣正好把基础打牢,现在起步正是时候。
凯风 发表于2006-04-30 9:43 PM  IP: 202.101.107.*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想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抛开它如何赢利不谈,我觉得这个对很多人,至少对我来说,是很有用的。
张劲 发表于2006-06-08 5:29 PM  IP: 222.66.87.*
DOUBAN的比价,我觉得可参考,但是意义不大。
1。如果订单在99元以下,是要加收5元运费。有些书在加了运费后,已经没有什么价格优势。很多人在当当或卓越上买书定单都在100以上。如果每次看了书评,比较价格后,将书存在收藏里,等有几本了再一起买也不错。不过心来还是比较痒痒,我总是等不急。
2。买书和在超市买东西一样,都是小额商品,比价意义不大。当当的这几本书便宜,那基本书要贵,卓越的那几本便宜这几本贵,如果想都买到便宜的,在购买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成本了。
单就比价说点想法,其他的方面,上面各位评的都不错。我认真读,认真学。
cokoo 发表于2006-06-27 11:36 AM  IP: 218.17.1.219, 127.0.0.*
且没有z/c/s和n/l;
谁可以解释下???
麦田 发表于2006-06-30 6:25 PM  IP: 203.86.63.*
回楼上
取拼音的域名应该尽量避免出现zcs和nl,比如,zhantai.com,就很容易被南方人拼成zantai.com,这就是z和zh--c和ch,s和sh,n和l,都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