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记:蚂蚁社区对豆瓣的综合分析豆瓣|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9:47
豆瓣日记:蚂蚁社区对豆瓣的综合分析
6
顶一下
收藏
作者: | 推荐人:草根帮主(信誉值:78108)在2007-3-14 12:发布,已有 1019人阅读过:
 

陆蚂蚁社区发现“社区研究”里思践、hilla、麦田、何田、固若五个人就豆瓣网开了一个帖子。仔细看过了每一个帖子,其中有关人的聚合,内容与tag的应用此前已经有很多讨论,我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
1. 何田说的读书俱乐部是否适合豆瓣去做?
2. 麦田说豆瓣小组的流量在70%左右(阿北跟贴说比这个要低不少),豆瓣的结构到底应该怎么搭建,“体验之年”豆米们能体验到什么?
3. 雄杰和詹膑都对豆瓣在我上、九点后的结构写了文章,跟贴人中很多都说不喜欢豆瓣的“九点”,那么“九点”犯了什么冲?
我按顺序说下:
1.感兴趣何田说得读书俱乐部,是因为他说得是将网上豆瓣带进了现实社会。看完年初谢文老师参加的谈话,我有一个疑问:web2.0的社区能不能用1.0的方式进行推广?
豆瓣现在去做读书俱乐部,买书打折优惠的事情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如果说此举是因为豆瓣在当当等网上书店提成太少的原因的话,那放开想象,豆瓣未来能成为一个配货中心吗?当当现在只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同城送书,豆瓣和快递公司联手向二线城市扩展,是不是比发行读书俱乐部会员卡更靠谱一些?(其实也不靠谱,当当那么大一摊子为什么不向二线城市冲呢?想不明白)
我的家乡能打8折的的图书都不多,新华书店的畅销书和北京差别并不大,但是如果要寻找那“长尾”中的图书的话,就需要向书店订购,等待从外地配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从我调查得到的300多个数据中,我大胆做一个假设:正是因为中小城市的豆瓣使用者登陆豆瓣无法在网上买书,所以影响他们的使用行为就是匆匆一瞥,他们不在线上买书,豆瓣怎么从当当这些地方拿分成?
2.第二年豆瓣用户增长了34万,单说数字是没什么意思,但是可以看看这个数字是怎么增长起来的。豆瓣有个好处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编号,而注册豆瓣的人都会在第一、二次登陆的时候留下点记录,所以客观观察下每天的注册人数增长情况。“偷窥”过阿北的豆瓣blog,知道《引爆流行》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但是06年豆瓣的流行并不是“引爆”效应,回过头来看去年前10个月豆瓣做了什么?“to do list”中的什么在这10个月里进行了尝试?从10月开始阿北在天涯等各大网站“走穴”,一方面宣传豆瓣,另一方面也为即将登台的“我上”造势,与此同时三联等传统媒体对豆瓣的报道也有报道(不知道地方报有没有报道豆瓣的?)。如果能把豆瓣在这12个月每天的注册人数统计出来,再配合当时豆瓣的行为宣传,会对人是如何知晓豆瓣网站有个全面的了解。
我观察了2007年2月初的豆瓣注册人数,每天平均下来有1300人(连续七天的统计数据,方法是每天0点登出豆瓣看豆瓣人数,第二天0点记录增加人数),但是这部分因为对我论文没什么用,我虽然很想整理豆瓣此前的每天注册人数,但一个人力量有限,每天翻ID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没能继续进行下去,但我想对他们如何知道豆瓣进行了解,是会对豆瓣下一步如何吸引人来有很好的参考(在豆瓣后台看数据会清晰明显的多)。
3.我极度赞同麦田大哥说得“算法不如互动”,我是有切身体会才得出这个结论的。我每看完一本书都添加到豆瓣上,每周都会点击豆瓣给我的推荐,累计下来我通过豆瓣从当当上购入的书籍已经超过1000元。
但是我对推荐满意吗?“豆瓣吸走我的灵魂了吗?”不可能吧……我在豆瓣买书,看到的只是一个封面,尽管豆瓣会根据其它人读这本书的想法,根据相关算法出现在我的推荐里,但是我经常会买到后悔的书。现在对比这样两种算法:一种是豆瓣的算法,另一种算法是你看过《射雕英雄传》,我就推荐你看《神雕侠侣》,你看过《达芬奇密码》我就推荐你看《数字城堡》,我觉得这样的推荐和豆瓣做得相差并不大,豆瓣缺少那种大胆的猜测,如果我添加了王朔,豆瓣可以智能化到不向我推荐郭敬明的话,豆瓣的推荐就真到一定水平了。(不过豆瓣如果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它也就真小众了)
豆瓣最让我不开心的地方是,我说我看过《伶人往事》,然后它推荐我一本繁体字版本的,同一个作家,同一种类型的推荐太常见了。
“算法不如互动”,我的友邻推荐的书,我很少失望,但是豆瓣很少出现友邻间的互动,小组版聊也多数不是围绕书进行的,真有兴趣聊书的,彼此投机,添加QQ、MSN了。豆瓣添加友邻的人就不是很多,添加后友邻之间又缺少互动,没了互动,友邻关系形同虚设。
4.我对“九点”的看法和很多人不一样,很多人都说看不懂“九点”,九点有自己的问题,刚开始的弹出窗口,后来的推荐相对固定都是问题。但是九点也是相当出彩的一个尝试,没有九点,我不会看到“北京女病人”的博客,我不会再度关注牛博,不会见到很多单篇文章写得很出彩的写手。
麦田、谢文、KESO的那个谈话其中谈到豆瓣的结构有问题,那么“九点”是不是对此的一个回应呢?我对九点并不要求它一上来就光彩夺目,抓人眼球,“九点”这1个月来表现还算是不错的,我是每天都点它不只九下的。
九点能不能来个今天“我点”栏目,类似15分钟名组那样的一个板块?长长的博客尾巴,无数人淹没其中,有一天被顶上来喘口气是一件很舒服很骄傲的事情吧,每天都看九点熟悉的推荐,我想我有一天也会疲劳的。(这里就可以看到tag的用处)
但是这些栏目的设定都是小事,互动是大问题,互动是结构问题。结构追随战略,战略追随使命。蚂蚁要做社会化商务,豆瓣的使命是什么?没人讨论这个。
豆瓣用什么方式对雄杰说得“人多了但是不做事”的现象做出引导呢?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2.0社区能不能用1.0的方式进行操作?总是强调草根、用户自己创造真得就是2.0的不二法则吗?引导总是必要的,如tag的使用是干什么的呢?如果用不用tag根本一点影响没有,那还要它做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是回应蚂蚁上各位老师对豆瓣的综合意见。我主要是谈豆瓣的书,我对网站如何盈利知道不多,对pv到底重要在哪里也不是很清楚,肯定说了很多外行话,希望各位版友拍砖指点。
之后的“豆瓣日记”我想还从“学术角度”分析一下豆瓣,尽管我觉得学术也是相对落后于实践,但是至少还在讨论框架之中。我初步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豆瓣:
1.豆瓣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使用行为、豆瓣成员之间的互动,
2.整理以往对虚拟社区的研究资料,其中有涉及社区“粘性”的图表我觉得会对理解豆瓣使用者的使用行为有所帮助。
3.提出些不成熟的对豆瓣如何发展的建议,我想论述的是:豆瓣是不是一定要保持自己作为早期使用者的乌托邦?豆瓣会不会有一天“水“了?新来的使用者是否一定要适应豆瓣的”“文化”?
我肯定说不清楚,但我提出问题,我会自己尝试做出回答的。
作者:newsecho
来源:书磨心镜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