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豆瓣的启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48:14

新豆瓣的启迪

来源:艾瑞网  作者:魏武挥  2008-6-1  

   昨天的新豆瓣,拜豆瓣九点和鲜果热文所赐,点击量就本blog而言是高峰之一。我用了“点评类”网站和“sns类”网站这样两种固有的名词来定义新豆瓣,其实是有问题的。事实上,豆瓣已经无法归类。如果硬要加上几个字的话,那就叫“用户类”网站好了。

  豆瓣拥有一个访问量不算太低的九点频道,其实是个内容型的分支。这个内容型分支是全网的,也就是网上的任何一篇文章(应该是以blog日志为主的)都有可能成为豆瓣九点中的一篇。但显然,九点不是豆瓣的主体(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来,什么一套二套,杨勃落在这上面的注意力并不重)。

  杨勃在这里耍了一个花招,事实上,在九点里可以阅读全文(通过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下拉按钮),但同样可以通过“查看原文”来为原作者带来一些流量。这个花招的好处是既照顾到一些blogger“不容盗版”的情绪,又照顾到九点的浏览者浏览体验(毕竟,跳转式的体验并不好,且对于站方来说,跳出去再回来的把握太小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花招为豆瓣带来了一些可读性和1.0式的阅读习惯。这是豆瓣第一个最外围的部分。从这个外围部分,豆瓣获取了初级到访者。

  豆瓣的第二个最外围的部分,就是书评影评和乐评。这个严格意义上说兼有“阅读”和“互动”的两个特色。对于用户来说,他/她可以UGC,对于浏览者来说,他/她可以阅读。这个部分也让豆瓣获得了初级到访者。

  早期的豆瓣,仅此而已。

  豆瓣向sns进发的标志是“小组”和“活动”。这几乎是FaceBook的“Group”和“Cause”的翻版。事实上,sns需要大量的流量来支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说,有100个浏览者才有10个用户,有10个用户才有1个sns用户。而sns如果要成型,那么就需要海量的用户(比如10万当量级)。没有前面的两个外围部分,豆瓣是很难做成sns的。我说杨勃是有执行力的,就是因为这个。因为我认为他很现实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不急不慢地先拱流量,然后同步地,不急不慢地悄悄地建立起了一个事实上的sns网站。

  但和泛sns网站(或者叫水平类sns)不太一样的是,豆瓣的站方努力还是基本聚焦在书影乐之上(虽然小组和活动里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某种角度讲,又象是个垂直性sns。我说杨勃有智慧的道理便在这里。他一方面毫不介意用户方对小组和活动的无序使用(甚至有些滥用),一方面又努力地维护住豆瓣的书影乐的对外形象,要知道,后者是他的外围部分,是核心用户数的重要供给者。是故,豆瓣实质上很先锋,但步子并不快。因为智慧告诉我们,太先锋的东西,一般活不下去。

  豆瓣就是如此奇怪,一个很难清晰归类的网站。如果豆瓣立志要成为一个媒体平台,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受众无法区分,而广告模式是相当忌讳这个的)。但种种迹象表明,杨勃从来没有打算把豆瓣打造成一个靠卖位置获取收入的传统媒体模式的所谓“新媒体网站”。

  豆瓣是以它的界面和格调来形成一些用户区分的,或者说,豆瓣文化。一个形成文化的网站是一个不怕被拷贝的网站。我在很久以前说过,数据可以拷贝,用户可以自动生成,界面当然可以模仿,但文化,很难移植。而豆瓣的野心便在于,以文化为核心,占领制高点,通吃受过web2.0思潮洗礼(我这么说并不等于豆瓣的用户都听说过web2.0)的用户群体。

  豆瓣的商业模型,我想大概是这样的,与“将用户转化为产品卖给广告商”非常不同的是,豆瓣直接将用户转化成客户。换而言之,蓝皮在我上一篇日志里的留言:

豆瓣把点评作为跳板成功聚合了用户,通过群组与用户交互奠定了sns的基础。接下来,我认为它会找一个产品作为出口。

  我是相当认同的。我私下里猜测的是,等到积累到海量用户(比如几百万),豆瓣迟早会向电子商务进发。

  忽然就想起了麦田的蚂蚁。他也是一个电子商务社区的鼓吹者,不过,这一点上,杨勃已经在路上了。接下来,并不好走,我将拭目以待。

  顺便说一句,两年之前,我就和一个同事说过,豆瓣是博客大巴几年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我甚至开玩笑让一个技术人员去拔了豆瓣的网线。但愿在未来,豆瓣和大巴,能形成互联网上一南一北两条非常另类的风景线罢,尽管,我承认,豆瓣已经比大巴的步子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