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在陌生环境中自由玩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6:31
作者:EDUCARER
上周末带着孩子们到一个室内游乐场玩,游乐场里有充气滑梯、旋转椰树、婴儿秋千、玩具汽车、爬行隧道等适合0-4岁孩子玩耍的设备。游乐场内是塑胶地面,孩子在里面玩耍还算安全。老大一进游乐场就自顾自地玩去了,我坐在地上,看着老二研究一个塑料球。这时,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来到了游乐场,随行的还有孩子的奶奶。
妈妈和奶奶领着小女孩进了游乐场,爸爸坐在场地外的凳子上休息。小女孩一进游乐场就高兴地冲着地上的一个红色塑料球跑过去,正要弯腰捡,妈妈立刻边拉起小女孩边说:“你捡那个破球干嘛呀,有这么多好玩的呢!”说着就拉着小女孩往婴儿秋千的方向走去。
小女孩一边被拽着走一边恋恋不舍地看着那个红色塑料球。婴儿秋千的座椅前有安全防护,孩子不能直接坐上去,妈妈抱起小女孩想要把她放进婴儿秋千的座椅里,小女孩不想坐秋千,边叫喊着边蹬腿,妈妈边把孩子往座椅里塞边说:“这个好玩,你坐在里面,妈妈摇。”奶奶见孩子反抗,赶忙过来帮妈妈的忙,奶奶抓住孩子的两条腿,妈妈继续抱着孩子往婴儿秋千里塞,最终孩子被固定在婴儿秋千的座椅上了。妈妈一边摇一边说:“看,这个好玩吧!”孩子在秋千上扭动着身体不停地哭,奶奶一边照相一边说:“哭什么呀,这么好玩的秋千。”奶奶照完了像,妈妈继续摇了几下,看孩子还是哭就把孩子抱了出来,一边抱一边说:“不想荡秋千,那看看有什么别的好玩的吧!”
妈妈抱着哭泣的孩子走到充气滑梯的旁边,“来玩滑梯吧!”妈妈刚要把孩子往滑梯上放,孩子就开始哭,妈妈说:“滑滑梯多好玩呀,别哭,妈妈扶着你滑。”妈妈扶着孩子坐在滑梯上,孩子哭着滑了下来。之后妈妈又抱着孩子去玩旋转椰树、玩具汽车等,孩子一被放在游乐设备上就会发出凄惨的哭声,妈妈很无奈,抱着孩子坐在了地上,这时的孩子已经泣不成声。妈妈看到了身边的爬行隧道,突然对孩子说:“你看,这个隧道多好玩呀,你钻过来找妈妈。”说着,妈妈自己爬到了隧道的另一边,孩子看见妈妈走了,哭得更凶,完全没有钻隧道的想法,任凭妈妈在隧道那头怎么叫,孩子就一直坐在地上哭,妈妈无奈地从隧道中钻了出来,抱起了孩子。
这时,爸爸在场外喊道:“怎么一直哭个不停?是不是饿了?要不喝点酸奶?”奶奶急忙拿过酸奶递给妈妈,孩子看到酸奶暂时停止了哭声,妈妈说:“孩子饿了,喝点酸奶就不哭了哦!”这时孩子妈妈注意到了在地上啃着塑料球的老二,低头对孩子说:“你看弟弟玩得多好,你就一直哭。”奶奶也跟着说:“花五十块进来光哭了,什么也没玩。”我看着小女孩的眼神,只觉得心疼……
这个场景是我见过的最极端的强迫孩子玩耍的案例,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孩子被成人强迫玩一些游戏,成人无比兴奋,孩子表情麻木甚至哭泣,往往这时,在我心里都会产生对这些孩子的无限同情。
现在拿这个极端的案例来做一个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孩子会哭泣?成人错在哪里?
错误一:妈妈不该阻止孩子去捡球。
到一个陌生的游戏环境时,孩子最先开始尝试玩耍的通常都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如果这个环境中没有任何让孩子感觉熟悉的东西,孩子出于安全感的需要通常会守着他/她熟悉的成人,还有可能会哭,当孩子充分观察环境后可能会寻找到一个自己想要尝试的游戏开始玩耍,这个过程的时间长短完全取决于孩子的性情。
对于案例中的小女孩来说,那个红色塑料球就是她觉得最熟悉的东西,如果妈妈没有生硬地阻止她捡那个球,小女孩有可能会从玩这个球开始逐渐熟悉周围的环境,并且开始尝试其他新鲜的游戏。妈妈完全没有顾及小女孩对于安全感的需要,生硬地阻止她捡那个红色塑料球显然是错误的。
错误二:妈妈不该让孩子不停地尝试各种游戏。
到一个陌生的游戏环境时,尤其当环境设计非常好,游戏设备非常多时,成人通常都会比孩子还兴奋。成人到了这样的地方都希望孩子能把所有的游戏都玩一遍,经常会不顾及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玩耍的节奏。于是,在游乐场中经常会看到成人拉着孩子边走边说:“快来看这个,这个好玩!”等成人拉着孩子把所有的游戏玩一遍之后,成人觉得没什么好玩的了,可以走了,而孩子则觉得自己还没开始玩。孩子大脑处理信息的节奏和成人不同,孩子玩耍的方式也和成人不同,如果成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并期待孩子和自己想的一样显然是错误的。
案例中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成人,多么希望孩子能把所有的游乐设备都体验一遍,也多么希望孩子在体验的时候能够感到和她一样的兴奋和快乐,可是妈妈不知道正是因为她不停地让孩子“享受”各种游乐设备所带来的乐趣导致了孩子一直不停地哭。
错误三:妈妈不该离开孩子强迫孩子玩耍。
在陌生游戏环境中,让孩子有安全感的是身边熟悉的成人,在孩子对环境感到陌生不想玩耍的时候成人一定不能强迫孩子玩耍。不管成人用怎样的方法诱惑孩子玩,孩子的第一需要还是安全。
案例中的小女孩在被各种陌生的游乐设备“折磨”了一通之后最需要的就是躲在妈妈怀里哭,这时的妈妈依旧认为孩子没有找到玩的乐趣,于是亲自爬到隧道里吸引孩子来爬。妈妈不知道这时候离开孩子对孩子来说已经是最后一道防线的崩溃,因此引来的只能是孩子更猛烈的哭声。
分析了这个案例中的错误之后,总结一些原则请父母们牢记,希望孩子们不要再在游乐场中被好心的成人“折磨”。
1. 带孩子到陌生的、安全的游乐场玩耍时,一定要让孩子有自由玩耍的权利。
2. 当孩子感觉陌生不想玩耍、甚至哭时,一定不要强迫孩子玩,抱着孩子在游乐场中走动,给孩子讲讲每个设备是什么,怎么玩,帮助孩子熟悉环境,或者帮助孩子找到他/她熟悉的游戏,尝试着从熟悉的游戏玩起。
3. 当孩子突然停止游戏,需要成人抱时,一定要抱起孩子,并跟孩子轻声说话,告诉孩子在什么地方,刚才在玩什么。这时,通常孩子是需要找到熟悉的成人,确定这个环境是安全的。
4. 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成人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不要过多地指导孩子玩什么、怎么玩。
5. 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尝试新的游戏设备。
6. 不要让孩子必须尝试所有的游戏设备,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玩耍,在孩子想尝试新的游戏设备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7. 玩的过程本身比玩了什么更重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的是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能也得到了锻炼。被成人抱来抱去的孩子虽然玩了所有的设备但这些能力未必能够得到锻炼。
8. 学会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领导者,观察孩子玩耍的过程,欣赏孩子探索的过程,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强项弱项、性格特点,这一切比忙忙碌碌地抱着孩子玩这玩那更重要。
9. 多带孩子到陌生的游乐场所玩耍,提高孩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10. 对于0-2岁的孩子来说,在陌生环境中对安全感的需要更强烈,父母要更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