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与和谐教育构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1:59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与和谐教育构建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其中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闪烁着对自然与社会求索的智慧,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运动的文化支架。学习、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系,探求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当代教育理论之间的渊源流变,对于教育科学的传统继承、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借鉴孔子教育理念,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发展孔子教育思想,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怎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教育理念,这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亟需反思的问题。

一、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与和谐教育构建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其中“和”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它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平衡,充分体现出孔子思想的开放性质。孔子所主张的“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无根据的吸收,或不加分析地苟同。孔子提倡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善于运用自己的正确思想去吸收与扬弃他人的东西,绝不能追求简单的统一、同一、相加、添加或附和。正是“和而不同”的观点使孔子思想在我国社会大震荡的春秋时代,成为一个坚守自己,包容百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的思想系统。“和而不同”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高度的思辨性和鲜明的批判精神。它的意义所指对当今和谐教育构建有着哲学上的规定作用。

“和而不同”思想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是“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求同存异的目的,是要在不同力量之间达到某种和谐共处的局面,组成一定的联合体。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力量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和合作的基础。存异,就是保留不同意见、不同主张、不同利益,不求同一、不求齐一;这是不同力量达到和谐的条件。求同存异既建立起不同力量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保证了不同方面的不同利益、不同要求,从而也就保证了各方面合理的关系,达到了和谐。所以,求同存异正是体现了和而不同,是和而不同的运用和发展。

孔子在他的时代不仅提出了“和而不同”,而且还指出了达到“和而不同”的重要途径。这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妄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这“四毋”,不是要淹没自我,萎缩自我,这里面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因素。孔子这些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确保城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在城乡教育投入、课程设置、教育装备水平、教师结构诸多方面,有关部门需要探索和总结“同而不和”的教训,取“和”而去“同”。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对上不盲目附和,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使决策更完善;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相互切磋。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显然,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能不能作到这一点,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孔子“万事师表”形象与教师角色定位及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任何教育结果的产生,都要伴随一定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得以进行的中介,没有师生各种形式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教学活动就难以维持下去。 历来被尊为“万事师表” 的孔子,则是积极践行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典型代表。

其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师表”的基本品质。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虚心好学,孜孜以求,曾向老子问礼,向师襄问乐,直到晚年还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有渊博的知识,又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培育出众多各种专门人才,因而成为当时的“显学”大家。

二,他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当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孝”时,他都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恰当的回答,所谓“夫子教人,必因其才”,就是指此而言。如当冉求和仲由向他提出“闻斯行诸?”时,他便根据冉求和仲由的不同性格,作出两种迥然不同的回答和要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三,对学生有教无类,关怀备至。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他还身体力行,创办私学,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拜他为师,便收为徒弟。他的学生中什么人都有,有单食瓢饮身居陋巷的颜回,有身穿蓑衣为其父推车的闵子骞,有躬耕瓜圃的曾参,有贫困交加的原宪,也有父为“贱人”的仲弓,还有“衣敞绣袍”的仲由,等等。孔子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对待这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正如《荀子·法行》中所说:“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拘,欲去者不止。”不仅如此,孔子对待自己的学生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内,皆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谁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自我表白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这段表白是肺腑之言。孔子正是在这种“有教无类”的原则指导下,平等热情地爱护学生,关心和培养学生。所以,当时天下的有志之士,特别是有志青年,都纷纷投入孔门就读,使其聚集了三千多弟子,七十二贤人。

四,教学相长,是孔子师生关系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孔子经常同他的弟子谈心,要求他们各抒己见;每当学生有所得时,他总是大加鼓励,如“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他还要求学生“当仁不让于师”,提倡“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而且从不自以为是。如有一次他问子贡,你和颜回谁强些?子贡回答,他哪敢同颜回相比,“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接着就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在《淮南子·人问训》中,孔子说,子路“勇人也,丘弗如也”,子贡“辩人也,丘弗如也”。其自谦若此。孔子对于后生寄予无限的信赖和希望,他曾说过:“后生可畏,然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由此可见,孔子是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竭力身体力行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弘扬孔子“为人师表”的职业规范,努力做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当代教师,建立生动、自由、亲和的教学课堂,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与学生现代道德价值观的构建

任何时代的教育,德育都是第一位的。孔子教育思想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以“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张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强调“为政以德”,也正好说明孔子对德在政务中的重视。孔子提倡的“六经皆艺”,从对人的发展作用而论,礼、乐侧重智,射、御重体,乐又有美育的作用,“六艺”则是诸育兼顾。“艺”还突出了智能兼求的特点;“礼”主要指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上承西周的敬德思想,明确提出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其德育内容丰富且富有层次,如道、德、仁、艺就是逐渐递减的四个层次,“志于道”是最高原则,“据于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依于仁”是德的具体内容,“游于艺”是仁的实际运用。他认为要做道德高尚的人,必须“学以致其道”;要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不仅要学道、适道、立于道(即守道),而且应灵活地推行这个道。现如今,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审美素质的有机统一,而这些素质中,“德”是第一位的,这与孔子教育思想中对“德”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孔子教育思想中所强调的道德是为维护封建主义的政治统治,但是它所提倡的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这在今天看来,无疑值得借鉴。当前,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强调:一是社会价值标准,即合作、正直、和蔼、孝敬、尊重人类尊严等;二是个人价值标准,即忠厚、诚实、守纪、宽容、上进等;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即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等;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即实事求是、辨别真伪、慎于判断、追求真理等。就语文学科而言,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构建这种新型的道德价值观,不是依靠空泛的说教,而是要使其在充满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学科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各种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只求“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因此,着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他们美好的心灵,塑造他们高尚的情操,以此充实他们的精神底蕴,这是当前整个语文教学中应当肩负的历史重托。如果是整天忙于应试,那只能使学生远离语文、厌恶语文,使语文远离生活。如何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不断优化语文教学,从而使语文教育在实践中能够把言语能力、思想能力、交际能力以及思想品质、个性风格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这种境界,也许才是语文教改的真正出路。

综上所述,孔子在道德上要求人们“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在现代社会,科学与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人类带来幸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副产品,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科技诈骗、科技犯罪等。正如有人所尖锐指出的,道德的失落和智力的畸形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杀手。所以,素质教育既要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又要用高尚的道德造就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性,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清漾洪兴)

          (稿件来源:《衢州教科研》2007年第11期)